三国:天子座下望江山 第二二三章 北国云烟

三国:天子座下望江山 这手不亏 短篇其他 | 杂文笔记 更新时间:2021-04-1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由于时空异变,陈锋阴错阳差的被送到这个时代,多少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其实为因应他的来到,历史已先有少许变动。早该出生的陆逊晚出生,晚出生的邓艾却早生。该与蔡琰成亲一年才死的卫仲道,却在行周公之礼前便一命呜呼;该在吕布死后跟着自杀的貂蝉,却被陈锋救下,还成了他的爱妻,更不必说高顺、庞统等人了。

还有诸葛亮,的确如管辂所预示,本来独自一人劳心劳力,苦撑边隅的千古一相,到四十七岁才生了长子,却因不能承教膝前,以致表现平凡;现在陈锋的来到,改变情况,让他现在就能快活的‘做人’成功;而后来诸葛瞻的表现也不同于‘前世’的记载,虽非名将之流,却醉心于政事,成为不亚于乃父的一代名相,儿子诸葛尚却喜爱习武,日后也成了帝国的征南大将军。非但如此,诸葛亮还生了次子诸葛奭、独女诸葛果,诸葛奭的儿子诸葛茂、女儿诸葛玉,同样在日后的帝国政治中有杰出的表现;诸葛茂凭自己的才智,于四十七岁时当上了丞相,以致日后有‘一门七杰,祖孙三英’的美誉。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姜维身上,提早了几年出生,又有些微不同的遭遇,才会让陈锋踏破铁鞋;幸好历史的大走向没有明显改道,最终仍不负他的一番苦心。

当然,所谓当局者迷,正在马车沉思的陈锋,自然参详不透这是怎么回事,更不用说接下来的意外所得的收获,着实让他再次惊喜了许久。

陇西郡外,十里亭。

陈锋一行人到凉棚休息喝茶。由于接近郡城,来往的客商不少。这类茶棚,经常是民间传递消息、互换心得的场所,留心倾听的话,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惊奇。这也就是为什么缘故,当初庞统会建议,由客栈、赌场、妓院等场所作收集情报的来源。

陈锋喝茶时,眼神不时四处打量,耳朵更有十分注意,想听听凉州一带民众对这次大战的想法。

时已近午,逐渐越多人来歇脚,议论也越来越热络,此起彼落不绝。

由于汉朝儒家的影响,虽有不少人倾向汉献帝所在的曹操,但对极力在领地发展工业、奖励农业、提倡读书的刘备好评更多。

这令陈锋感到十分欣慰。

正思索间,忽然来了看似父子的一老一小。老先生的模样倒还好,相貌朴实,身材中等;小孩子却长得黑面黄睛,眼若铜铃,右颊到鼻子、人中却有一大片青色胎记,乍看之下,有如小号夜叉。这模样自然吓到一干人,在棚外原有些人在高谈阔论,立即能躲的躲,或是当作没看见的转身。

当父子俩一进到茶棚,马上变得悄然无声,大家都低头装没事。老人见此情形,叹了一口气,要走向柜台,哪知老板也走到陈锋隔壁桌,假作与客人谈话。看到老人家一脸疲倦和失望之色,陈锋不由大起同情,毫不考虑的起身邀请父子俩入座。

此举不仅令满棚的人大惊,连马超、韩琪等人也颇不自然,跟着起身来,却不敢入座。陈锋觉得奇怪,看了他们一眼,陆雪儿走到陈锋旁边,轻声道:‘九哥,这……不太好吧?这小孩模样怪异……,似乎有厉鬼作祟……。我们还是不要去招惹……。’陈锋闻言一楞,皱眉道:‘岂有此理?这孩子只是长得丑点,哪是什么厉鬼作祟?是谁这么胡说八道的?’

韩琪上前低声解释道:‘这是大汉历代宗师的说法。大凡天象灾异,都是与人间不祥灾祸相应,叫作什么“天人感应”。像翼奉曾说:“人气内逆,则感动天地,变见于星气。犹人之五脏六体,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伸动于貌也。”意思就是人生病会在身体脸色上显出来,上应于天,就会形成灾异……’

陈锋眉头越来越皱,终于忍不住打断韩琪的话道:‘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天象运行有其规律,偶而有变,大都是人谋不臧,岂能归因怪力乱神?否则天无二日,并无异状,也无日蚀,何以曹贼能要胁天子?何以如今天下三分?你们倒说出个理来?’这话一出,立即让许多人哑口无言,只能低头装没听见。

此时一中年书生却冷冷道:‘照公子的意思,何以圣人修春秋:要大书特书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二、彗星见三、夜恒星不见、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以及五石陨坠、六鹢退飞、多麋、有蜮、鹆来巢、昼暝晦、大雨雹、雨木冰、李梅冬实、七月霜、八月杀菽等事?如果与人事无涉,则圣人亦何事多费此笔墨哉?’

陈锋也不生气,倒含笑道:‘天地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天地灾异,总会有百姓受害遭难。圣人关心者,乃是在百姓因这些灾变困厄时,在上位者能否及时救济赈灾。反过来说,平时为君者若不勤政爱民,积蓄厚藏,与民休息,又如何能在灾异时有能力救治呢?圣人所以多费笔墨记载,一则为了替在上位者作评论,二则为了提醒君王并作为鉴戒阿!否则天地偶有灾变,所处或生异象,却不曾改变任何事物之理。长江、黄河偶或泛滥,却不曾由低处上流,就是这个道理。’

此番话说得入理合情,棚内外听见的几乎都不自觉的点头,那中年书生略作思索,也起身拱手道:‘先生高论,令在下茅塞顿开,佩服之至。敢问尊姓大名?’

陈锋忙道:‘岂敢,兄台客气了,小弟贱名陆成,字问明,乃吴郡人士。’

那老汉忽惊道:‘你是吴郡人士?太好了,老汉祖上也是吴郡人。’

陈锋向那书生告个罪,坐下对老汉微笑道:‘老丈怎会来到这呢?’

老人叹了口气,道:‘先生可知前朝李陵李将军事?’

陈锋点了点头。老人微带讶色,却也没多问,便说起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的祖上是随李陵将军西征的五千楚勇之一。那次八百里血战,由于李广利忍心不救,李陵与三千部卒被俘。只因孝武帝宠信李广利,又误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谣言,怒杀李陵全家,李陵心灰意冷之下,终于投降,三千部卒也跟着归降。李陵死后,部下将他葬于李陵碑下,然后沿阿尔金山向西,迁往昆仑山以北落户。由于中亚地区民族往来,众人各自成家,散往各地,但终究都想落叶归根。加上战乱频仍,于是子孙逐渐迁回凉州。到老汉的祖父那一代,迁到了狄道;现在因为一些事故,老汉便决定带着儿子,想要回到故里,完成先人遗愿。

听着故事,看着丑童,陈锋别有一番滋味。在“前世”,刚认识西儿时,她就带自己到特教孤儿院去,那边都是长相崎形的孩子,大概都是环境污染或母亲怀孕不慎吸收了有害物质,如烟、毒、药等,那根本是人祸而非天灾。后来晓得西儿有先天心脏个疾,陈锋才明白为何她会带自己去那里……咳,这世上有太多不幸的人,需要寄予同情,而非敌意……

想着便亲切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平常作些什么?有没有去读书或跟着你爹作事?’

那孩子倒也不害羞,昂然道:‘我叫大眼儿,因为我有一对大眼睛。叔叔,你真是个好人。除了我爹,从来没有人敢跟我多说话。我没读书,只能跟着爹作丝绸生意,有空就学武艺,希望将来能作将军……’说着一旁已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陈锋很认真的听完,便转问老人道:‘老丈有否往来西域?现下丝路情形如何?’

老汉点了点头,却道:‘这话说起来长了。前朝孝昭帝时,有一位傅介子将军……’陈锋脱口道:‘可是那位刺杀楼兰王的傅介子?’

老汉再次露出讶色,忍不住道:‘公子竟知此人之事?’陈锋倒不觉得有什么希奇的道:‘他的事晚生在与李陵将军交好的司马子长的书上看过,略知一二。’

也难怪老汉会惊讶,太史公的史记在西汉被视为谤书,加上纸张要到东汉和帝时才发明,所以除了修史需要,根本没多少人读过。班固的汉书却只将傅介子的事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目的只是为宣扬他那位投笔从戎的弟弟班超的事迹-无论是张骞或傅介子的故事,都令一介书生的班超陡生英雄梦想,才会投笔从戎的。

说起傅介子的故事,也与老汉有关,因为他的祖上有一支的母系算是傅介子的后人。

傅介子,陇东北地郡义渠镇人,随李陵出征为副将,遭围时被派往阳关向李广利搬救兵未果,只好回去覆命。大戈壁一路上都是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影,只有成群乌鸦敛落地面,吃着遍地死尸,傅介子心情越发沉重,晓得同伴凶多吉少,但仍抱一丝希望追赶。不幸他还是被一队经过的匈奴兵发现,一直将他追赶到了楼兰国的王家公墓-千棺之山。那是大漠深处的一座高山,插满胡杨木作标志,形成一个迷宫。幸好有二男一女的楼兰少年偷偷来此游玩,才救了他一命。女孩好心用一绺长发烧成灰,替他敷在伤口上止血。之后他向三人躬身道谢,报出名字,说来日有机会必报大恩,便一人单骑,没入荒野。

在祁连山下一座胡人的出脱城中,旅途劳顿加上枪伤迸发,傅介子倒在一家客栈,被店主女儿悉心照料到康复。当他重新踏上回长安的路途,便带着美丽的琴儿回去。

九死一生归回,哭诉李广利见死不救,李陵兵败被俘的辛酸;不料君王却将恼羞成怒,反将李陵一家无辜处死。猛将心灰意懒之下,同意君王去当个骏马监的闲差。

之前大漠雄主冒顿征伐楼兰,后来孝武帝又插一脚,当年救傅介子的两名少年,便各自被匈奴和强汉取去作质子。老王崩逝,在西域耀武扬威的匈奴立即让长子尝归回去即位;孝武帝当然也赶着让次子耆连夜启程归国,却晚了一步,被打入死牢中;幸好当年的女孩,青梅竹马的嘉儿,虽已贵为王后,仍乘夜救出耆,亲自送他出城,哭着要他死心回长安。

不久,孝武崩,孝昭即位,楼兰王尝归屡次劫杀大汉丝绸商人,将货没入王宫。君王召集文武议事,问道:‘谁敢领一支轻骑,取楼兰王之头献与朕?’却是人人推却。孝昭斥责众官无可与君王分担国事,便掩袖大哭。此时末位一人慨然而出,赫然就是傅介子。

辞却君王点兵的好意,傅介子只要了二十死囚,带着妻子出发。

沿河快到出脱城,却见河上飘着血沫,风中散发血腥味。美丽的琴儿急得策马奔驰,来到峡谷,眺望出脱城,只见升起滚滚浓烟。

进入城内,只看到满城尸首和断残兵刃,可以想见这座用黄泥垒成的袖珍小城刚经历一场残酷战斗-由匈奴士兵的尸体,谁也猜得出是他们干的好事。

琴儿奔入城主家中,发出凄厉的哭喊:‘父亲哪!你的琴儿回来了,求你睁开眼看看阿!……’傅介子走进来,看到琴儿正分开箭簇,将泪脸贴在城主已断气的胸膛上。过一会儿,琴儿仰起脸来,拔掉云髻上的发簪道:‘父亲大人,您的爱女已完成您的使命,从强汉取得了蚕籽。您下令吧,将它发给您的城民,让大家过着富足的日子!’

看着从琴儿头发抖下雪片般的蚕籽,傅介子感慨万千,明白这几年和自己同床共枕、耳鬓厮磨的美丽琴儿,原来真的不是个店家女,而是出身高贵的城主之女,她会看上自己,完全是为了盗取蚕籽,因为养蚕之秘强汉绝不肯外流,就在通往西域的道上设置了重重关隘,为此不知杀了多少人。

傅介子非寡情之人,先向已死的岳父跪下行礼,然后要琴儿把蚕籽带着,给那些被匈奴欺凌、需要过安定生活的中亚各小国。

在礼葬城主后,一行人便再度绝尘西行。

过了嘉峪关,穿越玉门关,在安西城休整,转道西南到敦煌,终于到达当年救援未果的阳关。

对这地方没有好印象,傅介子连一天也不愿停留,直往楼兰而去。

就在离阿尔金山不远的荒原上,他们遇到一群穿胡服,却说汉语,黑发黄肤的出殡队伍。傅介子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升起不祥预感,久久终于落下泪来-不错,立起的墓碑用汉简黄帛书体,以苍劲的笔力刻着:‘李陵将军之墓’。他下马上前跪拜,泣不成声。

那群人正是三千降卒,并未作声,只询问他故乡的消息,因为遥远的江东正是他们的故乡,如果可能,他们还是想要回去的。

再向西南而去,他们还要穿越最后一个险阻-白龙堆雅丹。这里是傅介子更伤心的回忆-他就是在此被李陵托以重任,杀出重围前往阳关求救的。

如今静静的荒原上,几乎已找不到当年血战的痕迹了。走过荒原,一股湿气迎面而来,万顷一碧的蒲昌海-后来被冠以‘罗布泊’的名字-出现在眼前,傅介子指着远处约五十里远的黑点道:‘楼兰到了。’

嘉儿王后真正喜欢的是耆,在她的帮助下,傅介子成功的刺杀了尝归,但是尝归临终一击,琴儿替傅介子挡下了。公元前七十七年,琴儿被楼兰国追封为公主,安葬在千棺之山上。傅介子削下自己的小指头,攥在她的手心。

耆公子即位后,将国名改为鄯善,同行的二十名原死囚到不远的伊循城屯垦。

傅介子只留一信,要嘉儿王后在蚕籽孵化后,撒在绿洲的桑树上,因为它们是琴儿最美丽的化身……然后便飘然而去,先到李陵碑上,把琴儿的纱巾中包着的故乡土撒下,将纱巾系在碑上,便不知所踪。

能肯定的是他并没有回到长安覆命,否则这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必然震动朝野,比荆轲刺秦王更加令后人传诵。

但陈锋看着周围专民倾听的众人,显然他们都未听闻………

###################################

由于时空异变,陈锋阴错阳差的被送到这个时代,多少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其实为因应他的来到,历史已先有少许变动。早该出生的陆逊晚出生,晚出生的邓艾却早生。该与蔡琰成亲一年才死的卫仲道,却在行周公之礼前便一命呜呼;该在吕布死后跟着自杀的貂蝉,却被陈锋救下,还成了他的爱妻,更不必说高顺、庞统等人了。

还有诸葛亮,的确如管辂所预示,本来独自一人劳心劳力,苦撑边隅的千古一相,到四十七岁才生了长子,却因不能承教膝前,以致表现平凡;现在陈锋的来到,改变情况,让他现在就能快活的‘做人’成功;而后来诸葛瞻的表现也不同于‘前世’的记载,虽非名将之流,却醉心于政事,成为不亚于乃父的一代名相,儿子诸葛尚却喜爱习武,日后也成了帝国的征南大将军。非但如此,诸葛亮还生了次子诸葛奭、独女诸葛果,诸葛奭的儿子诸葛茂、女儿诸葛玉,同样在日后的帝国政治中有杰出的表现;诸葛茂凭自己的才智,于四十七岁时当上了丞相,以致日后有‘一门七杰,祖孙三英’的美誉。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姜维身上,提早了几年出生,又有些微不同的遭遇,才会让陈锋踏破铁鞋;幸好历史的大走向没有明显改道,最终仍不负他的一番苦心。

当然,所谓当局者迷,正在马车沉思的陈锋,自然参详不透这是怎么回事,更不用说接下来的意外所得的收获,着实让他再次惊喜了许久。

陇西郡外,十里亭。

陈锋一行人到凉棚休息喝茶。由于接近郡城,来往的客商不少。这类茶棚,经常是民间传递消息、互换心得的场所,留心倾听的话,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惊奇。这也就是为什么缘故,当初庞统会建议,由客栈、赌场、妓院等场所作收集情报的来源。

陈锋喝茶时,眼神不时四处打量,耳朵更有十分注意,想听听凉州一带民众对这次大战的想法。

时已近午,逐渐越多人来歇脚,议论也越来越热络,此起彼落不绝。

由于汉朝儒家的影响,虽有不少人倾向汉献帝所在的曹操,但对极力在领地发展工业、奖励农业、提倡读书的刘备好评更多。

这令陈锋感到十分欣慰。

正思索间,忽然来了看似父子的一老一小。老先生的模样倒还好,相貌朴实,身材中等;小孩子却长得黑面黄睛,眼若铜铃,右颊到鼻子、人中却有一大片青色胎记,乍看之下,有如小号夜叉。这模样自然吓到一干人,在棚外原有些人在高谈阔论,立即能躲的躲,或是当作没看见的转身。

当父子俩一进到茶棚,马上变得悄然无声,大家都低头装没事。老人见此情形,叹了一口气,要走向柜台,哪知老板也走到陈锋隔壁桌,假作与客人谈话。看到老人家一脸疲倦和失望之色,陈锋不由大起同情,毫不考虑的起身邀请父子俩入座。

此举不仅令满棚的人大惊,连马超、韩琪等人也颇不自然,跟着起身来,却不敢入座。陈锋觉得奇怪,看了他们一眼,陆雪儿走到陈锋旁边,轻声道:‘九哥,这……不太好吧?这小孩模样怪异……,似乎有厉鬼作祟……。我们还是不要去招惹……。’陈锋闻言一楞,皱眉道:‘岂有此理?这孩子只是长得丑点,哪是什么厉鬼作祟?是谁这么胡说八道的?’

韩琪上前低声解释道:‘这是大汉历代宗师的说法。大凡天象灾异,都是与人间不祥灾祸相应,叫作什么“天人感应”。像翼奉曾说:“人气内逆,则感动天地,变见于星气。犹人之五脏六体,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伸动于貌也。”意思就是人生病会在身体脸色上显出来,上应于天,就会形成灾异……’

陈锋眉头越来越皱,终于忍不住打断韩琪的话道:‘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天象运行有其规律,偶而有变,大都是人谋不臧,岂能归因怪力乱神?否则天无二日,并无异状,也无日蚀,何以曹贼能要胁天子?何以如今天下三分?你们倒说出个理来?’这话一出,立即让许多人哑口无言,只能低头装没听见。

此时一中年书生却冷冷道:‘照公子的意思,何以圣人修春秋:要大书特书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二、彗星见三、夜恒星不见、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以及五石陨坠、六鹢退飞、多麋、有蜮、鹆来巢、昼暝晦、大雨雹、雨木冰、李梅冬实、七月霜、八月杀菽等事?如果与人事无涉,则圣人亦何事多费此笔墨哉?’

陈锋也不生气,倒含笑道:‘天地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天地灾异,总会有百姓受害遭难。圣人关心者,乃是在百姓因这些灾变困厄时,在上位者能否及时救济赈灾。反过来说,平时为君者若不勤政爱民,积蓄厚藏,与民休息,又如何能在灾异时有能力救治呢?圣人所以多费笔墨记载,一则为了替在上位者作评论,二则为了提醒君王并作为鉴戒阿!否则天地偶有灾变,所处或生异象,却不曾改变任何事物之理。长江、黄河偶或泛滥,却不曾由低处上流,就是这个道理。’

此番话说得入理合情,棚内外听见的几乎都不自觉的点头,那中年书生略作思索,也起身拱手道:‘先生高论,令在下茅塞顿开,佩服之至。敢问尊姓大名?’

陈锋忙道:‘岂敢,兄台客气了,小弟贱名陆成,字问明,乃吴郡人士。’

那老汉忽惊道:‘你是吴郡人士?太好了,老汉祖上也是吴郡人。’

陈锋向那书生告个罪,坐下对老汉微笑道:‘老丈怎会来到这呢?’

老人叹了口气,道:‘先生可知前朝李陵李将军事?’

陈锋点了点头。老人微带讶色,却也没多问,便说起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的祖上是随李陵将军西征的五千楚勇之一。那次八百里血战,由于李广利忍心不救,李陵与三千部卒被俘。只因孝武帝宠信李广利,又误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谣言,怒杀李陵全家,李陵心灰意冷之下,终于投降,三千部卒也跟着归降。李陵死后,部下将他葬于李陵碑下,然后沿阿尔金山向西,迁往昆仑山以北落户。由于中亚地区民族往来,众人各自成家,散往各地,但终究都想落叶归根。加上战乱频仍,于是子孙逐渐迁回凉州。到老汉的祖父那一代,迁到了狄道;现在因为一些事故,老汉便决定带着儿子,想要回到故里,完成先人遗愿。

听着故事,看着丑童,陈锋别有一番滋味。在“前世”,刚认识西儿时,她就带自己到特教孤儿院去,那边都是长相崎形的孩子,大概都是环境污染或母亲怀孕不慎吸收了有害物质,如烟、毒、药等,那根本是人祸而非天灾。后来晓得西儿有先天心脏个疾,陈锋才明白为何她会带自己去那里……咳,这世上有太多不幸的人,需要寄予同情,而非敌意……

想着便亲切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平常作些什么?有没有去读书或跟着你爹作事?’

那孩子倒也不害羞,昂然道:‘我叫大眼儿,因为我有一对大眼睛。叔叔,你真是个好人。除了我爹,从来没有人敢跟我多说话。我没读书,只能跟着爹作丝绸生意,有空就学武艺,希望将来能作将军……’说着一旁已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陈锋很认真的听完,便转问老人道:‘老丈有否往来西域?现下丝路情形如何?’

老汉点了点头,却道:‘这话说起来长了。前朝孝昭帝时,有一位傅介子将军……’陈锋脱口道:‘可是那位刺杀楼兰王的傅介子?’

老汉再次露出讶色,忍不住道:‘公子竟知此人之事?’陈锋倒不觉得有什么希奇的道:‘他的事晚生在与李陵将军交好的司马子长的书上看过,略知一二。’

也难怪老汉会惊讶,太史公的史记在西汉被视为谤书,加上纸张要到东汉和帝时才发明,所以除了修史需要,根本没多少人读过。班固的汉书却只将傅介子的事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目的只是为宣扬他那位投笔从戎的弟弟班超的事迹-无论是张骞或傅介子的故事,都令一介书生的班超陡生英雄梦想,才会投笔从戎的。

说起傅介子的故事,也与老汉有关,因为他的祖上有一支的母系算是傅介子的后人。

傅介子,陇东北地郡义渠镇人,随李陵出征为副将,遭围时被派往阳关向李广利搬救兵未果,只好回去覆命。大戈壁一路上都是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影,只有成群乌鸦敛落地面,吃着遍地死尸,傅介子心情越发沉重,晓得同伴凶多吉少,但仍抱一丝希望追赶。不幸他还是被一队经过的匈奴兵发现,一直将他追赶到了楼兰国的王家公墓-千棺之山。那是大漠深处的一座高山,插满胡杨木作标志,形成一个迷宫。幸好有二男一女的楼兰少年偷偷来此游玩,才救了他一命。女孩好心用一绺长发烧成灰,替他敷在伤口上止血。之后他向三人躬身道谢,报出名字,说来日有机会必报大恩,便一人单骑,没入荒野。

在祁连山下一座胡人的出脱城中,旅途劳顿加上枪伤迸发,傅介子倒在一家客栈,被店主女儿悉心照料到康复。当他重新踏上回长安的路途,便带着美丽的琴儿回去。

九死一生归回,哭诉李广利见死不救,李陵兵败被俘的辛酸;不料君王却将恼羞成怒,反将李陵一家无辜处死。猛将心灰意懒之下,同意君王去当个骏马监的闲差。

之前大漠雄主冒顿征伐楼兰,后来孝武帝又插一脚,当年救傅介子的两名少年,便各自被匈奴和强汉取去作质子。老王崩逝,在西域耀武扬威的匈奴立即让长子尝归回去即位;孝武帝当然也赶着让次子耆连夜启程归国,却晚了一步,被打入死牢中;幸好当年的女孩,青梅竹马的嘉儿,虽已贵为王后,仍乘夜救出耆,亲自送他出城,哭着要他死心回长安。

不久,孝武崩,孝昭即位,楼兰王尝归屡次劫杀大汉丝绸商人,将货没入王宫。君王召集文武议事,问道:‘谁敢领一支轻骑,取楼兰王之头献与朕?’却是人人推却。孝昭斥责众官无可与君王分担国事,便掩袖大哭。此时末位一人慨然而出,赫然就是傅介子。

辞却君王点兵的好意,傅介子只要了二十死囚,带着妻子出发。

沿河快到出脱城,却见河上飘着血沫,风中散发血腥味。美丽的琴儿急得策马奔驰,来到峡谷,眺望出脱城,只见升起滚滚浓烟。

进入城内,只看到满城尸首和断残兵刃,可以想见这座用黄泥垒成的袖珍小城刚经历一场残酷战斗-由匈奴士兵的尸体,谁也猜得出是他们干的好事。

琴儿奔入城主家中,发出凄厉的哭喊:‘父亲哪!你的琴儿回来了,求你睁开眼看看阿!……’傅介子走进来,看到琴儿正分开箭簇,将泪脸贴在城主已断气的胸膛上。过一会儿,琴儿仰起脸来,拔掉云髻上的发簪道:‘父亲大人,您的爱女已完成您的使命,从强汉取得了蚕籽。您下令吧,将它发给您的城民,让大家过着富足的日子!’

看着从琴儿头发抖下雪片般的蚕籽,傅介子感慨万千,明白这几年和自己同床共枕、耳鬓厮磨的美丽琴儿,原来真的不是个店家女,而是出身高贵的城主之女,她会看上自己,完全是为了盗取蚕籽,因为养蚕之秘强汉绝不肯外流,就在通往西域的道上设置了重重关隘,为此不知杀了多少人。

傅介子非寡情之人,先向已死的岳父跪下行礼,然后要琴儿把蚕籽带着,给那些被匈奴欺凌、需要过安定生活的中亚各小国。

在礼葬城主后,一行人便再度绝尘西行。

过了嘉峪关,穿越玉门关,在安西城休整,转道西南到敦煌,终于到达当年救援未果的阳关。

对这地方没有好印象,傅介子连一天也不愿停留,直往楼兰而去。

就在离阿尔金山不远的荒原上,他们遇到一群穿胡服,却说汉语,黑发黄肤的出殡队伍。傅介子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升起不祥预感,久久终于落下泪来-不错,立起的墓碑用汉简黄帛书体,以苍劲的笔力刻着:‘李陵将军之墓’。他下马上前跪拜,泣不成声。

那群人正是三千降卒,并未作声,只询问他故乡的消息,因为遥远的江东正是他们的故乡,如果可能,他们还是想要回去的。

再向西南而去,他们还要穿越最后一个险阻-白龙堆雅丹。这里是傅介子更伤心的回忆-他就是在此被李陵托以重任,杀出重围前往阳关求救的。

如今静静的荒原上,几乎已找不到当年血战的痕迹了。走过荒原,一股湿气迎面而来,万顷一碧的蒲昌海-后来被冠以‘罗布泊’的名字-出现在眼前,傅介子指着远处约五十里远的黑点道:‘楼兰到了。’

嘉儿王后真正喜欢的是耆,在她的帮助下,傅介子成功的刺杀了尝归,但是尝归临终一击,琴儿替傅介子挡下了。公元前七十七年,琴儿被楼兰国追封为公主,安葬在千棺之山上。傅介子削下自己的小指头,攥在她的手心。

耆公子即位后,将国名改为鄯善,同行的二十名原死囚到不远的伊循城屯垦。

傅介子只留一信,要嘉儿王后在蚕籽孵化后,撒在绿洲的桑树上,因为它们是琴儿最美丽的化身……然后便飘然而去,先到李陵碑上,把琴儿的纱巾中包着的故乡土撒下,将纱巾系在碑上,便不知所踪。

能肯定的是他并没有回到长安覆命,否则这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必然震动朝野,比荆轲刺秦王更加令后人传诵。

但陈锋看着周围专民倾听的众人,显然他们都未听闻………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 22:51:2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