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座下望江山 第一九七章 秋轩韵事

三国:天子座下望江山 这手不亏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4-1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忽然那名和蔡琰一起的『公子』冷然道:『想那曹子健的『洛神赋』可谓一绝。白大家独锺那陆子诚,未免有点……嘿嘿,不识货吧?』

白素雅眼波流转,虽然隔着轻纱,也让人神驰思飞,只听她珠语道:『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她』愣了一会儿,道:『哦,本公子姓卫,字季升。』

白素雅妙目顾盼的道:『季升公子误会了,素雅只对绝妙诗词有兴趣。『洛神赋』诚一时绝唱,素雅却以为并不代表后无来者。那陆子诚亦也所慨,曾作一歌,素雅请公子见教。』说着便手撩丝弦,唱了起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待我更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何妨散发弄扁舟。

一曲唱毕,半晌无声,众人俱望着那名『公子』。『她』倒也不小气,淡淡的说了句:『好!』便鼓掌示意,众人也陆续喝了声采。

卫子司对陈锋更是另眼相看,彷佛自己的孩子没死,又活生生的在自己眼前神采飞扬的吟诵,一时眼眶馍糊了……

此时的陈锋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佳作』名世而冲昏了头,反倒另有所思。须知这些足以传世的名句,除了当事人绝无可能那么容易流传,为什么白素雅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原因只有二个:第一,白素雅和她们很熟稔,甚至到了能『闺中密友』的程度;第二,在那些女子的周围有『间谍』!那么再归纳这两个原因,指出一个重要的关键:白素雅究竟是什么人?何以她跟这些不同身份地位住所的人有着这么近的关联?忽然灵光一闪,陈锋似乎看到什么影子,却未确实捕捉到……

『听起来词意豁达,怀抱豪迈,却不如『洛神赋』的思慕深念,婉转动人阿!』季升公子道。

此时卫子司忽然笑道:『得聆白大家所谱新作,老朽真有闻雅乐不知肉味之慨。今日躬逢其会,邀请了这位擅作诗词的陆公子前来共襄盛举,白大家以为如何?』

白素雅闻言道:『卫太爷客气了。若仲道公子仍在,素雅陋作岂堪入耳?何况尚有蔡大家呢。但不知陆公子如何称呼?』

被架上火线的陈锋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施礼道:『在下陆成,字问明,实卫太爷谬赞,当不得擅作诗词之誉。』

卫子司倒也不以为忤,笑道:『问明何必客气?刚才你即兴一首,老朽以为不输……呃,不输给仲道。如今曹子健既有『洛神赋』传世,你可否试着比拟作一首?』

陈锋顿时头皮发麻,虽然这一关过不过无所谓,但是看老太爷的样子,似乎把自己当作孩子。所谓『输人不输阵』,老太爷与曹操交情匪浅,曹操几个儿子的文采都不差,老太爷却认为自己那瑛年早逝的独生子略胜一筹。如果此时不能让老太爷称心如意,自己和蔡琰恐怕还得有得磨的。

想着陈锋只能双手一摊道:『既然老太爷有此雅兴,晚生试作一首便是。』于是清了清喉咙,吟道: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卫子司击掌,饶有意味的道:『好!好一个『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果然坦白!再来,再来!』

陈锋知道老太爷还不满意,心里一叹,暗忖真的要对不起那首佳作的主人了,便恭声道了『是』,吟唱道: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苦别,个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一曲唱毕,举座无语,气氛突转悲凉;再见蔡琰双目泪成行,卫子司含泪点头而笑,那位『季升公子』则是如醉如疑;至于白素雅,纤手直颤,显是心神俱醉,迷离不已。

半晌,『季升公子』忽道:『此作的确堪与『洛神赋』并美。若诚如陆公子方才所言,乃随兴而作,在下只能认为公子的确胜那曹子健一丝了。』言下之意,质疑陈锋乃是早有预备,非乘兴而作。

卫子司呵呵笑道:『这有何难哉?季升不如出个题目考较,如何?』

季升公子道:『如此得罪了。昔曹公北征乌丸,过碣石即兴作赋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公子觉得如何?』

陈锋道:『昔秦皇汉武,皆有临碣石赋,壮哉曹公,歌以咏志阿!』陈锋的意思是,从前秦始皇汉武帝都封禅泰山,然后过碣石临赋。如今曹操师法之,陈锋讥讽其隐有称帝之志,指其此举明显是大不韪。

季升公子微露怒色,正要驳斥,陈锋又道:『在下并无大志,有酒便为足,嗯,便赋一首『停云』吧:

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翮闲止,好声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在众人欢呼过后,季升公子冷冷道:『曹公向以安定天下,辅佐汉帝为己任。反观那刘大耳,自命皇叔,不顾人伦,夺兄弟之国以为乐。今曹公顺天伐之,不知陆公子作何感想,试赋一诗何如?』

陈锋微微一笑道:『刘使君孝母忠君,蒙圣上查族谱,证实其为皇叔至亲,何来自命之说?今奉圣上诏书讨逆,曹公虽军容鼎盛,未必能胜。闻曹公过大散关有感曰: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人坐磐石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顿。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诗词歌赋,实人最深情绪发表。曹公此赋悲凉慷慨,虽有志克服翻山越途之险,奈何已透露无力回天之叹。至于在下,亦刚游过大散关回来,便作一首请诸位赐教。』说着便借用苏东坡名句吟道: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汛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白素雅已忍不住心头悸动,向陈锋施礼道:『陆公子出口成章,不假思索,句句佳作,字字珠玉,何以声名不显?素雅以为当今之世,惟有那『四州之才』陆子诚差堪匹拟,不知公子与他是否相识?』此话无疑表达了相当的假设,当下立即掀起一阵骚动和议论。只是交头接耳之际,无人敢如白素雅般,当着卫子司的面询问他的客人。

陈锋笑道:『岂止认识?我们……算是穿同一件衣服长大的。他的诗还是我教的哩。』说完却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独有那季升公子冷冷哼了一声,低声骂道:『恬不知耻!』

白素雅道:『曹二公子作过燕歌行,辞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方才公子作的七言诗,素雅以为尚胜一筹。不过二公子写的是秋景感怀,公子能否以此为题,再试作诗一首?』

陈锋没料到白素雅也考较起他来,不知该否应承,只听卫子司道:『嗯,问明不妨试试!』

虽是隆冬,此时的陈锋却额头直冒热汗,不得已只好再借用『前世』的名句,缓缓吟道: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双鬓已微斑。

定鼎长安足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厅中一片寂静,呼吸声可闻。良久,卫子司率先开口道:『秋景言志,豪气干云,果真无愧于『四州之才』也!』

卫子司脱口泄漏了陈锋的身份,引起一阵哗然。白素雅轻拍纤手,叹道:『此诗毫无斧凿之痕。妾身本希奇为何从未听过陆公子之名,原来真的就是誉满天下的陈锋,陆子诚,陆军师,失敬了。』

陈锋不由苦笑以对,只能对卫子司道:『老太爷,您真害死人了。』

不料卫子司却一翻两瞪眼道:『怎么着?难道你真以为瞒得过这些懂门道的人?』

季升公子冷笑道:『好一个陆子诚陆大军师,竟不敢以真面目示众,难道怕输不起?』

陈锋碍于卫子司和蔡琰情面,一再容让,此时听到,也不由心头冒火,负气道:『谁输不起了?在下何时说过自己不是陆子诚了?公子若想定输赢,不妨划下道儿来,在下奉陪便是。』

季升公子眼见激将法得逞,高兴的笑道:『这可是你说的。不过我还没想到,不如请白大家出一题。』一箭双雕,表明陈锋要过两关才行。

陈锋倒也有气量,心想难道自己『前世』的中文系是白念的?好歹肚子里也装了不少二千年的名家之作,就不信会输,便点头道:『如此,有劳白大家示下。』

白素雅纤手轻轻弹奏,喟然道:『当今文学,王粲的《七哀诗》最能描写战争的残酷。不知陆大人怎么看待?试以言之。』

陈锋点点头,道:『所谓兵者不祥,圣人不得已方用之。今百姓何辜?竟为俎上鱼肉。羽常思如何能拯民水火之中;今不才,请白大家指点一二。』

随口吟道: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卫子司叹道:『说得好!几句话道尽战争的残酷和百姓流离的惨状,但似意有未尽……。』说着看向陈锋。

陈锋苦笑道:『老太爷既考较了,晚生岂能推辞?』顿了顿,便吟唱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良久,在众人喟叹及议论声中,白素雅拭了拭两行清泪,点头道:『公子悲天悯人,为民伸苦,素雅相信必蒙上天垂眷,为四方黎民造福。』

###################################

忽然那名和蔡琰一起的『公子』冷然道:『想那曹子健的『洛神赋』可谓一绝。白大家独锺那陆子诚,未免有点……嘿嘿,不识货吧?』

白素雅眼波流转,虽然隔着轻纱,也让人神驰思飞,只听她珠语道:『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她』愣了一会儿,道:『哦,本公子姓卫,字季升。』

白素雅妙目顾盼的道:『季升公子误会了,素雅只对绝妙诗词有兴趣。『洛神赋』诚一时绝唱,素雅却以为并不代表后无来者。那陆子诚亦也所慨,曾作一歌,素雅请公子见教。』说着便手撩丝弦,唱了起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待我更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何妨散发弄扁舟。

一曲唱毕,半晌无声,众人俱望着那名『公子』。『她』倒也不小气,淡淡的说了句:『好!』便鼓掌示意,众人也陆续喝了声采。

卫子司对陈锋更是另眼相看,彷佛自己的孩子没死,又活生生的在自己眼前神采飞扬的吟诵,一时眼眶馍糊了……

此时的陈锋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佳作』名世而冲昏了头,反倒另有所思。须知这些足以传世的名句,除了当事人绝无可能那么容易流传,为什么白素雅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原因只有二个:第一,白素雅和她们很熟稔,甚至到了能『闺中密友』的程度;第二,在那些女子的周围有『间谍』!那么再归纳这两个原因,指出一个重要的关键:白素雅究竟是什么人?何以她跟这些不同身份地位住所的人有着这么近的关联?忽然灵光一闪,陈锋似乎看到什么影子,却未确实捕捉到……

『听起来词意豁达,怀抱豪迈,却不如『洛神赋』的思慕深念,婉转动人阿!』季升公子道。

此时卫子司忽然笑道:『得聆白大家所谱新作,老朽真有闻雅乐不知肉味之慨。今日躬逢其会,邀请了这位擅作诗词的陆公子前来共襄盛举,白大家以为如何?』

白素雅闻言道:『卫太爷客气了。若仲道公子仍在,素雅陋作岂堪入耳?何况尚有蔡大家呢。但不知陆公子如何称呼?』

被架上火线的陈锋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施礼道:『在下陆成,字问明,实卫太爷谬赞,当不得擅作诗词之誉。』

卫子司倒也不以为忤,笑道:『问明何必客气?刚才你即兴一首,老朽以为不输……呃,不输给仲道。如今曹子健既有『洛神赋』传世,你可否试着比拟作一首?』

陈锋顿时头皮发麻,虽然这一关过不过无所谓,但是看老太爷的样子,似乎把自己当作孩子。所谓『输人不输阵』,老太爷与曹操交情匪浅,曹操几个儿子的文采都不差,老太爷却认为自己那瑛年早逝的独生子略胜一筹。如果此时不能让老太爷称心如意,自己和蔡琰恐怕还得有得磨的。

想着陈锋只能双手一摊道:『既然老太爷有此雅兴,晚生试作一首便是。』于是清了清喉咙,吟道: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卫子司击掌,饶有意味的道:『好!好一个『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果然坦白!再来,再来!』

陈锋知道老太爷还不满意,心里一叹,暗忖真的要对不起那首佳作的主人了,便恭声道了『是』,吟唱道: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苦别,个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一曲唱毕,举座无语,气氛突转悲凉;再见蔡琰双目泪成行,卫子司含泪点头而笑,那位『季升公子』则是如醉如疑;至于白素雅,纤手直颤,显是心神俱醉,迷离不已。

半晌,『季升公子』忽道:『此作的确堪与『洛神赋』并美。若诚如陆公子方才所言,乃随兴而作,在下只能认为公子的确胜那曹子健一丝了。』言下之意,质疑陈锋乃是早有预备,非乘兴而作。

卫子司呵呵笑道:『这有何难哉?季升不如出个题目考较,如何?』

季升公子道:『如此得罪了。昔曹公北征乌丸,过碣石即兴作赋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公子觉得如何?』

陈锋道:『昔秦皇汉武,皆有临碣石赋,壮哉曹公,歌以咏志阿!』陈锋的意思是,从前秦始皇汉武帝都封禅泰山,然后过碣石临赋。如今曹操师法之,陈锋讥讽其隐有称帝之志,指其此举明显是大不韪。

季升公子微露怒色,正要驳斥,陈锋又道:『在下并无大志,有酒便为足,嗯,便赋一首『停云』吧:

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翮闲止,好声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在众人欢呼过后,季升公子冷冷道:『曹公向以安定天下,辅佐汉帝为己任。反观那刘大耳,自命皇叔,不顾人伦,夺兄弟之国以为乐。今曹公顺天伐之,不知陆公子作何感想,试赋一诗何如?』

陈锋微微一笑道:『刘使君孝母忠君,蒙圣上查族谱,证实其为皇叔至亲,何来自命之说?今奉圣上诏书讨逆,曹公虽军容鼎盛,未必能胜。闻曹公过大散关有感曰: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人坐磐石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顿。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诗词歌赋,实人最深情绪发表。曹公此赋悲凉慷慨,虽有志克服翻山越途之险,奈何已透露无力回天之叹。至于在下,亦刚游过大散关回来,便作一首请诸位赐教。』说着便借用苏东坡名句吟道: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汛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白素雅已忍不住心头悸动,向陈锋施礼道:『陆公子出口成章,不假思索,句句佳作,字字珠玉,何以声名不显?素雅以为当今之世,惟有那『四州之才』陆子诚差堪匹拟,不知公子与他是否相识?』此话无疑表达了相当的假设,当下立即掀起一阵骚动和议论。只是交头接耳之际,无人敢如白素雅般,当着卫子司的面询问他的客人。

陈锋笑道:『岂止认识?我们……算是穿同一件衣服长大的。他的诗还是我教的哩。』说完却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独有那季升公子冷冷哼了一声,低声骂道:『恬不知耻!』

白素雅道:『曹二公子作过燕歌行,辞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方才公子作的七言诗,素雅以为尚胜一筹。不过二公子写的是秋景感怀,公子能否以此为题,再试作诗一首?』

陈锋没料到白素雅也考较起他来,不知该否应承,只听卫子司道:『嗯,问明不妨试试!』

虽是隆冬,此时的陈锋却额头直冒热汗,不得已只好再借用『前世』的名句,缓缓吟道: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双鬓已微斑。

定鼎长安足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厅中一片寂静,呼吸声可闻。良久,卫子司率先开口道:『秋景言志,豪气干云,果真无愧于『四州之才』也!』

卫子司脱口泄漏了陈锋的身份,引起一阵哗然。白素雅轻拍纤手,叹道:『此诗毫无斧凿之痕。妾身本希奇为何从未听过陆公子之名,原来真的就是誉满天下的陈锋,陆子诚,陆军师,失敬了。』

陈锋不由苦笑以对,只能对卫子司道:『老太爷,您真害死人了。』

不料卫子司却一翻两瞪眼道:『怎么着?难道你真以为瞒得过这些懂门道的人?』

季升公子冷笑道:『好一个陆子诚陆大军师,竟不敢以真面目示众,难道怕输不起?』

陈锋碍于卫子司和蔡琰情面,一再容让,此时听到,也不由心头冒火,负气道:『谁输不起了?在下何时说过自己不是陆子诚了?公子若想定输赢,不妨划下道儿来,在下奉陪便是。』

季升公子眼见激将法得逞,高兴的笑道:『这可是你说的。不过我还没想到,不如请白大家出一题。』一箭双雕,表明陈锋要过两关才行。

陈锋倒也有气量,心想难道自己『前世』的中文系是白念的?好歹肚子里也装了不少二千年的名家之作,就不信会输,便点头道:『如此,有劳白大家示下。』

白素雅纤手轻轻弹奏,喟然道:『当今文学,王粲的《七哀诗》最能描写战争的残酷。不知陆大人怎么看待?试以言之。』

陈锋点点头,道:『所谓兵者不祥,圣人不得已方用之。今百姓何辜?竟为俎上鱼肉。羽常思如何能拯民水火之中;今不才,请白大家指点一二。』

随口吟道: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卫子司叹道:『说得好!几句话道尽战争的残酷和百姓流离的惨状,但似意有未尽……。』说着看向陈锋。

陈锋苦笑道:『老太爷既考较了,晚生岂能推辞?』顿了顿,便吟唱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良久,在众人喟叹及议论声中,白素雅拭了拭两行清泪,点头道:『公子悲天悯人,为民伸苦,素雅相信必蒙上天垂眷,为四方黎民造福。』

#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8 17:55:4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