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杨广生平传(6)

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洪荒起飞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0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六、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信用群小

隋炀帝虽无雄才大略,却也有一定的文武才干,只是他的才能没有成为他治理天下的优势,反成为他狂妄自大、嫉贤妒能的资本。

在文学上,隋炀帝可以说是略具文采。他北巡启民可汗帐,赋诗曰:“呼韩顿桑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大业十二年(616),炀帝游江都前,以诗留别宫人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由此可见他文才之一斑。他常自负自己的才学,瞧不起天下的文人,不欲他们在自己之上。他曾对侍臣说:“天下都说我是凭借世袭而有四海,假令让我与士大夫平等选拔的话,我也应为天子。”

内史侍郎薛道衡,才名冠绝南北,早在北齐时,即受到南北士人的称美。每有新作,上至陈后主,下至一般文士,争相吟诵。因此遭到炀帝妒恨,当他被诬杀时,炀帝得意地讽刺他说:“你还能作空梁落燕泥’不?”著作佐郎王胄,文词为天下准则,被杀时,炀帝颂其佳句“庭草无人随意绿”,问:“你还能作此语吗?”

一个君临万民的帝王,竟和一般文士计较才名的高下,并且如此嫉贤妒能,在古代帝王中确是罕见的。

古代稍微明智一点的帝王,即使不能从谏如流,却也多少能采纳一些忠言,补救一些过失,而隋炀帝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自己的才能全都用来拒谏饰非。他曾露骨地对秘书郎虞世南说:“我生性就不喜欢人进谏,那些位望高的进谏是为了显名,我就不耐烦。至于卑贱之士,我虽能暂时容忍,但终不让他活在世上,你知道吗?”可见他喜欢的是阿谀奉承的群小,厌恶甚至痛恨那些极言敢谏之士,必欲除之而后快。

炀帝既然不能听言纳谏,朝中那些正直不阿、直言不讳的大臣如果不缄口无言,就不会有好下场了。

尚书仆射高颎,是隋朝一代名臣,他不仅辅佐文帝建立隋朝,而且在炀帝南伐陈朝时任元帅长史,负责指挥部署,成就了炀帝的武功。隋炀帝即位后,总算知道他的才能,重新启用他为太常。高颎见炀帝纵姿声色,又起长城之役,对太常丞李懿说:“周天元帝以好乐而亡,应接受教训,怎么还可以这样?”炀帝对突厥启民可汗恩礼太厚,颎深为国家担心,对太府卿何稠说:“启民可汗知天朝虚实,山川地形,恐为后患。”礼部尚书宇文、光禄大夫贺若弼也同意高颎的意见。三人就因为这么几句话而招杀身之祸,被炀帝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掉了。

后来,朝庭议定新令,久而不决,内史侍郎薛道衡对朝士说:“如果高颎不死,新令早就颁布执行了。”炀帝听了,把道衡交给法司问罪。连道衡自己也觉得所犯并非大罪,必会赦免,催促法司早断,还通知家里人准备饭菜,迎候他回家。及炀帝判决下来,竟让他自尽。炀帝恶闻已过,就连对被他杀掉的人也不能有点思恋之情。

御史大夫张衡本来是隋炀帝的幸臣。炀帝夺太子位,皆出于张衡的谋划。故即位后,张衡青云直上。炀帝北巡至太原还特意到张衡家喝了三天酒,临行又赏赐给他土地、良马、金带等,在朝中所受的恩宠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后来,炀帝要扩修汾阳宫,让张衡规划图样,衡偷偷劝炀帝说:“前几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还应稍加节制。”张衡这人虽助纣为虐,总算良心没昧,进了几句直言,但马上被贬为榆林太守。次年,炀帝复幸汾阳宫,见张衡身体没有损瘦,以为他不思悔过,又让他到南方督役江都宫。后来还是赐张衡自尽了。临死时,张衡说:“我作恶多端,怎么能希望活得长久。”这个专制暴君非但不听忠言,连人家长得胖一点都不允许。

三征高丽后,炀帝又要去东都游玩,太史令庚质进谏说:“陛下连年征高丽,百姓困敝,应镇抚关内,使百姓尽力农桑,让他们喘口气,然后再下去巡游。”结果被炀帝杀掉。其余象右尚方署监事耿询、内史侍郎萧瑀、候卫将军杨子崇、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建节尉任忠、奉信郎崔民象、王爱仁都曾劝谏炀帝节省民力,停止巡游,也都被杀被贬。大臣们见隋炀帝如此不可救药,也就不敢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一个个都变成了随声附合的应声虫。如果炀帝能稍微采纳一些臣下的劝告,还不致落到那样的下场。

我们再看隋炀帝所宠信的人,不是凶残歹毒,贪得无厌之徒,就是阿谀奉承的小人。

杨素是隋炀帝宠信的朝廷重臣,他帮助隋炀帝登基后,又营建东都,平定杨谅的叛乱,被任为尚书令。又拜司徒。杨素虽有文武之资,却专会奉迎主上,半点不敢触犯炀帝的旨意。且聚敛财富,一再修饰华丽的住宅,邸店、水硙、田宅以千百数,家僮数千,后庭妓妾穿锦绣之服者以千数。由此他功名满盛,也引起了炀帝的猜忌。杨素有病,炀帝派御医诊视,但恐他不死。后来炀帝对侍臣说:“假如杨素不死,早晚我要诛灭他全家。”杨素的弟弟杨约奉炀帝之命亲手缢杀了太子杨勇,炀帝高兴地对杨素说:“你弟弟果堪大任。”没几天,就封他为内史令。

宇文述也是炀帝夺嫡时的干将,任左卫大将军,善于观望炀帝颜色,随从巡游河右,数以奇异之物进献。大业十二年(616),迎合炀帝意,劝炀帝幸江都,因而备爱恩宠。其他象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光禄大夫郭衍皆以谄谀有宠。郭衍为讨好炀帝,竟劝炀帝隔五日一视朝,以免被政事累着。象这样勾引皇帝不理政事的奸臣,炀帝反以为是忠,说:“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凡是能顺合炀帝作威作福,享乐腐化者,即得到提拔,反之,则或杀或贬官。大业三年,炀帝北巡,雁门太守丘和献食精美,内迁为博陵太守;马邑太守杨廓无所献,就派廓到博陵向丘和学习。此后,上行下效,各地方官争着向炀帝献纳精美的食品。最后一次游幸江都,江淮一带的地方官谒见炀帝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升,薄则停职。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迁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异味,迁江都郡丞。于是郡县竟为刻剥小民以贡献,官吏却趁机贪污中饱,贿赂公行,隋朝的政治日益腐败。

炀帝末年,农民起义的浪潮席卷全国,这个暴君被搞得惶惶不可终日。一夜,大业殿失火,他以为是人民打进来了,吓得连忙跑到西苑,藏在草里,灭火后,才敢回来。夜中睡觉,也胆战心惊,要几个妇人摇抚他,才能勉强入睡。农民起义把他搞成这个样子,他还是自欺欺人。只要臣下说盗贼少就喜欢,反之,不是贬官就是杀头。

有一次,炀帝问侍臣“盗贼”,宇文述欺骗说:“越来越少了。”又问:“比原来少多少?”“还不够十分之一。”这时恰巧纳言苏威在跟前,揭露说:“起义之患越来越近,以前在长白山,现在在汜水。往日的租赋丁役都没有了,其实这些人都化为盗贼了。以前所汇报的情况都是在欺骗陛下,所以没能及时采取措施,酿成今日之患。大业十一年,陛下北巡,被始毕可汗围在雁门,为了激励士卒,已答应不再兴征高丽之役,现在还要征发,盗贼怎么能平息呢?”后来,苏威为了让炀帝知道天下盗贼究竟有多少,当炀帝问伐高丽事时,回答说:“远征高丽,不用发兵,只要赦免群盗,可得兵数十万,派他们东征,足以灭高丽。”御史大夫裴蕴说:“苏威不逊,天下那有这么多盗贼?”炀帝狠狠地说:“这老家伙奸滑,以盗贼威胁我,想堵我的口,待以后再收拾他。”裴蕴当然心领神会,派人诬告苏威私通突厥,被免职为民了。

还有个内史侍郎虞世基,见隋炀帝恶闻盗贼,凡诸将及郡县向朝廷告急求救的奏章,即行扣押或篡改,只和炀帝说:“一些狗窃鼠盗之徒,很快就会剿灭,陛下不用担心。”隋炀帝也乐得臣下这样欺骗他。有使者来汇报盗贼的情况,以其妄言而杖之。这样,起义遍布海内,这伙人仍麻木不知。太仆卿杨义臣击降河北张金称、高士达等义军数十万人,向炀帝汇报,炀帝叹曰:“义臣降贼怎么这么多呢?”世基又进谗言:“义臣拥兵太重,久在前线,恐不合适。”炀帝便令义臣放散士兵,起义又重新掀起。

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对裴、虞二人的行为实在看不下眼了,劾奏说:“裴蕴、虞世基久典枢要,四方告急,不作汇报。盗贼数多而向陛下汇报数少,发兵不多,往往使官军失利。所以使盗贼势力越来越大,应治他们二人的罪。”又一个佞臣大理卿郑善果马上跳起来:“云起诋毁名臣,所言不实,诽谤朝政”炀帝就不问清红皂白将云起贬官。

虞世基、裴蕴、郑善果等人麕集在炀帝周围狼狈为奸,形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集团。真可谓主昏于上,臣谀于下。在上者拒谏饰过,是非不辨,生杀任情;在下者欺君罔上,颠倒黑白,陷害异己。昏君、奸臣当道,智者缄口,明哲保身,又处在万民困蔽,天下骚动的形势下,隋炀帝的命运就只有灭亡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8 13:32:2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