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伯益的传说 第11章 进汶南村培育生姜

新伯益的传说 唤春归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从此之后,大贤祠,成了三贤祠,随后就成了莱芜三贤的常聚之地。三个人觉得不错,旁边又有流水经过,一些自然生长的古树参天。于是,三人就又修建了几间房屋,常常的住在这里。慢慢的,三贤祠就成了莱芜文人聚集的地方。

这一天,伯益在书房里看书,妫槐进来,还拿着一个篮子。伯益一看,篮子里满满的都是野姜。伯益大喜:“妫槐,你终于送来的,原来那些早就吃没了”。妫槐笑道:“野姜来之不易,要是能驯化种植就好了”。

伯益说道:“应该不难吧?在野地里能生长,难道家里种植就不行?”妫槐解释道:“伯益王,您有所不知,这野姜的功能效应最好,是因为野外的土壤适合野姜的生长,不然,药效就差了很多”。

“这样啊,野外的土壤是怎么样的?”妫槐指着篮子底下的泥土说道:“就是这样的”,伯益拿起来看了看,就明白了。妫槐走后,伯益就把野姜先放在自己的后花园里,用泥土盖上,储存了起来。

过了一天,伯益就安排了四个下人,每人拿着一小撮野姜的泥土,在整个莱芜范围之内,寻找类似的土地。当然,最好就在村庄部落的周围。三天之后,四个人都回来了,只有一个人说找到了同样的土壤。

“什么地方?”下人说道:“就在汶水之阴,有个村庄叫做汶南村,哪里的土壤最适合种植生姜”。伯益一听大喜,当即跟着下人,要去汶南村查看。伯益几个人来到汶水边,看到的却是汤汤的河水,根本无法过去。

伯益疑惑的问道:“你们是怎么过去的?”下人说道:“这里有摆渡的木排,十分的方便”。果然,等了一会,有一个摆渡的过来,伯益几个人上去。当摆渡的木排行驶在河水的中心,一个浪头打来,弄的伯益浑身是水。

“这木排不好,要是冬天,河水溅到身上,岂不是要冻死?”摆渡的人笑道:“您要是能发明一种工具,既能渡河,又安全,那您就是圣贤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伯益心里就暗自记下了。

来到汶南村,伯益找到了汶南村的族长,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族长老石头赶紧下跪。“原来是大益王啊,您是我们百姓的福星啊”,伯益呵呵一笑,说道:“我来是看看,你们这里,是不是适合种植生姜的,可不是来听奉承话的”。

“生姜是什么东西?”老石头是老实的村民,哪里会知道有生姜这种东西。伯益就给老石头解释了半天,说这种东西,既能做药材,又能做菜。把老石头说的羡慕不已,说道:“大益王,有这样的好事?”

伯益说道:“老石头呀,你愿不愿意种植生姜?”老石头一听,有些为难。自己只会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小米,哪里会种植药材?再说了,只听说药材都是去山里挖的,种植了卖给谁去?

伯益见老石头有些犹豫,就猜出是成本和销路的问题。说道:“老石头,这样吧,你放心大胆的种植生姜,你生产多少,我就收购多少,按照小麦3倍的价格如何?”老石头一听,哪里还会不愿意?

别说3倍的价格,就是跟小麦一样钱,都愿意种了。“可我不会种生姜啊?”伯益就教给老石头种植的方法。老石头笑道:“这个太简单了,比种植庄稼都简单,我一定给大益王种好,丰收不敢说,绝对不会太差”。

伯益跟老石头商议好了,伯益就把生姜给了老石头,并按照妫槐的办法,教给了老石头。老石头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了二厘地,到了秋收的时候,竟然收获了300斤。伯益看看,是喜出望外。

当即就给了老石头一锭金子,可把老石头给乐坏了。二厘地的生姜,竟然得到了一锭金子。老石头问道:“大益王,明年要不要种植?”伯益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等明年,你把这些生姜切成种块,一定有万斤的收获”。

老石头一听,都激动的要哭了。收获300斤就得到一锭金子,要是收获万斤生姜,岂不是发大财了?伯益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老石头,这生姜留种是一个问题,冬天容易冻坏”。

老石头笑道:“大益王,没有问题的,自从您发明的水井,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挖水井,但,我们村里的水井,跟别的村里是不一样的”。伯益十分的好奇:“有什么不一样?”老石头带着伯益,来到了水井的边上。

“大益王,您下去看看,就明白了”,老石头拿来绳子,绳子上有绳扣。老石头做了个示范的动作,端着油灯就下去了。伯益跟着下去,竟然在水井的中间,看到了一个很深的大洞。

伯益进去,老石头已经在里面。洞里看的清清楚楚,伯益一下子明白了。“真是不错,你们很聪明,有了这样的窖洞,冬天就不会冷,老百姓太厉害了”。老石头被夸奖,有点不知所措。

到了第二天,老石头按照伯益的吩咐,将200斤生姜,切成姜种,足足种了2亩地。老石头一家,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上面。施肥,浇水,爱护有加。秋收的时候,真的就收获了一万多斤。

伯益不食言,就给了老石头20锭黄金,老石头是一夜暴富,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这一下子就炸锅了,村里的人,都来到老石头的家里,都央求老石头,跟伯益说说,都想种植生姜。

伯益接到消息,心中大喜,要的就是这个态势。当即宣布,汶南村里,只要想种植生姜的,都可以得到100斤姜种,来年的生姜,都有伯益王府收购。这样一来,汶南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生姜第一村。

伯益在自己的后花园,除了种植一亩地的生姜之外,也在院子里深挖了一口井。在水井的中间,挖了一个巨大窖洞,能储藏生姜几万斤。管家少伯有些疑惑,就问伯益:“大王,咱们只是收购储存,做药材,做菜肴,也用不了啊”。

“呵呵呵,你真笨,用不了不就送人啊,过几天,你去帝都,只要是我的朋友,你就送,只要大家都认可了,这些生姜就是金疙瘩”。少伯终于明白了伯益的用意,去了帝都,就送出去了几千斤。

就连舜帝都听说了,也跟伯益讨要生姜。伯益要的就是舜帝开口,就给舜帝送去几百斤,舜帝渐渐的喜欢上了。是每顿饭都吃,一天不吃就不舒服,就连感冒都没有了。大臣们知道后,也都跟伯益购买,一时间,生姜成了紧俏货。

莱芜三贤之一的妫槐,也找到了伯益。说道:“大益王,生姜种植,可是我出的主意,连生姜的母本,都是我提供的,你可不能不给我供应”。伯益大笑:“妫槐老兄,你放心就是,我每年给你提供2千斤,没有问题”。

妫槐高兴的说道:“没有想到,这种野姜成了种植的生姜,现在的莱芜,基本上都知道了生姜的好处;就是我给病人开的方子,十有八九都是用生姜做引子,好东西啊,要是所有的药材,都能种植,我给病人看病,就不愁了”。

“呵呵,妫槐,也不能这样说,有些东西,还是野生的好,人为的东西,就是不如大自然赐予的好”,妫槐听了,频频点头:“大益王说的不错,我从北方搞来的人参,都是野生的,据说,哪里的百姓尝试种植,根本不行”。

伯益说道:“天有道,道法自然,我们人类,只能顺其自然,不然的话,是会遭到上天的惩罚的”。妫槐很是赞同,说道:“别的我不懂,但对于医术,却是知道一些,师法自然是最好的医术”。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8 17:33:5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