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主 第二十三回 夺得骊龙口内珠 便教走入崑仑窟(三)

全真教主 沂山不肖生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21-02-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听了郑九妹的话后,王重阳不由心生疑惑,暗自想道:“王洛生一向心高气傲,能让他甘心追随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马从义犹豫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我知道他是谁?”众人一怔,目光一齐投向了他。于是,马从义便把完颜雍的来龙去脉叙说一遍。

王重阳听说完颜雍也要抢夺“江山图”,不由暗吃一惊,心想:“能够借助金人之手除掉完颜亮的话,也是明智之举。不过,此人精明强干,胸怀大智,一旦他成为金主,对大宋朝将是极大的不利。何况,他身边又有这几位武林异人相助,江参父子定是十分凶险!”想到师父的嘱托,王重阳忧心忡忡,甚是焦急。

初时,王重阳见这郑九妹刁蛮霸道,十分不喜。慢慢的,通过言谈举止,便发觉她除了有些娇小姐脾气之外,倒也口直心快,颇有江湖儿女情怀,渐渐的也不怎么生厌了。

吃罢饭后,稍做歇息,王重阳四人便欲起程。郑九妹探知他们要去山东,途中必经河南府,于是提出要一路同行。王重阳见她如今是一单身女子,又不怎么生厌了,也就欣然应允。郑九妹心中大喜,抢先算了饭钱,于是便随着四人,一同起程上路。

约摸申牌时分,五人来到了一处大镇,只见店铺罗列,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五人寻了一家茶馆,进去歇脚。

吃了一盏茶后,马从义要王重阳四人先自歇息,他说要出去办点事情。四人也不在意,便由他离去。哪知,约摸过了半个多时辰,却迟迟不见他归来。四人正自焦躁间,忽听一声马嘶长鸣,抬头看时,却是马从义头前引着两个马贩打扮的商人,牵着五匹高头大马,已经到了茶馆门前。

四人十分惊讶,赶紧跑到店外查看。只见马从义在头前牵了一匹纯毛色白马,后面还跟着两个马贩子,双手各牵着两匹黑红毛色的骏马,场面甚是威武。

原来,在古时,民间的一匹马,价钱也是非常昂贵,并不是寻常百姓所买得起的。如果是宝马良驹,那更是无价之宝,非常难得。马从义家资颇丰,十分富足,要不怎么会叫“马半州”呢?五匹坐骑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

郑九妹一眼便看上了马从义手中牵着的白马,跑上前去接过缰绳,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口中啧啧赞道:“浑身雪白,体无杂毛,我们就叫它‘雪里白’吧!想不到马大哥不仅酒是海量,而且相马也是行家?”

马从义笑道:“不敢当。这马本来就是要送与姑娘的,取啥名字,任从你愿。”然后,又请王重阳挑选。

王重阳年轻时曾中过武举,对于骑马射箭本就是行家,心中也着实喜欢,于是欣然接受,走上前去,从马贩手中牵过一匹枣红马,上下打量着,微笑道:“这马腿长踠大,脚力一定不错,我就选它吧!”

马从义又请王周臣知陈俊二人挑选。王周臣从未骑过马,于是也随着叔父挑了一匹枣红马。陈俊和马从义已别无选择,二人便各自牵了一匹黑鬃马。

郑九妹忍耐不住,已自扳鞍认蹬,飞身上马,一抖缰绳,双腿一碰马鞍桥,口中轻喝一声“驾”,那马儿便蹘开四蹄,“得得得”地碎步小跑起来。

王周臣初次骑马,怎知其中要领,手中牵着缰绳,只是犹豫不决,却不敢上马。两个马贩见此情景,知道他不会骑马,于是莞尔一笑,走上前来,一个帮他抓紧缰绳,一个扶他上马,然后牵着马溜了几圈,再把其中的要领详细跟他叙说一遍。王周臣本就是聪敏之人,溜了几圈马后,便已大致掌握了要领,也径直骑着枣红马,小跑着上了路。

马从义和王重阳相视一笑,于是告辞了两个马贩,与陈俊一起上马,三人叱喝一声,便随后赶了上去。

郑九妹好久不骑马了,一时兴起,便只顾快马加鞭,抢先跑在了前头。她那匹白马本就脚力快,又在她的催赶下,只见四蹄纷飞,翻蹄亮掌,犹如风驰电掣一般,一会儿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王重阳轻轻摇了摇头,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只好与众人紧紧追赶。王周臣马术尚不娴熟,自然不敢跑得太快,渐渐地便落在了后面。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已是日落西山,黄昏在即。就只见:飞鸟展翅尽投林,牧童骑牛忙回返。村中鸡犬无鸣吠,家家户户起炊烟。

郑九妹纵马飞驰,正跑的尽兴,眼见日近黄昏,便停下马来查看,却看到前面有个村落,影影绰绰,似有二、三十户人家。郑九妹心中一喜,正要上前找人家歇宿,忽听旁边的树林之中,传来一阵阵呼喝打斗之声,听声音急促,似乎甚是激烈。

“咦?”郑九妹吃了一惊,甚感疑惑,赶紧翻身下马,将白马拴在路旁的一棵杨树上,然后高抬脚轻落步,小心翼翼地进了树林,循声寻去。

往里走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只见林中的一块空旷地上,有五、六个人正在围攻一个白衣女子。郑九妹悄悄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往里仔细一看,登时大吃一惊,不由怔在了当场。

只见六个男人,围成了一个圆圈,把一个白衣妖艳女子围在中间,正自缠斗。其中三人,郑九妹看的真切,正是先前见过的那觉慧和尚师徒三人。

郑九妹甚感诧异,心想:“这三人行踪诡秘,怎地又突然到了这里?”再看其余三人,却是两个六十多岁的老道,和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儒士。

中间那白衣女子虽然身处险境,但是犹自拼命苦斗。只见她右手腕处缠着白布吊带,挂在脖颈之上,显然是早已受伤。而在她的左手之中,却执着一条丈余长的白丝软鞭,舞得上下翻飞,“呼呼”生风,硬是将六人逼退在了方圆一丈之外,不得进前。

兵家有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兵器长者,虽然强劲有力,占据优势,但却煞费气力,耐力不长,时间久了,功力自然耗尽。

那白衣女子虽然步法灵活,鞭法霸道,但是软鞭又软又长,舞动起来极费气力,不消片刻,她的额头已经见汗,动作也慢了下来。

只见那觉慧和尚“哈哈”笑道:“莫姑娘,我看你这一次休想再逃了。你若听我良言相劝,乖乖的把‘五毒真经’默写出来,我保证绝不伤你半根毛发。倘若你要是再执迷不悟的话,那就休怪洒家无礼了!”

这时,旁边的一个六旬上下、身穿灰布道袍的清瘦道人开口说道:“觉慧大师,休跟她费话,我们先废了她再说!”

觉慧微微一笑,道:“前辈,令徒‘追命铁捕头’吴名奇本就是府衙捕快,确为辛二娘所害,这莫三娘既然是她的徒弟,于公于私,我们自然不能放过。”

另一个六十左右、身穿青布道袍的矮胖道人说道:“师兄,这妖女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我们一鼓作气铲除了她,为吴师侄报仇!”

觉慧赞道:“赤枫子前辈所言极是。”说着,转头对那个身形修长、穿着银白色长衫的中年儒士说道,“乔岛主,时机差不多了,也该亮出你的家伙了!”

那被称为乔岛主的中年儒士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国师之命,自当尊奉。”说着,自腰间解下一支幽黑锃亮的五爪铁钩,执在了手中。

这正是:痴僧嗜武贪念多,逢经遇典必抢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释:

一、本回中吴名奇的师父写作是武当山异人铁松子道人,善长的武功是“追魂夺命十二肘”,与赤枫子是师兄弟,均是杜撰,并不是后来明末清初寒山派的祖师赤松子道长。寒山派的内功叫作“寒山七式”,又叫做“太乙司注十三式”,是专门修炼人体内十三经气血循环的,二人只是重名而已。

其实,道教和佛教的法名,与世人的俗名相同,重名者很多。不同的是,细分于宗、区别于世而已。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4:13:3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