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主 第九回 初涉江湖风波恶 人心叵测是非多(上)

全真教主 沂山不肖生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20-08-2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谁识终南王害风,

长安街里任西东。

间来矫首沧溟上,

钓出鲸鲵未世雄。

这是王重阳做的一首七律《甘水镇图题》,诗里面所描述的应该是他未出家之前的事情,也就是他在甘河镇做酒监时的情景。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金秋九月,天气爽朗,丝丝秋风,已略带几分寒意。时近申时,官道上各色行人渐少,偶有几个赶脚的,也是行色匆匆,紧赶路程,唯恐误了宿头。路边的田间,一个牧童,正骑在牛背上,赶着几头耕牛,慢悠悠地往家走着,大道上匆忙的行人,丝毫与他无关,悠然自得。那牧童也是无聊,从腰间抽出一根竹笛,“呜呜呀呀”地吹了起来,笛声欢快清脆,悠远深长,甚是动听。

旁边一个挖野菜的少女,看模样也就十一、二岁,见那牧童吹着笛子过来,不由抿嘴一笑,放下手中的菜篮,静听了一会,竟然和着笛声唱了起来:“青青柳枝吐新芽,嫩嫩小草脱旧袍。溪水河畔,春暖先知,东风似剪刀。小巷里,窗台外,满园春色已来到。红红桃花挂枝头,白白杏蕾串树梢。崖顶坡前,暖花早绽,春光无限好。山野里,乡村外,辛辛农夫春耕早。”歌声婉转,优雅动听。

那牧童来到近前,“嘻嘻”笑道:“小花姐,现今已是秋天了,你咋还唱春天哩?”

少女撇嘴道:“你只管听就是了,哪管人家唱的是春夏还是秋冬哩!”

牧童“嘿嘿”一笑,把笛子插在腰间,伸出一只手道:“小花姐,天快傍黑了,我们快些回家吧!”

“哎!”少女清脆的答应一声,一手拾起菜篮,一手抓住那牧童的手,二人一运力,竟然一跃骑上了牛背,坐在了牧童的后面。

一个赶路的年轻道人,看着这一对牧童和村女天真无邪的背影,一时竟自痴了,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

在他后面的一个中年道人,看他一副呆样,不由嗔怪道:“周臣,你只管聆听就是了,不要耽误了行程,我们赶路要紧!”

“知道了!”那年轻道人脸上一红,答应一声,忽然灵机一动,忙圆场道,“我停下来,本是要跟他们打听一下路的,以防误了宿头”

中年道人斜了他一眼,道:“那你还不赶快问,莫非是要等人家走远了再问不成?”

年轻道人面红耳赤,赶紧跑了几步,追上那牧童,高声喊道:“这位小哥有礼了,借问一下,前面可有道观或客店,供我们出家人的歇脚之处?”

那牧童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指着前方道:“此去前方五六里有个村落名叫于家庄,庄后有座大山名叫乌龙岭,在山的东面落凤坡上有座麻真人道观,便是你们道家人的去处。”

“多谢小哥指点!”年轻道人答谢一声,忙回去说与那中年道人。于是,二人按着那牧童的指引,一路寻去。

原来,这中年道人不是别人,正是追寻那觉慧和尚而来的王重阳,那年轻道人,则是他乔装改扮的本家侄子王周臣。

叔侄二人循着路径,往前赶了五、六里路,在青杨、翠柳环拥中,果然看见一个村落,一座苍翠巍峨的大山耸立在村后。此时已是日落西山,红霞披金,村子上空炊烟凫凫,青山之巅雾气霭霭,偶闻几声犬吠鸡鸣,一派幽静、祥和景象。

找个路人打听,这个村子果然叫于家庄,村后这座山便叫乌龙岭,在山的东面是一处缓坡名叫落凤坡,麻真人的“长生观”便座落在山腰处。

叔侄二人穿村而过,但见家家篱门紧闭,行人稀少,显得甚是安静。偶有谁家管闲事的土狗看见生人路过,庸懒地吠叫几声,算是增添了几分生气。

出了村子,二人来到大山近前,但见这大山乃是东西走向,东坡略缓,西坡稍高,北面陡崖峭壁,南面连绵隐于山后。山上遍布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顶上雾气缭绕,白云飘飘,气势磅礴,令人生危。

王周臣看了叔叔一眼,小声说道:“叔叔……不,师父,我看这座大山好生凶险,我们还是到村子里随便找个人家借宿一晚吧,大不了我们给人家饭钱便是!”

王重阳看着侄子,嗔怪道:“出家人‘无事于心,无心于事’,慌乱什么!我们先在山脚下歇息片刻,再行上山不迟。”

于是,叔侄二人便在山脚下找了一块平整的岩石,爬到了上面歇息。王周臣一爬上来,便打扫了一下岩面,仰身倒下,口中还兀自“哼呀”不止。王重阳也不理会他,径自从怀中掏出师父所赠的“五篇灵文”观看。这是元妙先生的毕生所学,里面不但记载了高深的内功心法,而且阐述了丹药的提炼之术,做为传教之秘籍,传给了王重阳。

灵文首篇载道:“论天下之道者,无外乎两者之分,即内丹与外丹者也。内丹者,采天地之灵气,纳五行之阴阳,上呼下吸,导引吐纳,以达敛神聚气之法矣;外丹者,踏遍三山五岳,寻尽五湖四海,采药寻石,提汞炼铅,以借丹药补助之效矣。但不论内丹外丹者,无非是固本培元,气结丹田,是谓丹成体内也!何以故?大道始然,万法同源,亦不复往哉,何分门派乎……”

“师父,我们该走了!”王重阳正自读的津津有味,却听王周臣在旁催促,当即合上灵文,小心纳入怀中,答道:“好,我们上路吧。”

这乌龙岭三面陡峭,气势磅礴,唯东面落凤坡地势稍缓。叔侄二人循着山径,一路攀缘而上,待到天色傍黑时,一座高大的道观便呈现在眼前。只见朱红大门紧闭,门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斗大牌匾,上书“长生观”三个大字,笔法苍劲,龙飞凤舞,气势恢弘,观貌庄重。

王周臣上前轻扣门环,接连扣了五、六下,过了许久,才听见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随即一个童子的声音问道:“外面是什么人叫门?”王周臣高声应道:“小师父,我师徒二人是游方道人,路经此地,想借宝观歇息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随着卸门栓声响,观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露出一个道童的脑袋,上下打量了叔侄二人一眼,才“吱呀呀”地敞开了观门,随即出来了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道童,冲二人打个问迅,道:“两位师父从何而来,尊号如何称呼?”

见这道童身着青色道袍,面貌清秀,十分招人喜爱,王重阳上前打个问迅,道:“贫道姓王名喆,道号重阳子。”说完,手指着王周臣道,“这是我的徒弟周臣。我们师徒二人游方到此,见天色已晚,想借宝观歇息一晚,麻烦禀告尊师麻真人一声!”

那道童听了脸色一凛,面露惊惧之色,探头向观外四下看了一眼,赶忙让二人进观,随即关上大门,上紧门栓,这才小声说道:“不瞒两位师父,我们这里最近不太平,山下的庄里天天闹鬼,已经接连被吃了好几个人了,我师父就是被庄里的庄主于善人给请去抓鬼的,都去了两天了,至今未归,观里就只剩下我和师弟照看。”说着,那道童眼圈一红,眼泪几欲落下。

话音刚落,就听脚步声响,一个八、九岁的道童从里面跑了出来,边跑边叫道:“师兄,可是师父回来了!”跑到近前一看,却是两个陌生道人,赶紧又跑到先前的那个道童身后,抱着师兄的后腰,只露出半个脑袋,忽闪着两只大眼睛,怯生生的看着二人。

先前那道童伸手搂住他的肩膀,冲叔侄二人歉意道:“两位师父莫怪,我道号清风,这是我师弟明月,因多日不见师父,甚是担忧,故此冲撞,切莫在意!”

见那小道童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忽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内里透着机警和灵性,十分招人喜爱。二人相互依偎,甚是亲密,显然是师父离开了多日,俩道童既担心师父安危,晚上又害怕闹鬼,相依为命,是必饱受煎熬。

王重阳怜爱地伸手摸了下他的头顶,微笑道:“你二人不必担心,你师父是得道高人,任何妖魔鬼怪都近他不得,自当安然无事!”

“真的?”俩道童听了此言,脸露欢喜之色。清风赶紧将叔侄二人让进里面大堂,留下明月伺候,自己则到下面去准备茶水、晚饭。王周臣也十分喜欢这俩道童,赶紧随着清风一起同去帮忙。

王重阳见那明月小道童聪明伶俐,十分喜爱,随即将他拉近身前,问他山下于家庄闹鬼的事情。明月见王重阳和蔼可亲,已没了初时的怯意,于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粗略的讲述了一遍。

原来,这于家庄大部分都是于姓人家,只有少许的外家姓氏。庄里有个于公,乃是乡里富户,因习得一身好武艺,尤其是铁沙掌功,无人能敌,是以官府委他做了个里正,兼任保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8:51:0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