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万能技能系统 第十九章 公主府捡宝(完)

重生之万能技能系统 霁蓝大少 都市言情 | 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0-07-1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打开最后一个箱子,就看见最上面有一个包裹着的物件,下面还有几个小箱子。陆咏柏先把包着的物件放在桌子上,打开外面的包装,就看见里面是一个铜炉。旁边还有一个包着的长型包裹,看形状应该是个卷轴。陆咏柏先把铜炉拿起来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个宣德炉。这个宣德炉应该叫狮耳衔环方盖炉。通盖高29厘米长23.4厘米宽19.1厘米《长方委角式,圈足,有盖。盖饰镂空双龙凤纹、云纹,盖钮为云龙造型,龙鎏金;腹饰一周龙、海兽及海水纹;鎏金狮耳衔环;圈足饰鎏金莲瓣纹。器外底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陆咏柏指着宣德炉对左数说道:“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宣德炉它是天朝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宣德炉是天朝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炉以黄铜制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带底座。其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作为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陆咏柏说着把宣德炉放在一边拿起旁边像似卷轴的包裹,发现是一个卷轴。在桌子上慢慢的打开卷轴,看见是一副圣旨。上面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博尔济吉特·色布腾巴勒珠尔因平定准噶尔部有功。赏亲王双俸所属护卫官员增添一倍;另赏宣德三年狮耳衔环方盖炉一只。以表圣恩钦此乾隆二十年十月二十一日上面还有两枚乾隆玺印

“看来这个宣德炉还是乾隆御赐的东西,圣旨上写的很清楚是宣德三年的,那这个宣德炉就肯定是真正的那3000只其中一只了,哈哈哈。”陆咏柏笑着对左数说道。

“挺你刚才说宣德三年的才有3000只,从明朝到现在也没剩几只了,真的是稀罕东西。”左数回应道。

“我先把桌子上的东西收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的东西。”陆咏柏边说边把桌子上的东西包起来收好。

陆咏柏又拿出一个盒子,一看还是小叶紫檀做的。心里感概不已,公主府里的好东西好真是多啊。

把盒子放在桌子上打开,看见里面有六个盏。其中有四个是建盏。

建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特产,天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陆咏柏仔细鉴赏了这四个建盏,建窑是天朝古陶瓷中黑釉瓷系的核心代表,是宋代八大窑系之一的中心窑场,也是宋代重要的宫廷贡瓷之一,直到宋末元初,建窑衰落停烧,其烧制工艺也就此失传。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它烧造的碗称为建盏,胎骨呈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故又称“兔毫盏”。根据釉彩不同,“兔毫盏”大致分为金兔毫、银兔毫、乌金釉、油滴兔毫和曜变兔毫,其中金兔毫存世量最多,银兔毫次之,油滴兔毫更少,而曜变兔毫则是少之又少。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以烧黑釉器而著称。兔毫斑、鹧鸪斑、曜变等釉色的名品就出在这里,以茶盏为多。其中两个是油滴兔毫盏;两个竟然是最稀少的曜变盏,再看另外两个茶盏。

发现另外两个茶盏竟然是“木叶天目盏”木叶天目盏就是一只黑色的陶瓷茶盏,内壁或底部,釉面下有一片树叶,叫作“木叶”。而“天目”,就是浙江的天目山。唐代时,日本的和尚到天朝来取经,常去天目山佛教寺庙留学,回国时,就会带些寺庙中所用的黑釉茶盏送给亲戚朋友。日本人十分喜爱它,将其称之为“天目盏”。后来,“天目”成为对天朝黑釉瓷的尊称。

吉州窑的工匠,在生产黑釉茶盏时镶进了一两片树叶,叫作“木叶天目盏”,受到了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成为当时最珍贵的茶具。

木叶天目盏,是吉州窑瓷器的代表作,注满水平视盏口,会发现树叶竟“脱离”盏底,宛如轻舟在水面漂浮,飘零在水中的叶子,脉络愈加清晰,舒卷有致,其光灼灼。

从宋元时期,它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被誉为世之神器。但由于烧制极其复杂,柴烧工艺的不可控,往往是“一窑生,一窑死”。数百件作品中都难有一件佳作,古木叶盏成品率低,存世量极少。

陆咏柏把盒子关好,又拿出了一个盒子,拿在手中感觉有点重量。放在桌子上打开盒子,发现盒子分上下两层,每一层都有八块砚台。陆咏柏拿起一一鉴赏。

有三块端砚:《广东端砚:用端溪砚石制作,产自广东省肇庆市东郊斧柯山端溪之烂河山。

端砚的特点在于它石质细腻、幼嫩,发墨不损笔毫,呵一口气即可研墨。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纹构成端石的“石品”,如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冰纹、石眼等。

端砚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古雅、朴实、精美、自然闻名于世,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的美誉。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有两块歙砚:《江西歙砚:始于唐代,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所以又称之为龙尾砚。

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有两块陶砚:《山西陶砚:山西澄泥砚,出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古称绛州),是天朝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烧制时间不同而有不同颜色,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

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的特点。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可惜的是到清代时其制作工艺就失传了。》

有一块洮砚:《甘肃洮砚:亦称洮河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

洮砚石质腻润,色泽细丽,发墨快,贮墨时间长。洮河石分为绿洮和红洮两种,绿洮石有“鸭头绿、鹦哥绿”等名石,石纹如丝,清丽诱人。红洮石呈土红色,色纯而细润,颇罕见。洮河石砚传世很少。》

有一块鲁砚:《山东鲁砚:以山东省所产诸砚石制成的砚,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鲁砚石质、色泽、纹彩、天然形状等方面各具特点。包括有红丝石、淄石、尼山石,还有徐公石、浮莱石等十多个品种。这些砚材都具有沉透嫩润,坚而不顽,腻而不滑,发墨而不损毫的特色。

另外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带还产一种淄石砚,又叫金星砚,已有千年的历史。淄石颜色有绿、黄、紫等几十个品类。绿色的有荷叶绿、竹竿绿、莴苣绿和沉绿;紫色的有夹山红、紫云、绀红等;黄色的有绀黄、柑黄、束瓤黄等。此外还有赭色、多彩、绀青等品种。淄石砚的珍珠斑、翡翠斑、冰冻纹、金银星、色晕之类常现于砚面。》

有一块却砚:《四川苴(zuǒ)却砚:砚石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苴却砚斑澜多姿、异彩飞扬、天生丽质、独步天下。有极晶美誉的金田黄,色泽金碧,灿灿然一片金黄;外白如晴雪,内红如丹砂的封雪红,风韵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润可人的碧云冻,如碧云浮起,丰饶富丽;天然成趣的绿萝玉,如幽谷涌翠,碧波泻玉,又似绿萝漫延。苴却砚石质细腻,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

有一块贺兰砚:《宁夏贺兰砚:产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麓笔架山。

贺兰砚有深紫、浅绿两种天然色彩,制砚以紫色为主,绿作点缀之用。砚石中带石眼、玉带、银钱、眉子和云纹者更是可贵。此砚质地细,发墨细,不渗不漏,不干不臭,不损笔毫。》

有一块思州石砚:《贵州思州石砚:砚石出自贵州省岑巩县星台潭,石砚坚致细润,发墨细,不滞笔,贮墨于砚中终日可用。如果无水时,呵气砚中,能自出露液,并能用于书写。石质坚润如玉,呈黛色,具有“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的优点。》

有一块易水古砚:《河北易水古砚:河北传统名砚,产于易州(今易县),也称易砚。取石于河北省易县钟南山,砚石色彩柔和,为紫色水成岩,石面上常点缀碧绿、淡黄或灰色的斑纹。

易砚的砚石细腻光润,质刚而柔,易发墨,储墨久长,不滞墨。雕刻以龟砚、龙砚、琴砚、兽砚、棋砚等最为著名。》

另外还有三块松花御砚:《吉林松花御砚:产于东北长白山区,色彩有紫红、紫绿相兼、深绿、浅绿四种,间有黄色和刷丝纹,以深绿色刷丝为上品。

松花御砚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

天朝十大名砚齐全了。”

陆咏柏转身看了看,发现陈思平在他旁边于是对着陈思平吩咐道:“把东西全部运回我的四合院,黄金留一箱和那边没来得及看的书画箱子都放在大会议室里。另外把被的黄金直接放地下储藏室里。把第四进院子全部空出来,把剩下的东西都运那去,让张嘉亮带所有的人进行清理保护,连夜进行。明天早上会有人来鉴赏。让人严密保护好第四进院子。没我的点头,任何人不得进入。开始吧。。。。。。”

陆咏柏站在院子里,看着不断忙碌的众人们,眼神往院子里的一个方向隐秘的扫了一下。心想,那个方向还有个密室啊,还没被发现呢。。。

晚上七点多回到四合院,吃了饭亲自把左数送回她住的地方,回到四合院,开始指挥众人的工作,比如两个鼎和宣德炉和圣旨放在第四进的第一个屋,五大名窑放在第二个屋等等。。。。。。

东西全部放好后,已经半夜十一点多了。让张嘉亮带人连夜清洁做保护,自己回去房间洗澡休息,明天一早师傅他们还要来不能起晚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6 15:28:3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