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棋局 第五章投桃报李

权利棋局 吐泡泡的咸鱼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幼帝杨敢继位,大赦天下,与民同庆。同时,为答谢百官拥立之功,多有封赏、晋升。

幼帝以王元凯为太傅,兼职大将军。崔勤为太师,兼职礼部尚书。张牧之为太保,兼职右丞相。太祖受封左丞相,统领百官。

幼帝年号,尽众臣商议定位天佑,取苍天保佑含义。天佑至当年元和年号结束后使用。

——《齐史·幼帝传》

杨敢继位后仍旧沿用元和的年号,等到新年一到,方才改换年号。新的年后定为天佑,取苍天保佑的意思。

杨敢任命禁军统领王元凯为大将军、太傅。崔勤为礼部尚书、太师。张牧之为右丞相、太保。王元凯、崔勤、张牧之三人都被封为三公,一时恩宠无双。

李正修虽然在地方势力厚重,不过先前只是晋阳令。也被身为左相,不过却是没能受封三公、三师、三孤的荣誉。

其实这般封赏,也是崔勤和太后王羽衣商议的结果。一,是为了对有功之臣和地方实力派的照顾。二,也有将一众人等相互牵制的意思。

王元凯,太后兄长,掌握长安五万禁军。王元凯进位大将军和太傅,自然没人有异议。王羽衣和杨敢一队孤儿寡母,当然要依靠外戚掌权。

崔勤被王元凯压了一头,所以只能封为太师。崔勤代表这身后的陇右崔氏,也是齐国的一方诸侯。崔勤本想进位左丞相,不过王羽衣觉得他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所以还是让他暂时继续做礼部尚书。

张牧之在西域就是安西军的主帅,有过一地军政大权。何况张牧之后来还做了河西节度使,故而升张牧之为三公之一的太保。同时让他做了百官第二的右丞相。

至于李正修,本来不该这么快就位列百官之首的左丞相。不过崔勤认为,张牧之在爵位上已经高过李正修一头,便让李正修在实职上反压张牧之一头。这样便可以李正修和张牧之之间存在离间。

为了安抚人心,原来的六部主官都还是继续原来的职位。这些六部尚书,一应的受封于三师、三孤的荣誉。

崔勤本来想请王羽衣登朝听政,王羽衣以齐国从来没有妇人主政为由而拒绝。

王羽衣招来杨敢,对杨敢说:“你虽然不是我亲自所出,不过我对你一向也是不薄。这次更是让了延续了齐国帝位。”

杨敢:“儿臣亲娘早逝。杨敢今后只有一个娘亲,那就是太后您。”

王羽衣见杨敢这般说法,心中也是宽慰。王羽衣让杨敢对着崔勤行礼。崔勤连忙上前表示自己不敢受帝王礼仪。

王羽衣:“崔卿既然位列太师,便是帝王的老师。杨敢向你行礼,理所应当。我知太师胸中才学、谋虑一时无双。今后,望太师教我儿杨敢学文。太师可不能有所保留。”

崔勤:“得皇家如此礼遇,崔勤只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崔勤又向王羽衣进言:“如今长安附近又四方兵马。这禁军肯定是负责长安城防。不如让陇右、安西。晋阳三方人马分别驻扎在长安的四方,互为犄角。”

王羽衣:“这个我还要和大将军商议了再说,哪只军队驻扎在哪个方向还是需要权很利弊的。”

崔勤走后,王云凯也来到王羽衣的宫中。

王云凯一身甲胄在身,刚一进门就被王羽衣训斥:“兄长,这是皇城后宫。你衣不卸甲也就罢了,还带着兵器,还带着卫士。要是让外边的官员知道了,非要弹劾于你。说你不懂尊卑礼节。”

王云凯尴尬一笑:“我这不是为了自身安全嘛。再说这皇城警卫还是要自家人来掌控,方才放心。外边那些地方军队,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王羽衣:“兄长,你本来就是靠着姻亲关系,才坐上禁军统领一职。如今更是位列三公第一的太傅,你不能老是这样莽撞。还要想想怎么在军中培养党羽,和建立功勋。不然军队不会服你的。”

王云凯:“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何尝不想在沙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让军中将士服我。只是我这不是才掌控禁军不到一年吗。这一年来我大齐不是没有对外用兵。不过平日我可是将那些兵家的书籍都在翻看。”

王羽衣听自己的兄长在学习兵法谋虑,心中颇为欣慰。同时让王云凯,要知学好问、礼贤下士。

王元凯点头称是后,说他听闻崔勤请王羽衣临朝听政。只是不知道为何王羽衣拒绝了崔勤的这一提议。

王羽衣向王云凯解释。自从太平教乱军后,天下的诸侯都是一刀一枪搏杀出来的,不是王羽衣一个妇道人家可比的。朝政一事,还是需要这朝中的文武来参赞的。这些朝臣们都是一步一步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他们对内政、军事更有发言权。

王羽衣又说。齐国从来就没有妇人明面上抛头露脸的去处理朝政。王羽衣知道自己背后的外戚,和手底下的追随者不多。即使有的也还不能进入中枢。同时妇人在前台,不免让文臣武将们觉得心中不适,还不如在幕后辅助杨敢。

王羽衣的这一番话,是说给王元凯听的,也是说给杨敢听的。王羽衣是想让杨敢知道,她一心只是为了杨敢好。

李正修被晋升为左丞相后,自然从城外的军营搬到了城内的左丞相府。

晋阳军中的一员猛将赫连雄对着李正修说:“大帅,如今你搬入城内。我看着左丞相的府邸占地辽阔,不如留下数百卫士防卫府邸。”

李正修:“这个是自然的事情,我还要传书晋阳。让晋阳派一些信得过的、得力的仆人前来长安。只有老家来的知根知底的人,我才放心。”

李浩然机灵的说:“父亲,不知道左丞相按照规制,可以有多少卫护?”

李正修:“这个我倒不是太清楚,要不回头你去找贺本秀先生。让他帮着查查典籍,或者问询一下长安城中知晓礼仪的人去。只是不知道我儿,为什么会关心卫护的定制。难道是怕几百人还不能保护你我父子?”

李浩然:“儿子没有那个意思。儿子只是觉得,如今身在长安,不比晋阳那般随意。要是我们卫护人数超过了朝廷允许的数额,恐怕会惹来非议。”

李长风听了李浩然的话语,眼中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李长风:“浩然哥哥,你真厉害。比安先生和何先生也差不到哪里去。”

李正修也是心满意足,有心试探李浩然。

李正修说:“我儿果然了得。不过你可有对策来避免那些闲言闲语?”

李浩然依然是成竹在胸:“我的意思,是让将士拖了甲胄,穿上布衣。这样我们就对外说这些将士是男仆。自然也就让别人无话可说。”

李正修:“我儿的计策大善。不过你记住,要是有心找一个人的漏洞,无论藏得多么好都是有迹可循。只要自己行的正坐得直,何惧那些闲言闲语。”

就在李氏父子谈话间,李正修的谋士贺本秀查看完左丞相府后,前来向李正修回报。贺本秀说,这左相府占地三十余亩。有院落七八处,房舍上百间。院落之间,道路繁多。而且这左丞相府空缺有一段时间了,需要整理和修葺后才可以住人。

听了贺本秀的回报,李正修便让贺本秀带着人前去整理和修葺府邸。

一个亲兵跑进大厅,对李正修说,皇城又宦官押送了一批物资而来。那宦官自报姓名,说自己叫王聪儿,受了王羽衣的吩咐前来给李正修送些物资,以备日常使用。

李正修听闻是皇城来人,当下出了大殿。

来到府邸大门处,只见一个不过十几岁的宦官立在大门之下。那名叫王聪儿的宦官,白面无须,长得十分秀气。

王聪儿本来是太后王羽衣派到在怀帝身边伺候的。后来怀帝驾崩,杨敢觉得王羽衣先前派给怀帝的内侍、宫女们晦气,便将这些人撤换掉了。这些被撤换掉的内侍、宫女们几乎终杨敢一朝,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王聪儿因为在怀帝驾崩这件事情上处理得当,被太后王羽衣调回身边。只是后台王羽衣一看到王聪儿,就想起怀帝。故而王聪儿被王羽衣赶出身边,王聪儿只好做些传旨之类的跑腿功夫。

王聪儿见到李正修走来,连忙甩手一礼。口中说:“内臣,王聪儿。见过左相大人,愿左相大人安康。”

李正修扶起王聪儿:“王聪儿公公不必拘礼。我听说公公,是受了太后懿旨,送了些赏赐的东西前来。应该是我李正修拜谢太后和陛下的厚恩,是我拜谢公公的辛苦而来。”

王聪儿:“左相谢太后和陛下,那是无可厚非的。只是王聪儿一个内臣、下人,不敢当左相的谢字。”

李正修:“公公自谦了。你我都是太后和陛下的臣子,只是分工不同。我是外臣,所以协助陛下处理政务。公公你是内臣,服侍太后和陛下而已。说起来我和公公还是一朝同僚。”

王聪儿都是被主子吆来喝去,几时被权贵这般高看。

王聪儿:“左相仁义,王聪儿拜服左相。”

王聪儿拿着物品清单,和贺本秀在一旁一一清点。等到将物品清点完了以后,李正修便在清单之上署名签收。贺本秀指挥着人,将几大车物品推入府中。

王聪儿见事情已经办理,便要转身回宫复命。李正修趁着没人注意,将一小块金子递到王聪儿的手中。王聪儿面上犹豫了一会,还是将金子收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10:36:2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