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国小神医 第三百一十八章 畅游荆州城(之关公刀)

夜郎古国小神医 夜郎哥 玄幻奇幻 | 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2020-03-0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一行人慢慢悠悠,笑笑闹闹地来到了荆州城大北门。

“喂喂,姐妹们,我们在这里合个影吧。”站在距离北门适当的位置,莫桂音大声说道。处理好了家事,莫桂音放下了不开心的插曲,恢复了本性。

看到莫桂音开心了,大家也更加高兴起来,听从了莫桂音的提议,站成一堆。

刚好前面有个美少妇,莫桂音走了过去,把相机拿给她:“美女姐姐好,麻烦你帮个忙。”

“哎,没问题。”美少妇很惊艳这群清一色的美女,自然乐意帮忙。

“咔嚓”“咔嚓”“咔嚓”,美少妇分几个角度,很负责任的连续照了几张,然后才还给莫桂音的相机。

“谢谢美女姐姐了。”莫桂音客气地表示了谢意。

“别客气。对了,小妹妹,你们是模特队吧?我可以和你们合个影,可以吗?”美少妇忐忑地笑问莫桂音。

莫桂音看了蒲江俊一眼,见蒲江俊没说什么,便笑着马上回答道:“你不介意的话,当然没问题。因为我们是家人合影。”

“啊,你们是一家人啊,我还以为你们是模特队呢。那,那我还是不掺和。”美少妇有点羞涩地慌忙走开了,离开时,嘴里还轻声地嘀咕着:“好奇怪啊,真是阴盛阳衰的一家人啊。”

莫桂音和众女大都是修为很高的入道者了,耳聪目明,自然听到了美少妇的嘀咕声,当然也不会去理会。何况别人还帮你拍了照呢。

莫桂音继续站在众人前面,笑着说:“现在我继续前面的接力诗朗诵了。”

“我朗诵的是苏东坡的《荆州十首》中的一首:‘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镜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朗诵完毕,莫桂音接着说道:“你们看到吗?这内门上方的三个字:‘拱极门’,就是乾隆时期的荆州府知府张方理写的石匾。”这个名称就成了大北门现在的官称。而苏轼词中的柳门则是古时候的称谓。明代时称拱辰门。这道门古为北上中原的通衢,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咸出此门,时车盖冠冕,各以诗赋为赠,折柳话别,故又谓柳门。苏东坡的这首词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莫桂音的朗诵和解说让大家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直到她说完这段话几秒钟了,大家猛然反应过来后,掌声才猛然爆发出来。

掌声中,莫桂音感谢了姐妹们的鼓励,她遥指门外两座小山丘似的土堆和一个九女琢景点继续说道:

我们荆州古城有很多美丽传说。最多的是三国时期的传说。大家看那里,哪两个小山丘,传说叫做‘张飞一担土’。相传当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频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忠于其兄刘备,不让荆州,于是想出一条妙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的城筑好了,九仙女的城还差一那么一点点。这时鸡还没有叫。关公便振动鸡笼芦席,公鸡被惊醒后叫了起来,九仙女便羞愧地飞回天上去了。这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外九女琢的来历。又传说张飞也担土来帮二哥筑城,可是来晚了,城已经筑好了,仙女都飞回去了,他便随手将土倒在门外,所以,现今人们都把这两座小山似的土堆叫“张飞一担土”。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但是,关云长为了防范东吴,在汉代旧城旁边修筑了一座新城,则是有史籍可考的。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众人来到了一个叫城上三山的景点。踞足观看,静听莫桂音解说。在这里,莫桂音无疑是个称职的导游员。

城上三山是人们对荆州古城内城垣上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掷甲山。城上三山实为三个土台,只是与关公镇守荆州密切相关,故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后人于其上建祠祭祀关公,可惜均已毁圮。据清乾隆《江陵县志》载:松甲山,位于东北城垣上,传为关云长曾在此地松甲小憩。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传说关公凯旋归来曾在此卸甲,登临此祠,城内外楼台市井历历在目。掷甲山,位于城垣西北隅,与关公大意失荆州有关。相传当年关公镇守荆州时,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荆州城),荆州告急,关公闻讯,急率真兵回救,赶至城下,方知守城将领糜芳等已献出城池,投降东吴。关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脱下铠甲,猛地抛掷到西北城垣上,然后率部西撤。后人乃称此处为掷甲山。清康熙年间,掷甲山改称余烈山,并修建关庙,嘉庆皇帝曾亲书匾额“威震华夏”四字悬于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掷甲”之名,皆取“释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达了自古至今荆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愿望归愿望,现实归现实,阳光底下总有阴暗之所。糜氏家族之流不就是吗。蒲江俊笑笑,世界那么大,不是哪个人可以全部管得到的,看到遇到则管到而已。

刚离开城上三山不久,突然混沌碑发出了震动。

难道这里也有什么宝贝神器?

蒲江俊辨别了一下混沌碑震动所示方向:东南面。便和众女一起往东南方向慢慢走去。但走完东南面的整个城池尽头,也没什么发现,只是混沌碑震动得越加厉害了。

看这样子,是要出城了。带着这么多美女出城找宝不太合适。蒲江俊对大家说,“你们跟着英子走吧,我要出城办点事。回来再联系。大家要注意安全。”

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只是一种关怀,是一种心态。大家现在的本事,放眼华夏,又有几人可以伤害到她们?

“青青姐,还是你跟着老公走吧,有事方便联系。我和大家在一起。”叶子楣安排道。

“嗯,好的。”倪青青应答着转身走向蒲江俊。

蒲江俊没说什么,往城门走去。

沿着护城河往东,走出城门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已经是城郊,因为这片是陡峭的山崖,以岩石居多,因此已经没有房屋。以“壁立千丈”形容山崖,恰如其分,仰望山崖,给人一种压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犹如微尘。护城河的水就是从这里注入的。

山崖下,只有一些像是坟墓一样的土堆零零星星地散布在山崖边。而且坟堆并不像是现代的坟墓。

现在,混沌停止了震动。看来宝物就在这里了。

蒲江俊用神识扫过,发现大片山石土地,都是空无一物,只有距他30米远处有个神识查看不到的地方。再用透视术,也同样如此。

应该就是那里了。

蒲江俊径直走到那里,再用神识扫视,还是穿透不了这片面积大约200平米宽的石壁。

毫无疑问,这里有阵法掩盖了。

蒲江俊开始运起混沌阵法来破解阵法。

倪青青一直跟在蒲江俊身边,一路无语,她知道蒲江俊有新发现,不能打扰他。

现在,她乖巧地站在蒲江俊身边,为他护法。

混沌阵法包罗万象,为阵法之纲,此后的任何阵法都是从中演绎而来。

这个阵法是一个隐匿阵法。不到10分钟,就被破解了。

阵法一破,展现在眼前的,隐隐约约是一座大石门。但如果不是有意地察看,就是一块完整的石壁。

蒲江俊走向前去,用手力推,石门稳然不动。

再仔细看过石门,发现在门边上有个凹点。蒲江俊用力按了按凹点。

“嚓、嚓、嚓”,石门洞开了。凹点慢慢地变成了凸点。

“哇!蒲哥,你太厉害了,这都被你找到了,这是一间石屋啊。”倪青青用敬佩的眼神看着蒲江俊,叹服不已。

石门里面,是一件宽敞的大厅,大厅四壁则是镶嵌着夜明珠,照亮着整个大厅。大厅正中央有张石桌,四桌后面,正是关云长坐在那里处理军务时的雕像。雕像非常形象逼真。关云长身后的石壁上,有道石平台。平台上有个石头刀架,刀架上横搁着一把大刀。不用猜,那就是青龙偃月刀了。整个厅内,除了青龙偃月刀是真品,其余的全部是石制品。青龙偃月刀刀背直立,刀刃朝下,长长的刀柄是金丝楠木所制,光滑油亮。宽宽的刀面在刚刚射进来的光线映射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这就是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啊!”倪青青惊叹道。

“是啊。想不到青龙偃月刀在这里。”蒲江俊也说道,“这是一把大有故事的刀啊。”

“是吗?老公你说说听。”倪青青眼巴巴地望着蒲江俊。

“嗯。”蒲江俊笑笑,说起了关于青龙偃月刀的故事。

在传说中,天下第一铁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青龙偃月刀。快完工时,骤然之间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分析,那是青龙的血。所以,有了“青龙偃月刀”之名,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

在小说中,对青龙偃月刀的描绘更是登峰造极。譬如《三国演义》的第一回,说到刘关张得到镔铁一千斤,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艳锯”。《三国演义》中对于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和刀的样式,仅一笔带过:“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虎牢关三战吕布有诗说道:“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一起成为关羽的辨识标记。在乘雪破羌兵时,还安排了一段“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情节是多么的显圣,让关羽的威武形象渐渐地深入人心。

不仅仅如此,《三国演义》围绕青龙偃月刀还另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情节,例如:刀挑锦袍、单刀赴会、失刀夺刀等等,青龙偃月刀在小说中出现的时间似乎比关羽还要长。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叫青龙偃月刀为关刀。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为父报仇,杀掉了潘璋,夺回青龙偃月刀。因此,关羽和青龙偃月刀被互相视为象征。

在星城,有条河叫捞刀河,也与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有关。

关羽打下长沙后,刘备、诸葛亮亲自来长沙摆筵庆功。那天,长期跟在关羽身后服务的周仓多喝了几碗,扛着关羽那把八十一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跟在关羽马后。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猛听天上一声炸雷,吓得朝前一栽,刀柄恰巧打在赤兔马屁股上。马受惊而腾跃,后蹄将刀踢到河里。周仓急忙跳下河里找刀,找了好一会,才把到捞了起来。这落刀的地方后来就叫落刀嘴,这条河就叫捞刀河。后人还在这落到的山顶上建了一座庙,叫关公庙。

大刀捞起来后,关羽发现刀被河石碰缺了口,心中甚为不快。义子关平请来远近闻名的磨刀剪好手罗铁匠为关羽磨刀。罗铁匠准备就绪,适逢老天下雨。雨水顺着帐檐流下,正好当磨刀水。他整整磨了三天,终于在农历五月十三日把刀磨好。后人就把这天叫做磨刀日,这天下的雨叫磨刀水。自此以后,罗铁匠名声更大,他住过的地方被叫做“罗汉庄”。捞刀河的刀剪也名扬四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3:26:4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