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 027 遗愿难遂

idMHS_4287365151 短篇其他 | 其他 更新时间:2017-08-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卜月娥心里没有别的想法。

在她看来,农世通不但是她的救命恩人,而且也是她的父亲;所以,她真心实意地关心着救命恩人,全心全意地侍候着父亲,决没有任何“鬼心眼”。

当然,农世通也是坦坦荡荡的把卜月娥当作亲生女儿。

从老首长那里回来的第二天,农世通就到妻姐苏丹迎家去了。

他本来打算带卜月娥一同去的,后来又觉得不合适:

一是苏丹迎不像苏丹若对卜月娥那样亲热;二是卜月娥做过“人流”日子不长,不易出门入户;更主要的是,他怕苏丹迎当着卜月娥的面提起他与苏丹若的事。所以,他把卜月娥安顿好,自己去了。

农世通提着两瓶好酒和几样营养品,进门就说:“好长时间没与姐姐、姐夫叙话了,今天特来拜访二位。”

赵明清老两口子很高兴,热情地招待他。

苏丹迎操起电话要给儿女们打招呼,农世通立刻制止:“千万不要耽误他们的工作,我只是有话想跟你们聊聊,不要惊动孩子们。”

“就按世通的意思办。”妻姐夫赵明清说,“孩子们都来我也烦。”

“那好吧!”苏丹迎说,“但我要给饭店打个电话,让他们中午把饭菜送来。”

农世通说:“姐,不用了,中午我不在这吃饭。”

“怎么回事儿?”苏丹迎看着他,问。

农世通说:“家里还有个孩子,刚从医院出来没几天。”

苏丹迎“噢”了一声说:“我知道那事儿。唉!这孩子……”

三位老人坐在客厅里叙了一会儿,农世通就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要回老家的决定,并说家乐和敏乐他们都支持他这样做。

“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苏丹迎听了这话,也直截了当地问,“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

“姐!”农世通笑笑,又看了赵明清一眼说,“我是个六十多岁的退休职工,还要‘名’干什么呢?为了利吗?这个你们也知道,我的养老金不算少,就按现在本市的生活标准,养活几口人没问题。孩子们的情况你更清楚,他们两家的收入都比我高。我还要‘利’干什么?”

“是呀!”苏丹迎绷脸看着他,“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为什么要去受那个苦呢?这个问题我想不通。”

赵明清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瞅老伴一眼,赌气似地说:

“你想不通的事情多着呢!

“太原钢厂有个老工人,退休以后天天清理炉碴,为国家创造了一大笔财富,自己分文不要,你能想通吗?

“天津的一个退休老汉蹬了十几年的三轮车,挣的钱一分不花,全部资助贫困孩子上大学,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很苦,这样的事你能想通吗?

“东北的伐木模范马永顺,退休后植树不止,为国家营造几万亩幼林,他能不辛苦吗?

“反过来说,有些高官们,名有名,利有利,但他们仍不满足,还要贪污、受贿,坑国家、害百姓,他们的行为你能想得通吗?

“这就叫‘好坏有分,善恶有别’!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混蛋?

“世通,我支持你的选择!我的身体不行了,如果行,我也跟你一起去!去吃些苦,去受些累,去用自己一点有限的血汗和精力,为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们谋点福利!

“要问这是为什么?这不很好理解吗?为的是与那些贪官污吏们‘对着干’!为了证明当今社会仍有好人!为了……”

不知憋了多少年的犟老头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这不仅让他老伴儿感到震惊,同时也使农世通感到吃惊——我可没从这个角度想啊!

苏丹迎还有啥说的呢?只好看看农世通,悲凄地说:“你这一下乡,丹秀的遗愿还能实现吗?你与丹若商量过没有?”

一听老伴儿提起这事,赵明清马上起身,说我出去有点事儿,一会儿就回来。

农世通就怕妻姐提起这件事来,而她偏偏当着老赵的面提出来了——人家回避了,你俩商量吧!

苏丹迎看着很不自然的妹夫说:“你不是很喜欢丹若吗?为什么老回避这事呢?你,你就不能,遂了丹秀的遗愿吗?”

农世通低着头,缓缓地说:“丹秀的心愿我理解,你和丹若的心意我也能领会,我也很喜欢丹若,正是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我……”

“噢!我知道那事儿,丹若对我讲过,不就那点儿毛病吗?”苏丹迎说,“老伴儿老伴儿,也就是求个老了生活有个伴儿,又不是年轻人;再说,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丹若说她不在乎这个,她还说,她可以用一两年的时间让你恢复起来。”

农世通很尴尬,巴达了两下嘴,也说不出什么来。

“世通啊!”苏丹迎两眼直直地盯着他,低声说,“你讲实话,是不是与那个天天往医院里去的柯兰菊仍有旧情?听说她从前爱过你,又二十多岁守寡到现在,你俩是不是……”

农世通觉得脸上更热,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然后说:“姐,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她和我虽不是一母所生,却是同吃一母奶水长大的,我怎么能……”

两人正要谈实质性的问题,门铃响了。

苏丹迎起身把门拉开,小妹苏丹若进来了。

农世通一看苏丹若来了,脸上或多或少出现点儿不自然。

苏丹若呢!自然也有点儿感觉;不过,她还是笑眯眯地说:“你也在这里。”

苏丹若比她二姐苏丹秀小四岁,比农世通小八岁。

苏丹若的丈夫因肝癌去世之后,深知自己也不会长久的苏丹秀曾多次试探过妹妹。当她知道妹妹“如果各种条件合适的话也不拒绝”再婚的意向后,就向姐姐苏丹迎坦述了自己的心愿。

开始,苏丹迎劝苏丹秀不要胡思乱想,说二十多年都过来了,你不是什么事也没有吗?现在又瞎想什么!

苏丹秀叹口气对姐姐说:如果没有世通的精心照料,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能活到今天,除了你们大家的关怀之外,全靠世通的情和爱支撑着。现在我就像油灯里的灯草,油已经彻底耗干了,只剩下那点可燃的草棒了,最多也撑不到两年了。我能在断气之前听到丹若和世通都答应我的要求,我这一生就没有憾事了。

回想大妹苏丹秀这么多年来的痛苦和农世通的艰难与忍受,苏丹迎从心眼里敬佩这对忠诚于爱情的好夫妻;特别是对农世通,她觉得他真是一个高尚、伟大的男人。

为了了却大妹苏丹秀的心愿,也为了小妹能拥有一个好丈夫,她冒着“挨骂”的危险,真地与苏丹若提起了此事。

使苏丹迎庆幸的是:小妹苏丹若没有骂她,也没拒绝,只是说二姐不必这样,那是以后的事,我不会让她在九泉之下遗憾的。

但是,没有出乎苏丹迎的预料——农世通坚决回避此事。

农世通不接受妻子的要求是有道理的,他理解妻子,更爱妻子。这么多年来,除了工作之外,他一心一意地守护着妻子:为她服药,为她按摩,帮她翻身,帮她擦洗,小心谨慎地喂水喂饭,从无怨言地端屎端尿……

为了满足妻子的一点点要求,农世通能克服重重困难。

妻子最喜欢听“梁祝”,他不仅到处购买唱片、磁带,而且还买了一把小提琴,苦苦地学着拉了十几年。

为了妻子,他不但任劳任怨,而且还能克服难以忍受的痛苦。

农世通心里想的和嘴里讲的是完全一致的:他衷心希望能和妻子白头偕老,一起告终。试想,有着这样的思想和信念的丈夫,怎么能在妻子还活着的时候答应与别人再婚呢?

不过,他也没责怪妻子,他理解这是她对他的爱,可他不能接受这种爱呀!反过来讲,苏丹若能不理解农世通吗?

苏丹若的大姐夫赵明清是个老学究,说话总是拿腔捏调的,对妻妹总是以家长的姿态出现。苏丹若虽然敬重他,但不愿与他多接触。

二姐夫农世通虽然是军人,但他态度和蔼,说话和气、风趣,有时还会说出使人发笑的话来——苏丹若喜欢这种幽默。

自从二姐苏丹秀去世以后,苏丹若就不称呼农世通“二姐夫”了,也不喊“他二姨父”了,只有他俩在场的时候,她以“你”相称,在不便以“你”相称的时候,她就以农家乐或农敏乐为前提,喊他“家乐爸”或“敏乐爸”,有时在特殊环境中,她也喊过他“世通”。

开始,农世通不太习惯,听到她喊“世通”时只是笑笑,不答应,后来慢慢的习惯了,有时候也就答应了。

当然,农世通也理解苏丹若的思意,特别是妻子去世以后,她的某些言行表露得很明显。

农世通并非不爱她。

他爱她,他会像爱她二姐一样地爱她;正是因为他真心爱她,他才不愿意让她得到一个不能完全尽到丈夫职责的丈夫——苏丹若才五十岁刚出一点头啊!

苏丹若主动来找大姐,就是要让她不要再劝说农世通了——这个情况农世通不知道;农世通来妻姐家,只是礼节性地拜访——这个情况苏丹若也不知道。所以,他们俩的相遇确实是一种巧合,并非有什么“名堂”。

但是,苏丹迎不认为是巧遇,她认为这是“天意”,是“天赐良缘”,甚至想到会不会是大妹苏丹秀出的“鬼”主意。

农世通想回避,就站起身来,却看到苏丹若把放在沙发上的报纸拿掉又拍了拍——他当然明白:这是示意他坐下。

“哎!”苏丹若说,“我看月娥这孩子挺懂事,怪招人喜欢的,你问问她愿意不愿意留在这里?”

农世通思考一下问:“怎么?你想把她留下来,当保姆?”。

苏丹若笑笑:“看你想到哪里去了。你的干女儿,我怎么能让她当保姆呢?如果你舍得,我把她留在身边也当女儿对待。”

农世通轻轻摇下头说:“不是她愿意不愿意、也不是我舍得不舍得的问题,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她的家庭环境不好,她父亲太不近人情了,万一找上门来,麻烦就大了。”

苏丹若“哦”了一声,然后也摇摇头说:“这样知情懂理的孩子,遇到了那样混蛋的父亲,也真够倒霉的了。”

苏丹迎又抓两把瓜子儿放在茶几上,然后坐在对面的沙发上问妹妹:“丹若,世通要回老家去,你知道吗?”

“知道,是敏乐对我讲的。”她把脸扭向农世通,“我举双手赞成,我全力支持你的‘革命行动’!”说完,自己先笑了。

苏丹迎迟迟疑疑地问:“那你,以后也跟他去?”。

“我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苏丹若摇下头说。

农世通坐在沙发上,好像身底下有刺,想张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得端起茶杯呷了两口,又捏了个瓜子儿放在嘴里。

“人各有志。”苏丹若看农世通很尴尬,心疼地说,“二姐夫为二姐窝了这么多年,现在解脱了,也应该出去施展施展,老有所为嘛!姜子牙八十多岁还扶助周王打江山呢,也许二姐夫真能干出点名堂呢!到时候,我们不也跟着沾光吗?”

农世通瞟妻妹一眼,心想:怎么了?今天怎么又叫“二姐夫”了呢?既然是这样了,我也得表示一下呀,便说:“丹若,你不是在讥讽我吧?”

“二姐夫,”她也瞟他一眼,“我说的是真心话,你不要拿我当外人。二姐在时你是我二姐夫,二姐不在了,我仍然叫你二姐夫,除非你……即使那样,家乐、敏乐还是我的亲外甥、亲外甥女,我能去讥讽你吗?”

农世通看她的态度和表情是认真和诚恳的,也就真诚地说:“丹若,你永远是我的妹妹,我也永远是你的二姐夫。”

他俩把话都讲到这个分上了,苏丹迎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她双手捂住脸,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就是我那可怜的大妹,没遂了心愿哪!”

“大姐,”苏丹若说,“今后不要再讲这些事了,我们几家不是还和往常一样吗?如果二姐有知的话,她也会安心的。”

农世通的心有点发颤。他默问亡妻:丹秀啊!今天的对话,你听见了吗?

他毕竟是个男子汉,克制力使他满怀深情地说:“姐,妹,你们永远是我的好姐妹,你们对我和丹秀的关心、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不管走到哪里,我也忘不了你们的好处,今后,我会常回来看望你们。”

苏丹迎虽然未能把他俩捏合到一块,但她也确实费了心、出了力了。她觉得自己也对得起死去的大妹了——“我总不能用绳子把他们捆在一起吧?”

不过,对农世通要到乡下去的事,她还是弄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丈夫赵明清说的那些无边际的道理,她不以为然。

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些“老道理”还在苏丹迎的潜意识中起作用,只是她无法用这一套老道理去说服农世通。

唉!还是丹若说得对:人各有志,不可强留。由他去吧!

想到这里,苏丹迎把话题转到过年的事情上来了。

她说:“世通啊!今年是丹秀走后第一个年,你一定要……你一定要领着孩子们好好地,过啊!”

在回家的路上,农世通又想起了苏丹迎的这句话,眼睛有些潮湿。多快啊!老伴儿离去快一年了,她……

想到自己将要踏上新的征途,又想到今年春节家里虽然缺少一个不能动的苏丹秀,却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卜月娥,这个年不能过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要“化悲痛为力量”,让孩子们都过得欢欢乐乐的,让九泉下的爱妻也高兴高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9:38:0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