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晓云 五

多彩的晓云 田园 青春校园 | 校园言情 更新时间:2016-08-0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晓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一家人洗漱完了等着吃饭。

她急急忙忙穿衣洗漱,帮母亲放餐桌拿碗筷……这些活好像似由她承包下来,即使她起来晚了,别人也想不起来替她干,各自忙着自己的事。长期以来,她总是母亲的好帮手,已经形成习惯了。今日是个特殊情况。往常,她每天总是早早起床,与母亲一起忙在厨房。

全家人端着饭碗吃饭。因为人口多,坐在一张餐桌上太挤,王晓云与母亲用一张小方桌在厨房就餐,其余的人在爷爷奶奶那屋的大圆桌上就餐。

王晓云一边吃饭一边和母亲说:“妈,有件事和你商量。”

“什么事?”

“我想帮帮大为哥,他现在太苦脑了。”

“该帮帮他,那孩子的命太苦了。”母亲柔和地随着女儿说:“你看他需要多少钱,先借给他一百元够不?”

“不只是在经济上支援他,还得帮他伺候病号。”

你以后下班了常去他家帮帮他,咱家这头不用你了,我自己忙活。”母亲说完话,吃口饭,用筷子正在夹菜。

“我想把他家的事全都包下来,把他抽出来上学去。”

母亲听到女儿这话,停住筷子,看着女儿:

“叫大为走,我们照顾他父母?!”

“对呀。不这样,大为的书就念不成啦。”

“你要当高家的媳妇?”

“妈,你说哪去了。人家大为哥在大学里已经有对象了。”

“那为啥这样帮他?”

“咱不帮他谁帮他,他在本市连个亲戚都没有。”

“这可不是个小事。十天半月可以,这没头没脑的事可得和你爸商量商量。”

“你同意不?”

“我倒没啥,就怕你爸不行。”

“咱俩做我爸的工作,行吗?”

“行。只要把你爸做通了,我受点累没啥。”

这母女俩边吃饭边做好了扣子,待把厨房里的活儿做完了,女儿给母亲使了个眼色,与母亲一先一后进了屋子。

王晓云父亲依在床上正在听半导体。王晓云凑到父亲跟前轻声地说:“爸,和你商量件事儿。”

“什么事儿?”父亲头都没抬,仍然在用心听他的收音机。

“大为哥回家这么多日子了,正在准备退学,有多可惜呀。我想咱们家拉他一把,你看行吗?”女儿的眼睛盯着父亲的脸说。

“行啊,应该帮帮他们。你说怎么拉帮他们?”父亲一边说着话一边听着他的半导体。

“替大为哥照看高大娘,把他换下来,叫他上学去。”女儿直盯盯地看着父亲的脸。“你是说,咱们照顾老太太,叫大为走?”父亲抬起头,看着女儿说。

“对呀。”女儿的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爸爸那张脸。

“哪怎么行啊,”父亲关上了半导体,坐直了身子,看着女儿:“你高大娘卧床不起,一日三餐,喝水吃药,拉屎撒尿,哪不得手到。你高大伯也是个老病号,这两个老病号得一个整人伺候。你叫大为走,谁能伺候得了他父母?”

“那就把大为哥绑在家里啦,他的前途不就完了?!”女儿急了,亮开了大嗓门儿,从父亲的床边上跳下来,急得在地上直跺脚。

“哎呀,别把事儿看的不得了。喝水吃药,拉屎撒尿,有她高大伯。那老爷子虽说有病,这点事儿还能干。剩下的就是做三顿饭。早晨我把咱家的饭菜做好了,伺候你们上班的上班了,上学的上学了,你们都走了,我再去给那老俩口子做饭。正好我刚退休,早晨也用不着急子上班。午间呢,你们爷俩在班上吃,剩下三个学生就好办了。到晚上,”

“到晚上我就下班了。我去伺候他们。”女儿打断了母亲的话。

“给她高大娘治病谁管?”父亲瞅着老伴说。

“和地段医生联系,叫她们到家里治病。”女儿说。

“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这么干,你们受得了?”父亲仍然感到是个难题。“星期天我去照看高大娘。”王晓云的二妹妹插上来一句。她已经念高中二年级了,是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父亲看她们娘仨个一条心,眼睛直直的,在心里盘算着,王晓云母亲坐到老伴的床边,看着丈夫:“老高家那家人对我们可不错呀。你调到酒泉钢铁公司那些年,孩子们都小,咱这一大家子人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哪不得我手到。我又上着班,真有些吃不消。多亏了人家高大嫂,不上班,家里人少活少,经常到咱家帮我做活,照看老的小的。给大丫头织毛衣,给二丫头做裤子,给小三缝衬衫。人家手又巧,干啥像啥。我们家的力气活,像买煤买粮什么的,都叫大为那小子包下了。”

“这些我知道,我也不是不愿意帮他们,就觉得这不是个小事,那是一个家呀。大为一走,把个家扔给我们了,咱能担得了?”父亲的话显然柔和多了,情绪也缓和了。

“你不用犯愁。我们家可不是头些年了,姑娘们都长大了,人手多,你帮他一把,她帮他一把,几年一凑合就到。”王晓云母亲见丈夫态度缓和了,说话的信心更足了,给老伴吃宽心丸呢。

“爸,我们要念大学还考不上呢,大为哥考上那么好个大学不去念,多可惜呀。”王晓云见父亲的态度变了,也上来了精神头:“大为哥是咱校最优秀的学生,要能从大学毕业,准是个拔尖人才,怎么能忍心让他的学业夭折了呢。”

“你们要是都同意,我没意见,反正活得你们干。”父亲终于同意了。

“那好,妈,咱们就这么定了。我去告诉大为哥,让他准备准备上学去。”王晓云如释重负,轻快地说完了话,就乐呵呵地直奔高家。

王晓云来到高家,看到高大为正在厨房洗衣服,问他:“吃饭了吗?”

“吃完了。”他看到她来了,高兴地答道。

“还挺利索的呢,早早吃过饭干起活了。”她一面说着话,一面挽衣袖:“我洗吧,看你笨手笨脚的。”

“不用你,我已经洗完了,再用清水涮一遍就完了。”

“我涮,我洗的比你快。快洗完,我告诉你好消息。”她喜滋滋地说,然后夺过他洗的衣服洗起来。

“什么好消息?”他看着她,脸上浮着微笑。

“先保密,洗完了再告诉你。”

两个人一起动手。她洗出一件,他往室外的绳子上晒一件,不一会儿就把盆里的衣服全都洗完了。

王晓云走进屋里,问高大娘:“这两天怎么样?”

“见——好。”老太太的咀硬撅撅的,用了很大力气才吐出两个字。

她转过身来又问高大伯:“你老怎么样?”

“我也见好,头不那么昏了。”高大为父亲回答了她的话,又微笑地问她:“晓云你吃饭了吗,没去上班?”

“今天是星期天。大伯,你忘啦?”

“啊,又到礼拜天了,我都过糊涂了。”老爷子一面与她说话,一面要往外走。

王晓云见高大伯要出去,对他说:“大伯,我一会儿和大为哥出去办点事儿,你在家照顾大娘一会儿,行吗?”

“好,我不出去了。”高大伯说罢,回身又重新坐到床铺上。

王晓云拉了一下高大为:“走,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她和他刚出楼道,走在房区的小路上,就笑着对他说:

“今天早上我们家商量个主意:全力以赴支援你,替你照顾家,让你回校上学去。”

高大为立刻仃住了脚步,目光注视着她:“你们能为我这样,太叫我感动了!”

“我们这么做,你能放心吧?”

“放心是放心,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可不是个小事,我把这么大的包袱扔给你们,太难为你们了。”他一面犹豫一面说:“大学五年,我才念完二年,还有三年才能毕业,这么长的时间叫你们家怎么照顾得了哇。”

“我们家人手多,没问题。”

“把这么个家扔给你们,叫你们来伺候我一个不能自理的老妈,照顾一个随时都会发生生命危险的老爷子,这……这不是太难为你们吗?这不现实啊。”他由兴奋陷入了沉思,犹豫起来。

“这些我们家都做了细致研究,有具体安排,从我妈到我,还有我妹妹,都做了分工,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从大叔大婶到几个妹妹,对我们家那是没说的。只是——只是我觉得父母都到了这步天地,我再离开他们,在感情上行不通,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问题。”他直着眼睛在犹豫不决。

“在感情上,你就得看得远一些。你心里应该明白:读书是一条出路。要真正改变你这个家庭的命运,让老人从你身上得到幸福,从你的情况看,读书是最恰当不过了。至于眼前的生活困难,就要克服一些,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父母生我养我一回,在他们病重之际我怎么能放得下他们呢,我怎么能不在他们眼前尽孝呢。”

“你这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理解,但是过于偏重这个问题,未免心胸太狭窄了。”

“母子之情、父子之情,重于一切呀。”

“你也不是抛下他们不管呀,是委托我们了。”

“儿女对老人的奉献,对老人尽孝,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她听了他这话,问她:“照你这么说,照顾大伯、大妈,只有儿女了,别人谁都不行?”

高大为看着这形势,觉得再不好正面与她谈下去了。他现在想的是靠王家只能解决服务方面的问题。在情感上对老人的慰藉,在经济上对家庭的支撑,在家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诸方面,是靠别人能办的吗?自己不在家怎么行呢?”他心里这么想着,咀上便吱吱唔唔。

聪明的王晓云已经看出了他的心,站在那里思忖了片刻,转回身向高家走去。“你,你怎么回去了?”高大为见她这样举止,诧异地问道。

她没有吱声,疾步向前走去,他紧跟其后。

她回到高家,进屋就向坐在床铺的老高头鞠了一躬,叫声“干爸”。随后又给躺在床铺上的老太太行了个礼,叫声“干妈”。然后对他们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干女儿了,我要照顾你们二老。”

高家二位老人愣住了,

高大为也愕然地说:“你……晓云,你这是——”

王晓云没去管高大为,先是对老高头说:“干爸,今天这事儿看起来是突然了些,其实我是做晚了,去年我干妈上咱家对我妈说,要认我做干女儿,那时候我要认了,何必托到今天。”她说着,走近老太太跟前问道:“干妈,有这事儿吧?”

老太太直直地看着她,没有表示,显然是脑子不管用了。

这时候,她转向高大为,看着他:“那时候我没大重视,现在办这事就有了紧迫感了。”

高大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去年你干妈和我说过这件事。我们是看着你长大的,我们老俩口没有女儿,又特别喜欢你,我们俩家处的又好,所以我就同意了,不知后来这事儿怎么没办。”老高头说。

“去年没办怨我。我想你们老俩口同意了,我还没见到大为哥呢,不知人家嫌弃不嫌弃我这个干妹妹。”她说着,向高大为瞟去一眼。

“现在办这事你也没征求我意见呐。”高大为看着王晓云说。

现在不需要你表态了,形势需要我必须立刻这么做。”王晓云说。

“晓云,现在你给我当干女儿,太连累你了,我真于心不忍。”老高头说。

“有什么不忍心的。我从小到大都把你们当做我的亲人,我喜欢这个家,我心甘情愿伺候你们。”王晓云说出了心里话,眼睛流露出坦诚的目光。她对高大为说:“走哇,咱俩说的事,还没讲完呢。”

他们来到街心公园,在那天晚上高大为曾经坐着的那个木椅上坐下来。

“这回你该放心地上学去吧?”王晓云看着他:“你不是说,儿女对老人的奉献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吗,我这回是你父母的干女儿,我这女儿能替代你这个儿子吧?”

“晓云,你对我太好了,你真心实意对待我,叫我太受感动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他由于激动,声音有些深沉。

我觉得我就应该这么样。”她看着他:“你到底拿定主意没有,走不走哇?”

“你为什么这样变着法儿让我上学呢?”

“你现在变了。”她转过身子,两眼直直地看着他。那眼光充满了惋惜、遗憾和无奈。

“是吗。”他把身子转过来。

“你能忘了吗?”

“什么?”

“你的笔名叫什么?”

“旦霞呀。”

“你为什么起这个笔名儿?你忘记了你在起这个笔名儿时对我说的话吗?”

“……”他不吱声了,避开了她的目光,又一次将身子转回去,眼睛看着膝盖。

“我可是记得很清楚。你还用我给你重诉一遍吗?”他虽然把身子转回去了,她还是紧紧地盯着他的脸说道。

“……”他仍然没有吱声,呆呆地看着自己的膝盖。

“你对我说:‘我一直在赞美早晨的霞光,它驱走了黑夜,给大地送来了光明。我总在想,如果科学这东西要能像朝霞那样普照大地,把人间的愚昧和狭隘一扫而光,用智慧和文明武装人们的头脑,那该多好哇!所以我就取笔名为旦霞,让这个笔名永远激励自己追求知识,在向最高学府的进军中披荆斩棘,永往直前。’你对我说的那么认真,那么郑重,使我深受感动和熏陶,我觉得你是那么高大,那么可敬,你是一个真正的有鸿鹄大志的好青年。”她说这话的时候,声调柔和而温存,加上她固有的甜美和清脆,他听得非常悦耳,使他越发陷入了深沉的回忆和无限的感慨之中。

她看他不说话,又继续说:

“你终于实现了鸿鹄之志。我想,你将来肯定会像旦霞那样,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扫荡人间的愚昧和狭隘。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今天。我认为,荆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忘掉了自己说的‘披荆斩棘,永往直前’的话,丢掉了那个锐气。”

他没有去评论她这番话,转过身来对她说:“我给你讲故事你爱不爱听。”

“讲故事?你现在还有闲心讲故事?”

“我讲的不是小说里的故事,也不是道听途说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

“你讲吧。”王晓云不大高兴,沉着脸说。

“我出生在距离今天的大石桥镁矿只有五华里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候,大石桥镁矿叫圣水寺窑葫芦,是日本人开的矿山,掠夺我国富饶的菱镁矿。”高大为目视远方,陷于沉思当中,他慢悠悠地一面回忆一面说:“自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我就记着母亲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点着昏暗的豆油灯给父亲做早饭。父亲吃完饭,挟着饭盒出了院子,天还没亮。这样辛辛苦苦给日本人干一个月活,只挣了几袋高粱米。后来,连高粱米也不给了,只给几块豆饼。可是那也得干哪,不干连豆饼都吃不着。

“有一天,父亲在太阳刚刚西斜的时候就回来了。母亲迎上前去:‘今天怎么下工这么早?’

‘烧死人了,不给小鬼子干了。’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变了,脸色煞白。父亲告诉母亲,那天早晨父亲上班后,和工友抬矿石、焦炭装窑。工人装窑经过的跳板晃晃悠悠,工友们早就提出让矿上给加固,日本鬼子根本不理采,结果两个小伙子从跳板上摔下去,活活摔死了。大家一气之下扔了抬筐扁担,全都跑回家了。“父亲弃工以后,我们家没有土地,生活没有着落,父母领我投奔我外祖父家。外祖父家是在离我们家十五华里的汤池乡。外祖父除耕种几亩薄地之外,靠卖豆腐为生,哪能承担得了我们这三张咀吃饭。日子一长,外祖父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了。母亲见这种情况,向我外祖父借了点钱,让父亲做小生意。我们一家三口搬出外祖父家,租用人家的一间小房住。父亲用外祖父借给的那点钱做本钱,先是在街头炸大果子卖,后来发展到海边贩卖鱼虾。父亲在自行车货架的两边各挂一个大筐,做贩卖海货的交通工具。半夜从家里出发,到海边时天刚亮,装上一百多斤海货,回来时骑车子,累得没有力气,躺在大道上歇一会再骑。这样虽然辛苦劳累,却可以糊口。但是好景不长。叫日本鬼子抓住了,说我父亲是经济犯,其实是他们看到我父亲那两筐大黄花鱼嘴馋了,硬是将人和鱼扣下,把我父亲身上搜个遍,还把我父亲绑在一座破庙里。我父亲在夜深人静时弄开绑绳,逃出虎口。从此,我们一家又断了生活来源。为了生存,父母靠给人家打零工糊口,朝不保夕。我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家没有米下锅做饭,没有柴烧炕,晚上饿着肚子钻进被窝里,身子不敢贴到炕上。那炕几天不进烟火,像冰那样凉。母亲搂着我,叫我把腿放在她的腿上。我问妈妈为啥。妈妈对我说:‘孩儿的小腿没长成,冰出毛病可不得了。’

“一天夜里,我从梦中哭醒了,妈妈惊慌地问我:‘哪痛,快告诉妈!’

‘哪也不疼。’我说。

‘你哭什么?’妈妈问。

‘我梦见你一边哭,一边唱:没有吃,没有烧,眼看人家做年糕。有钱大户迎新年,我们穷人没有招。你这么走着唱着,唱着走着,来到一口井旁边,向井里看了看,一下子跳进去了,噗嗵一声把我吓醒了。’

‘妈不能寻死。妈要是死了,不就把孩儿苦了。为了我的孩儿,妈也要活着。’妈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哄我睡了。

“就在我们家走投无路的时候,八路军来了。我们家乡解放了,共产党领导穷人打倒了地主,我们家分到了房子和土地,父亲不久进了平山钢铁公司当上了工人。”

高大为慢条斯理地讲了故事之后,看了王晓云一眼,接下去又讲起来:“我爸当上工人后,每月只挣四拾八元七角钱,竟让我妈每月给我往盖平县中学寄去十七块钱。告诉我妈:‘多给他寄点钱,免得孩子在学校受憋。’

“真是苍桑变化人莫测,转眼之间病缠身。他们到了这般天地,我是他们的亲骨肉,还要离开他们,不用问我有没有孝心,我还有一点良心吗?还有一点责任感吗?”

高大为讲到这里,眼圈红了,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转悠,直着眼睛看着远方。“你这哪是给我讲故事,是在变着法子说服我。”

“我真不是为了说服你,是我在回味父母对我的爱,向你倾诉我对父母难分难舍的心情。”“我的心也是肉长的,我很理解你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但是我觉得你变了,你在高中那股鸿鹄的志气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丢了高瞻远瞩的本事,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了。你对我也缺乏信任,你还不懂我的心,和我还是不实在。”

高大为没有吱声,他在心里承认她的话是对的,但是在思想上还是扭不过来弯儿,总觉得把这么困难的家交给一个同学,尽管是自己的干妹妹,也是不妥的。

王晓云也不说话,也不去看高大为,两眼凝视着前方想心事:我要是他的妻子,肯定会把家交给我,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撵他上学去。

两个人默默地坐着,各想各的心腹事……

。。。待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7:03:3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