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等等等 第四章 紫帐称制

武等等等 兔兔莹 女生小说 | 古色添香 更新时间:2013-07-1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学习辅弼称制是由太后、皇后等,正式代替天子颁发诏书。太后正式称制,经常御驾紫宸殿,垂下浅紫色的帐幕,在帐后听政。她的身后经常站着秘书上官婉儿。婉儿如今已是21岁的纤纤少女了。她不仅有纤弱之美,在柔弱中还带有冷静和智慧,有如书香一般飘逸的气质。7年的时间改变人是多么大,不管是精神上和身体上。婉儿从宫婢转变成武媚娘的秘书,这是她没想过的。婉儿很感激武后,她敬佩武后处理政务的精神,还有如同年轻女性充满活力的生气。武后正以她温柔的心情感化着婉儿,并不声不响开发着她的才华。婉儿尽量从武后的言谈中,吸取更多知识及新观念,并且她也感觉到武后从“才人”到今天是多么的不易。她从太后处理太子的事件中,看出她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对于社会上的流言她并不去辩解,并且依然忘我地工作。当然,婉儿在记录武后的决断时,是全面性的赞同。八月十一日,高宗的灵柩平安无事地葬在地乾陵的玄宫。这一年的二月十二日,随着睿宗的即位,把年号改为文明元年,九月六日又改为光宅年号。太后并且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洛阳宫改称“太初宫”,还对衙门名称、官职名称,也做了大幅度的变更,列举如下:中书省风阁门下省鸾台尚书省文昌台吏部天官户部地官礼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中书令内史侍中纳言左仆射文昌左相右仆射文昌右相太后曾在武后时代的龙朔二年,已经将衙门及官职改过一次了,后又复原名。和上次相比,这次的改称非常合于文化潮流,很符合唐朝时代端正典雅举止,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太后的才华。随着改元的同时,还将皇旗、所有旗帜的颜色改为灿烂的金黄色。太后对她的前三个儿子,是彻底绝望了,那么睿宗又太像他父亲高宗了,这也是太后开始不对他抱希望的原因。如果他只是个中等官吏,或许能平安无事地担任下去,但毕竟成不了做天子的大器。如果他当了皇帝,日后必定会成为权臣、外戚的傀儡天子,任人操纵,如此将导致国破家亡的惨境。对自己儿子失望的武后,开始把目光放在武氏娘家。已经成为武士奪后嗣的武承嗣,在这年五月,从礼部尚书升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跻入宰相行列。武氏一族的家人们,在太后的庇护下,开始大受重用。于是,造成了众臣对今后命运的茫然,高祖、太后的亲王们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四周的人,开始对自身和李朝的将来感到危急,对太后产生了怨恨。这样,那些失意的人,决定在“还政给庐陵王显”的名义下,召集忧国之士,举义讨伐武则天。李敬业为首领。九月二十九日,他们宣誓举义,开始募兵,仅在十天之内,就募集了十万大军。李敬业命骆宾王写了一篇讨伐武太后的檄文。这篇檄文,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为李敬业讨武媚娘檄》。骆宾王的檄文,也流传到神都,太后亲自过目。檄文内容虽然极尽谩骂之能事,但缺乏政治批评和攻击,仅仅是人身攻击。太后根本不把世上陈腐观念或儒家道德看在眼里,对自古以来的传统,在必要时把这一切看成草芥,不得不令旁人折服。婉儿继续念檄文。念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太后招手说:“等一等。婉儿再读一遍!”“这篇檄文是什么人作的?”太后问。“真是绝妙对句!虽然全文内容充满虚伪、空洞,而令人喷饭。可是这篇文章本身确是名文,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不能提拔这样有学问才学的人,使他弃于乡野,失意落魄,这岂非宰相的罪过吗?”把旁边的人说得哑口无言。对于太后只爱有才的人,而不分身份的高低,不让贤才埋没乡野,能有爱才用才的肚量,不得不使人敬服。这恐怕是很多帝王难以做到的。太后于是派遣三十万大军,讨伐李敬业之乱。另一方面,她决心要趁这个机会,彻底消除造成这种内忧、内乱的根源。在她心里,当然会对自己太过疏忽进行反省。李敬业的叛乱,虽在短期内得以平定,没有导致严重后果,但对太后内心的打击却是很沉重的。支持他们这种缺少适应实际政治弹性的顽固头脑,是保护并扩张自己的力量和利益,及牢不可破的官僚门阀固有的欲望。这一次太后下定决心,要粉碎他们固执的头脑和欲望。太后为了庆祝平定李敬业之乱,实行大赦,并改年号为垂拱。同年三月二十七日,太后向所有朝臣颁发一本叫《垂拱格》的书。就在这个时期,有一位叫房先敏的员外郎,因为被贬职,他认为处理不当,向当时内史骞味道提出申诉。“你的理由我虽然明白,但这是太后的命令,我毫无办法,你应该了解这一点。”内史的这番话完全暴露了典型的官僚嘴脸,他后来也常发挥这种官僚作风。他这种回答很快传到太后耳中,立刻被贬到青州当刺史。此后,不论内外九品以上的官位,太后都颁布命令,要录用民间有才能之士做官吏,而且要是自认有才能的,可以自我推荐。她要发掘天下被埋没的人才,推行“野无遗贤”的措施。从这项措施法令颁布后,太后又向划时代的革新迈进一大步。

2、广开言路垂拱二年春正月,太后突然颁诏:大权奉还皇帝。在睿宗的严词恳请下,太后继续理政。这年春天,太后向朝臣宣布,身为国家最高负责人,她希望能直接掌管天下人事权。于是保家本为了感谢之情,就借此机会上奏新的方案。他的方案就是铸造铜箱,使天下的人民都能坦诚地将意见经铜箱密奏。太后对铜箱十分满意,为了扩大奖励,布告普天下的告密者,对来告密者不分农民、樵夫、渔人,不问职业或身份,一律供五品官待遇,一路上都住驿亭官舍,每餐供五品官的餐点。都市、乡下的广大民众,尤其是下层庶民,都为太后这史无前例的旨意,欢喜若狂,大为喝彩。全国的民众,像蚂蚁般从东西南北,直向洛阳蜂拥而来。平时借官衙权力收受贿赂,受到民众至为反感和怨恨的大小官吏,此刻吓得脸色苍白,就连那些在驿亭照顾告密者的官吏,也是战战兢兢,每天都处在紧张担心的气氛里。但是,也有的人不敢参加,怕万一告密未被采纳,回去受到官吏、土豪的报复。太后每天都要在早朝后按次序召见告密者。房内的陈设品布置,都是为了使告密者不紧张,尽量显得朴实。由侍立在太后身旁的秘书上官婉儿对告密者直接问话。每天有那么多的告密者,太后都能迅速裁决,使那些宰相,也瞠目结舌。也有的人鼓起勇气上奏,到说话时吞吞吐吐,加上方言,只好由婉儿代表安慰几句。在无数的告密人中,太后精挑的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叫索元礼的贫穷波斯人。他的语气坚硬。有长期被控制者特有的怨恨和残忍复仇心,这是太后最满意的地方。这个穷波斯人,从此一跃而为游击将军,掌管制狱之事,所有朝臣都惊得哑口无言。索元礼的手段及其残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于是,那些心狠手毒的无赖,在索元礼荣升的鼓动下,也前来告密。太后不管告密内容真假,只要是残酷的人她都重用。这是她为了肃清贵族、宗室而必须借助残忍、没人性的人,稍有人性,决不会完成这项使命。所有告密者中,最出色的莫过于一位叫来俊臣的人,他简直是魔鬼的化身。他本是死囚,因得到告密许可,而成为八品司刑评事。来俊臣很快就发挥了他那凶恶的天才。索元礼只要调查到一个嫌疑犯,必使此人招出数十乃至数百人的共犯。如果这个嫌疑犯顽强拒绝招供,他就把他们判以死刑。所以这些人,一般都会招出同类。来俊臣掌管刑狱之职,开始执行任务。太后与婉儿已形成了一种默契。不过,强者的背后也自有一种悲哀,不过,太后把这种感情掩饰得很深。这年夏天的四月,太后从前命人铸造的大型天文观测器大仪制造完成,太后把它设在玄武门。

3、肃清宗室垂拱三年秋七月十三日,长安地区发生相当大的地震,伤亡人数不少,洛阳居民认为是大难先兆,因此动荡不安。八月,安南发生骚乱。由土著民众发起事变,内部纷乱不已。这次的事变,后来由于安南都督府司马的镇压,方得以暂时安定。九月,虢州杨初成,以幽禁房陵的庐陵王中宗为首发起号召,企图在房州恢复帝位,可是应征者实在不多。这一年,发生全国性的灾荒,饿死不少人。很多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但都不太严重,朝政还是稳定的。垂拱四年,揭开了历史性多事多端的一年。此时太后已60岁了。五月五日,太后郑重安置好她计划的一个基石。就是和长安一样,在神都洛阳建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座庙宇。政策上,太后十分奖励告密,也给告密者报酬。可是她对以告密为晋升手段的人,并没给以重用。因为这些人,都没有实际能力。这次太后安排建立明堂。所谓“明堂”,是周朝开始制定,历史沿袭下来,用来实施政治和宗教合一的政治殿堂。太后命薛怀火担任兴建工程的总监督。太后发现他有不受传统思想束缚的灵巧性,先后派他担任建筑营缮工作。完全被置于一旁的儒学家,自然对排在一边产生不满。这时武承嗣的权力如日东升,可是太后对武承嗣的态度十分严厉。太后对亲属固然给予相当大的恩典,若外戚因而放纵,太后的处罚是更为严厉的。为了讨得太后的欢喜,他处心积虑,况且,武三思和其他兄弟也是他竞争的对手。他们都毫不示弱。武承嗣看出太后心里有打倒李氏的念头,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在这方面要积极表现。他的目标,首先指向李孝逸。李孝逸在李氏宗族中,如今是最有实权的一个。武承嗣暗中派人调查他,结果李孝逸流放儋州,一切爵位被肃夺。垂拱四年四月,武承嗣派密使,伪称从洛水得到瑞石,向太后上献,上面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看到献来的“瑞石”上刻的八个字,太后脑海里突然浮现一种灵感。太后把这块白石,命名为“宝图”。太后接着在五月十一日颁发制敕。同月十八日,太后仿照“宝图”上的八个字,给自己加上“圣母神皇”的尊号,六月,自制刻有“神皇”的三个玉玺。六月中,太后将太宗第九女东阳大长公主的封邑削减,其二子也被流放。七月一日,太后将“宝图”改称“天授圣图”,接着借上述八字,将洛水改为永昌洛水。又把接近洛阳的嵩山,改称为神岳,封其山神为中天王。此外,她又把以前得瑞石的记水改称广武。自此,太后一步步布棋。这时,她心里很清楚,胜利就在眼前,只有用这些方法。李氏皇族中,尚存的主王都在地方任刺史,这是太后为了安抚他们不满的策略。当时让他们在地方任刺史,只是怕他们在朝廷形成势力。而皇族也知道,迟早会有危险降临他们身上,彼此常互相联络,于是有了匡复李唐的志愿。在明堂朝拜敬贺完毕,接着是大宴,太后要所有皇族出席,她想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皇族中最年长的韩王元嘉,他的长子已无法再这样忍受,决定和其他皇族的人共同行事。他就找人假造皇帝玉玺,写好伪造的诏敕。八月十三日,在神都发生大地震。八月十七日,他们冲到长史萧德琮处展示伪造圣敕,命他增兵。这个动向,很快传到太后耳里。太后很高兴,这些人终于自投罗网了。这些亲王很不幸,剩下的他们也将面临酷吏的拷打,并且很快就消失了。垂拱四年即将结束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后按过去诏敕,在神都南郊“圣图泉”畔,举行“拜洛授图”大典。幽幽洛水,在绚丽的朝阳下,闪闪发光,这次的大典,是唐朝有始以来最华丽的盛举。两天后的明堂终于落成。太后非常满意,命名为万象神宫。可是后来又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对内慢慢肃清了宗室内乱,可是,对外并不乐观——边境传来了吐蕃、突厥入侵的报告。永昌元年的五月五日,太后根据决议,任命文昌右相率军征讨吐蕃。接着五月十八日,派薛怀义率军征讨突厥。在对外作战的胜胜败败中,太后仍在为她的计划布置着。中原自汉武帝以来,历法都使用夏历。可是太后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一日开始,下诏改用周历。接着在同年同月十五日,也就是载初元年正月十五日,太后制定新字,以取代过去的旧字,并诏敕命令天下及时使用。其中媚娘(照)、西(无)..新字中的第一个“媚娘”代替过去“照”。太后非常喜欢“媚娘”字——日月当空。太后特别迷信文字所具有的魔力和神秘性,据说在天朝边境,使用这种“则无文字”达125年之久。当时朝廷取士自隋以来用的是“科举”,便于从广大读书人中,录用高级官吏。在当时,不仅是天朝,就是全世界,这个制度的诞生,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太后为了在旧有官场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官场的新陈代谢,因此,在选择重要的新官时,她亲自担任考选官,不用他人考。策问的问题由天官拟定后,呈给太后过目。但对问题的最后订正、削除、增加等,都得经由太后亲自裁决,始能定案。在科举的最后阶段,由天子亲自策问的习惯,从此以后称为“殿试”。此时,唐室的李氏宗族已彻底肃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8:45:3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