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及开篇 3、大道初涉

引子及开篇 gdfgytrytr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13-04-2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有了李先生,卫女的日子过得稍微有了点起色,卫青从六岁起,也要每日到管家处报到,等待安排些活计。卫女将同样年少的子夫也接到了身边,想姐弟俩有个伴。这卫子夫自小生得俊俏,七八岁的年纪便柳眉杏眼,明艳动人,先生第一次见到她,就开玩笑般说道:“明眸皓齿谁复见?”卫女隐约听懂实在夸子夫生得漂亮,做母亲的自然高兴:“唉,长得再漂亮,也不过是奴隶的女儿,将来还不是要找个农夫、奴仆嫁了?还不如生得粗笨些,我这个当娘的也少*点心。”

“非也非也,人生际遇如天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孩子将来的造化,只有天知道,今日让我见到她,自然不能让明珠蒙尘,好吧,以后让子夫也跟着青儿来书房,能不能识得几个字,就看她的天资了。”

从此七岁的子夫和五岁的卫青就一起开始了求学生涯。她不但识字很快,对音律之事也很有兴趣,儒家自古讲究六艺,先生自然略通音律,子夫很快就能抚琴唱曲。

没有人知道,这个奴隶的女儿,日后会母仪天下,成为大汉的国母。也许这一切的可能都因此而生,可以想象,博学多才的汉武帝,可能会喜欢一个美貌的女奴,但绝对不会立一个不通诗书空有艳色的蠢女人为后。后来的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了一子三女,执掌汉室后宫三十八年。长子刘据性情温和仁恭,被立为太子,后因巫蛊案,卫子夫被迫自缢,刘据死于乱军之中。

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到底幸运还是不幸?如果没有天生丽质的姿容,她或许会嫁给一个平凡的农夫或者家仆,若无太大变故,她将平淡安静的度过一生,也许可以安享晚年,可是当她被带进未央宫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被另一个人掌握,这个人是天子,普天之下的王者,同时,命运也靠她自己去把握,因为自古后宫就是危机四伏之地,其间的争斗不比战场更有温情,身处其中者往往不比疆场拼杀的军人更轻松。

正如老子言,:“天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未来的事儿谁都看不到,但先生此刻看卫子夫却没有看错,能在汉武朝执掌后宫三十八年,绝非庸碌之辈,自有过人之处。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平阳侯不时考问几个子女的功课,对李先生的教导颇为满意。期间卫女又生了一子,侯府中人都知道这是谁的骨血,也无人为难,先生给这个孩子起名为“歩”。

“我冒姓李,今生想得苟全性命,终身也不敢以真名示人。唉,惭愧啊!身为人父,都不能给孩子自己的姓氏。哀莫大于此!”

“先生莫叹气,妾身知道你的难处。不管孩子姓什么,都是你的骨肉。”尽管已有几年夫妻之实,卫女依然恭敬的称他为先生。

“也罢,几个孩子都姓卫,这孩子也姓卫吧!以后有了这几个兄弟、长姐,长大也算互相有个帮衬。”自此,这个孩子就叫了卫歩,几年后,两人又诞下一子,从前例,起名为卫广。

自有了两个孩子,先生也开始考虑要结束漂泊的日子,于是用积攒下来的银钱,在平阳附近购置了一处宅院,还陆续添了几亩上好的水田。卫歩、卫广断奶之后也送往了卫家,由已经十五岁的长兄卫长君和十三岁的长姐卫君孺抚养。

卫青聪慧好学,读书学习就如同他做人的态度一样,扎扎实实,从不投机取巧,三五年间,跟着李先生读了不少书,先生对他如同己出,自然倾囊相授。

在众多典籍中,卫青最感兴趣的就是那部《老子》,洋洋洒洒五千言,卫青背的滚瓜烂熟,不通之处,先生也是尽心指点。

“卫青,《老子》之言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包容万物,将来无论处江湖之远也好,高居庙堂之上也罢,都要以此为修身处世,安身立命之方。”卫青并不能完全理解先生所言,但却知道这是金玉之言。

先生继续说:““你要记住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不可羁绊于死板的理论,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断体会,把圣人之言为己所用,却又不能受其约束、局限。此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卫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先生近日购房置田,心情大快,小酌了几杯,兴致盎然,将《老子》之言洋洋洒洒娓娓道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明白了对你一生受益。”

先生又喝了一口,继续道:“卫青啊,“至柔者莫如水”,你看那水流,看似柔弱无力,和万物不争,随方就圆,无可不可,流水最为柔弱,却不懦弱,在最低处时,柔和蜿蜒,但有一日成大势,就会大不可及,深不可测。所以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处世之道,要以水为师。”

“人生一世,不求有所建树,只求不负男儿之身,意志要刚强,但与人相处必要谦和仁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受得了委屈,才能保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用脚尖是站不稳的,大步前行,是走不长远的,求学也好,做事也好,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才能有所成。”

卫青明白,先生从读圣人之言讲起,是要自己慢慢体会,灵活运用。太过深奥的道理他还不能全明白,只是牢牢记住,先生要求自己内心坚强,但为人处世却要如水般柔和,不争不怒,脚踏实地的成长、壮大。

曹参当年任大汉丞相,除了“萧规曹随”,继续施行无为之治之外,还注重文化教育之事,多次组织朝野上下从民间收集各类书籍,此事应和民心圣意,上下一心,颇见成效,平阳侯府自然更是藏书众多。先生平日里时常以书房为家,卫青也就有了机会接触这些浩如烟海的典籍,他也是常常一头扎进书海里就忘了时间,吃饭、睡觉都要子夫前来催促。

先生见此情形,若有所思,对卫青说:“卫青啊,好读书固然是好事,但凡事切不可过,过犹不及,除了读书你还需要锻炼体力,修习剑术武技,这样才能做到文武双全。”

“先生教诲的是,

可是练武不是一朝一夕速成之事,卫青从不曾见过,想练也无从开始。”

“世间事皆由人为之,有心,任何事都能做成。读书,是为明理,习武能安身立命,而只有文武双全才能报国安邦,有所作为。”先生说着,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目视远方道:“北方匈奴肆虐,我看朝廷虽然和亲纳贡,但也只是权宜之策,以此韬光养晦,终有一日,我大汉会挺身对抗匈奴,那个时候,若你能投军报效国家,与公与私都是最好不过。我大汉历来以军功封爵,你若有武艺在身,辅以满腹诗书,自然能在军中有所作为。”

“诺,青儿记住了,以后不光读书了,我还要习武。”

“好,好,明天就给你做一把木剑,我教你剑术。”先生的话让卫青有些吃惊,他不知道温文尔雅的先生也会剑术。

第二日,先生早早起来,选了硬木,给卫青削了一柄木剑,木剑显得笨拙粗糙,卫青却很是感激,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件玩具。

先生摆开架势:“青儿切记,此剑法为已故淮阴侯韩信所创,为师由一故人处习得,今日传授给你,你切不可对他人说起。”

“诺!”

先生虽从文多年,但淮阴侯的剑法却牢记在心,虽然没有习武之人的迅疾有力,甚至身形略显笨拙,但剑法招式还是很纯熟的,少年卫青跟随其后,学得有模有样。

淮阴侯韩信兵法为后世所推崇,岂不知他的武功也堪称一绝,无论跃马纵横沙场还是平地搏杀都,这套剑法是根据他少年时代四处流浪斗殴的经验自创,后来在千军万马的拼杀中得以改进,剑法招数简单,没有过多花哨的架势,但极为实用,招招直取要害之处,专为实战所用。一个文弱书生,一个总角小二,虽然舞不出剑法的凌厉杀气,但剑招的灵活使用还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自此,卫青开始起早贪黑,读书之余,便偷偷躲到马厩后面的一块空地,专注苦练剑术,不几日就将整套剑法学会,一旦挥动木剑,便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喜得先生在一旁乐开了花,他一边抚掌赞叹一边说:“当年楚霸王力可抗鼎,却不喜剑术,说要学万人敌,卫青你天资不错,一学就会,为师日后还要教你万人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6:39:5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