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及开篇 第一章 第一节 奴隶之子

引子及开篇 gdfgytrytr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13-04-2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河东郡,平阳县,平阳侯府。

是夜,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响彻夜空,宣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黑乎乎的小屋中,一盏麻油灯,随风摇曳,冷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床上单薄的被子下,疲惫不堪的产妇已经沉沉睡去。坐在床边的应该是孩子的父亲,看得出他丝毫没有因为作了父亲而高兴,相反的脸上带着重重的愁容。

此人是平阳县吏郑季,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个刚刚诞生,让他一筹莫展的孩子,史书上才会留下他的姓名。而这个新生儿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卫青,不过此时,他连给孩子起个名字的心情都没有。

郑季是平阳县衙负责钱粮事务的小吏,自古官和吏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官可以因政绩而获得升迁,而吏永远只能是小吏。所谓刀笔小吏,就是从事一些简单的钱粮交割,案卷记录的基层办事员,生活并不富裕。郑季家在离平阳县城五十里外的郑家庄,家中有几十亩水田,妻儿俱全,自己又在县府作事,也算小康之家。

平阳县是平阳侯封邑所在地。大汉立朝时曾杀白马为誓,非刘姓不能为王,非功勋不能封侯。曹家是大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才得以承袭爵位。传到这一代,也是今非昔比,虽说是封地,也只能是每年收点租赋,就这,也是要去除上交朝廷的部分。所以每到秋收之际,郑季都会被派往平阳侯府交割当年的钱粮地赋,主要任务就是记录收成,计算应缴朝廷的部分。钱粮劳役牵扯甚广,郑季常年都在侯府和县衙间奔走,家又在数十里之外,所以大部分时间就常住在侯府了,侯府管家安排他在府中农人佃户所住院内,郑季嫌其地污秽,多次要求调换,管家经不住央求,让他住进了仆妇院内。

女人是平阳侯的家奴,十年前黄河改道,河东之地饿殍遍野,当年的平阳侯收留了一批孤儿入府为奴。当时不过四五岁的小姑娘也在其中,没有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后来平阳侯府的管家为了有所区别,给府中的女奴都编了号,她从小都被叫做三女。

直到有一天,她被平阳侯曹寿赏给了佃户卫平,才得以成家立户,从了夫姓,也算是有了姓氏,自此被称作卫女。

卫平是平阳县郊农户之后,父母早亡,成为孤儿的他也被平阳侯府收留,成年后充为家奴。他有几个叔伯兄弟,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农家子弟。

有一年金秋时节,平阳侯带着十岁的儿子在封邑猎狐,而、已经二十出头的卫平随侍左右,和一群家奴一起左突右冲,驱赶荆棘丛中的猎物。十岁的平阳侯世子曹寿也是一身戎装,皮甲铁盔,有模有样的挽弓猎射。

秋日的原野上一片萧瑟,小曹寿纵马向前,惊起草丛中的一只野鸡,吓得马儿前蹄抬起做直立状,曹寿小小的身体眼见就要从马上跌了下来。卫平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了跌落的少主,就地一滚,躲开咆哮不安的马匹,救了世子。自此平阳侯对这个家奴开始刮目相看,当日回府便重赏了卫平,并恩准其从侯府女奴中选一个成家,并恩准其脱离奴籍。

卫平早已成年,平日里也对年轻女仆多有注意,尤其是颇为清丽的三女。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水到渠成,他选了三女,三女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三日后二人便成了婚,自此他成自由民,可是因家中无地可耕种,只好继续在侯府作世子曹寿的亲随。

嫁了人的卫女有了终生依靠,自然喜不自胜。卫平正值壮年,敦厚老实,深得平阳侯父子喜爱,成婚后对卫女也是关爱有加,她依然在侯府为奴,但不再是孤苦伶仃,毕竟是有了一个家。忙罢手头的活计,便匆匆回到自己的小家,小两口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转眼间数年过去,卫女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不能说是富足但也算安乐,卫女本来就颇有几分姿色,安逸生活的滋润使得她越发有韵味了。卫平陪着少主读书,也算是略知文墨,三个孩子,一子两女,分别起名为长君,君孺和少儿。

卫平是少主的亲随,每月有固定银钱收入,眼看着少主一天天长大,卫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卫女本来就是温顺之人,由于卫平的缘故,侯府上下也多有照顾,虽然是奴仆之身,也能安逸度日,两人的小家随着孩子们的出生、成长充满了欢笑,有时候,看着小长君一天天活蹦乱跳,她会忍不住莞尔。原来的两间小草屋已经住不下这一家五口了,卫三便想张罗着再在旁边修几间房。

时光荏苒,转眼间卫女也已二十有余,这五六年的时光是夫妇俩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年秋收之时,卫姬怀上了第四个孩子,留起了络腮胡子的卫平高兴的合不拢嘴,甚至早早就给腹中的孩儿起好了名字:“卫子夫”,他希望这是个儿子,也希望他将来作个读书人,光耀门楣。

谁知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正值壮年的卫平突然一病不起,四女虽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请了数个大夫,无奈都是回天无力,卫平眼看一天天消瘦下去,艰难的挨过了冬天,在一场春雨到来的时候撒手人寰。卫姬悲痛欲绝,三个孩子也嚎啕大哭,失去了的主心骨一家人感觉天塌了下来。

纵有再多的伤痛,生活还要继续。看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和三个孩子无助的眼神,卫女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

卫女自丈夫死后就带着三个孩子住进了侯府的仆妇房内,少儿尚在呀呀学语,随着子夫出生,卫女的负担更重了,要干完侯府安排的日常活计,就很难照顾襁褓中的子夫。无奈,她找到夫家几个堂兄弟。长君作为家中长子,被卫家收留,在堂叔伯家生活,虽是农家日子,倒也不忧温饱。可是两个女孩,卫家人面露难色,无奈她只有自己带在身边。

每日忙完自己的活计,她总是要飞奔回住处,两个大点的孩子还算省心,每天照顾妹妹子夫,自己也咿咿呀呀玩的挺开心,侥幸数年来也没出什么事儿。侯府的仆妇每天都在侯府东门口的空地上集合,等待分配任务。每日清晨,郑季去前堂总是要路过这里,一群仆妇中风姿卓越的卫女特别显眼,虽是粗布衣服,仍难以掩盖清秀的面庞和玲珑的身材,郑季不禁开始留意卫女,而疲惫的她从未注意到有个男人在远处偷偷看着自己。

她总是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几十个仆妇唧唧喳喳,说着各自的快乐或者是不快乐,这一切都和她无关,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快乐或不快乐,快乐只有想起卫平的时候才会有,而不快乐总是如影相随。在这些妇人中,忧郁的她总是那么的不搭调,而他们也总是在背后指指点点,以前卫平在的时候,她是干屋里活的,卫平年纪轻轻便去了,她也成了别人口中的不祥之人,自然的就不能再待在屋里了,她就成了粗使杂役。侯府仆妇基本都近中年,天然的对年轻美貌的卫女抱有敌意。

这一天,卫女洗完数盆衣服,其他人都已经用完晚餐,只剩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住处,还没进门就感觉气氛有异,屋内隐约传来两个孩子欢快的笑声,进门才见一个陌生的男人,正是白天盯着她看的那个儒生摸样的人,卫女很是慌乱,男子笑盈盈,站起来说:“我听到孩子哭,进来看看。”卫女赶紧万福致谢,男子也不阻拦,只是告诉卫女,有难处尽管开口。听到此言,卫女一阵感动,自丈夫去世以来再无人关心过她,就这么突然对这个陌生的男子有了好感。

郑季有意讨好,对卫女关心备至,时时嘘寒问暖,几次困顿到揭不开锅,都多亏郑季出手相助,刚开始卫女还抱着拒绝的心态。郑季给她的,一是感动二来让孤苦伶仃的她心理上也算有了个依靠。他知道,拒绝郑季的帮助就意味着两个孩子要饿肚子,作为奴隶的女儿,见惯了穷人家孩子饿死,知道饿肚子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郑季是个男人,而且相貌不差,有他一是物质上有了一个保障,二是心灵有了慰藉,就这样慢慢地靠近了她。起初,对丈夫之外的男人,卫女有些抗拒,但郑季的承诺让她完全放弃了坚持,郑季许诺为她赎身,让她的孩子们脱离奴籍,这是她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的理由。

一来二去,卫女发现自己又有了身孕,这个孩子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她十分羞愧,郑季也是一筹莫展,他自己家中早已有妻儿,只是贪恋卫女美色,自是不敢领卫女回家。卫女孤儿寡母,本想找个依靠,谁知如此,也只有哀声叹气。事已至此,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卫女舍不得腹中骨肉,就这样一天天拖了下去,肚子也一天天明显起来,直到实在瞒不下去。

好在大汉民风开化,寡妇再嫁、非婚生子也寻常事,再加上郑季从中斡旋,所以除了几个整日和卫女在一起干活的长舌妇背后指指点点,管事倒也没有为难她。

转眼个月过去,孕相越来越明显,挺着大肚子的卫女艰难的搓洗着衣服,除了长君,就连刚刚断奶的子夫也托给了卫家几个堂兄弟。她由于行动不便已经多日没干完自己的活了,这可让和她一起的老太太找着借口了,当月变扣光了她的月钱。卫女有苦难言,幸好在侯府中吃穿不愁,加之郑季时常给些钱财,也算是能勉强度日。

十月怀胎,终于瓜熟蒂落。郑季少不得又要打点,总算是没人追究,卫女也可以安心坐月子,虽说不再有人来催促干活,但只要孩子一啼哭,卫女还是忍不住心惊肉跳,而刚刚生下来的小子也似乎也懂得母亲的窘态,很安静,很少哭闹。

是夜,卫女注视着躺在身边熟睡的儿子,虽然才出生几天,亦依稀能见到浓眉大眼,手脚似乎都比别的孩子长一点,眼睛一睁一闭之间,灵气闪现,比起年长数岁的长君,大有不同。卫女不禁叹了口气,心道:“可惜了,生在我这个奴隶之家,怕是会耽误了你的前程。”想着死去的卫平,想着寄人篱下的三个孩子,尤其是尚在襁褓的子夫,卫女心如刀割。窗外传来几声犬吠声,但孩子依然睡得很安稳,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渐渐的,卫女也睡去了。

卫女不能再干活了,自然无法和其他家仆一起在侯府吃饭了,郑季购置了灶具、餐具,月子中的卫女开始自己给自己做饭。孩子一个人在炕头上,不哭不闹,乐呵呵地啃着手指。生过四个孩子的卫女,看着这个孩子,虽然是不期而至,还是忍不住的欣喜。

就这么,卫女一个人,拉扯着这个孩子,郑季偶尔来一趟,也是匆匆就走,一岁多了这个孩子还没有姓名。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安静的仿佛不应该属于这个年龄,也许是他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活下来有多么艰难,他从不哭闹、从不挑食,一双乌黑的眼睛总是随着妈妈转动,偶尔那个陌生又熟悉男人到来也不惊不乍,眸子宁静的如同秋日的湖水。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

孩子慢慢长大,郑季也来得越来越勤,卫女想要他为自己赎身,郑季却一直闪烁其词,每次来就躺倒在炕上。

有一天,郑季面色阴沉进来,原来是他被县府召回了,侯府钱粮交割的差事换了别人,以后想要进侯府可就有难度了,卫女听到,也是心中惆怅,原本想拴住郑季,也好让几个孩子摆脱奴籍,现在郑季一走,就遥遥无期了。郑季做着个小吏,家中也就几十亩薄田,再无权势,当年为讨好卫女,承诺了好多空话,自知绝难兑现,现在脱身而去,心中反而有一种解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10:24:0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