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秘史 败军之将

清朝道光秘史 爱新觉罗.启明 军事历史 | 历史传记 更新时间:2011-05-0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伊克坦布率军顺利进了东乡,刚想吃饭,突然炮声隆隆,杀声四起,急忙跑到院中询问情况。有个亲兵禀报说:“将军大人,四面八方都是叛匪,我们被包围了!”

到了现在,伊克坦布才后悔自己没听参赞的规劝。不过,他还很不服气,以为自己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即使被包围了,也会把叛匪杀得落花流水!他急步来到门外,刚刚飞身上马,就见整个东乡火光冲天,硝烟扑面,四外的弓箭、矢石、火铳,犹如狂风暴雨一样,奔官军袭来。官兵的人马不断倒下,街面已被死尸盖住,活着的也乱了营,正在东奔西跑。伊克坦布打马一鞭,踏着死尸,躲到一家大门洞里,大喊大叫,传令集合。他想集中全力,冲出东乡。好不容易才把残兵败将归拢起来,伊克坦布忙大声喊喝:“随我冲!”说罢,他一马当先,冒着矢石,向村外冲去。那些残兵败将,紧跟在他的后面。伊克但布刚杀到村口,就被一支太平军拦住了。只见为首的那位大将,头扎红巾,腰束红带,一身青布箭袖,足蹬牛皮战靴,骑着一匹火炭红的大马,手中托着三环大砍刀,威风凛凛,二目如电,让人望而生畏。来者是谁?太平军的左军主将石达开。

原来,石达开奉洪秀全之命,率军来到东乡,他首先查看了一下地势,就定下了“挖坑捉虎”之计,把全村百姓全部撤走,让五十名弟兄在村中来回游动,引诱敌兵。余者三千人马,都埋伏在山坡密林之中。太平军备足了弓箭、石块,还挖了三道壕沟,人马伏在沟内,等待敌军进村。伊克坦布果然中计,官兵死伤过半。他见势不妙,率残军突围,正被石达开阻住。

伊克坦布并不认识石达开,相见之后,各通姓名,才知石达开的厉害。伊克坦布气急败坏,欲做困兽之斗,他催马摇刀,直奔达开劈来。石达开手晃三环大刀,接架相还,与他战在一起。霎时间,兵对兵,将对将,杀了个难解难分。伊克坦布虽勇,却不是达开的对手,战了十几个回合,就招架不住了,他虚晃一刀,拨马便走。幸亏手下亲兵舍命保护,才冲开一条血路。石达开追杀了一程,才鸣金收兵。

再说清将伊克坦布。他逃回乌兰泰的驻地,查点一下自己的人马,只剩下二百来人了,一个个盔歪甲斜,丢枪少刀,十分狼狈。伊克坦布看罢,心如刀绞,心想:我伊克但布征战多年,一直无往不胜,今天居然落得这步天地,有何脸面前去交令?可是,不交令又怎么办呢?他左思又想,没有良策,只好硬着头皮去见乌兰泰。

乌兰泰在一个时辰前就收到了伊克坦布败阵的消息,早已气满胸膛。他一见伊克坦布的面,就大声吼叫起来:“你真是个无用的东西,还有脸活着回来?”伊克坦布面色苍白,汗如雨下,哆哆嗦嗦,一言不发。乌兰泰越看越有气,“啪!”把桌子一拍:“刀斧手,把伊克坦布推出去斩了!”

这时,就听有人高呼:“刀下留人!”乌兰泰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亲信幕僚曹正彬,曹正彬来到乌兰泰面前,深施一礼,劝道:“将军息怒。如今大敌当前,正在用人之际,斩杀大将,与军不利。伊将军误中奸计,情有可原。念他为朝廷效力多年,望将军饶了他吧!”满营众将一听,也过来为伊克坦布求情。乌兰泰沉吟半晌,这才说道:“也罢。看在曹先生和各位的面上,饶你不死,留你在军前立功赎罪吧!”伊克坦布先谢过主将,又谢过众人,这才退在一旁。

接着,乌兰泰向伊克坦布详细询问了败仗的经过。伊克坦布不敢隐瞒,如实说了一遍。乌兰泰忙问左右:“石达开是何许人也?”曹正彬说:“据卑职所知,石逆是贵县大户,中过武举,能诗能画,武艺出众。不知为了什么原因,竟与洪逆勾串在一起!此人不除,为害大矣!”乌兰泰冷笑一声:“本帅决不允许这种人兴妖作怪,一定将石达开活擒生拿,为朝廷除害,尔等听令!”帐下众将立刻垂手挺胸,等候分派。乌兰泰说:“现在就拔寨进兵,拂晓前赶到东乡。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东乡,活捉石逆,然后挺进金田,直捣匪巢。临阵怯战者,格杀勿论!”“遵命!”

当日晚间,乌兰泰领着清军,由五百骑兵开道,炮车居中,后边押着粮台辎重车,排开长长的队列,浩浩荡荡,开赴东乡。

此刻,乌兰泰骑在马上一看,星斗满天,蒙蒙月色,笼罩着座座大山,显得异常昏暗。马蹄声、车轮声、脚步声,在山谷中发出的回音,震破了寂静的夜空,使人感到恐怖。乌兰泰觉得浑身发冷,心想:马兆周、白炳文等人的失败,特别是伊克坦布的惨败,充分说明洪秀全等匪逆,决不是什么乌合之众。他们既会蛊惑民心,又会指挥打仗,乃是一支雄心很大、非常可畏的叛逆!我这次前来讨剿叛逆,究竟把握何在?倘若也像伊克坦布那样,又如何向朝廷交待呢?他想到这儿,感到胸中一阵压抑,连气儿都快喘不上来了。

正在这时,“报!”一声喊叫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乌兰泰睁大眼睛一看,见一个骑兵来到他的马前:“何事?”骑兵报告说:“离东乡只有五里路了。”“继续前进!”

乌兰泰命令的语气虽然很坚定,但是,内心却感到一阵紧张。为了防备万一,让跟随他的百名亲兵紧护着他,一催战马,来到队列前面,又策马登上一座山头,仔细观察前方。这时,夜深人静,偶尔能看见几盏灯光:“那是什么地方?”站在他身后的伊克但布赶紧回禀:“那就是东乡。”“继续侦察!”探马走后,乌兰泰拨马下了山头,继续前进。

这阵儿,东方已经露出鱼肚色,漫山都是晨雾,头顶上的星星也稀少了。探马又来报告:“报!离东乡不远了。”乌兰泰看看天色,勒住战马,下令停止前进。他又问探马:“对面敌情如何?”探马回禀说:“村里空无一人,贼寇都跑光了!”“喂呀!”乌兰泰倒吸了一口冷气,自言自语地说:“难道石达开又在耍什么诡计?”他稍微迟疑一下,才想到自己这种表现,有损大将的威严,也会使官兵怯战,忙挺起胸膛,大声命令:“调炮兵,给我轰!”

炮兵奉命,把一百门大炮分三队排好,对准东乡,“咚咚咚咚”猛轰起来。刹那间,把东乡轰得硝烟弥漫,砖瓦乱飞,简直成了一片火海。俗话说:“炮助兵胆。”清军的士气立刻振作起来了。乌兰泰握剑在手,一马当先冲下山坡,马步兵紧跟着他,像潮水一般奔东乡涌去。没费一刀一枪,就把东乡占领了。

乌兰泰吸取了伊克但布的教训,兵进东乡以后,立即派四队清兵搜山。结果,空去空回,连一个太平军也没发现。乌兰泰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这才落地。他传令在此安营,又派出骑巡到东乡四周侦查敌情。得到的禀报都是“贼已远遁。”乌兰泰这才决定休息一夜,明朝挺进金田村。

当晚,乌兰泰住在一家比较整洁宽敞的宅内。派出游动哨,交待了口令,他又饱餐了一顿涮羊肉,这才上床休息。他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甜,还做了个梦。在梦中,他占领了金田,把洪秀全活捉了。他发现洪秀全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哀求他饶命;忽然,洪秀全又变成了一个小孩儿,他举起宝剑要砍,不料这个小孩儿又变成了一头雄狮,朝他扑来。他拼命呼救,无人前来,那头雄狮狠狠咬住了他的咽喉,痛得他立刻被惊醒。他略停片刻,摸摸心脏,还在猛烈跳动,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咣!咣!咣——”他侧耳一听,外边刚刚敲过三更。闭上眼睛稳了稳心神,长长吁了一口气,刚想再睡一觉,就听“噔噔噔”从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在他住室门外停住。乌兰泰翻身坐起,问道:“有什么事吗?”亲兵头目走进门来,向他施了一礼,忙禀报道:“在东西两方发现无数黑影,向东乡靠拢,怕是贼匪摸上来了。”“快说,距大营多远,约有多少人马?”“回大人的话,人马多少看不清,已经离此不远了!”“放屁!”乌兰泰对这种不确切的报告特别不满,咆哮着说:“命令骑巡再探!”“是!”亲兵头目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乌兰泰感到奇怪,想到外边看看。他刚把衣甲披上,就听“咚!咚!”传来几声炮响,把房子震得直晃,紧接着,杀声四起,人喊马嘶,街上大乱。乌兰泰忙从墙上取下宝剑,边挂边跑,刚出房门,迎面碰上了伊克坦布:“将军大人,不好了,我军被发匪包围了!”乌兰泰大惊道:“怎么来得这么快,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说着,和伊克坦布来到院外,只见街上兵来将往,正在盲目还击。乌兰泰不愧是一员大将,惊而不乱,非常沉着冷静。他先把慌乱的清军归拢到一起,先命炮兵还击,又命骑兵出战。然后飞身上马,手提大刀,带着亲兵,奔村口冲去。那些步兵,一看主将勇往直前,一个个大声喊叫:“冲啊!”“杀呀!”也跟着杀了出去。

乌兰泰一边催马前进,一边透过浓烟,借着火光,向四外观瞧:只见左右两边,漫山遍野都是太平军,红光耀眼,刀光刺目,正与官兵混战,眼看就逼进东乡来了。乌兰泰一时性起,“哇呀呀”暴叫,命令左右:“跟我来!”说罢,手舞大刀,冲进敌群。官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倍增,立即投入战斗。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这时,太平军中一马飞出,帅旗高挑,旗上绣着一行大字:“太平军左军主将石”,旗脚之下那员大将,头裹红中,腰束红带,银甲素袍,红马大刀。谁呀?石达开。只见石达开威风凛凛,目光逼人,用三环宝刀一指,高声喝道:“乌兰泰,你已被天兵包围了,还不下马受缚,等待何时?”

原来,石达开大败伊克坦布之后,就料到乌兰泰定会前来报复,便使了一个四门兜底阵:假意放弃东乡,引狼入室,然后左右夹击,置敌于死地。石达开把四千人马分成两队,一队交族兄石镇伦率领,一队由他自己负责,偷偷地撤离东乡,在一百里之外的双髻山下的一片密林之中宿营。他命令全军不许张灯,不许点火,不准讲话。一直呆到黄昏,又传令人衔枚,马包蹄,把马铃一律摘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东乡。太平军忘记了疲劳,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有的脚上磨出血泡,有的走瘸了腿,终于在二更天左右,来到了东乡的左山坡上。同时,石镇伦带的那队太平军,也来到右山坡上。石达开和石镇伦同时命令弟兄们好好休息一下,准备好刀枪弓箭,等待命令,杀妖立功。太平军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准备杀敌。到了三更,石达开一声令下,弟兄们的倦意一下子都跑光了,一跃而起,抖擞精神,挺身投入了战斗。单凭这点,官兵就做不到。难怪乌兰泰说,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书接前文,乌兰泰看到对方帅旗上那个“石”字,就知道面前的将领准是石达开。这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像疯子一样,“哇呀”一声,直奔达开扑去,搂头盖顶就是一刀。石达开左脚踹镣,将“胭脂红”往旁一闪,乌兰泰的大刀就砍空了。石达开使了个凤凰单展翅,平推三环宝刀,奔乌兰泰脖颈砍来,乌兰泰赶紧躬身缩头,三环宝刀从他的头盔上掠了过去。乌兰泰挺起身来,抡起大刀砍石达开的马腿。胭脂红一声嘶鸣,纵身一跳,从乌兰泰的刀上越过去了。这一下子,把乌兰泰的鼻子都气歪了,心里说:怪不得石达开特别厉害,原来他的战马都会武艺!

书说简短。两个人战了七八个回合,没分胜负。石达开急了,把三环宝刀抡得上下翻飞,风声“嗖嗖”作响。乌兰泰两眼紧紧盯住对方刀头,挥舞着大刀,频频招架。可是,“人有失手,马有漏蹄”,乌兰泰稍稍没注意到,就被石达开一刀砍在他的左肩上,“喀嚓”一声,锁骨折断,鲜血染红了御赐的黄马褂。要不是他身披重甲,这一刀早把他的膀子砍掉了。乌兰泰疼得“嗷嗷”直叫,差一点儿从马上摔下去。清将伊克但布、佑仁、马兆奎三骑飞出,战住达开。乌兰泰的亲兵急步拥上,把乌兰泰抢救下来。军医官马上进行抢救和包扎,还给他吃了止疼药。乌兰泰坐在马上忍痛观战,只见自己这方面虽然上去三员战将,但也抵不住石达开一人,几十个回合就招架不住了。他清楚地看到,如果不能突出去,势必全军覆没。宁肯铤而走险,也不能束手待毙。他想到这儿,一手持剑,厉声喝道:“冲出去,退缩不进者斩!”他忍着伤痛,催马冲向太平军。

又一次残酷的搏斗开始了。双方混战到一起,不断有人倒下去。战马嘶鸣、伤兵哀叫,杀声、骂声、枪声、炮声和兵器的撞击声搅在一起,震得山谷不断发出回响。官兵一心想往外突围,无心恋战,一个劲儿地往外冲;太平军齐心灭官兵,决不轻易放跑一兵一将。只杀得官兵人头落地,鲜血流淌。最后,乌兰泰带着残兵败将,好不容易才闯出了重围。

这时,天已大亮。乌兰泰一口气儿逃出五十余里,回头看看,太平军没有追来,这才勒住战马。他一查点残兵,只剩下二百来骑兵了,不由得仰天长叹:“咳!我乌兰泰领兵多年,没想到竟败在无名之辈的手里,有何脸面向皇上交待?”说罢,就要横剑自刎。众将急忙上前劝说,他才把剑放下。伊克但布说:“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据说,向军门已经带兵前来。他一来,就替将军报仇了!”乌兰泰点了点头,这才带领残兵败将,顺着山路,奔永安州而去。

乌兰泰正在往前行走,突然发现对面来了无数人马,不由大惊失色。他定睛细看:原来是清朝官兵,从旗号上认出,是广西提督向荣的人马。乌兰泰转忧为喜,急忙催马上前,与向荣相见。

书中交待:向荣奉了广西巡抚周天爵的差派,调动人马,离开永安,往金田进发。按理说,他应走在乌兰泰的前面。他之所以这时才来,有几个原因。前文书说过,向荣绰号铁公鸡,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颇有些带兵经验。他也看不起太平军,可是他不像乌兰泰那样骄狂。他接到命令后,先派出大批细作,刺探太平军各方面的情况,对太平军的规模、驻地、兵器、将领、战略、战术等情况,基本上都摸清了。这怎能不费些时间?同时,他感到自己兵力不足,又从各州县调来绿营兵五千人,加上他的人马,合起来足有八千之众,号称万人。他把全军分成前、后、左、右、中五营,打起仗来好前后兼顾,左右策应,使全军形成一座活动的大堡垒。他深知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想尽一切办法,弄来一百门大炮,两千条火枪,拼凑了一个神机营,由他亲自指挥。向荣还想了一个绝招,挑选忠于他的军兵五百人,成立一个督战队,让他的副将——满人齐里布率领。如发现有人临阵怯战、畏缩后退者,就地正法。这些事情,都需要一定时间。另外,他听说乌兰泰已经走在他的前面,便又派人刺探乌兰泰和太平军接火的情况。当他了解到伊克坦布已经大败,既惊又喜!惊的是石达开居然能战败满洲名将;喜的是,一贯骄横的满洲将军,也无非是只草鸡。借敌之手,狠狠地教训他一下,煞煞他的威风,未必不是好事。他还希望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向荣把一切应做的事情,都弄得妥妥帖帖,这才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带着人马,缓缓向前移动。乌兰泰这次惨败的消息,他是刚才知道的。他没有料到,这位皇上曾恩赐过黄马褂、赠号“巴吐鲁”的常胜将军,竟失败得如此神速而又这样狼狈,可见洪秀全和石达开这些人,决不是好惹的,自己更应慎重行事。

书接前文。向荣骑在马上,正在思考如何应敌,忽听前军派人来报:“乌兰泰求见。”向荣听了,立即催马上前迎接。但只见乌兰泰盔也丢了,黄马褂也破了,左肩包着白布,满脸是血垢,半边身子也被血染红了。如果没人提醒,几乎都认不出了。再看看他的人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半数以上都受了伤,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向荣看了,心中很是难过。

乌兰泰见了向荣,过去那种骄横模样早已丢得一干二净,话也不说,哭丧着脸儿,拉着向荣的手,二目流泪。向荣也找不出适当的言语来安慰他,只是慨叹一声,传令就地安营。全军立即行动,扎下了五行大帐,埋鹿角、挖战沟、设置障碍、埋锅造饭。并加派了巡逻兵,站岗放哨。又派出探马,刺探军情。

向荣把乌兰泰接进中军宝帐,设宴给他压惊。乌兰泰又羞又悔,对向荣说:“败军之将,愧对朝廷,愧见阁下,请看在同殿称臣的分上,借给我两千精兵,以报此仇。”向荣说:“将军毋需太谦!我向荣愿将这一万兵马让与将军使用,共为朝廷效忠,何分彼此!”乌兰泰听了,感激涕零:“不敢,不敢:某愿在向帅帐前,听候驱使!”向荣看风使舵:“只因贼匪势大,分兵不利。委屈将军与我同掌兵权,您看如何?”乌兰泰想:什么叫“同掌兵权”?哼,我还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他有心拒绝,但想到自己已经落得这种地步,也只好勉强屈就了。于是,欠身对向荣说:“多谢,多谢!”向荣看得明白,心里说:我叫你尝尝寄人篱下的滋味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22:50:5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