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铸山河——两宋 第三回 谋天下用人不疑 水连天全力抗灾3、4

血铸山河——两宋 任我飞扬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10-01-2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三节

与大宋开始西进战略的同时,海上却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大宋从明州(今宁波)出发的商船队,在南海上被海盗抢劫。

海盗乘着海上大雾,偷袭了船队,虽然负责护送的大宋护卫迅速进行了还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震惊了整个大宋。大宋以商业为重,外贸收入早占到了国家收入的一半还多,海上商路的收入在外贸中占到了七成,海路的安全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保住海路的通敞,大宋对军队进行换装,排列在第一的就是大宋水师。

现在,居然是在有水师保护的安全水域内有商船被抢,再来一次,就有可能导致外贸往来的动荡。

消息传到朝廷,天子赵惇震怒,立刻下旨要求大宋水师尽快查清海盗的来源并尽快剿灭海盗,一定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水师终于从南下大宋做生意的高丽商人口中得知,此次抢劫大宋商船的海盗,是以高丽人称为倭寇的倭国人为主,还有一些在东海活动的其他海盗组成。

按高丽人的说法,这些海盗并不是属于统一的倭国政府派出,而是自发形成的,之前已经侵掠高丽三、四十年了。他们原本常常抢劫高丽沿岸,后来因为高丽臣服大金,大金军队进驻高丽之后便加大了对倭寇的打击,使得他们再也无法轻易劫掠成功。

倭寇无法再抢劫高丽,便转移了目标。繁荣的大宋外贸此时进入了这些倭寇的视线,他们也都清楚,大宋商船是最挣钱的。之前,倭寇从来不敢抢劫大宋商队,是因为大宋船队都带着护卫。此次,倭寇是在进行试探,如果真的能抢劫成功,这大宋的远航船队就成为他们的一块肥肉。

上报朝廷之后,大宋朝廷都觉得十分的意外,因为倭国和中原之前的关系是有过问题,但一直还不是很差。

倭国在隋代即有遣隋使来到中原递交国书,因其狂妄自大,自称日出处天皇致日没处皇帝,结果被隋朝给赶了回去,外交关系未能建立。

唐代建立初期,因为朝鲜半岛上的三国分庭抗礼,其中百济、高句丽与倭国结盟,新罗结盟于唐。由于百济、高句丽和倭国联兵攻击新罗,新罗不敌向唐朝求援,唐军随即援救新罗。结果,唐高宗在位之时,唐军大败三国联军。

倭国才明白大唐的实力,认识到自己与大唐的差距,之后就一直遣使中原,自愿成为大唐的臣属。大宋建立之后,倭国又与大宋建立了臣属关系,自觉的年年入贡。但倭国从来就没有向北方的大辽进贡,一直以来都认为大宋才是真正的中原之主。

直到大宋南迁,由于战乱,双方失去了联系。

后来,大宋渐渐稳定,又有倭国人前来大宋经商,并有人带来过倭国当时的当政者北条政村的信件,希望能与大宋重建朝贡关系。当时,只是因为海路遥远、联系不便,大宋自己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因而没能再次遣使交往。

此次居然是来自倭国的海盗抢劫了大宋的商队,这让君臣都感到了诧异。

不过,按水师向大宋海商和高丽商人了解的情况,倭国现在与当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权之人换成了北条时宗,而且整个倭国似乎此时并不平定。真正统治倭国的是北条氏的镰仓幕府,位于京都的倭国皇室根本没什么权力。但是,似乎镰仓幕府也不能完全控制住下面的地方将军,也就是被称为大名的诸候。

虽然倭寇此次抢劫的行为只是临时起意,而且也只是自发形成的海盗,但大宋朝廷已经觉得不安心。如果让这些倭寇尝到了甜头,他们是不是也会起意抢劫大宋的沿海?

毕竟,现在大宋的富裕天下皆知,谁不羡慕。如果倭寇真的抢劫大宋沿海,会给大宋造成极大的损失,也会导致大宋对金战争的极大变数。

而且,负责外贸的榷易院已经发现,由于倭国缺少铜钱,倭国商人常常借来大宋做生意的便利,偷偷从大宋运大量的铜钱回去,现在倭国的铜钱全是在用宋钱。之前宋境内的铜钱严重缺乏,也和倭国商人这种小偷行径有很大关系。而他们的这种行为应该是倭国政府指使的,之前倭国商人带宋钱回去只是少量,但从倭国政府开始对带回大量铜钱的倭国商人授爵之后,倭国商人是一船船的往回运,数量之大骇人听闻。

虽然大宋现在并不缺铜,可是如果周边的国家都如倭国一样,等于是大宋在用自己的经济基础在为别国的货币提供担保,再傻也不能傻到这个地步吧?!

有熟悉现在倭国情况的大宋海商介绍,前两年,由于大宋对倭国的贸易绝对是占优,为了防止自己国家白银和黄金的流出,现在的倭国掌权者北条时宗于三年前禁止宋船直接前往倭国列岛,要交易必须通过幕府首肯,但幕府会收取很重的税。

大宋海商觉得这真是个无赖国家,偷大宋的铜钱,却不愿意在正常交易中让合法贸易的商人挣走自己的银子和黄金。所以,现在的大宋商船都是和地方上的将军们直接交易,根本不理会幕府的规定。

之前大宋被金攻克汴京之后,倭国已经改名为日本,这个名字来源也就是因为日本认为自己是日出之国。开始来往于倭国的大宋海商在它的境内改变了对它的称呼,但由于幕府禁止正常的商贸往来,大宋海商们也就又改回了倭国的称谓。由于大宋的产品现在在倭国已经是必须品,再加上倭国内部的分裂状态,倭国的地方大名们也并没有强制大宋海商称呼日本。这样,朝廷已经决定,还是以倭国称这个小海岛国家。

经过商议,朝廷决定派出以鸿胪卿杰英为首的使团前往倭国,确定一下倭国现在的情况,并要求倭国政府约束自己的臣民,不得再发生抢劫大宋商船的事情,更不允许再偷运大宋的铜钱,否则大宋将会不客气的进行打击。

四月初开始,先是一个抢劫案,再连着一个和亲,都不是什么好事,但总也算是告一段落。可是,大宋朝廷此时也并没有安宁下来,新帝重兴年号的第一年,似乎注定了是个多事之秋。

第四节

春天一开始,南方就一直是阴雨连绵,进入六月之后,就像是老天爷打算考一考天子赵惇的执政能力一样,南方各地水灾频发,各地不断上报朝廷水灾的消息。

朝廷不断的下令,要求各地全力救灾,一定要尽量减少损失,尤其是人员的损失要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地驻军也都开始帮助当地官府死守各河湖江泊的大堤,并派出随军的医官队救助百姓。

从四月以来,由于大雨不停,朝廷已经事先料到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水灾,已经下令各地准备救灾。进入六月后,水灾不断的爆发,朝廷也在不断的调集物资,甚至命令各地驻军帮助救灾。

为了防止灾后的瘟疫,天子还下旨,一是征召各地的医师,准备所需药材,赵惇还下旨征求民间医家对控制瘟疫的良方和意见,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瘟疫;二,命令各地的军方医药院向平民开放,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瘟疫。

这军方的医药院还是在大宋绍兴五年末,孝贤皇后虞水灵主持大宋军政的时候成立的。

因为历年的战争,受伤之人甚众,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收治,导致死亡率较高;而且不少受伤致残的军人无处安身,往往流落在外,甚至以乞讨渡日。

虞水灵看到这种情况,心头不忍:这些伤残军人都是为国效力的人,怎能不安排好他们今后的生活。她也曾经听说过,在靖康陛下之时,原磁州知府赵将之在自己的辖地设立了医药院,并提议在各地都设立这样的医药院以救治伤者。宋钦宗本已经准许,可惜大宋随即灭亡,赵将之的建议也泡了汤。

于是,虞水灵与太子商议,下令在各道、府都成立了医药院,收治受伤的军人和百姓;伤残的军人如果无处可去,也可以留在医药院由国家养赡,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宋军制改革之后,各地医药院归于兵部统一管理,在临安成立了医药总院,下面的各道、府的医药院成为了它的下级,形成了军队专业的医护体系。当时主政的皇太子赵惇下令,调集民间大夫充实医药院,并授予官职。

兵部也不断的拨款充实医药院,之后医药院的水平大大提高,再加上它形成了固定的体系,效力也大为增加。而且,医药院还对外招收学员,以培养军中的医官,成为了大宋医疗人才最集中的培养基地。

面对水灾和瘟疫的威胁,天子赵惇当然也会用上最得力的医药院,早就安排它们参与救灾。

看着窗外不断落下的雨丝,和充斥耳边的哗哗雨声,正在陪着两位庶母缝制小衣服的马忆灵脸上出现了忧色。

自从确认她怀孕了以后,大家为了不让她再烦心,外面的事情尽量不在她面前提。

就如上次大金请求和亲一样,直到丈夫已经同意金朝和亲的请求,几位长辈才小心的把事情转告给她,还再三向她保证: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取代她的地位;无论大金公主最终会不会到达临安,也不管将来赵惇的身边会不会再有别的女人,她永远都是大宋的皇后。

马忆灵心里当然会不舒服,谁会愿意相亲相爱的夫妻之间突然插入别人,还是个来和自己抢丈夫的坏女人。只是,她也清楚,这并不是赵惇的过错,他也是和亲的受害者;而且,公婆和丈夫都已经在尽量的减轻这件事对自己的伤害,她不是不明理的人。

和亲一事并没有多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从四月份开始,这老天就如同漏了一般,雨一直在不停的下、下、下,让人心浮气躁。

虽然大家都不说,但就是不清楚大宋气候的马忆灵也知道,天气绝对是不正常!从丈夫一天天的忙乱起来,回宫休息的时间越来越晚,她就明白:大宋一定是面临着不小的麻烦。

忆灵儿,你怎么了?太上皇后江氏注意到了皇后的异常,停下手中的针线关心的询问。这孩子虽然不是皇室第一个孙辈,却是天子赵惇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大宋未来的希望,大家自然而然的会希望他能平安降生。

我只是在看这雨,都进入八月份了还没停下来,马忆灵转头冲江后笑笑,摇摇头:我来大宋时间不长,但也知道,这样的大雨不该下这么久,太不正常了。

雨这样下是不太正常。不过,那是他们男人的事,我们女人只要把宫里的事做好。忆灵儿,你养好自己身子就行了,不必管他们那么多。一边的太上康靖贵妃叶氏和江后对视了一眼,笑着摊开手中的小包被,把话题岔开:看,景儿还真是多才多艺,她的一手绣工还真出色,这上面的娃娃真可爱。

景姨原来可是跟着外祖母的,她老人家的手工出色,景姨的当然也差不了。马忆灵自然知道两位庶母是不愿意自己多想,便随着话头开始讨论小衣服和包被上的绣工,但心中的不安却在扩大。

这个时候的大殿上气氛压抑,天子赵惇正沉着脸,瞪着立在大殿正中不肯退缩的右谏议大夫谭世怀。

现在,朝中早已经忙乱成一团,今天的早朝本来是要讨论下一步如何安排救灾款项的发放,右谏议大夫谭世怀却突起发难,当廷弹劾几位宰相:不只是认为他们执政有误、导致天灾,更进一步要求四相立刻自动辞去相位,以向天下谢罪。

天子赵惇很清楚,这既是大宋旧规,也会有人借天灾向朝廷发难!

依大宋传统,如有大的天灾,就说明朝廷施政有误,无论之前国家的情况如何,当朝的宰相都必须辞相以示负责。以前,如日方中的奸相蔡京罢相也是因为天灾。

但是,大宋如今的施政的首创者是天子赵惇本人,他根本不愿意委过臣下,更不认为自己的施政有什么不妥。

更何况,现今朝廷的四相: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肖则、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邙、参知政事洪皓和参知政事赵汾四人,除了左相肖则外,都是因为支持朝廷变革并有真才实学,才在赵惇主政之后被提拨上来,肖则是太上皇和孝贤皇后虞水灵的旧臣,也是赵惇的得力助手。他们因为天灾而去相,会使得赵惇失去不少助力。

天子心中早就有数,对于自己主持的变革,士林中人的阻力仍然存在,有不少老儒和守旧之臣并不甘心就这样由着自己改变儒家独尊,不,更应该说是自大宋建立以来儒家学术独用的地位。

此次的天灾给了这些守旧之臣最好的借口,之前就有不少人提议四相去职,表面是对着四相,根子却在皇帝身上。如果四相辞职,不仅使得大家不敢相信皇帝有能力保护这些新锐的臣子,也会使人认为朝廷的施政出了问题,进而影响变革大业。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王安石变法,神宗皇帝一直支持王安石,却因天灾再也无法坚持,王安石罢相而去,变法被迫停止。神宗皇帝病故之后,新法全部废除不说,还因为新旧之争导致了朝廷的分裂和党争,反而给大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这谭世怀从太上皇时期就担任御史,是个清官、诤臣,应该没有借机发难的心思,但他的死硬脑袋实在是让人可恼!他弹劾的行为,会给那些守旧之臣以群起攻之的机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13 12:40:2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