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065 朕要去洛阳浪一圈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叶还生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话说这高帝,一拍大腿,就从栎阳迁都长安啦!

这高帝啊,在栎阳待得好好地,怎么突然想着迁都长安了呢?

据说啊,这是一段野史,这高帝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坐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四周都是珍奇异兽,美女如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醒来之后,高帝就琢磨着,这梦是不是有啥寓意呀?

是不是老天爷在暗示他,该换个地方享享清福了?

于是啊,高帝就赶紧召集了一帮大臣来商量这事儿。

大臣们一听,都纷纷表示赞同:“陛下啊,您这梦可是大吉大利啊!

长安这地方,风水好,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昌盛,简直就是天下的中心啊!

咱们迁都长安,那可是顺应天意,合乎民心的大好事儿啊!”

高帝一听这话,心里那个美啊!

他想了想,又问了句:“那咱们迁都长安,得花多少银子啊?”

大臣们一听,都愣住了,心说:“这陛下咋这么抠门儿呢?

迁都这么大的事儿,还惦记着银子?”

不过嘴上可不敢这么说,都赶紧拍马屁道:

“陛下啊,您放心!咱们迁都长安,不用花多少银子!

长安那地方有的是钱、有的是粮,咱们去了就是享福的!”

高帝一听这话,顿时就乐了:“哈哈哈!好!那咱们就迁都长安!朕要亲自去看看那人间仙境!”

于是啊,高帝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路上啊,高帝可是兴奋得不得了,逢人就说:“朕要去长安享福啦!你们也跟着朕一起去吧!”

就这样啊,高帝顺利地迁都长安啦!

高帝心里想啊:“这回儿朕可真是做了个好梦啊!以后朕就在这儿享清福啦!”

其实呢,野史也只能当个笑话看。

迁都长安,可以更好地控制全国局势,加强中央集权!

定了都,刘邦大帝的心安了,但玩的心就动了。

他来一番惊心动魄的江山游。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起这个心思的。

话说在汉家王朝,刚刚稳住阵脚的时候,刘邦这位高祖皇帝,可谓是忙得团团转啊。

他不仅要治国理政,还得想法子管住那些皇族宗室,别让他们搞出啥幺蛾子。

于是呢,刘邦一拍脑袋,设立了个“宗正官”来管理这帮家伙,也算是给朝廷省点心。

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皇族大管家”,后来一直叫宗正府,就是我们看康熙王朝时十王爷在前门大街卖家俱还国库的钱,故意丢皇帝的脸,让康熙处罚给关押的地方,不过那时不叫宗正府,叫宗人府!

从秦始皇的秦朝那会儿开始,到皇太极的清朝结束,这宗正府就屹立不倒,成为了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其实呢,就是皇帝家的大内总管,记住是管家里人的,不是管国家的。

这宗正官,手底下管着一大帮小喽啰,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得时刻盯着皇族的名籍簿,搞清楚谁是谁家的孩子,谁跟皇帝是亲戚,谁又跟皇帝八竿子打不着。每年还得给同姓诸侯王们排个家谱,简直比现在的户口本还复杂!

那时候的皇族亲贵们啊,要是犯了事儿,可不能直接拉出去砍了。

得先找宗正哭诉一番,宗正再去找皇帝求情,最后才能从轻发落。

要是哪个同姓王不小心犯了法,宗正也得掺和一脚,帮忙审理案件。

就像西汉时候那些衡山王、江都王之类的,一犯错皇帝就得派宗正去收拾烂摊子。

这宗正府的官员们啊,那可都是皇族出身,身份尊贵得很。

他们不仅享受着高薪待遇,还有丞相这个得力助手。

手底下的属官也是五花八门。

从魏晋那会儿开始啊,宗正这个官名就改头换面了,变成了宗人令或宗令。

但其实啊,换汤不换药,职权还是那些老套路。就这样一路沿袭下来,直到明清时期都还在用这个叫法。

不过啊说到宗正府这个名字嘛,其实是从唐朝才开始叫响的。

你看这宗正府,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衙门,但里头的弯弯绕绕可真不少啊!

各种皇帝家的嫡庶身份,血缘关系都得弄得一清二楚的,否则啊,那皇族内部可就得乱成一锅粥啦!

刘邦管住了这此要捣乱的皇家子弟后,又心痒痒了。

那可是炎炎夏日,四月份的好时光啊!

刘邦心血来潮,说:“朕要去洛阳浪一圈!”

哎呀,这皇帝老儿一出行,那简直就是,天崩地裂,鬼神哭嚎,为么。这玩艺他折腾人呀!

不过呢,高祖皇帝的洛阳之行,可不是那么顺利哦。

就在公元前199年的冬天,刘邦在东垣一带,跟韩王信的残余势力玩命呢。

途经赵国柏人城的时候,赵相贯高这货,居然想给高祖皇帝来个下马威,派人躲在厕所的夹墙里,准备给他来个惊喜。

高祖皇帝正打算在这城里歇歇脚呢,

突然之间心慌慌的,感觉不对劲儿啊。

他随口问了句:“这地儿叫啥来着?”

手下人赶紧回答:“这叫柏人。”

高祖一听,差点没跳起来:“啥?柏人?这不就是摆弄人的意思吗?”

哎呦喂,这可不吉利得很呐!有丢命的可能。

于是,高祖皇帝立马拎起包袱就走人,连夜溜之大吉了。

到了十二月,高祖皇帝总算是平安回到了长安城。

这趟出行啊,可真是把他给吓得够呛,差点就让人给超度了去。

转眼间春天来了啊,三月份的时候,高祖皇帝又闲不住了。

他心想:“洛阳那么好玩儿的地儿,我还没玩儿够呢!”

于是,又屁颠屁颠地跑去洛阳了。

这回,他可没给商人们好果子吃——直接下令:

“你们这帮商人,不准穿锦啊绣啊的,那些个华贵衣裳;

也不准你们,拿兵器啊,坐车,骑马啥的啊,不能招摇过市!”

哎呀,这可把那些商人给坑惨了。

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但是呢,谁让人家是高祖皇帝呢?

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了啊。

秋天来临了,九月份的好时节!

高祖皇帝又从洛阳回到了长安城啊!

这回,他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了

身边还跟着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这几位大佬!

他们都是高祖皇帝的得力助手,和亲信子弟,而且跟着皇帝一起出行。

那排场可不是盖的,用轰轰烈烈,气势磅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玩也玩够了,牛也牛过了,排场也摆了不少了。

现在,来唠点新鲜的吧,那就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恩怨情仇!

说起那匈奴的冒顿单于啊,这货就像个窜天猴一样,

整天在汉朝的北边蹦跶,可把高帝给烦得哟,头都大了。

高帝就问刘敬:“这匈奴老来添堵,咋整啊?”

刘敬就是娄敬,前边讲的那个放羊的老头,穿的破破烂烂,去见刘邦的那个人。

刘敬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深沉地说:“现在天下才安定下来,咱们那些士兵啊,累得跟哈巴狗似的,哪还有力气去干架啊?

再说那冒顿单于也不是省油的灯,咱们不能用鸡蛋去碰石头啊。

不过嘛,我有个妙计,能让匈奴的子孙都给咱们汉朝当小弟,

就不知道陛下您愿不愿意干一票大的了。”

高帝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快说快说,啥妙计?”

刘敬嘿嘿一笑,挤眉弄眼地说:“陛下您啊,要是能把嫡女大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再送他点金银财宝啥的,他肯定得对您感恩戴德啊。

到时候公主生个儿子,不就是匈奴的太子了嘛。

咱们再趁机派些嘴炮去,给他们洗洗脑,讲讲咱们汉朝的礼节啥的,这样一来二去的,匈奴那帮子人,还不都得乖乖听咱们的话?”

高帝听了觉得靠谱啊,就点头说:“好主意!”

可回头一想啊,又有点舍不得了。

毕竟那大公主,可是他手心里的宝啊。

这时候吕后就哭着闹着说:“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你咋能那么狠心,把她扔到匈奴,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呢?”

高帝一听吕后这么说啊,也就没再提让大公主去匈奴的事儿了。

您看这高帝啊,虽然是个牛逼哄哄的皇帝啊,但也是个宠女儿的爹啊。

看来,这匈奴问题嘛啊,看来还得另想办法解决咯!

咱们汉朝的智囊团啊,可得再加把劲儿啊!

来来来,听咱这的网红司马光老爷子来给你唠唠嗑。

他说啊,那个建信侯刘敬啊,谈起冒顿这哥们,哎呦喂,一会儿说他残暴得跟那啥似的,仁义道德都摆不平;一会儿呢,又想把家里的公主小姐姐嫁给他,这操作简直了,是不是精分啊!

你说这骨肉亲情,长幼尊卑啥的,那堂堂的大汉朝,得讲究点不是。

刘敬想用这套去撩匈奴,那简直是对牛弹琴啊!

以前,那些皇帝大佬们对付那些少数民族,都是:你服我,我就用爱来感化你;你敢造反,我就用实力来碾压你。

可没听说过用嫁女儿这招的,这不是把公主往火坑里推嘛!

再说那冒顿啊,这货连自己亲爹都跟禽兽一样,给干掉了,你还指望他能对岳父大人好?

刘敬这计策啊,说实话,真心有点坑爹。

更别提那公主鲁元,已经成了赵王的王后了,你这要抢回来,那算哪门子事儿啊!

这不是明摆着拆人家赵王的台嘛,赵王内心独白肯定是:“我叉,这是什么操作!”

所以啊,司马光老爷子说,刘敬这计策啊,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想跟匈奴搞好关系,也得讲究个套路嘛!

不能这么任性乱来啊,得有个度,是不!

再说刘敬,他根本不管仁义那一套。

这哥们刚从匈奴晃悠回来,就一脸神秘地跟高帝爆料:

“老大啊,你知道吗?

匈奴那边儿,就河南白羊、楼烦王那疙瘩,离咱们长安城可近了,就七百里地儿!

人家轻骑兵啊,一天一宿,就能飙到咱关中来。

咱这关中啊,虽然地儿肥,但人少得跟啥似的,都让战乱给整得荒凉了。

想想当初啊,那些个诸侯起事儿,要是没有齐国的那姓田的、楚国的姓昭的、姓屈的、姓景的这些大家族撑腰,他们早就歇菜了!

现在你呢,虽然把都城定在关中,但实际上人口还没充实起来。

东边那些六国后裔的地盘儿,人口可都密集得很,一有个风吹草动,你觉得你能睡得安稳吗?”

刘敬这货,接着就给高帝出了个馊主意:

“老大,要不咱玩个大的?把东边那些六国后裔的大家族们,什么姓昭的、姓屈的、姓景的、姓怀的、姓田的这些人,全都给弄到关中这块儿来住。

咱们给他们分点好田好地好房子,让他们在这儿安居乐业。

这样呢,咱们不仅能防备匈奴,那边有啥动静不就一下子就知道了。

还能随时集结大军,去东边,收拾那些不老实的旧诸侯。

这不就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吗?”

高帝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哇靠!这主意不错啊!”

于是,就在十一月的时候,下令开始搞这个移民计划了。

那些个齐国、楚国的大家族们啊,一听这消息都傻眼了:“卧槽!这是要我们搬家啊?”

但没办法啊,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

于是呢,这些大家族们,就带着家当和人口,浩浩荡荡地往关中迁徙了。

这一路上啊,那可真是热闹得不行!

有的家族为了抢好地儿还打起来了呢!

最后呢,总算是把这些大家族们都安顿好了。

高帝看着这一片繁忙的景象啊,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哈哈哈!这下子,我的关中可算是充实起来了!”

而那些被迁徙来的大家族们呢,虽然心里憋屈得慌,但也得硬着头皮,在这儿过日子了。

从此以后啊,关中这块儿地儿可就热闹了!

不仅有本地的百姓,在这儿安居乐业,还有那些从东边迁徙来的大家族们,在这儿扎根儿。

这其实也算是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吧!

话说,就在那个十二月的某一天,咱们的高帝大哥心血来潮,决定再去洛阳城逛逛。

洛阳这地儿,那可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啊!

可谁曾想,这趟逛街竟然逛出了一场年度大戏!

赵国相国贯高这哥们儿,平日里就是个爱搞事儿的家伙。

这回儿他的小九九被仇家给揭发了,直接一纸举报信飞到了高帝手里。

高帝一看,卧槽!这还了得!

立马下令抓人,赵王和他的一帮小弟们统统不放过!

赵王手底下的赵午等人啊,一听到这个消息,十几个人瞬间吓尿了,纷纷表示要自杀谢罪。

可贯高这老头子却不干了,直接破口大骂:“谁让你们自杀的?赵王他老人家可是清白无辜的!你们这一自杀,岂不是让人家误以为赵王也有份儿?”

于是呢,这帮人就被关进了那胶封的木栏囚车,跟赵王一起被押往了长安。

这一路上啊,贯高这老头子可是嘴硬得很,对那些审讯的官员说:“这事儿就是我们自己干的,跟赵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狱吏可不是吃素的,直接上手就是一顿暴打,鞭笞了几千下,又用刀子刺,直把贯高打得亲妈都认不出来。

可这老头子就是硬气,愣是没再说别的啥话。

这时候啊,吕后也听说了这事儿,她就跑来给赵王求情。

她说:“赵王张敖娶了公主,那可是咱们自家人啊!怎么会干这事儿呢?”

可高帝正在气头上呢,直接怒怼吕后:“要是张敖那小子夺了天下,难道还会缺女人不成,谁说非得你的女儿当老婆!”

吕后一看高帝这态度,知道这事儿没戏了,只好灰溜溜地退下了。

朝庭被这事儿闹得鸡飞狗跳!

是呀!你要将赵王的老婆送给匈奴,人家赵王心里能不生气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5 4:14:3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