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062 萧何功劳最大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叶还生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初九的那天,高帝突然脑洞大开,想着来场功臣大派送!

这是一人成仙,鸡犬要升天的节奏,好好奖一下自己人,表示一下你是我的人,怎么表现呢,用“符信”证明你是王爷,一刀切两半,你一半我一半,一合起来就牛闪闪了,超级郑重!

这叫啥来着?对啦,就是彻侯!

第一个就是这萧何老兄呢,被封为侯,还能享受最多食邑户数。

这下子其他功臣们可不干了,纷纷嚷嚷:

“我们啊,穿铠甲、拿兵器、冲锋陷阵,多的打了百多场,少的也拼了几十回合。

这萧何呢,连汗都没流过,整天就是写写画画,凭什么,他就能排在我们前面呢?

这到底是肿么回事啊?”

高帝听了,微微一笑,说:“你们知道打猎是怎么回事吗?

打猎啊,追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而放开狗绳,告诉狗去哪儿追的是人。

你们啊,就是那能追到野兽的猎狗,功劳虽大,但也就那样了。

萧何呢,他就像那放开狗绳的人,功劳可就和猎人一样大了!”

群臣们听了高帝这番话,虽然心里憋屈,但也不敢再哔哔了。

毕竟啊,这高帝可不是吃素的!

第二个就是这张良,身为谋臣,也没啥战功。

但高帝就是喜欢他,让他自己选齐地三万户当封地。

张良呢,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分量。

就说:“当初啊,我在下邳起兵,跟你在留地碰头,这是上天让我跟你的。

后来呢,你听了我的主意,偶尔也能赢。

所以啊,给我留地就够了,三万户我可不敢要。”

高帝听了张良的话,心里乐开了花。

当场就封张良为留侯,又封陈平为户牖侯。

这是第三个人,这陈平也挺实诚的,说:“我没那么大功劳啊。”

高帝就说:“我采纳你的计谋,赢了敌人,这不是功劳是啥?”

陈平又说:“要不是魏无知推荐我,我哪有机会见你呢?”

高帝听了这话更高兴了:“哇塞!你这么念旧情啊!”

于是,也赏了那个魏无知。

这下子大家都高兴了,功臣们也心安理得了。

这高帝啊,真是个神人呐,一句话,就把功臣们给摆平了!

然后呢,刘邦就开始动心眼子了,怎么才能让帝王生活长长久久呢?

就是说,高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就开始琢磨了,这江山咋才能稳稳当当地坐下去呢?

他瞅瞅自己的儿子们,哎哟妈呀,一个个都是小鲜肉,兄弟们也没几个能扛事儿的。

这可咋整啊?高皇帝一拍大腿,有了!

咱得吸取那秦朝的教训,他们不就是因为孤家寡人才亡了国嘛!

咱们得搞点同姓分封,这样才能hold住全场啊!

说干就干,这高皇帝啊,立马就开始操持了。

春季正月的一天,他就把那楚王韩信的封地给咔嚓了,一分为二。

堂兄将军刘贾,这货可是个老实能干的家伙,高皇帝就把淮河以东,那五十三个县,都甩给了他,让他做了个荆王。

弟弟文信君刘交呢,也是个牛逼哄哄的人物,高皇帝就把薛郡、东海、彭城等地三十六个县都给了他,让他做了个楚王。

这一下子封了两个王,高皇帝可是还没过瘾呢!

他又把云中、雁门、代郡等地,五十三个县,都封给了哥哥宜信侯刘喜,让他做了个代王。

这刘喜啊,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侯爷,一下子成了王,那可是嘴巴都合不拢了啊!

估计晚上睡觉都得笑醒呢!

还没完呢,高皇帝又把自己跟那平民时候同居的妇人,所生的儿子刘肥,给封了个齐王,把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等地,七十三个县,都给了他。

这刘肥啊,虽然出身不咋地,但是高皇帝就是喜欢他,那咋办呢?

谁让人家是皇帝老子呢!有权任性呗!

哎呀呀,这一下子啊,高皇帝可是把天下,都分给了自己的亲人和儿子们。

老百姓们呢,也都跟着沾了光,能讲齐国话的都分给了齐国。

高皇帝这一招儿,可真是高!

既稳住了江山,又让自己的亲人们都得了好处。

从此以后啊,这天下可就太平多啦!

?天下是太平了,但刘邦心里还有小九九。

高皇帝刘邦心里头总有一块石头,落不下地,那就是韩王信这货。

韩王信可不是韩信哦。

这是两个人,上边讲过了。

这韩王信也是雄才大略,武艺高强,

他管辖的那块地盘,北靠巩、洛阳,南近宛、叶,东边还有淮阳,简直就是抢地盘的香饽饽啊!

刘邦心里琢磨着,这韩王信在这儿,我哪能安心睡大觉呢?

于是大手一挥,把太原郡的三十一个县划给了韩国,让韩王信去管太原以北的新地盘,抵挡那些胡人,建都晋阳。

这韩王信也是个狡猾的家伙,他上书说:

“皇上啊,我这韩国北边靠着边界,匈奴人老来捣乱,

晋阳这地儿离边塞太远了,我想把国都改到马邑去,换个新环境。”

刘邦一看,这韩王信还挺会挑地方的,不过想想也无所谓,就准了。

这时候,刘邦已经封赏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可是剩下的人还在争功呢,他脑袋都大了。

有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的天桥上闲逛,往下一看,哎呦喂,那些将领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坐在地上谈论着什么,像是在开什么秘密会议。

刘邦就好奇了。

“这帮人在说啥悄悄话呢?”他就问旁边的留侯张良。

张良啊,这哥们儿聪明着呢,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笑嘻嘻地说:“陛下啊,您还不知道吗?这帮人在商量着造反呢!”

刘邦一听就急了:“我靠,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他们为啥要造反呢?”

张良就解释说:“陛下啊,您想想看,您当初就是个平民百姓,靠着这帮人打下了天下。

现在您做了皇帝,封赏的都是您亲近喜爱的人,诛杀的都是您仇视怨恨的人。

这些将领们算算功劳,觉得天下的土地都不够封赏的,

他们就担心您,不会全部封赏他们,又害怕因为以前的过失,被您猜疑诛杀,

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造反了,想换个新老板。”

刘邦一听这话更急了:“这可咋整啊?”

张良想了想就说:“陛下啊,您平时最恨谁,而且大家都知道的呢?”

刘邦说:“那还用说嘛,当然就是雍齿这家伙,

他以前多次困辱我,我想杀他,但因为他功劳多,所以不忍心下手,总想着哪天找个机会收拾他。”

张良说:“那现在就赶紧先封赏雍齿吧,这样一来,群臣也就都安心了,觉得您是个大度的人。”

刘邦一听有道理啊,就赶紧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然后催促丞相、御史快点论定功劳进行封赏。

群臣们一看雍齿都封侯了,那咱们也就不用担心了,都高兴得不得了,说:

“雍齿这家伙都能封为侯,我们这些人,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这事儿就这么圆满解决了,皆大欢喜。

刘邦这皇帝,当得也不容易啊,既要防着外敌,又要安抚内部这些功臣们,简直比当爹还累。

不过呢,他有张良这样的智囊团在身边,总算是能化险为夷啦!

这皇帝当得,也是一场大战啊!

列侯封号满天飞,高帝脑袋直犯晕。

这第一级功的十八罗汉,个个神通广大,排位次可是个大问题,怎么摆啊?

刘邦都费了好多个脑细胞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简直就像年底公司发奖金,谁排第一得让人纠结死!

群臣们也开始叽叽喳喳,就像一群抢食的麻雀:

“平阳侯曹参,那可是战神附体啊!

挨了七十刀还能挺着,攻城掠地不在话下,这第一位铁定是他的!”

这时候,鄂千秋这哥们儿,他即是谒者,又是关内侯,是个双料身份,站出来说话了:

“哎呦喂,各位老板啊,你们都跑偏了!

曹参确实牛逼哄哄,但那点野战夺地的功劳,也就够吹一时的牛逼。

咱们陛下跟楚军干了整整五年,那时候汉军跟打了鸡血似的溃败,士兵们跑得比兔子还快,陛下自己都差点儿挂了。

可那时候,萧何老大人就像送外卖的,源源不断地从关中送兵送粮,这可不是陛下点的外卖,那都是他老人家自发行为!

关中大军每次都像及时雨一样赶到前线,这得是多少次神级操作啊!

再说到军粮问题,萧何老大人可是水陆并进,军粮就像源源不断的小溪一样,从来没断过货。

咱们陛下在山东那边,丢地盘,丢得跟什么似的,可萧何老大人每次都能保住关中,稳稳地等着陛下回归。

这可是逆天神级功勋啊!

现在就算曹参这样的人全挂了,汉室也不见得就垮了;

可要是没有萧何老大人,那咱们汉室估计早就凉了!

怎么能把一时的功劳吹上天,忽略了万世的功勋呢?

我看哪,萧何老大人妥妥的第一,曹参你就乖乖排第二吧。”

高帝一听这话,大腿一拍:“卧槽!鄂君你说得太特么对了!”

随即就特许萧何带剑,穿鞋上殿,走路都不用小碎步了。

高帝还得瑟地说:“我听说啊,‘举荐贤能的人要狠狠打赏’。

萧何的功劳虽然大得跟山一样,可要是没有鄂君你的神级提醒,咱们哪儿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呢?”

于是就给鄂千秋加封了安平侯,还把他原来的封地也扩大了,简直就是锦鲤附体!

我们来说说,鄂千秋升职记。

这货是个大人才。

一是他瞅准了机会。什么机会呢?

刘邦终于干掉了项羽,心里瞬间就像丢了个几吨重的包袱,要起舞来庆祝,开始给大家发奖金和荣誉证书了。

二是那些功臣们啊,眼睛都瞪得像铜铃一样大,等着领赏呢!

三是刘邦又遇到了个超级头疼的问题,得给最拉风的十八位功臣,排个名次,谁坐C位,谁坐边角位,那都是有门道的。

四是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推荐平阳侯曹参坐第一把交椅。为啥呢?因为曹参身上挂着七十多处战功勋章,攻城略地就像砍瓜切菜一样轻松,他不排第一,谁排第一?

就这时候,鄂千秋出手了,他摆出一副专家的样子,力推萧何为头号大佬。

他是看准了才出手的。

所以说了上边的话,刘邦听了这番话啊,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这说明,鄂千秋摸准了刘邦的脉。

刘邦满意了,鄂千秋自然也就跟着沾光了。

于是就把鄂千秋从关内侯提拔为安平侯、还给了他两千户食邑。

所以人呀,要在关键时学会替领导说话。

象鄂千秋一样,完全看穿了刘邦的小九九和帝王心术。

再加上,天下已经太平了,国家更需要的是治国的文臣,而不是只会打仗的武将,所以刘邦才会抬举萧何,来压制曹参,以达到文治武功的平衡哈。

这鄂千秋啊,就是看穿了这一点,不得不说啊,有时候会说话,真的比能打仗还管用呢!

接着说刘邦颁奖的事。

鄂千秋说完话,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乐开了花,封赏拿到手软,还有了自己的食邑。

高帝又额外给萧何加了两千户,这萧何老大人,一下子成了人生最大的赢家!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和一身本事儿,哪儿能得到这样的封赏呢?

封完赏,就没多大事做了,刘邦就想吹牛了。

他要穿上好衣裳回老家栎阳。

说,这高帝老兄啊,一回到栎阳那叫一个嗨皮啊!

心情爆表,就像是常年漂泊在外的浪子,突然找到了家的感觉,你懂的那种哈!

说是夏天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他居然给自己的老爹太公,整了个尊号,叫太上皇。

太公这一听,眼睛都笑没了,心里那个美啊:“艾玛,我儿子这出息劲儿,真是没谁了!老头子我也能跟着风光一把!”

就在刘邦衣锦还乡,吹牛做大风歌的时候,北方出事了。

什么事呢?

匈奴的事。

想当初啊,匈奴见到秦朝,就跟老鼠见到猫似的,吓得往北溜了十多年。

后来秦朝垮台了,匈奴那边估计在搓手:“嘿嘿,机会来啦!”

于是这帮哥们儿,就悄悄地往南渡过黄河,准备趁机捡个大便宜。

匈奴单于头曼呢,有个倒霉孩子叫冒顿。

这冒顿啊,也算是个有故事的同学了。

你知道吗,那头曼又娶了个小娇妻,生了个小二子,然后就开始琢磨了:“这小儿子,简直就是我的小心肝儿啊,我得把他扶上太子宝座!”

可那时候东胡部族,牛得不行,西域的月氏部族,也不是吃素的。

头曼就想了个损招儿:“得让冒顿这小子出去历练历练。”

于是,一挥手,就把他发配到月氏,当人质去了。

你猜怎么着?没过多久啊,头曼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加紧攻打月氏。

月氏那边儿一看就怒了:“我靠,你这是要搞事情啊!那别怪我们对你的人质不客气了!”

于是他们就准备干掉冒顿。

可这冒顿也是个人才啊,居然偷了月氏的好马,撒丫子就跑,一路狂飙回到了匈奴。

头曼一看冒顿回来了,眼睛都亮了:“卧槽,这小子可以啊!这么惊险都能跑回来,肯定是个猛人!”

于是冒顿就升职加薪,走上了人生巅峰,统领了万名骑兵。

这冒顿可是匈奴的杰出领袖,把我大汉朝祸祸得不轻。

冒顿的一生,就说明,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抓住机会,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冒顿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5 7:02:2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