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11章 聂壹给匈奴挖坑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叶还生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听说武帝迷信了,有的人就来碰瓷了。

谁呢?有个毫县来的哥们儿,叫谬忌。

这老兄肚子里装的不是饭,是满满的墨水啊!

他懂得那些神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玩意儿。

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跑去给武帝出主意,说咱们得拜拜太一神。

他在给武帝的奏折上写道:“老天爷那儿,最牛的神就是太一神了,这太一神,可不是吃独食的,他还有五帝神当小弟呢!”

武帝一看这奏折,琢磨着:“这事儿好像有点儿意思啊!”

毕竟那时候的人,都迷信这些神啊鬼的,武帝也不例外,他也是个追求神秘力量的好奇宝宝。

于是啊,武帝大手一挥,就像在点菜一样,下令在长安城的东南郊,建个祭祀太一神的大祭坛。

这祭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建得比皇宫还气派,各种祭祀用品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个神仙版的购物天堂。

可见武帝对这事儿是多么上心啊!

祭祀那天啊,长安城内外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百姓们都争相跑来看这盛大的祭祀仪式。

武帝亲自登上祭坛,焚香祷告,就像在给太一神和五帝神,发微信红包一样,祈求他们保佑大汉江山稳如泰山,百姓们都能过上小康生活。

祭祀完毕后啊,武帝还特地下了道命令,把祭坛保护得严严实实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从此以后啊,太一神就成了大汉朝的国家级网红神灵,备受大家的追捧和喜爱。

而谬忌老兄呢,也因为这次出了个好主意,被武帝提拔成了大红人,走上了人生巅峰!

哪什么是太一神呢?

其实就是汉武帝皇帝过元宵节的仪式。

对了,就是正月十五呢,祭太一呗!

所以,对于吃货来说,祭太一就是煮汤圆啊,汤圆才是太一的形象代言人。

这祭太一的起点啊,在历史的长河里就像个迷路的小蝌蚪,找不着北了,得追溯到猴年马月去。

可是呢,这太一就是五帝的祖宗。

汉武帝刘彻,牛气冲天的摆弄这大汉江山。

他啊,钱包鼓鼓,百姓乐呵,国家富强,就想着长生不老,永远当个不老男神。

所以就听了廖忌这哥们儿的主意。

认为太一神,是天神里最牛的,五帝只是小弟。

得找个风水宝地,于是就找了翠华山西峰上的大石头平台,叫【接圣台】。

汉武帝就是在这个地方拜见太乙神君,跪下来叫爸爸的。

据史料记载啊,武帝每年春天都要去“撩日”,秋天去“撩月”,每隔三年还要大祭一次太一神君。

这祭祀活动啊,可真是够隆重的了。

所以啊,咱们现在过元宵节,吃汤圆的时候啊,也得想想这汤圆背后的八卦和历史渊源呐!

吃汤圆要感谢汉武大帝。

现在咱们说一个牛人,这人叫聂壹啊。

聂壹他可不是一般的土豪,他脑子一转,就通过王恢,给武帝献上了一个绝妙的计策。

聂壹说:“哎呀,武帝啊,你看这匈奴家伙们,刚刚才跟咱们汉朝和好,对咱们边境的吏民还挺信任的。

咱们不如就耍点儿小聪明,拿点钱财引诱他们过来,然后咱们埋伏好兵马,给他们来个惊喜,嘿嘿,肯定能让他们哭爹喊娘!”

武帝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计策挺有意思的,就召集公卿们来商量。

这时候啊,有个人就开始侃大山了:“想当年啊,战国初期的时候,代国那边虽然北边有匈奴的威胁,内部还有中原各国的军队牵制,

可是他们还是能够尊养老人,抚育幼童,按时节种粮植树,粮仓里一直满满的,匈奴都不敢轻易来犯。

现在呢,靠着陛下的神威,天下已经统一了,可是这匈奴的入侵却没完没了。

你说这是为啥呢?

说白了,就是咱们还没能让匈奴感到害怕呗!

所以啊,我私下里觉得,咱们得给这匈奴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这时候,韩安国也忍不住插嘴了:“嘿嘿,你们说得轻松!

我听说,高皇帝当年,在平城被匈奴围了七天七夜,饿得连饭都吃不上。

可是等到他解围,回到都城之后呢?

却没有因为愤怒,而去报复匈奴。

这是因为啥?

因为圣人有包容天下的气度啊!

不会因为个人的愤怒,而损害国家的大局。

所以高皇帝才派遣刘敬为使臣,与匈奴和亲,这样一来,现在已经让五世的人都受益了。

我私下里认为啊,咱们还是别惹这匈奴为妙,和气生财嘛!”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打还是不打,可真让人头疼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聂壹的计策,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

话说,这王恢可不是吃素的!

一听韩安国那话,秒秒钟回怼:“老铁,你逗我玩儿呢!

想当年高帝爷,那可是铠甲加身,利器在手,征战四方的大佬啊!

他老人家可不是怕了那匈奴,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能有个安稳觉睡!

可现在呢?咱们这边境,匈奴三天两头来串门,士兵们伤亡惨重,那运棺材的车队,比咱们这的快递小哥还忙!

看着都让人心疼!

咱们得给这些匈奴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花儿为啥这么红!”

韩安国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王恢你这是要上天啊!

不过我说啊,你这观念得更新一下了!

真正的大佬,那都是让敌人饿得眼冒金星,自己吃得满嘴流油;

让敌人乱成一锅粥,自己严明得像块儿冰雕;

等敌人累得像条狗,自己再悠闲地出手!

这样一出手,那就是秒杀的节奏啊!

现在,咱们如果冲动地,去打匈奴,那就是送人头的节奏啊!

孤军深入?

别闹了,那是找虐啊!

进军太快?

没饭吃啊,得饿成皮包骨!

进军太慢?黄花菜都凉了,还打个啥劲儿啊!

《兵法》都说了:‘孤军深入,容易被抓。’

所以嘛,我说还是少惹匈奴为妙,咱们安心过咱们的小日子得了。”

王恢一听这话,急得直跺脚:“哎呀呀,你这是啥啊!

我现在说的打匈奴,可不是让你们去送死啊!

咱们得利用单于那贪心的毛病,给他们下个套儿!

咱们就埋伏好精锐骑兵和壮士,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

咱们再守好险要地势,加强防御力量。

等咱们准备好了,就左翼打打、右翼撞撞、前面拦拦、后面堵堵,

嘿嘿,看那单于怎么哭鼻子!”

武帝听了这话,眼睛一亮,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哈,这个主意有戏!

来人啊,给匈奴整个【惊喜】!

让他们知道咱们汉朝可不是好惹的!”

哈哈,这下子可有得玩儿了,看看大汉朝怎么给匈奴上一堂生动的军事课!

让他们哭着喊妈妈去吧!

夏天六月,汉武帝可不是在吃西瓜吹空调,他在忙啥?

忙着给匈奴挖坑呢!

他把一干大将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韩安国当护军将军,李广成了骁骑将军,公孙贺是轻车将军,王恢是将屯将军,还有个李息,也捞了个材官将军当当。

这架势,战车、骑兵、步兵全都有,三十多万大军啊!

都猫在马邑附近的山谷里,等着单于这只大鱼上钩呢。

汉军这边也是拼了,找了个叫聂壹的家伙当间谍,假装叛变投奔匈奴。这聂壹嘴巴可厉害了,跟单于忽悠说:

“您看,我能帮您搞定马邑县的县令和县丞,然后献城给您。到时候,您老人家就坐等收财物就好啦!”

单于一听,眼睛都亮了,觉得这聂壹靠谱,立马就答应了他的计划。

于是呢,聂壹就屁颠屁颠地,跑回马邑县城,找了几个死刑囚犯,咔嚓咔嚓就给宰了,然后冒充县令、县丞。

接着把这几个倒霉蛋的头,挂在马邑城下,给单于的使者看,那意思就是说:

“快看啊,马邑县的长官已经挂了,你们快来捡便宜啊!”

单于这边一看,使者回来报告说,一切都办妥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带着十万骑兵就冲过了边塞,进了武州塞。

可是呢,走到离马邑县城,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单于就觉得不对劲了。

这满地的牲畜,怎么就没个放牧的人呢?

单于心里开始犯嘀咕,感觉像是踩进了坑。

于是单于就派人去攻打亭隧,结果抓了个雁门郡的尉史。

单于本来想直接宰了他,可这尉史却大喊:“别杀我,我知道汉兵埋伏在哪里!”

单于一听这话,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心里那个气啊:“妈的,我就知道有诈!”然后赶紧下令全军撤退。

撤出汉境后,单于还心有余悸地说:“妈的,抓到这个尉史真是走运啊!”

于是就把这尉史当成了救命恩人,还封他为天王。

边塞守军一看单于跑了,汉军追到边塞一看也追不上了,就只好全军撤回。

王恢那边呢?

他带着另一支军队从代地出发,本来是想偷袭匈奴的后勤的。

可一听说单于回来了,而且人还挺多,他也就怂了,没敢动手。

最后啊,这场大战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地结束了。

汉军虽然没抓到单于这条大鱼,但也算是给他来了个【惊魂记】吧!

哈哈,话说那汉武帝啊,对王恢可是火冒三丈啊!

王恢这家伙,嘴巴倒是挺能说的,给皇上解释得头头是道:

“皇上啊,咱们原本计划得妥妥的,把匈奴那帮孙子,引到马邑县城里,然后咱们的主力大军,就跟单于干一架。

我呢,就悄悄带着兵去偷袭他们的后勤,保证让他们哭都哭不出来。

可是啊,那单于狡猾得跟个狐狸似的,还没到马邑就带着全军溜了,

我这三万人的军队哪里干得过匈奴大军啊,去了也是送人头。

我当然知道撤兵回来是要挨刀子的,可这样一来,皇上您的三万将士就能捡回一条命了呀。”

汉武帝听了这话,心里那个气啊,简直能把王恢给烤了!

直接就把他交给廷尉去审判。

廷尉也是个狠角色,直接给王恢判了个,避敌观望,怂得不敢出击,的罪名,要砍他的头。

王恢这下可急了,赶紧给丞相田蚡送了一千金,求他帮忙摆平这事儿。

丞相田蚡呢,虽然心里怕怕的,但也不敢直接跟武帝说,就去找太后求情。

他对太后说:“太后啊,王恢可是第一个提出,在马邑诱歼匈奴主力计划的人,现在行动失败了就要砍他,这不等于给匈奴那帮孙子报仇了吗?”

后来啊,武帝去朝见太后的时候,太后就把田的话告诉了他。

武帝想了想,说:“这王恢是马邑计划的大功臣啊,我听了他的建议,才调动了天下几十万人马,搞这次大动作。

就算捉不到单于那孙子,王恢的军队去偷袭匈奴的后勤,也能给将士们出出气。

如今不杀王恢,我怎么跟天下人交代呢?”

王恢知道了武帝的话后,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凉了,最后就自我了断了。

从此以后啊,匈奴那帮孙子,就跟汉朝断绝了和亲关系,开始疯狂地进攻汉朝边境的要塞,入侵的次数多得数都数不清。

不过啊,匈奴人还是贪图在边关的互市贸易,喜欢汉朝的财物

。汉朝这边呢,也不关闭边境贸易市场,就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这可真是【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两边都各有算计,互不相让啊!

话说啊这大汉和匈奴一搅和,就到了在武帝三年。

公元前132年的春天,黄河这位老大哥,就开始搞事情了,直接改道换路线,从顿丘一溜烟儿地,往东南方向狂奔,好像在参加什么马拉松比赛似的。

哎呀妈呀,夏天刚到,五月丙子初三的那天,黄河在濮阳县的瓠子那地方又发飙了,直接决口。

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进了钜野县,跟淮河、泗水一起开起了大Party,结果害得十六个郡的小伙伴们,都遭了殃,一个个都成了水上漂。

武帝一看这架势,顿时就急了,连忙派出汲黯和郑当时这两位大将,带着十万大军,其实是民夫,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可这事儿,哪儿有那么容易呢?

他们辛辛苦苦把决口给堵上,结果洪水一冲,直接就给冲毁了,黄河水比熊孩子还调皮。

当时啊,田蚡这哥们儿的食邑,就在黄河北岸的那个县里。

这黄河一决口往南泛滥,他们县可就高枕无忧了,食邑收入还能蹭蹭蹭地往上涨,简直比炒股还赚钱。

这田蚡一看这机会来了啊,赶紧给武帝上书说:

“皇上啊,这长江、黄河的决口那都是天意弄人啊。

咱们人力去堵哪儿堵得住呢?

就算堵住了也未必符合天意呀。”

那些候望云气、搞法术的方士们也跟着起哄说确实如此。

这样一来啊,武帝就信了他们的话,觉得这事儿可能真是天意难违吧。

于是呢,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再征发人力,去堵决口了,直接让那些受灾的百姓们,自生自灭去了。

这可把那些百姓给坑惨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水上乐园,也无可奈何。

这田蚡倒是乐了,坐在家里数着增加的食邑收入,心里那叫一个爽啊!

估计晚上睡觉都能笑醒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4 20:22: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