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数学家,赚亿点小钱怎么了 027 厚重的历史感

从本章开始听

此番提交梅森素数是10万美元的获利,大概约合此时的人民币六十多万吧。

虽然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但也不算夸张。

毕竟正常来说验证一个数是否为梅森素数这个过程也是要耗费计算资源的。

前世在发掘梅森素数时,最火热的时候,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7万人,参加了GIMPS的国际合作项目,并动用超过70万台计算机联网来寻找梅森素数。

仅从人力、物力、计算力方面来说,寻找一个梅森素数所动用的资源往往是十分巨大的。

这样的投入往往意味着疯狂砸钱,毕竟计算资源不是免费的。

因此,虽然提交一个梅森素数会获得十万美元的奖励。

但十万美元比起正常在挖掘梅森素数所消耗的各种资源来说依然是不算什么的。

而且对于真正花费大量精力来挖掘梅森素数的人来说,十万美元能不能回本还得另说。

如果陆洲现在拒绝了相对应的报酬。

那么以后的人又该面临什么呢?

被道德绑架拒绝报酬么?

那样的话陆洲的做法岂不是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对后续发掘梅森素数者的一种不公平。

类似于子贡赎人却被孔子批评一般?

虽然这种数学方面的开放式项目基本都是全凭兴趣,但也不能一味地要研究者用爱发电吧。

甚至于现在的发现梅森素数所对应的奖金都有点少。

毕竟现在的奖金标准是上世纪末期提出来的了。

在上世纪末期10万美元还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吧,但考虑到通胀率之类的因素,在今天来说10万美元的购买力要缩水不少。

类似的还有七个千禧难题对应的奖金,在当时100万美元对应的奖金是一笔巨款,但其实在今天来说仅仅是百万美元恐怕是无法衡量千禧难题所蕴含的实际价值,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多于其实际价值。

陆洲并没有拒绝相应的奖金,但也没有表示的更热情,而是中规中矩地给GIMPS方面回了一封邮件。

-

在这之后,原本陆洲准备继续之前的肝书计划。

但没想到收到GIMPS的邮件只是个开始,陆洲陆续又收到很多封大洋彼岸的邮件。

这些邮件基本都是一些邀约。

这些邀约中除了一些兴趣组织的邀约外,甚至有一些海外大学数学专业发出的学术邀约。

其中不乏像布朗大学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

学术邀约嘛?

这些学术邀约倒是提醒了陆洲。

如果以后陆洲对于深入交流有什么想法的话,

那么完全是可以通过参与一些学术研讨会之类的手段。

这样也不至于是过于刻意。

学术邀约么以后的话可以酌情参与,不过现在的话就算了。

因为提交了一个新的梅森素数,因而邂逅学术邀约?

想想也有点兴师动众。

虽然一贯是如此的,但陆洲记得以前搞出梅森素数的人也基本都把相应的学术邀约给推了,陆洲也没必要去参与这样的邀约。

毕竟这样的邀约其参与者与其说是仰慕陆洲的学术水平,倒不如说是这些邀约者有感于陆洲的幸运,更遑论说是认可陆洲的数学成就。

因此当下这次的邀约对于此时的陆洲来说委实不必。

另外那些人与其是关注某个发现的发现者是谁,倒不如多关注发现本身。

陆洲委婉地回绝了相应的邀约。

-

虽然陆洲在提交梅森素数时用的是名字拼音对应的字母而不是杜撰的代号。

不过陆洲也不怕这会打扰到他平静的生活。

毕竟由“LUZHOU”这样的一串字母去推测一个中文名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有渠道能够了解到所谓的“LUZHOU”指代的就是陆洲,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重名的太多了,在中国,名字一样的没有几千也有大几百,谁知道哪个是哪个。

或许随着以后更多的学术贡献,陆洲早晚也会火出圈,但陆洲本人暂时却并不想过早的抛头露面。

何况此时的陆洲也只是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而已。

这种情况下去抛头露面刷名望那只会如伤仲永一般的透支将来。

正所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在当下这个年纪,哪怕是重生一遭。

陆洲也依然觉得现下的年龄段的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情是沉淀自己,而不是去过分招摇。

甚至于越是年轻越应该懂得沉淀自己的道理。

年轻时期是学习和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

通过积累知识和技能,你可以在未来面临挑战和机遇时更好地应对。

沉淀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为你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轻时期是规划和塑造自己未来的重要阶段。

通过沉淀自己,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

另外年轻时沉淀自己意味着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你可以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培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这些经验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年轻时期是最佳的时间窗口,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成长和沉淀自己,才会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即便是有系统加持,陆洲今生成长之路只会更加顺遂。

但陆洲依旧是坚定的认为,只有沉淀自己才能厚积薄发。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陆洲继续了他的刷书之旅。

陆洲看的是物理学中热学与统计物理学这方面有关的书籍。

陆洲明白热学与统计物理学这是一片广阔而深奥的学问领域。

许多科技的进步都与这些学问密不可分。

陆洲也知道,尽管他今后未必一定就去研究物理学。

但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对他的未来发展同样是有帮助的。

陆洲翻看了很多热学与统计物理学有关的专业书籍。

他默读着每一个定理和公式,尽力去理解。

尽管有的公式陆洲并不陌生,但陆洲同样是认真对待。

在陆洲的眼中,知识就像是璀璨的宝石。

他知道这些宝石将会构筑成他未来成功的基石。

当然,陆洲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

一般地,要系统地了解一个陌生的学科,从教科书入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未必就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本教科书的诞生是真的有学者愿意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单纯是有的大佬为了炫耀自己很牛比。

有的教科书虽然很经典。

但经典的另一面往往是历史悠久。

部分教材虽然有着广泛的使用程度,但甫一翻开这样的书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很有厚重的历史感(低情商:很过时)。

在这种情况下,陆洲也没有一门心思地去看教科书。

而是留出了一部分去看相应的论文。

尽管过于深奥的物理学方面的论文陆洲目前也无能为力。

但对于一些综述性质的文章还是问题不大的。

综述文章通常是学术期刊或学术出版物中的综合文献回顾,它们涵盖了特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

综述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争议和前沿动态。

同时这类文章还会提供对相关文献的引用,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感兴趣的主题。

如果你想对一个学科进行快速了解或跟踪最新研究进展,阅读综述可能更合适。

总之,陆洲觉得在看教科书的同时,翻阅一些相关的综述能作为看书了解某一学科时的补充手段。

阅读教科书可以建立你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概念框架。

而阅读相关综述可以帮助你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和重要领域。

二者刚好相辅相成。

当然了,此二者也都是理论方面的了解。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将来还是要尝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探索其中的奥秘。

毕竟物理是一个实操性比较强的学科。

没有实操的话终究是有点不完美的。

不过暂时还是先把理论搞好再说吧。

而且从陆洲的自身出发,陆洲毕竟以后基本盘还是要放在数学上。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兼顾物理方面,也是倾向于理论物理学家那个路线,而不是倾向于实验路线。

因此当下将关注的重心放在理论方面也没什么不妥。

在辨明路线问题后,陆洲就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进度。

……

在过目不忘能力的加持下,陆洲看书的速度往往取决于翻书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陆洲的最优选择当然是快速浏览就足够了。

虽然图书馆里关注物理方面书的读者寥寥无几。

但陆洲这种怪异的阅读行为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2:03:2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