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灵之旅 中屏镇农贸市场(3)

我们的心灵之旅 幸福普通人 都市言情 | 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7:30左右我打开门,提着大公鸡向中屏镇农贸市场方向慢慢的走去。

这中屏镇农贸市场是近几年才建设起来的,以前卖菜的老板没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农贸市场,天晴还好,下雨天就要撑起帐篷,在冷风和雨水中去卖菜,中屏镇农贸市场里面可以通水通电,部分地方还可以接入宽带,这几年中屏镇上的硬件基础设施变化比较大,电网升级改造时,把电线杆都加粗加长了,电线也加粗了,用电线路安全问题也检查了,街上的道路边也规划了停车位,还设置了好几个临时停车场,在街上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白色大铁皮垃圾箱,平常大家都开始习惯把垃圾放在大铁皮垃圾箱里面了,街上每家商户前面都有政府赠送的小垃圾箱,以及政府赠送的小圆柱体花盆,晚上有太阳能路灯照明,每个街道的路口都有方向指路牌,医院,学校,政府,全部都有指路牌,还有一些村路口都有村的名字,还有一些养花的基地,养花的基地旁边是小河,这些小河旁边是可以散步的小路,这些小河弯弯曲曲,清凉的河水24小时不听的留着,发出叮叮咚咚的河水声,在中屏镇政府引进了许许多多的农业投资项目,有万寿菊基地,有蓝莓基地,还有一些试种车厘子的基地,以往好些在县城里面的常常见到的路标与路牌设计与规划,现在在中屏镇也随处可见。

走了三分钟左右我走到了中屏镇农贸市场后门,我从后门进去了,一进农贸市场我就看见卖鸡杀鸡的老板已经准备开门营业了。

我说:“早呀,帮我杀一只鸡。”

老板说:“把鸡放在这里,要等半个小时才能来拿。”

我说:“好的。”

只见老板把另外的一半转连门打开,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鸡笼,每个鸡笼里面有10只鸡左右,那些鸡好像在笼子里面关的久了,也并不怎么蹦蹦跳跳,反而适应了鸡笼的束缚,突然不知道从那个地方跑出来了一只母鸡。

老板说:“跑了一只鸡出来了。”

老板对我说:“这只鸡的翅膀有没有捆住?”

我说:“已经捆住了。”

在当时我心理想,30分钟左右呀,等下就是8:00左右了,这个时候我要去开门营业了。于是我打了一个电话给老婆:“杀鸡老板说要等30分钟左右才能够拿鸡。”

老婆说:“那不如你去菜场转一下买点菜。”

我说:“买什么菜呢?”

老婆说:“你买一点玉米,小瓜,黄瓜。”

我说:“好的。”

于是我离开卖鸡老板的店面向菜摊这边走来。

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因为我来中屏镇已经快有有15年了,很多人以前都在我们家交过电话费,买过手机,所以看上去全部都是熟悉的面孔,当然也包括哪位帮我杀鸡的老板。

有位米线馆老板的妈妈差不多65岁左右,头发已经白了,但是染过颜色,我看见她在卖大蒜,她的大蒜不多,她还卖一点点香菜,当时我看见了她,她也看见了我,突然她走到我身边来说:“这个新换的老人机电池很耐用,充一次电差不多可以用十几天,如果以后电池板都这样耐用就好了。”

我说:“你先用着,如果哪里不好用我可以帮你带到昆明去修。”

她说:“好的,好的。”

她旁边有一位老人50岁左右也在买菜,她的菜比较多,零散的摆在地上。她对我说:“要买点菜吗?”我说:“有没有黄瓜?”她说:“没有黄瓜。”

旁边有一个菜老板在卸货摆货,这个菜老板我经常见到,他的老婆我不怎么熟悉,因为我平常很少到农贸市场去买菜,我们家的菜基本上都是老婆购买的。

就在这个卸货的菜老板的旁边我早早的就看见了有一对夫妻,他们也是卖菜的,老板30岁左右,身材高大,体型偏胖,老板娘27岁左右,身高1.6米左右,体型微胖,他们夫妻这几年在我这里差不多买了四五台智能手机,他们也经常在我家买充电器,一直照顾着我们家的生意。老板娘看见了我对我说:“老板,这么早啊,要买什么菜?”

我说:“是的。”

老板娘说:“一年都不见你来卖一次菜。你老婆呢?平常不都是她来买菜的吗?”

我说:“她生病了,不能够来买菜。”

她说:“是这样呀。”

我说:“是呀,对了,有没有玉米,刚刚在你们这里看见了玉米的,现在怎么找不到了呢?”

正说着老板娘在她们家摊位下面拉扯着一个大大的灰白色的蛇皮袋子,然后她把蛇皮袋子的口打开让我挑选玉米。这些玉米的皮还没有剥,玉米的须须都露出来了,如同是一个黄色的毽子一样。

我说:“什么样子的玉米新鲜一点呢?”

老板娘说:“随便挑,都比较新鲜。”

于是我挑选了5个玉米棒子,这些玉米都比较大,比较饱满,我心想,尽管家里的菜在冰箱里面还有很多,现在老婆生病多买点她喜欢吃的菜。

这时我看见男老板正在卸货,他把很多新鲜的菜都放到他们家摊位旁边的地摊上,我看见他搬了一大筐小瓜到地上。

我说:“这些菜都是从昆明进的吗?”

他说:“这些菜是从禄劝县进来的,禄劝县进来的菜有些贵,但是都是本地菜,去昆明进货要进很多才划算,而且蔬菜有保质期,进多了卖不掉的会坏掉,或者说是会不新鲜,而且去昆明的过路费油钱比较贵,随随便便在禄劝县进了一些货,现在是淡季这些货也够卖了。”

中屏镇距离禄劝县差不多1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中屏镇距离昆明市差不多2个半小时的路程。

我去装小瓜的篮筐里面选了5个大个的小瓜,小瓜煮淡水汤,老婆是比较喜欢吃的。

我又在他们的摊位上看了看黄瓜,黄瓜在哪里呢?

黄瓜挨着西红柿筐,于是我在黄瓜筐里面选了5个比较新鲜的黄瓜。

菜选好之后,我对老板娘说:“你称一下吧。”

老板娘把玉米和小瓜放在电子秤上一起称,然后把黄瓜单独称,因为大家都极其熟悉,我想她卖菜价格也不会贵我,所以没有去看电子秤价格与重量,也没有问她蔬菜价格和斤两,我只是问:“老板娘,一共多少钱?”

老板娘说:“一共43.6元,你付43元就可以了。”

找了一下他们家的微信收款码,我拿出手机扫了43元。

我说:“老板娘43元我已经付款成功了,你注意查收一下。”

接着就听见微信语音到账的声音,微信收款43元。

我付完款之后我看看时间差不多7:50分左右,所以我在卖菜老板娘的摊位那里找了一个粉红色破旧的小塑料凳子坐下来了。这个小凳子的中间已经破了一个大缺口,我坐上去的时候生怕这个凳子会被我的屁股坐垮掉,最后还好这个凳子没有垮掉。

我抬头望了一下前面,只见我前面有一堵墙,强上挂着一些关于中屏镇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的名单和照片。经理是某某某,主任是某某某,管理理人员是某某某,财务管理是某某某,清洁卫生管理是某某某,垃圾清扫员是某某某。这些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和垃圾清扫员我都认识他们,他们还兼职着中屏镇的消防部门。也兼职着中屏镇上的垃圾卫生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秩序的维护。

在把眼睛往右看一下,我就发现农贸市场里面有两个车位,虽然只是两个车位,但是也还是规划的妥妥当当的。

不一会儿,来农贸市场买菜的人越来越多,我远远的看见了中屏街上久香阁饭店的老板背了一个箩筐来买菜,我也看见以前在我们家服装店开米线馆的老板娘来买菜,她看了看我说:“这么早来买菜。”

我说:“是的。”

她在我旁边的菜摊上选了一些菜。我看见又有几个中屏镇上的饭馆老板来我旁边的菜摊上来买菜。

突然有一个人来我坐的那个位置买菜,她买了一些大葱,买了一些嫩茴香,买了一些长长的青辣椒。

她问卖菜的老板娘:“这些多肉的红辣椒和长长的青辣椒价格一样吗?”

老板娘说:“价格一样。”

不一会儿她就选好了她的菜,她把菜放在电子秤旁边。

卖菜的老板娘把菜一一的称好。

她问老板娘:“这些菜一共多少钱?”

卖菜老板娘说:“一共91元。”

于是她把菜都放到电动车上,她刚要起身开动电动车从农贸市场后门方向走去,但是农贸市场后门方向有许许多多买菜的人,于是她把电动车调了一下头,往农贸市场大门方向走去了。

我问卖菜老板娘:“刚刚这个买菜的人是中屏街上那家餐馆呀?”

卖菜老板娘说:“她在政府里面煮饭。”

我当时想农贸市场就是衣食住行之中的食了,自己不去亲身体验买菜,很难理解卖菜人的不容易,买菜的人有限,卖菜的人有比较多,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经济环境可以惠及所有的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工作和合情合理的收入,一个良好的经济循环路径就慢慢的形成了。起初我还会隐隐约约觉得43元就只是买了三袋子菜,每个袋子5个菜,5根黄瓜,5个玉米,5个小瓜,后来想想,现在我物价水平的高低我是不怎么清楚的,毕竟通货膨胀一直都会有,人们一旦去消费很容易就感觉到购买的商品价格会偏高或者是偏低,但是无论价格是否会超出我们的心理预期,或者说是低于我们的心理预期,我们一般情况都会去选择购买,因为经济是一个大循环体系,成千上万的生产和消费就是以这种形式产生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差不多7:55分了,我得看看我的鸡杀好了没有。

我起身望了望整个菜市场,远处卖猪肉那边的老板已经出摊了,还有一些卖菜的老板没有来,整个农贸市场显得比较空荡,后门方向这边买菜的人倒是挺多的。

我往帮我杀鸡的老板那边的方向走去,途中有一个65岁左右的老人示意看我要不要买点她的青菜,我一边走一边摇头,其实我真的想帮每一个人都买点菜,让他们都能够赚点钱,但是我又吃不了那么多菜,面对实际情况我只能选择性的在非常熟悉的人那里买点菜了。后面我写这篇文章时又想想,现在不就是国泰民安的时代吗?国家不是为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营商环境吗?人们能够安安心心的卖菜不就是在安居乐业吗?我何须为她是否能够把菜卖完而担心呢?

不用几步路我就来到了帮我杀鸡老板的门前了。这时杀鸡老板和老板娘都站在他们的摊位前,他们摊位前有一个工作间,工作间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七只死去的灰白色的鸡,杀鸡老板娘的右边挂着一只浅黑色的鸡。杀鸡老板和老板娘一直忙着手上的活计,看样子是比较忙碌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凡事遇到一个熟人或者是正在熟悉的人,我都想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好像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了。人终究是情感丰富的动物,人们总是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了解,任何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只是人们向往相互理解相互了解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

我对他们说:“杀了这么多鸡呀?”

老板娘说:“是的,等下就要送到学校里面去了。”

我说:“那是送去中屏镇中学吗?”

老板娘说:“是送去小学和幼儿园,中学没有在我这里订购鸡。”

我说:“你们家小孩读多大书了?”

老板娘说:“一个读初三,一个读五年级。”

我说:“她们成绩怎么样呢?”

老板娘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成绩,成绩一般,差不多中等成绩偏上,你知道的初中的学生比较多,她们班有好多成绩好的学生。”

我说:“她是在禄劝一中读书吗?”

老板娘说:“不是在禄劝一中。”

我说:“好多成绩好的学生家里可能很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小时候可能有大人专门的辅导学习,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

老板娘说:“是的,你们家小孩读几年级呢?”

我说:“一个读小学六年级,一个读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般般。”

说着杀鸡老板娘就把一只挂起来的鸡装在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然后又在白色的塑料带上套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然后把鸡递给我了。

我说:“老板娘,可不可以帮我把鸡剁一下,剁成小块。”

老板娘说:“我们早上比较忙,我们等下要把鸡送到中屏小学和中屏幼儿园,你自己回去剁吧!”

我说:“好的,谢谢,帮忙杀这只鸡需要多少钱?”

老板娘说:“只要5元钱。”

于是我用微信扫码扫了5元钱给他们。

提着鸡,我去菜摊拿我买的菜去了。

菜拿好之后,我准备从中屏镇农贸市场后门出来。

刚刚快走到后门门口的时候,哪位米线馆老板的妈妈小声对我说:“要不要大蒜,我送一点大蒜你们吃。”

我迟疑一下说:“谢谢,不想要大蒜。”

我真的不想买大蒜,我也不想平白无故的让老人送一点大蒜给我,所以我就说不想要大蒜了。

我提着鸡以及我买的菜走出了中屏镇农贸市场,向我们家的手机店与服装店走来。

后记:全国各地的菜市场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我选择把我在菜市场经历的故事记录下来,记录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者,让我们更多去了解与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2023年2月23日到2023年2月26日11:18分写于中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20:53:2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