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我的别墅通大唐 第三十五章 去县衙报案

从本章开始听

“留下这个妇人带回客栈,其他的人都剐了吧。明日我们去句容。”李天成冷冷地说道。

那几个塞了嘴的汉子伏在地上,头如捣蒜哀求着。

“怒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自己造的孽自己受!剐了!”李天成唱了句后世的歌词,命令道。

老兵到自己府上也是过得安逸,恐怕忘了当年的血腥吧。李天成一是出于对人贩子的憎恨,二是要唤起老兵的血性,残忍就残忍,反正穿越了,我有空间加持,怕个球!

老婆子用绳子直接勒死,挂在院子里的树上,套了个牌子“当拍花子的下场”!

那妇人又眼瞅着李家老兵活生生地用瑞士军刀一刀刀地剐了5个男人贩子,几个时辰之中昏死过去几次,又被冷水浇醒,早已是呆若木鸡,这小娃娃狠呐!

李天成却是一脸平静,回到客栈洗了个澡,睡下不提。

第二日,众人去了陈老爷家。

“陈老爷,这些娃娃,都是被拍花子迷倒准备运到句容的。”李天成说道。

“可怜见啊,这些苦命的娃娃。”陈夫人倒是先哭泣了起来。

“成哥儿,事情已经明朗,不如去县衙报官?”陈老爷体制内出来的,还是相信体制内。

“陈爷爷,你认为这官衙会如何处理?最多各找各家,到此为止吧。”李天成不用想都知道县衙会如何处理。不是不想处理,而是根本就做不到。前隋的政权基本上已经瓦解,现在江淮各县的基层治理基本上是勉强支撑,人心涣散,哪有余力去做事情!

“话虽如此,成哥儿,这转运的100多太平县娃娃,如果不通报官府,我们如何去的句容拿人?”陈老爷还是体制内思维。

“陈爷爷,我信不过县衙,但是我相信你。这40多个娃娃,家里现在肯定很急,等县衙处置完还不知何时。不如这样等会我开个解药,他们醒了之后就放了吧。你叫下人通知家人和本村族长前来领人。如果有年纪小的,不知道父母所住的,暂时用马车送到萧家村,交给我家人代管。其他的,我们带着昨晚的那个妇人去官府报案。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李天成知道这事官府最好不要插手,插手都是麻烦事儿。但是又不能不给陈老爷面子。

这陈老爷虽是个退休的前隋官员,倒也是不怕县上找上门来的。乡贤士绅也有权利处置这类事情的,何况这拍花子是人人喊打,百姓深恶痛绝,就不信这县衙会有什么说辞!

“成哥儿,我也和你一起去见县官。”陈老爷担心这虎头娃娃去县衙会吃亏。

这众人拿了那妇人便往这县衙来。这传说中的县衙到底长得啥样,李天成心中充满了好奇。李天成在后世跟爷奶参加老年购物团,去山西平遥旅游,参观过县衙。但是那是明清以后的县衙。隋唐时期的县衙肯定是和明清不一样的。

县衙作为封建社会基层代表,是知县行使权力,也是衙门里官差办公的地方。所谓“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之识。衙署的设置,且有一定的规制:“衙署治事之堂为大堂、二堂,外有大门和仪门,宴息之所为内室、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

太平县衙位于北门大牌坊街,据说建于南朝齐梁时期。目测占地面积十亩多,有大小院落多进,房舍百余间。衙署的建筑规制,呈一心三带二区的空间结构。县衙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整个建筑布局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监狱居南。看起来还算不错,

见众人黑压压地来到县衙门前,一个门子早已一溜烟地去通报了。众人等了半晌,一个头戴乌纱幞头、身穿绿色圆领窄袖袍衫、腰系红带、足登乌皮六合靴,标准前隋官服的胖胖的男子从大门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个身着青色的小吏。

“哎呀呀,陈员外,许久不见,今天您老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快里面请。”胖子一脸堆着笑容。员是官员编制,员外是现在不在编制内、曾经做过官员的人的称呼。

“见过崔县令。”听口气,陈员外倒是和这县令没多少交情。

和想象的不一样啊,报官不都是要击鼓鸣冤么?县令咋跑出来呢。李天成一想,是了,这陈老爷是前隋礼部郎中致仕,级别比县令高。陈家在太平县是有名的家族,县令自然不敢怠慢,出来迎接下也算正常。

一番寒暄之后,众人跟着县令进了大堂。县衙大堂倒是和后世电视上见过的没多少区别,

大堂中间悬挂“太平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县令的三尺法桌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高脚胡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折扇。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原告席,右为被告席。柱上嵌木联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有眼力见的小吏给陈老爷搬了张凳子,众人站在下堂。

苦主裴秀才把自己家桥哥儿被拐子拐走一事先仔细说了一遍。

陈老爷接着又把昨晚李天成等人营救出40多个迷倒的小孩一事说了一遍。他倒是不知道李天成在西城民宅杀人的事情。

等带上昨晚那妇人,把左梦真指使他们拐骗孩童等情由说完,崔县令倒是吃了一惊,对堂下一个小吏说道:“朗朗乾坤,我太平县居然发生如此骇人听闻之案件,你们近期可曾接到百姓报案?”

一个李天成十分熟悉的声音,“禀崔县令,小的们并没有接到过百姓报案。”定睛一瞧,原来正是那栽赃陷害他的王二禾。王二禾说完,眼神冷冷地瞥了李天成一眼。

“回崔县令,前些时日确有百姓在衙前徘徊,问他们有什么事情也不说,估计可能和这拍花子案有关。”李天成再一看,好嘛,这不是刘捕头么。他这话倒是滴水不漏啊,倒查起来也查无实证。看来是有人来报过案,结果没有受理。也不知道这崔县令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崔县令愣一下,回想起前几日刘捕头确实和他说过有一个案子,当时他正操心后宅发生的窝心事,也没多问。想来就是这个拍花子案了。尴尬了下,又问那妇人道:“你等同谋何处!速速招来!”

那妇人跪在地上,胆怯地看了眼李天成,回道:“我等7人,除了我,都被小爷剐了!”

县衙大堂外已经陆续进来一些百姓,都是来看热闹的。古代除了少数案件都是公开审理的,围观并不违法的。

崔县令听闻此言,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哪位小爷,现在何处?”

“回崔县令,是在下剐了这些该死的拍花子,救出迷倒的孩童!”李天成正步上前,大声说道。

崔县令看见堂下一个几岁的娃娃穿着一身白色的袄子,头上戴着个虎头帽。

“陈老爷,这是?”因为来时李天成和陈辅敬是一起来的,而且陈辅敬还牵着李天成的手,崔县令以为是陈老爷家的孙辈。

“这是我的忘年之交小友,他叫李天成,是中沟萧家村的李氏家主。”陈辅敬微笑道。

崔县令怎么说也是一县之主,对太平县这一年发生的一些新鲜事自然是知道的。从琉璃瓶到县城的大棚蔬菜、各种禽肉、香皂、洗衣粉等,再到萧家村纵火行凶案,都和这位传说中的虎头娃娃有关。崔县令走下堂来,仔细端详了李天成一番,问道:“敢问小哥儿可是李天成?你是怀卫王李玄霸之子?”

崔县令是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族人,他家有人在长安李唐做官,自然是知道李渊刚刚封了自己死去的三子李玄霸为怀卫王。

“禀崔夏令,我就是李玄霸之子李天成!”虎头娃娃朗朗说道。县衙大堂一阵骚动。

战神李玄霸的事迹在隋唐时期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这娃娃是李玄霸的儿子?

“崔老爷,也不要听他一面之词,还是查证的好!”王二禾突然冒出一句。

“对啊,李玄霸的儿子怎么可能在江南呢,不是在长安吗?”人群中也有人疑问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0:06:4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