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对比:大航海开启,谁小丑? 第六十八章 大明国立水泥公司!(求鲜花 票票)

从本章开始听

小朱詹基被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挠着脑袋嘿嘿的笑....

而这,也是本世界朱詹基,所完成的第一个重大发明!

.......

此后,基于朱詹基对于水泥的发明和后续的改善。

朱棣下令工部,按照太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开始大批量的制作水泥。

朱棣将这种水泥,用于皇室工程的建设,效果出奇的好。

而朱棣,拥有了这种领先世界的材料,也正式开启了大明的“国道计划”!

“国道计划”,即由皇帝朱棣、太子朱高炽,和年少的太孙朱詹基共同策划。

由工部具体出资实施的,全国道路交通改善计划。

在朱詹基提出的建言中,为大明规划了“八纵八横”共十六条庞大的道路交通网络。

八纵,分别是由北到南的“沿海道”。

从首都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道”。

从首都北京,到香港的“京港道”。

从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道”。

从北京,到广东的“京粤道”。

从漠南蒙古的呼和浩特,到广西南宁的“呼南道”。

从北京,到云南昆明的“京昆道”。

从宁夏银川,到海南的“银海道”。

从甘肃兰州,到广东广州的“兰广道”。

此为八纵。

而八横,即全国范围内,横向的八条线路。

包括从绥芬河,到满洲里的“绥芬道”。

从北京,到兰州的“京兰道”。

从青海,到银川的“青银道”。

从江苏连云港,到新疆迪化的“陆桥道”。

从上海,到成都的“沪蓉道”。

从上海,到昆明的“沪昆道”。

从福建厦门,到重庆的“厦渝道”。

从广州,到昆明的“广昆道”。

.......

这八纵八横,共计十六条交通路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同时,这也是一个长期计划,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

这个工程,建立在太孙朱詹基,成功发明水泥的基础上!

有了这十六条线路,大明全国的交通网络将会被彻底盘活!

而届时,不仅各地人员、商贾之间的交流和接触会变得频繁。

各地方文化的交融,也会更加迅速!

此举,将极大的推动大明人口的流动,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

而这十六条道路,贯通全国。

不仅可以作为民用运输。

在战争发生时,更是中原向地方紧急派军,地方向中原紧急勤王的关键通道!

行军、运输、后勤、补给.......

战时,这八纵八横的十六条道路,就是大明极为重要的军事通道!

而有此通道的存在,大明军队的行军能力,补给能力,作战能力,都会得到十足的提升!

可以说,这八纵八横十六条道路,将会把整个大明的血脉给打通!

对于这个“国道计划”,大部分朝臣都表示支持。

但也有少部分臣子提出异议。

“皇上,臣对太孙之计划,有不同的看法。”

太常寺卿杨溥站出来说道。

“试言之。”

朱棣准奏。

“臣认为,即使太孙所发明的这种水泥,造价便宜。”

“但‘八纵八横’的道路交通网络,连接南北,贯穿东西!”

“如此庞大的国家级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

朱棣若有所思.......

此时,礼部侍郎宋礼,也站出来说道:

“臣附议杨大人的观点。”

“八纵八横,长远来看,确实利国利民,裨益良多。”

“但就眼下来看,却将极大的消耗大明国库,还需要征召许多民夫……”

“这样草率的决定,和当年隋炀帝杨广,执意挖掘大运河,有什么区别呢?”

“八纵八横的建设,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看到成效。”

“与大运河一样,属于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的事业!”

“臣不认为‘国道计划’是错误的,但隋炀帝的前例就在眼前,他的结果,想必陛下不会不知道……”

杨溥、宋礼等人劝谏,字字珠玑,让朱棣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起来.......

.......

【平行世界-吴义】:“对啊对啊,这种水泥道路固然优势很大,但在全国范围内搞如此庞大的工程,所需要的人力财力,也绝对是很恐怖的.......”

【平行世界-夏元吉:】:“哈哈哈,什么水泥,什么道路交通网络,什么八纵八横.......”

【平行世界-夏元吉】:“这些东西,不过是狗屁罢了,没钱,也只是一句空话!”

【平行世界-杨士奇】:“不错。”

【平行世界-杨士奇】:“没有足够的资金,这项工程也很难展开。”

【平行世界-杨士奇】:“如果要强行动用国库里的银子的话,那么大明的财政,将会很快入不敷出!”

.......

平行世界的众人,听到杨溥、宋礼等人的话后。

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开始在这一点上不断抨击本世界朱詹基!

然而这小小的一点困局,却根本难不倒他.......

小太孙朱詹基,再一次展现了他超脱群人的头脑!

只见得视频中,小太孙朱詹基站到朱棣面前,奏答道:

“八纵八横,所费甚巨,臣亦知之。”

“但是宋侍郎所言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臣却不敢苟同!”

“这水泥,并不是只可以用于政府工程,更可以拿来民用.......”

“这个配方,目前只有臣和工部的几位大臣知道.......”

“臣的建议,是以大明政府的官方背景,建立一个‘大明国立水泥公司’!”

“招募工人,自建工厂,将生产的水泥卖向民间!”

“水泥这种优质的、廉价的、易产的材料,一定会得到民众的青睐,同时产量也低不了!”

“如此,便可以弥补“八纵八横”道路工程,修建资金上的不足!”

“故而,何以称之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呢’?”

“明明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名流万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7:30:4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