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附身刘焉,开局忽悠关羽张飞 第三十章 招贤令

从本章开始听

求贤令才贴出去不到半个时辰,城门口就已经人山人海,路过的百姓谁都要去看一眼。

“上面写的什么啊?”

“你没听见那军士在喊吗?咱州牧大人要寻找人才,招募天下各州英雄呢!”

“什么?天下各州英雄?不是益州本地人也可以?”

“对啊,听说还可以推举领赏呢!要是你推荐的那个人被州牧大人录用了,你就能拿到十金!”

“十金!那可以买五百石粮食哇!”

“是吧?哎呀我不和你说了,我赶紧找写书先生抄两份求贤令,送给我那远在幽州的朋友!”

“我也写一份送荆州去,那有我一个朋友身手功夫厉害得很。我没什么才能,但我可以举荐别人啊!”

类似于这两个百姓的对话还在更多的地方发生,如同发展下线一样,推荐人就可以拿赏钱,何乐而不为呢?刘焉的求贤令靠着老百姓的力量火速扩散到大汉十三州。

接下来的日子,州牧府门前排起了长龙,有益州本地人,也有邻居各州的,更有千里迢迢从辽东赶来的人。

刘焉掐着点计算时间,现在是188年末,董卓还没入京乱政,历史上的那些军阀譬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还没开始招人,趁此机会他可以先发制人。

再加上汉朝的选拔人才制度——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汉武帝创立这一政策放在当时咋一看确实不错,但是由察举而成为官吏的士人只占总官吏人数的极少部分,而且有许多小人利用察举机会,或贿赂或靠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对象。尤其是到东汉中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

在万恶的旧社会,能力在出生面前就是个屁,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国家级的编制就那么几个坑。有多少人连载史书中留个路人甲的名字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刘焉的这道求贤令打破了察举制的门阀,【唯才是举】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那些许多不为人知的、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的贤才有了一个一展才华的机会。

如此众多人才流落在外不得重用,刘焉恨不得统统将他们收入麾下。

求贤令发布后,报名人数众多。

在三国前期,很多名将名士一开始都是默默无闻,再加上很多诸侯心高气傲,以相貌和家世取人,极容易看走眼错过人才。

为了避免人才走丢,刘焉自然要亲自审核报名者。

刘焉坐在大堂上,大堂中央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整整齐齐垒了小山似的一堆黄金。这些黄金不仅是用来赏赐的,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人看见——我,刘焉言而有信!

第一位报名者走了进来,是一位相貌魁梧的壮士。

即使在年末天寒的日子,这位壮士依旧穿着无袖单衣。身上隆起的肌肉充满力量感,无不彰显着暴力。

刘焉惊奇地看着来人,问:“敢问壮士姓名?”

壮士先是抱拳对刘焉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如钟,昂首道:“在下名为典韦,陈留己吾人。听闻州牧大人招揽天下英雄,在下自负有一些武艺,特地前来投奔大人。”

典韦!

刘焉听见名字顿时一阵激灵,不得了,这抽到的第一张牌就是SSR!

刘焉非常清楚,论三国历史上排行第一保镖是谁,非典韦莫属。

他被称为古之恶来,曾与许褚大战不分胜负,能逐虎过涧,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后来由于被胡车儿偷走武器双戟,孤身一人拖住反叛的张绣军整一支大军,最终寡不敌众被杀。

典韦这个人物,既令人敬佩,也令人惋惜。

现在,这样一位保镖投到了刘焉门下,刘焉再也不怕遭人暗算了。

虽然说他现在也有一身武艺,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命要紧。

刘焉激动归激动,但是正常程序还是要走,于是问道:“典韦,能否展示一下你的武艺呢?”

典韦回答:“喏。”

只见他四处看望,走到大厅外的庭院中,见院内有一只二百公斤的青铜大鼎。于是指着鼎道:“我能举起此鼎。”

旁边的侍卫面面相觑,有人提醒说:“壮士,此鼎有二百公斤。”

典韦大笑,在众人的注视下沉下腰,扎紧马步,双臂抱住鼎。只见他的浑身肌肉绷紧,手臂上的青筋暴起,一声大喝,青铜大鼎竟缓缓离开了地面,被典韦举过肩膀高。

“好!”

“厉害!”

围观者纷纷鼓掌叫好。

典韦举过鼎后,把鼎放回原位,气息如常,面不改色。

“我观壮士之力,有如当年霸王之气势。今得壮士,实乃吾之幸也!”

刘焉赞叹道,握住典韦的手腕一起回到堂内,当众从堆满黄金的桌案上拿出五十金,赐给典韦。

“来人,取来我那件虎皮大氅赐予典韦。天气寒冷,怎能身披单衣?要是冻坏我未来的一员大将可如何是好?”

刘焉一番真诚话语当场打动典韦的内心,他跪下拜谢:“典韦愿为主公鞍前马后,唯命是从!”

刘焉听得清楚,典韦对自己的称呼变了。

由“州牧大人”改为“主公”。

好啊,收获一名大将!

面试还在继续,典韦后面的连续几个面试者都是一般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刘焉思考后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在个郡县上任地方官,作为后备人才。

紧接着进来两个益州本地人。

“巴郡人士严颜。”

“巴西郡阆中县人黄权。”

两人抱拳站于厅上,齐声道:“见过州牧大人!”

【求花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14:43:0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