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叔公,朕求求你当个人 第四十章 解锁专属基因:【水土不服】

从本章开始听

锦绣殿,后院。

这里好几亩的土地上,此刻绿色植株繁茂。

“蒙田,你带十几个护卫去挖点看看。”

朱浪一声吩咐。

蒙田等人立刻就扛起了锄头,下地挖土。

如今,他们对少爷佩服到五体投地。

两个月前,少爷还只是个平民,卖掉祖业,进京探亲。

这会已经成为了丞相。

而且这段时间,他们在皇宫的伙食那叫一个绝。

众人挖土豆,引起了更多人的围观。

年伯、李夕瑶都赶了过来。

他们想要看看土豆是否真的能够亩产万斤?

朱浪又对年伯说道:

“年伯,你派人去将张老、杨老、吴侍郎请来。”

年伯立刻会意。

...

不一会,吴琳等人赶了过来。

他们亲眼见到,蒙田从田里挖出了数不清的粮食。

那些粮食都呈椭圆形,有拳头大小,并且外面包裹着一层泥土。

这些土豆被堆积到了一旁。

吴琳拿袖子擦掉一个土豆上的泥土,惊呼出声:“此物最少也有八两重啊。”

张老杨老纷纷下地,亲自挖土豆。

他们发现仅仅一平米的区域内,至少有几百斤土豆。

那些土豆又大又重,并且密集堆积在一起。

张老颤巍巍说道:

“老夫种植水稻四十年,第一次见如此恐怖的产量。”

“应天府,不,应该是大明亩产最高的记录就要被打破了。”

“今后土豆必定会成为陛下所说的镇国神器。”

二人都敬畏看着朱浪。

这两个月,朝野对于二十岁朱浪任职左丞相之位,颇有异议。

可是从今以后,无人再可以撼动他的地位。

亩产万斤,此乃大明之福!

杨老似乎发现了什么,还惊呼出声:“吴侍郎,张老,你们看。这土,竟然变得更黑更红,更肥沃了。

不仅湿润,蚯蚓也不少。”

吴琳与张老仔细观察,果然如他所言。

朱浪说道:“这土豆不仅可以亩产过万斤,而且还可以肥沃土地肥力。”

三人露出更加震撼的表情。

年伯等人不知到为什么这三人反应那么大。

吴琳解释说道:

“自古以来,田有良田与差田之分。”

“同样一种粮食,良田可以亩产六百斤。而差田,只能亩产两百斤,这跟土地肥力有关。”

“一片良田耕种多年,肥力必定会下降。”

“从来还没听过粮食可以让土地肥力增长的事情。”

瞬间,年伯等人就明白了。

这土豆简直是神物了。

“此事必须告诉陛下。”杨老急迫说道。

朱浪点了点头,任由他们去大惊小怪。

此刻,他脑海里响起声音。

...

【成功收获第一批土豆】

【解锁土豆专属基因: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土豆只能在你的国家成长产量增加150%,如果在其他国家产量减少10000%。】

朱浪简直呆住了。

亩产过万,加上肥力增长,再加上这150%的加成。

那日后要亩产破两万的节奏啊。

这能更快解决大明百姓吃饭无忧的问题。

等等!!!

朱浪对于水土不服这个基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因为这个基因,完全解决了土豆会被其他国家引进的可能。

土豆犹如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技术,但凡被其他国家偷走那都是血亏。

前不久,朱元璋一直担心这个问题。

现在,朱浪知道根本不用愁了。

尤其是东瀛使者秋田,想尽办法,还鼓动东瀛人上街游行示威。

现在看来,秋田就是一个笑话。

就算朱浪主动给秋田土豆,秋田将土豆带回东瀛,那也没用啊。

亩产过万,如果因为水土不服而产量减少一百倍。

那就是亩产百斤。

这个产量即便放在贫瘠的东瀛,都算是大灾年了。

亩产百斤的粮食能量,这都不够农民辛苦耕耘好几个月所付出的能量。

可能农民耕耘几个月,要吃好几百斤粮食。

你这倒好,种的还没有吃得多。

...

忽然间。

朱浪有了个想法。

是不是可以凭借土豆水土不服的专属基因,搞东瀛一波心态。

反正,周边国家越弱,大明就是越强。

那边大批人往锦绣殿赶来。

朱元璋首当其冲,他得知工部杨老、张老、吴琳传来的好消息,简直是用跑的。

农民出身的他,最知道亩产过万斤对大明统治的意义。

朱浪见到朱元璋匆匆过来,连忙行礼:

“见过陛下。”

朱元璋见到那如小山般的粮食,瞬间泪流啊,“小叔公请起,您是国士无双啊!”

朱浪谦逊说道:“这土豆到了大明,是上天赐给陛下的礼物。”

朱元璋顿时脸上倍有面子。

自从明朝建立以来,皇帝是个农民出身,这统治合法性受到了诸多质疑。

但是现在土豆出世,谁还敢说他没有资格当皇帝?

“这里是多少斤?”

朱元璋呆滞看着那个土豆堆起来的小山堆。

即便是十亩地的水稻,恐怕都没有这么多的产量啊。

水稻看起来很多,但是只有稻谷可以吃,其他稻杆没什么用。

可这些土豆是扎扎实实的粮食。

这么个小院子里,能找出那么长土豆简直是不可思议。

吴琳禀报:

“启禀陛下,大约八千斤。”

朱元璋幸福地都快晕过去了。

朱浪笑道:“陛下,这才挖了三成,地下还有呢。”

旁边的朱标惊呼出声:

“这才三成?”

朱元璋眼睛都直了,他都感觉自己身处梦里,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周围皇子朱樉、朱棡、朱棣都麻了。

这下他们的曾叔公是立了大功。

可恨啊,他们怎么没有遇到那个海外商人,还从对方那边买到土豆。

胡惟庸等官员想法也是如此。

徐达高声说道:

“启禀陛下,左丞相是大功啊,咱们幸好在应天府附近种下了数不清的土豆。”

“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有了这批粮食,还怕救不了河北灾民吗。”

河北是干旱重灾之地。

前不久朝廷赈济粮已经顶不住了,北方情况越来越危急。

但是撑一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深深点头,他心想还是老朱家人靠谱啊。

前不久,胡惟庸还各种说土豆的坏话。

他冷冷看了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仿佛如坠冰窖,他简直想要哭了。

本来还以为朱浪截胡他左丞相之位,完全只是为了报仇。

没想到对方是来真的啊。

他这要一辈子屈居副丞相之位了。

朱元璋与胡惟庸霎时间,都有些想哭。

朱浪见到朱元璋满头大汗下地干活,但依旧辛苦与快乐。

于是他说道:

“启禀陛下,东瀛那边的事情,可否由臣做主?”

“交由你全权处置!”

朱元璋此刻开心的像个孩子。

那么多粮食,若是有那么多粮食,他爹娘当年也不会饿死了。

他目光之中有一丝悲戚,可是同时也有无比的期待。

不出几年,大明再也没有饿死之人。

朱元璋当皇帝的初衷,就是要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他对于朱浪更加信任。

咱这个小叔公坏事坏,但却坏的可爱啊。

东瀛之事交给他,绝对没有问题。

......

朱浪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

他兴奋了。

能不兴奋吗,好男儿当手握天下权,持三尺青峰为国报效。

他虽然不懂武事,但是以笔为剑,可以重伤敌人。

立刻一个庞大的计划在他脑海里形成,他还给这计划命名为:

【荡寇计划】

如今大明虽占据中原之地,可是四周皆是敌人啊。

北边有北元。

东面有东瀛,棒子。

南面有南洋小国。

西面有各个帝国,以及云贵土司。

此计就是为了荡平四方。

奠定大明的根基。

......

另一边。

秋田的十三封加急信,跨越海洋,送到了东瀛北朝将军幕府之中。

他在这一份份信里面写了土豆的重要性。

他希望得到幕府的一切资源,取得大明的土豆。

这一份份信送到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桌子上。

...

...

...

今天辞职了,还骂了老板一顿,晚上还有一万字,明天开始日更三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10:40:2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