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侍女焰灵姬,被周姐直播了 关于北元太尉纳哈出!

从本章开始听

纳哈出(?-1388)扎刺儿氏,蒙古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太平路(治所今安徽当涂)万户。

元朝末期辽阳行省实际统治者。

北元时期活动在东北及白城一带的北元势力,主要是以纳哈出为主。

纳哈出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麾下名将木华黎后裔子孙。

木华黎受封太师、国王,掌管左手万户,统辖兴安岭左右地区。

此后他的子孙世袭国王爵,成为辽东方面的地方实力派。

纳哈出本人曾为太平路(今安徽当涂)万户,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朱元璋军所获,因系名门之后,被释北归,返回辽阳。[3]

纳哈出返回辽阳行省后,积极参加对红巾军的镇压和屠杀,史称“辽东贼皆为所殄”。

元末,纳哈出为辽阳行省平章正事,“据有沈阳之地”。

元顺帝在鸡鸣山(张家口北)时,纳哈出前往觐见,元顺帝将纳哈出由升平章政事升为辽阳行省左丞相,数日后又复“加纳哈出太尉”“开元王”等官爵。

据《明史》记载:(纳哈出)“拥数十万众屯金山”实际上有部众二十余万,是东北地区故元势力最强大的一支。

纳哈出十分活跃,广泛活动于南至辽东半岛的广大地区,他以金山为基地,开始“营于新泰州(城四家子古城)”。

屯驻金山,以东西辽河为屏障,以新泰州(城四家子古城)为大本营,这是纳哈出根据战略需要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纳哈出在白城一带活动期间,自关内溃退自东北地区的故元官吏、将领及军队,不断聚集在纳哈出麾下,纳哈出的实力逐渐强大。[3]

随着纳哈出实力的不断壮大,纳哈出开始频繁地驱兵南下,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明史》有过七次征战的记录。

纳哈出的存在,对明统一东北,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明官员曾指出:“纳哈出在辽东,前后杀掠守御官军二万余人。”

明朝军队在一时无力彻底消灭纳哈出的情况下,朱元璋前后采取一系列对策,集中力量清除小股故元势力,剪除纳哈出的羽翼,孤立纳哈出。

不断巩固明军在辽东的势力,充实兵力,等待机会。

同时还采取招谕的手段,争取纳哈出自动归附。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前后四次遣使致书纳哈出,劝其归附。

在明朝的大力宣传诏谕下,加上故元的势力日益衰落,一些故元在东北的将校自动归附了明朝。

此时的东北,唯一坚持与明朝军队相抗的只有纳哈出。[3]

在剪除纳哈出羽翼,加强政治攻势的同时,明朝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准备对纳哈出的军事进攻。截止洪武十九年(1386年),辽东地区已建立了12个军事卫所,驻扎军队7.5万人。

为准备对纳哈出的进攻,自洪武十八年(1385年)起,通过海运将大批粮米运往辽东备战。是年,还从陕西、高丽购战马近6000匹,装备辽东官军。洪武十九年(1386年),拨出近900万锭库纱,由北平、山东、山西、河南及北方各府州县抽调民夫20万,运粮120万石,送至松亭关、大宁、会州、富峪屯储,作为北征粮饷。

[3]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总率三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令南雄候赵庸、江阴候关良、关阳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祁镇等随征,共集20万大军北上。

洪武二十年二月三日,冯胜大军进抵通州,侦知纳哈出之军果有驻于庆州(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布力嘎苏木),遂遣蓝玉乘大雪驰往,以奇兵袭而取之。

三月,明军主力出松亭关(今喜峰口北),冯胜遣人修筑了宽河、会州、富峪、大宁四城,作为驻军基地。

闻知明军已经北上,纳哈出“弃金山(四平市北双辽县双山镇大哈拉巴山)巢穴,营于新泰州(今洮北区城四家子古城)”,将其主力向后移动,将兵力分别部署在泰州、榆林深处(通榆县瞻榆兴隆山、向海一线),养鹅庄(今前郭县王府一带),龙安一渡河(今农安伊通河)。

明军在大宁(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城)等地屯扎逾两月,一面修筑城池,一面侦察敌情,力求谨慎出战。[3]

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守大宁,“而以全师压金山”,同时命原纳哈出部下乃剌吾先行,至纳哈出处再行诏谕。

15万明军北上,声势浩大,纳哈出内部出现了动摇与分裂,六月十一日,驻于一渡河(伊通河)的纳哈出部将高八思帖睦尔、洪伯颜帖睦尔率部归降明军。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六月十九日,明军主力进“至辽河之东”,击溃纳哈出屯兵,“遂进师驻金山之西”。

与此同时,乃剌吾也到达纳哈出大营,劝其出降。

明军压境,其势难当。但纳哈出恃其人马众多,“辎重富盛”,内心依然犹豫不定,遂以献马为名,派人至冯胜军中进一步探听虚实。

乃剌吾则在纳哈出将领中广泛进行说服工作,“由是虏众多有降意”。此时纳哈出的部队已军心动摇,无力再组织有效的抵抗。[3]

六月二十五日,冯胜大军自金山进攻女真苦屯,向纳哈出大营继续逼近,纳哈出愈加动摇,特别是纳哈出的重要将领全国公观童毅然脱离纳哈出降明,这对纳哈出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大兵压境,众叛亲离的情况下,纳哈出被迫同意出降,把今天的伊通河一带的农安作为受降地。

根据《东北史》记载,这次出降官兵达4万多人,此后松花江以北的纳哈出部众也陆续受降,史称“并得其各爱马所部20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3]

随同纳哈出相继投降的故元官吏、将校多达3000余人,包括元中央政权的中政院、宣政院、太医院、枢密院、大都督府,以及陕西行省、岭北行省、河南行省、甘肃行省、山东宣慰司、河东宣慰司等许多内地地方机构的重要官员与将校,其中有9个王,4个国公、郡王,5个太尉,1个行丞相,13个司徒、平章,31个左丞、右丞,32个参政、知院,86个院使、同知、副使,228个佥院、院判,189个宣慰使等官,927个万户、总管等等。这一事实表明,元政权崩溃后,相当一部分故元将吏退入东北,集于纳哈出麾下,致使纳哈出势力急遽膨胀。

纳哈出的降服,不仅为明朝统一东北地区清除了重大障碍,也是从总体上对故元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3]

纳哈出归降明朝后,朱元璋在南京亲封纳哈出为海西候,赐铁券丹书。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纳哈出从傅友德往征云南,途中卒于武昌舟中,葬于南京。其子察罕改袭沈阳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蓝玉案被杀。[3]

洪武二十年,由冯胜担任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分别担任左右副将军的大明第五次征沙漠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所谓征沙漠,也就是征讨北元。

当年在徐达、常遇春的攻势下,元统治者不得不放弃首府大都,北迁至上都。

由此元王朝从大一统的政权沦落为地方政权,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北元。

按理说,此后朱元璋建立新的王朝,旧王朝被逐出了中原,他的目的也该达到了。

只是在北元颇具将领天赋的军事最高领导者王保保的带领下,北元不断在大明边境制造骚乱,企图重新染指中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朱元璋接到前线密报,迅速组织军队,开始了对北元的打击。

可北元这股游牧民族势力,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打击了一次,北元损失惨重,也消停了两年。

可过了两年,北元统治者又生了觊觎之心,又开始在边境作乱,如此往复。

偏偏明王朝根本没办法将这股势力斩草除根,毕竟北元不像中原的割据势力,他们占据的地方虽然说起来也算明朝的辖区,可中央政府根本无力管辖。

如今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时不时出兵警示并加上边境防线了。

而到洪武二十年,北元太尉纳哈出拥兵二十万,占据了松花江以北的辽东广大地区,不断威胁大明边境,也就有了这第五次征沙漠之行。

和以往的行动一样,出发前,朱元璋召集众将领,商议了对本次行动的部署。

首先进入通州,派人打探元军消息,此时切不可轻举妄动。

而若探得敌军在庆州,则立即派骑兵突袭庆州,但这仅仅是骑兵的行动,主力绝不能全军而动。

只有先锋部队攻克庆州之后,大军才能进攻,如此则战必胜。

临行前,朱元璋还特地叮嘱冯胜等人,占据庆州前,绝不能轻易动兵,动则必败。

当然,皇帝做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考虑。

第一次征沙漠时,蓝玉作为先锋探路,北元大将王保保佯装战败而逃。

蓝玉本性谨慎,不敢乘胜追击,可徐达执意率领大军追击王保保。

只是瞬间,十万大军便落入王保保和纳哈出事先设定的圈套,若非徐达不好对付、蓝玉拼死奋战,十万大军怕是有去无回。

有了徐达的前车之鉴和朱元璋的叮嘱,冯胜等人行军非常顺利,很快便占据了通州和庆州,即将直面纳哈出。

不过硬碰硬向来是最末流的计划。大军出发前,朱元璋还为这次征沙漠之行设置了双重保险。

其一,在冯胜等人出发之前,朱元璋召见了纳哈出原来的部下乃剌吾,希望乃剌吾能帮助明朝,劝降纳哈出。

其二,不同于元朝统治者对中原汉人的歧视与排斥,朱元璋从建国起就采取了开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对待所有民族,甚至为削弱北元势力,用大量的金钱诱惑蒙古人内迁,并分给这些蒙古人土地。

而蒙古人处心积虑染指中原,说来不过是想要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朱元璋此举很快吸引了不少蒙古人,民心向背可想而知。

而纳哈出自然也知道如今北元统治者的民心已然大不如前,而自己面对的又是蓝玉这般强悍的将领。

纳哈出如何知道蓝玉的强势?

在明军进入庆州之前,纳哈出曾在庆州安排了重兵把守。

可蓝玉当时带领骑兵连夜奔袭,自己安排的庆州守军甚至还没来得及部署完全,就被蓝玉歼灭,可谓是损失惨重。

纳哈出仔细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局势,觉得除投降大明与全军覆灭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就带着二十万大军准备投降。

不过对于纳哈出这样级别的北元将领,签字投降的场面怎么也得隆重一点吧,于是冯胜便将招待纳哈出签署协议的事情交给了蓝玉。

或者说,蓝玉主动请命,要为纳哈出举办招降仪式。

说来蓝玉与纳哈出此前也有过交集,也就是之前我们说过的第一次征沙漠。

当时蓝玉和徐达因为徐达决策上的失误被王保保和纳哈出追着打,蓝玉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当时的恐惧和屈辱,因此纳哈出也和王保保一般,成为他这些年苦心钻研兵法、加强自身实力的鞭策。

蓝玉就等着有朝一日能与王保保堂堂正正来一战,将当日所受的屈辱如数奉还。

只不过他还没成长起来时,王保保就去世了。

如今看着坐在眼前的纳哈出,蓝玉也算是出了口气。

时过境迁,两人的位置较当年也对调了,如今,蓝玉才是胜利的一方。

于是酒过三巡,不知蓝玉是太过热情还是想试探一番纳哈出的诚心。

蓝玉借口纳哈出身上的衣服太过破烂,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硬是要纳哈出换上。

纳哈出本来就因为被迫投降大明而不痛快,如今蓝玉又闹这一出,让自己换上汉人的衣服,这不是摆明了要羞辱自己吗?

可如今自己终究是占下风的一方,将来少不得要看蓝玉这位大将军的脸色,便婉言拒绝。

可蓝玉此人酒品实在也不太好,他毫不在意纳哈出的态度,硬是要纳哈出换上自己的外衣,且表示纳哈出不穿这件衣服,他就不喝酒。

纳哈出听了后,也表示蓝玉不喝酒,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双方都是武将出身,都脾气火爆,说到最后,纳哈出首先翻脸,打翻了蓝玉的酒杯。

而蓝玉的外甥常茂见自己的舅舅吃了亏,拔刀直接刺向纳哈出。

若非纳哈出躲得快,就不是肩膀上受伤这么简单的事了。

眼见事态逐渐严重,蓝玉手下人只能分开两人,将纳哈出带去了冯胜的军营。

冯胜得知事情始末,好言相劝,方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4 10:02:5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