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侍女焰灵姬,被周姐直播了 关于大儒宋濂真正死因的猜测!

从本章开始听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

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对于佛、道二氏,尤其对于佛教典籍,也曾潜心研究,并多所汲取。

他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3]。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

宋濂作为朱元璋首席秘书。

经常在皇帝身边,知道很多朝廷机密。

但他却守口如瓶从不向外泄露一丝机,如同朱元璋的密码箱一般都严谨。

朱元璋对他的这种作风非常欣赏经常当着大臣的面称赞宋濂:“宋濂侍奉朕十九年,未尝说过一句假话,也从不对别人说长论短,这不就是上古所说的贤人君子吗?”

由于关系亲密,朱元璋经常跟他饮酒。

有时来了兴致就彼此作诗应和。

朱元璋还把酒后给他写的诗送给他告诉他说:“卿藏着留给子孙,也不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多宠爱你,只不过是展示我们君臣的共乐太平的契合。”

没多久。

宋濂由于年龄关系主动提出归隐故乡,朱元璋颇为不舍又意味深长地给他写了两句话:“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

对于朱元璋的送别诗,宋濂写了这样两句:“臣身愿化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

但很有可能。

宋大儒理解错了朱元璋真正想要表达的话外之音,乃是让他乖乖回去养老,以后别再出来搞事情了。

结果。

他每年秋天,就到南京朝见朱元璋一次。

不但如此,还经常写信给太子,并不断以师父身份给太子指点。

然而这或许触动了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以谨慎小心为准则的宋濂却不知道为什么未能忘情于此。

他这退而不休,也为此后的祸患埋下了伏笔。

因为太子朱标太尊重这位老师,已然被宋濂教成了一个仁德太过的大善人。

而朱元璋不止一次训斥朱标,太过心慈手软。

而这宋濂。

尽管回乡养老,在故乡谨言慎行,衣着也相当俭朴,如同贫士一般埋首穷经,仿佛已经与外界全部进行了隔绝。

但每年,必不可少的来南京一趟,并且和太子的书信未尝断绝。

宋濂最该断绝的却未断绝,而所谓的谨慎也没有到点子上。

据说,宋濂在乡下着了一个叫“静轩”的地方,远离人群,并且告诉家人不可去城市,如果谈及时事,辙引去不语。

然而,在刻意寻求安静的宋濂没想到,大明的风云最终将他和家人全部卷挟进去。

洪武十三年春节,朱元璋突然以“擅权植党”罪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并且宣布取消丞相及其办事机构中书省然后大张旗鼓整肃余下势力。

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以“胡党”罪被杀,随即株连大批僚属党羽。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宋濂的孙子宋慎为“胡惟庸案”牵连,于次年冬处死;次子宋隧也株连而死;他自己也被带上枷锁押解到南京论死。

之所以当初。

朱元璋要竭力请宋濂出山。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便就是要笼络天下读书人。

而宋濂。

便就是当时天下读书人之首。

明朝初期,有一个让开国皇帝朱元璋很是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江南有一大批人士族并不支持他。

在江南士族人看来,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叛乱分子,他们是属于元朝的真正臣民。

那么,为什么这帮江南士族不支持“驱逐鞑虏”的朱元璋,反而?其实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

一、利益至上的社会

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朱元璋称帝之后,当时江南士族表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在士族人群中有有极少一部分人支持朱元璋的新朝。

绝大部分人士支持元朝,而不拥护朱元璋的明朝。特别是有王逢等一大批代表人物极力反对新建立的明朝。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元朝有名的江南民间诗人,就高达八百五十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著名的学者和大儒。这些人在当时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这帮人以元朝遗民自居,表示自己是前朝臣民,不支持朱元璋的新朝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利益。

首先,前朝的“四等人制”并不是一种严格执行的制度。这一点历史学家早有定论,事实上元朝从来没有下文正式有这么一种“制度”的说法。

只是在各方面有些歧视行为存在而已,但是这种歧视与这些文人学士毫无关系。事实上在元朝百年的历史上,汉人科举做官其实还很普遍。

但是,元朝的科举制度确实时间比较短暂,歧视知识分子的说法,只不过是反对派人士的一种传说而已,对于大多数江南士族人来说,元朝才是需要他们尽忠效力的朝廷

另外,如果没有了元朝,那么,他们在元朝所取得的功名利禄也就化为泡影,不复存在。朱元璋当初北伐的时候,高高举起的“驱逐鞑虏”义旗,这些旧臣民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把元朝看成是“伪朝”,自己所有的利益也就会化为了乌有。

二、儒家思维

在儒家思想里第一位的永远是忠君爱国。这个“忠君爱国”的思想,就是要忠于当朝君主,热爱君主的国家。可见在儒家思想里,忠于皇帝是绝对的大事,高于任何事情。

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便是:没有国,哪来的家?没有一个效忠君主的决心,自己一身的才华就没有地方施展。

所以,这帮人有不少对元朝卷土重来抱有幻想,大有“出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气概,实在让人不可理喻。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元朝自然也是要坚守“气节”。

而这些抱残守缺反对明朝的儒家人,弄得朱元璋寝食难安、非常头痛。没有士族的支持,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也是一种遗憾。所以朱元璋下定决心做出一定的让步。

比如,朱元璋之前高举的义旗是“驱逐鞑虏”,但是自从夺取了元朝以后,朱元璋便开始反思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如果说自己当年是“驱逐鞑虏”的名义推翻了元朝。

那么,将来自己的后辈儿孙,也可能会被人家拿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去反抗;而且这样做,也就把江南士族彻底推到了对立面,确实不能算作明智的举措。

所以,朱元璋的想法逐渐开始转变,当有臣僚大骂元朝是“伪朝”的时候,朱元璋立刻说:元朝百以来年,我与大家的父母都是赖以元朝所生所养,不应该说这样的过激言语?赶快改正。

同时,朱元璋重新修改《元史》,主要从三个方面大幅度地进行了修改,首先,朱元璋把红巾军等写成了“贼寇”,自己是灭贼寇、平天下的英雄,是在群雄争霸中夺取了天下。

第二隐藏了朱元璋效力于龙凤政权的事例;第三把朱元璋对元朝的作战隐藏了很多。这样一来,元史给人的感觉就是朱元璋完全是一个元朝的守护神,一不小心把元朝的天下就夺了下来。

在古代人的价值观中,造反那就是以下犯上、十恶不赦,强行推翻原来的王朝绝对是大逆不道。但是灭贼,那就是反乱定国,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义举,才是正道。所以在朱元璋改史之后,就完全地符合了这些具有儒家思维的人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4 6:07:2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