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盲六载,大宋一统欧亚了? 第四章 亩产五千斤?朕可以瞑目了!

目盲六载,大宋一统欧亚了? 一只凉鞋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先生说赵匡胤死了?”赵匡胤瞪大眼睛,自己怎么会死呢?

“确实如此,不过咱们大清早讲这些事儿不吉利,还是先讲讲农耕之事。”朱厌柔声道。

赵匡胤目眦尽裂,恨不得现在就把朱厌按在桌子上让他好好讲讲自己是怎么死的,只是理智终究压服了冲动,“还请朱先生赐教。”

“赵老先生莫急,想听故事也不急于这一时,方才我听学生说咱赵家村竟然不知道土豆和玉米,有没有这回事儿?”朱厌问道。

“土豆?玉米?这是何物?”赵匡胤疑惑道。

果然是偏僻落后的山村,开封扶贫办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朱厌心中腹诽,小声嘀咕道,“老先生都不知道,那其他人就更不用问了。”

看来自己不单单要留在这里支教,更要兼职扶贫任务,不过能帮赵家村摆脱贫苦也是不错的。

朱厌定了定神,“赵昭去把我背包拿过来。”

背包?

赵德昭愣了一下,并不理解“背包”为何物。

“先生……”赵德昭为难道。

“就是我当初背在身上的布包,那里面应该还有几个红薯。”朱厌随手指了指角落。

半个月前完成三年支教,热情的岭南乡民死命地给他背包里塞蔬菜。

赵德昭闻言转身进了屋子,片刻后带着朱厌的帆布背包出门。

“先生,您的背包在这里。”

朱厌打开背包一阵摸索,“红薯刚好发芽了,你们几个把带芽的部分用小刀削下来,种到地里,估摸着五月应该就能成熟。”

一旁的赵匡胤心急如焚,还想询问自己死因,就听朱厌又说道,“有了这东西,咱们赵家村以后就不会挨饿了。”

“这小东西能有多大产量?”赵匡胤问道,语气颇为不屑。

立国之初,他已设司农寺,司农寺下又设了劝农使司,专事农耕之事,而今不论是小麦还是稻谷产量都比前朝翻了一倍。

朱厌不答反问,“咱们赵家村主要种植何种农作物?”

“五谷而已,田亩中主要以水稻、麦子为主。”赵匡胤想了想回话道。

“产量如何?”朱厌又问道。

如果村中种的是超级水稻和改良小麦,应该不至于饿肚子,华夏丰收之神袁老爷的威名可不是盖的。

“小麦亩产近二百斤,水稻亩产高一些。”赵匡胤说道。

“高一些?是多少?”朱厌追问。

赵匡胤想起江南富庶之地的产量,“最多时有三百斤。”

额……才三百斤,朱厌一阵无语。

“难道你们种植的都是没改良过的种子,三百斤太少了,山下的坡地都不止如此。”朱厌意外道,心中再次埋怨起扶贫办那伙人?

开封也不算是贫困地区,怎么会有如此闭塞的山村,估摸是扶贫办的同志们灯下黑了。

“三百斤产量太少,我带来的红薯如果种在坡地,亩产至少也有五千斤。”朱厌淡淡道。

什么?!!!

五千斤?!!!

赵匡胤瞠目结舌,当初听闻江南亩产三百斤的水稻他已是兴奋地好几天睡不着觉,赵普连夜上表恭贺,说什么上苍偏爱大宋。

但而今朱谪仙却说那什么红薯,亩产有五千斤,这算什么?天降祥瑞吗?

“此等神物亩产五千斤?”赵匡胤颤抖着嗓音问道。

忙着切红薯的赵德昭闻言立即停下动作,仿佛手中握着的已然不是红薯,而是整个大宋王朝的未来。

天下虽定,但大宋诸路饿殍盈野之惨状仍屡见不鲜,若红薯真有亩产五千斤。

不,不说五千斤,便是有亩产五百斤,也足以支撑起一个强盛的大宋。

只要粮食足够,什么北汉大辽,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不知道咱赵家村土壤肥力如何,但即便肥力不佳的坡地,五千斤也只是保底产量。”朱厌未曾将话说死。

五千斤还只是保底产量?

赵匡胤闻言如遭雷击,身为大宋开国君主,他再清楚不过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赵普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过,国库亏空,各地灾害频发,朝廷却拿不出救济来。

如果红薯真有这等高产,他赵匡胤明天便敢打太原,后天便可发兵北上,歼灭大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你们俩先停下,快去找司农寺的人来。”赵匡胤催促道。

红薯此等神物,万万不可让自己两个不知农事的儿子给糟蹋了。

赵德昭与赵德芳对视一眼,赵德昭将红薯交给弟弟出门便去传令司农寺。

“司农寺?我记得宋朝好像有这么个机构,咱们赵家村也有?”朱厌仰头诧异道。

赵匡胤心思翻转,张口解释道,“我们赵家村自己随便叫着玩,他们不过是寻常农人。”

所幸朱厌并未纠结“司农寺”这名字。

“赵老先生,咱们种植红薯只是试点,若是效果不好,咱们可以改种其他作物。”朱厌顿了顿又说道。

“红薯亩产虽高,当个零嘴吃些还行,吃多了涨肚子,做不了主食。”

可惜赵匡胤满脑子都是亩产千斤,哪里还能听进去朱厌的话,他甚至都不再关心自己的死活,自己便是明日死了,那又如何?

有红薯这等天赐神物在手,大宋一统华夏指日可待。

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便交由昭儿与芳儿完成。

“无妨,无妨,只要能让我‘赵家村’的人吃饱肚子,老夫感激不尽。”赵匡胤连忙作揖致谢。

额……我还想着把包包里的玉米一同种下去,现在看来还是等明年吧,朱厌心中嘀咕道。

万岁山距皇城衙门不过十里,约莫三炷香后,司农寺卿吕惠中带着两名劝农使司的老农与赵德昭匆匆赶来。

“臣……”吕惠中方要作揖行礼,口呼官家,便被赵德昭一把扯住。

“先生,这位乃是我们赵家村的耕种好手,还请您指教。”赵匡胤恭敬道。

一旁的司农寺卿吕惠中瞪大眼睛,官家何曾对人如此恭敬过?便是当朝宰辅赵普大人也未曾有这般礼遇吧?

“赵家村的农业专家?也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朱厌说道。

吕惠中不敢直视朱厌,只是恭敬作揖道,“不敢自称专家。”

朱厌将详细的种植红薯方法教给吕惠中,吕惠中身后两名农人连连点头。

吕惠中仰头询问,“敢问这作物亩产几何?”

朱厌随口道,“不过五千斤。”

???

五千斤?

你小子逗我玩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4 7:49:0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