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性凶杀案 入乡扶贫

十二性凶杀案 遇见风月 恐怖灵异 | 推理悬念 更新时间:2023-05-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清晨七点钟,欧阳琦队长和法医带着尸检报告赶来,与莫华和严本明聊了几句后便开始调查此案。

四人坐在村委的办公室内,死者身份还未确认,尸检报告显示是殴打致死,死亡时间在九个月前。

严本明看着照片和报告说道:“这个老头肯定是惹到什么人了,我想咱们还是先搞清楚这老头的身份吧。”

四人稍微讨论了一番,便出了门,村支部书记在外地工作,基本很少回来,村里基本也都是老人居多,一些年轻人出门打工,将孩子放在父母这里,随处可见的尽是老人和孩子,一些老人在院子里晒被,收拾谷物,有的坐在门口闲聊,孩子们正值暑假,嬉嬉闹闹的奔跑在乡村的土路上。

法医跟三人告别返回警局,莫华、严本明、欧阳琦三人开始走街串巷,拿着死者的照片进行确认。

欧阳琦作为本地人,他深知这里的贫穷,高耸入云的大山,每处都是危险的悬崖峭壁,莫华也是好多年没再来到这样的地方了,严本明第一次来,他对这里的每一处都感到震撼。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彝族人,他们有着大分散和小聚居的生活特点,虽然各地的彝族住宅大不相同,但屋里会设有火塘,除了用于取暖、照明、炖煮和烧烤食物外,还是聚会的地方,这火塘对彝族人来说,是有很大禁忌的。

欧阳琦跟莫华和严本明介绍这里的民风和特点,三人一边聊着,一边挨家挨户的询问。

严本明:“这彝族人都有啥禁忌?”

欧阳琦:“就说这火塘吧,火塘的锅庄石和三脚架是不能用脚去踩的,也不能往里面吐唾沫啥的。”

严本明:“哦哦,这火塘对于彝族人是神圣的地方。”

欧阳琦:“没错,彝族人有很多规矩,每个民族都有规矩,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莫华:“你是彝族人?”

欧阳琦:“不,我是汉族人。”

三人在附近村民的询问下,没得到什么线索,当地警方在调查身份资料时也没有查到跟死者一样的信息,案子不好调查。

严本明问道:“当地村民穿的都是什么类型的衣服?”

欧阳琦:“彝族支系很多,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他们传统的服装。”

严本明拿出照片:“欧阳队长,你看看这死者穿的应该不是彝族服装吧?”

莫华:“你的意思是通过穿着来判断死者身份?”

欧阳琦说道:“算了,这不行的,万一这死者是彝族人,但是他穿着普通大众服装,你咋弄?”

严本明:“也是。”

三人正聊着,前方停着几辆挂着政府专用车牌的越野车,严本明说道:“这车是怎么进来的?我记得这都是特别难走的山路啊。”

欧阳琦说道:“不,也有可以通车的路,只要不下雨就能进来。”

莫华指着越野车:“那这是干什么的?”

欧阳琦说道:“扶贫的。”

大凉山的贫困是最原始的贫困,是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的交织,当贫穷成为贫穷的原因和理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千百年来生活水平原地踏步,只能无奈把生命消磨在生存而不是生活里,这就是大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现状。

一家人挤在一件破旧的土坯房内,房间又脏又乱又暗,大锅里煮着猪食,旁边那一堆已经发芽的土豆,就是他们一年四季,每天不变的主食,对他们来说,吃米饭是一种奢侈的事,至于肉食,那更是奢侈,一年中只有在彝族过年,火把节,丧失,喜事的时候才能吃到。

许多人们皆是这样。

一位彝族老人坐在门口看着远方,衰老的面孔下满目黯然,看起来那么单薄和落寞,老人眼里的忧伤,似乎对生命无常、人生苦难的一种默默诉说。

这些年对大凉山的扶贫,要比以往好的多,每年都会有政府人员上门,还有一些记者进行专门报道,全国各地人士也进行捐款,想致富,先修路,修建公路、悬崖梯等等。

一次,政府人员下乡慰问,带着大米谷物、油盐酱醋、各类肉食送到每家每户,当来到一处单身汉的住所时,政府人员推开破旧的木门,屋里不仅阴暗,还没有隔间,左侧是牛圈,杂草上散落着牛粪,里侧角落里编织袋围成的小窝,散乱的稻草上铺放这被褥,这便是人居住的地方。

当他们问单身汉还缺啥时,单身汉说:“我还缺个婆娘。”

只是这些,并不能帮助大凉山真正的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让大凉山走向致富的,是精神上的学习。

多年前有一位记者带着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老师等人来到大凉山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场景所揪心,大多数村民居住在牛马混合的土胚房里,脏、乱、差破旧不堪的,一日三餐就是酸菜加土豆,一年吃不上几次肉,全村近百个孩子没有书读。

记者等人来到这个山村,从当地政府出发,十多公里的硬化公路驱车用时仅十五分钟,而这段路,对当地热来说,仿佛是条天路。

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下山要四个多小时,去乡上一趟来回就是一整天,有一小段可以通车的烂路,但到雨天和冬季根本无法通行。

因为坐车比较危险,记者和众人步行前往,乡党委书记曾说,现在的路全部硬化,走在这条路步行上山,也要比过去至少节约一个半小时以上。

在记者几天内的下乡经历后,他和众人心怀苦楚,便将大凉山的贫苦报道了出来,在人民报纸上,有这样几条关于当地的纪实并附图片:

一、彝族人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饮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房间里到处堆放着土豆,一片杂乱。

二、彝族人特有的“人畜混居”的生活状态,猪牛羊可以满屋乱跑,鸡也可以随时飞上床铺。

三、彝族人有个习惯,什么时候都是坐在地上,柴草、土豆、简单的农具杂乱堆放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

四、彝族人的住房都十分简陋,房屋外观矮小,室内阴暗潮湿。

五、一家人围坐在“三锅庄”边,准备做晚餐,土墙被多年的炊烟熏得一片漆黑,墙根还有老鼠打的大大小小的洞。

不过,莫华是来调查案子的,虽然这些事他也对此心存苦楚,但他又能做些什么呢?跟扶贫人员说明了来此情况后,扶贫人员竟告诉莫华一条重要的消息,他们知道那名老头的信息。

人员A:“你要找的这个人我们也正在找。”

莫华:“他叫什么?”

人员A:“栋叔,一个老单身汉,年纪快六十了。”

莫华:“你们上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人员A:“一年前吧。”

莫华:“现在没找到?”

人员A:“没有,我们跟村委找了好长时间没找到这老头上哪去了。”

严本明:“能不能告诉我们这老头的地址在哪?还有能不能给我们一份他的详细资料?”

人员A:“可以。”

严本明拿过资料,上面贴着一张照片,下面写着栋叔的资料:姓名吉栋九,年龄58岁,住址大凉山美姑县,未婚,年收入贫困....

严本明拍了拍资料:“这就好办了。”

跟政府人员告别后,三人来到栋叔的家里,和其他村民一样,栋叔家里破败不堪,臭味苍蝇乱成一团,如不是有人在这居住,人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处废旧垃圾场。

莫华、严本明、欧阳琦三人在栋叔的家里搜寻了一番,这里似乎并没有值得调查的地方,三人失望而归。

严本明说道:“这根本没法找,都这么长时间了,咱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

欧阳琦紧跟说道:“唉,每年在大山遇事的人并不少,许多上年纪的人容易在山上失足掉下来,不过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被活生生揍死的。”

忽然,严本明问两人:“你俩知道那老头为什么会被揍死?”

欧阳琦:“那还用说?肯定惹到人了。”

严本明打了一个响指:“没错,据我观察,凶手当时出于愤怒揍死老头,然后把尸体抛尸到石缝中,这不是一件高明的做法。”

欧阳琦:“怎么说?”

严本明:“记住,只要是活生生被揍死的,凶手一般都不高明,你见过哪个凶手会以这样的方式杀人,我觉得,凶手说不定就在这里住着。”

欧阳琦:“只是推测,不一定对啊。”

严本明:“相信我,这村里的人肯定有人认识这老头,咱们再挨家挨户的询问。”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8 19:33: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