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朱雄英 第44章 要权(求鲜花!)

天纵奇才,朱雄英 狐说爸道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1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所以,你觉得这些流言可以中伤到你父王吗?”

朱雄英轻轻摇摇头。

莫说是谣言,即便是真的,有着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也是不可能有任何事情的。

朱标扫视了自家儿子一眼,一甩袖,将手背到身后,突然身上涌现一股十足的自信和霸气。

“英儿,父王知道你聪慧至极,可你爹我也不是愚钝之辈。

你皇爷爷在吴王时,我便是世子,之后被封为太子,更是监国多次。

而后慢慢从你皇爷爷手中接过朝廷的一部分重担,这些年不能说大明文治方面有我一半的功劳,可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功绩。

若我连你那几个叔叔都震慑不住,以后又何以为君。

所以,英儿不必操心,此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说完,朱标呵呵一笑,接着补了一句。

“父王我之前说的,政务繁重想要偷个懒休息休息可没骗你。”

话一说完,朱雄英脑海里便灵光一闪,随即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便宜老爹。

只见朱标对着他神秘一笑,他顿时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这些流言的散播竟然是太子自己干的!

朱雄英平复了复杂的心情,望了一眼端坐在绣凳上云淡风轻的太子朱标。

看来东宫势大,参杂了太多的居心叵测,首鼠两端的小人,已经到了不得不清理一番的地步。

而这次针对太子的事件就是筛选的过程。

其实,想想也是。

朱元璋没死,那些藩王哪敢针对太子,这父子两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即便朱元璋死了,以朱标的威望也不会有藩王敢蹦跶出来找死的。

想明白之后一切就都通了。

“是儿子多虑了。”

朱雄英还是小看了自己的便宜老爹,也是他对于朱棣未来夺得天下的历史结果太敏感了。

太子朱标听到儿子这样回答,也知道朱雄英猜到了,于是微微颔首,

“不要气馁,你能够想到这么多,已经很厉害了,只是对于时局朝政不太了解罢了。”

对于这件事情朱雄英只是做一个提醒,具体的事情还要老朱和太子解决。

此刻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他当然不会有气馁的感觉。

说到底,这对于稳如泰山的太子来说,就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现在他沉默不语,而是在思考朱标说的另外的一件事情——朝廷政务过于繁重。

他时常前往文华殿,即便是奉天殿也去过多次,所以很清楚老朱和太子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有多少。

小山一般的奏折邸报和密文,分别堆在皇帝和太子的书案前,让第一次见到那般场景的朱雄英太阳穴直跳。

老朱,作为皇帝无疑是最勤奋的,“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他自己对于治国理政甘之如饴,并不觉得的劳累。

可其他人却并不这么觉得。

就连极为优秀的太子都要偷懒休息。

更不要说后世那些子孙了,连几十年未上过朝的皇帝都有。

而一直想要做成几桩大事的朱雄英,更不愿也不会让自己困守在这些琐碎的政事上面的。

现在倒是个好机会,他要把内阁那套机制给拿出来。

明朝以前的朝代,在有宰相制度的时候,皇帝还不敢过于嚣张跋扈地对朝政进行指点,对于其个人的欲望也还有限制。

除非是那种聪明、有权威的皇帝,敢于用自身为赌注,压制宰相派系,才能大手大脚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先秦时期,宰相的权威和国君大抵是平行的,国君和宰相的相交点并不多。

宰相自己就能操作国家机关。

所谓“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情况并不是很少的。

这个时期的贵族政府扔开君主一样可以运作,大抵是很高明的。

等到没有君主支持,就不能把握国政的时候,已经是战国后期了,奴隶制下的贵族联合政府趋于解散,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到了秦汉时期,皇帝的权威经由制度确立后,宰相的法定权力自然有所缩减,但是依旧是文官集团的领袖,皇帝也不得不加以尊重,甚至于继续“坐而论道”。

这一时期贵族衰落,士族兴起,这里的宰相还算是铁板一块,皇帝要干扰朝政,宰相的人选一定会轮换,才可插手。

经过战争的血与火以及华夏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开化指点。

唐宋时期的皇权权威开始由华夏之主变为华夷共主,真正的天下体系在这一时期确立。

华夷之分从地域上变为文化上的,愿意加入华夏文化并成为一分子的,当然是华。

而不愿意的自然是夷了。

相权在这一时候虽然受到分割,但是制度上的完善让这一时期相权的运行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愈发提高。

隋唐的三省六部。

两宋的两院一门。

无一不是君权相权保持一种稳定的平衡的榜样。

宰相参与决策,决定朝堂大事,算是中国古代文明在制度领域的新高。

在提到明内阁制度之前,就不得不提到蒙元的“大宰相”和后来满清时期的“军机相”了。

蒙元的宰相权力甚至一度超过皇帝,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满清的军机处虽然是跪受笔录,但是其核心人物也算是半个宰相,皇帝也不得不听取其意见,用不用则另说。

历史上,明内阁一开始就是以备咨询的秘书机关,

其首领撑到底也就是个正五品的文官,而且不分前后。

到仁宗、宣宗时期,才不断加强其一定的权力。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内阁并非合法机构,在官方地位上,有没有用,尽在皇帝的掌握中。

明代内阁的巅峰时期只在万历初期的张居正内阁那里得到体现。

和宦官的合作让这一时期的内阁几乎等同于宰相。

但这是特别例外的。

大多数时期,宦官是属于皇帝放权的“内相”。

批阅内阁的票拟成为了它们的专权,内阁和司礼监不对付的时候,这两个机关几乎可算停摆。

所以,内阁在当时看来似乎对君权有所限制,但是其地位的尴尬性并不能领导六部。

即使六部尚书都在内阁里,那也得和司礼监达成参议目标,完成批红才能运行。

等到天启、崇祯两朝。

可以发现,内阁对皇帝的约束,真的在于皇帝对政治惯例的遵守与否。

即使内阁请辞,对于君主而言,换上新的听话的内阁也不是不可以。

明朝皇帝的权力和清朝皇帝的权力相比只是稍微减弱,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加强的。

只是明朝皇帝绝大部分不管事,看上去君主权力被限制而已。

军机处和内阁是华夏王朝相权演变中的怪胎,

有非常少的相权,以及几乎没有合法性的地位,几乎是皇权的玩物。

而这也是最大的优点。

或许从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内阁制度并不是一个好制度,但是当从皇帝或者皇权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的利无疑是远远大于弊的。

设立军机处的时机还没到,此刻大明还未真正一统,辽地依然有着蒙元势力割据。

文武分治现在并不适宜。

可内阁制度绝对是恰逢其时的。

“父王,孩儿想到一个办法为皇爷爷和父王分忧?”

“什么?”

一时之间朱标没反应过来,以为朱雄英还在说刚刚那件事情。

当他向朱标解释过后,朱标才反应过来自己儿子竟然要给他提供一个解决政事繁多的办法来。

这不免让朱标起了兴趣。

其实,对于政事繁多的问题,老朱精心设置了四辅官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以春、夏、秋、冬为名,任职者于一月内分旬轮流值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可事与愿违,这一制度根本没有达到“佐理赞化,以安生民”的目的。

于是,老朱便取消了四辅官的建置。

饶有兴致的朱标微笑的看着朱雄英,说道,

“说来听听,让父王看看你这有着神童之名的麒麟儿是不是有着那等聪明才智。”

抱着不能被白嫖的信念,朱雄英此刻却谈起了条件,

“父王,我的办法绝对可行,可孩儿我既非朝官也无权职,不敢妄议朝政啊!”

朱标一愣,看着面前闪着狡猾目光的儿子不觉有些好笑。

这小子还给他来这招。

想要权!

“怎么,英儿现在就想要谋个差事?”

(想写的太多,理理思路,还是求读者大佬送送鲜花,给鲜花凑个整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6 13:54:2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