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生创世盘古:我能控制时间线 第十六章 太子问政,百家论战

从本章开始听

咸阳城,中市

秦国重农耕,认为无良商人对农耕无益,于是定下重法对商业进行限制。

但商业独特的生命依然在秦国顽强生长。

偌大的咸阳城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市场。

这五个市场就是整个咸阳城的物品交流中心。

各有分工,其中中市就是专门为修炼者设立的。

这天,中市有人发出大喊。

“快去看呀,秦国太子问政了!”

“秦国太子问政?”

“问政?”

“那就快去看看。看秦国太子选择哪一家学说,这关系道今后的秦国政策。会不会有所变化。”

“嗨,你还在想什么,要是其他六国的太子问政兴许会有所变化,但秦国你是别想了,法家那可是和秦国王族赢氏合作几百年了,那是说变就能变得吗?”

有人就发表不同意见。

“那可说不定,当今太子聪睿异常,从小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说不定今天秦国就有变呐。”

“变什么变,法家著述法令,秦国大治,只要当今太子不是傻子,一定会选择法家的。”

“二三子都在这里议论什么,还不快去王宫广场观看。”

“对对,快去,晚了就只能看水镜直播。”

一群人奔赴王宫广场。

而更多有能力的人通过一面面水镜之术来看今天的秦国太子问政,甚至六国之人都有很多关系此事之人。

秦国可是七国中最为强大之国家,要不是由稷下学宫百家士子挡着,秦国早就统一九州。

太子问政。

是九州七国最重要的一件事。

此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问政。

稷下学宫占据中州玄天城建木之城,为九州魁首。

但百家不是铁板一块,各自扶持国家进行论战,实战。以证明自己选择之道。

问政其中之一就是,稷下学宫众位学首前来秦国接受太子问政,实则就是让太子选择自己选择百家之中的治国之道。

其中秦国为法家,农家,墨家分流的势力范围。

三家以法家为首,每次秦国太子问政一定会选择法家之学说。

第二点就是选择修炼之道。

百家在元神境之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道路,这问政也就是让秦国太子嬴政选择新的修炼道路。

这就是延续数百年的各国太子问政,也是稷下学宫百家学说对各国的影响手段。

嬴政正襟危坐,这次问政既是自己成年冠带之际,也是自己今后选择治国之道,修炼之道的最重要时刻。

马虎不得。

但自己毫不怯场。

百家前来,实在是走个过场,之前自己已经辨识百家之学,熟读法家,秦国王室历来选择法家之学,自己肯定会不能例外。

可法家真的是正确的道路吗?

何以选择法家数百年,秦国还未统一天下。

想起古书上流传的传说,三皇五帝治世,人族祖庭一统,何等的威风壮丽。

想一想今日,七国纷争不断,百家高高在上,各国王室沦为实验品。

实在是窝囊。

我嬴政是有大志向之人。

如何才能突破这种种限制,横扫八荒,完成先人未竟之事业。

嬴政是有野心的。虽然他是鸿钧的马甲之一,但鸿钧已经放弃了这个马甲的控制,只是作为旁观者观察这一气运之子。

所以嬴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并且在人族气运的影响下,形成更加适合人族强大的性格。

在万物众生之下,个人毫不起眼。除非你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殊不知强大的神灵依然在天地大势之前摔倒在地。

广场之上已经设立起法阵,保护论战之地不被破坏。

嬴政静静等待。

虽然自己是此次论政的主角,但自己没有任何自主权。

自己只要按照礼仪程式按部就班完成就行。

而真正的主力则是稷下学宫的各位学首。

每次太子问政都是这些老家伙论战的时候。

言辞之激烈,场面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因为他们论战,那是又论又战,直接动手那种。

很快,天空闪出一片豪光。

那是各位学首到了。

法家非子,主法家刑名之道,著述三术和一,为法家新学首。

儒家孔虞,儒家创始人孔子后代,孔家世传诗书礼仪之道,行世家之法。

墨家巨子,弘扬兼爱之道,学机关之术。

道家杨朱,行一己之道,宣众生趋利避害之理。

可谓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而道家因其传承自黄帝之学,善能团结,所以为百家论战之主持。

百家格局在道家的无为自然下融合形成。

各位学首落座。

开始此次论战。

嬴政身边的侍者高声喧叫。

“此次太子问政,由法家,儒家,墨家,道家,四家主持,请各位学首开篇明义。”

秦国是法家的主场,自然首先发言。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准备好的法家士子在一旁高喊。

“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此是开篇明义,每家各出一言,提出自家的核心观点。等着其他人来辩驳。

儒家也不甘示弱。儒家为七国的学总学霸,就连秦国内部也有儒家的踪影。

别的不说就说各国王室,都按照儒家提出的礼法原则行使,虽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儒家孔虞。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一旁也有儒家士子准备好。

“善!仁者爱人。”

接下来是墨家。

“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而爱众,去非攻。”

“善,兼爱非攻。”

最后才是道家。

道家不争不抢,永远是那副和蔼的样貌。可但凡道家之人,出言即是惊人。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善,不拔一毛。”

莫名的有点滑稽,可又有点惊世骇俗。

这就是道家杨朱之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20:03:1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