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一小兵 第一章 大业六年春

隋朝一小兵 月下满楼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2-10-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业六年马邑城南三十里处

一少年正向着郡城反方向快步疾行着。此时少年哆哆嗦嗦的蜷着双手,呼啸的冷风不住吹着只穿着一件破旧到有无数洞口的袄子,冻得少年偶尔一阵子激灵,显然这个袄子“有点”漏风。

不过因为一直行走的缘故,身上到是一直冒着热气

要说这天气也是怪,明明已经三月初了,可这寒风还是毫不吝啬的呼呼刮到少年脸上。往年这天气不说暖和吧,但却绝不像这番寒冷。

少年脸上早已经被刮得有点梆硬,不过也让这古铜色的脸上显得更有几分俊气。

此少年叫王朔,是大隋马邑郡下黄石村人,身高七尺多

这近八尺的身高,放在普遍发育不良的隋朝而已,也算足高,就算与云内深处哪吃牛喝羊的突厥人也足于较量一二。

不知过了几刻,王朔终是到了目的地-黄石村

相传黄石村最早可追溯至黄初年间;因村口有一巨石,随着年代逐渐变色为黄色,被周围人称之为黄石村。

不过这几百年过去了,那黄石早已不知所踪。事实是否如此也无从考证了。也无人去考证,对村里众人而已左右不一名称罢了

此时村口一空荡杂草上正盘坐着两老者,

村口那老柳树上也不出意料的正还挂着冬霜。路过村头就听见村口那两老人开始说这天气也是真的不非常。听老人们都说,今年老天爷可能不开心了,村里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缩食了,毕竟除了那该死的徭役赋税,每年秋时的当社粮食也是要及时缴纳的。

当社立于开皇五年,时隋文帝下诏: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因由当地人管理,故而又称当仓,当社

这是一项好政策,百姓听说圣人下诏后,争先恐后,来往当社运粮入内的百姓络绎不绝。

除了文帝多年来修养生息,恢复民力深得百姓拥戴敬畏以外,最主要得原因当社本意是为了应对灾年时赈济百姓而设立。寻常年景下,百姓将多余口粮运入社中,灾年时百姓可以根据自己所运辆数量而取。

这番朝廷好意百姓自然积极响应,就算是那寻常年景下,大家家里稍微有点余粮,却也因家里各种原因存不下多少口粮。这番由朝廷所立,且还由自己同乡人所监管。众人不然多疑。皆欣往

不得不说这当社颇有隋版社会保障制度的味道。

此策也为隋朝得极度强盛打下了强大的基础。百姓乐于耕种,就算时年光景不好,也有当社为百姓性命口粮兜底。

到了开皇十七年时,隋朝开皇年间民力达到极盛之地,以至于“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满”。这也是隋文帝为国外称为中国皇帝第一人的最大原因。百姓民有余力,口有余粮。

王朔看着村口那两老人,摇头不已这两老人,皆是村中颇有些苦难的老人,老人这几天经常在村口闲暇时经常大声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不过也有时经常望着村北方向低声叹气不已。

可王朔知道,必是看向马邑城方向,因为村口北方向就是大隋著名的边郡马邑城。

至于这两老人一人姓李,一人姓王。这王姓老者确是与王朔为本家,皆为黄石村人。不过奇怪的是王朔与这王姓老人同村却不同族,这在大隋显得极为另类。

王朔非马邑原住民,乃关西人,是开皇十五年因故随父亲来到此地。

不过这王姓与李姓老人所属之姓确皆为当世大姓

如太原王氏之名响彻晋地,就算在这边陲之地。王朔在马邑城内也时常听人说起。

李姓,更是不得了的大姓,更兼大阀。李姓贵于关西之地,兴于北魏时期掌国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现今李姓最贵者当属李虎嫡孙太原李氏李渊,爵为唐国公。任太原晋阳宫宫监正职,镇守太原。

李氏其余各脉亦个个显贵于隋朝各地,不说别地,就王朔所属的这马邑一郡郡守亦为李姓,单名一个靖字。

不过却和最贵的太原李氏非一脉罢了,不过却也与王朔等黄石村人有着云泥之别。

这李氏郡守李靖这几日频繁出现在王李两姓老者口中。

不由王朔多想,载于老者打完招呼后,加快脚步朝村中南面走去

这黄石村,是马邑郡内一大村。共一百二十户,计三百八十余人。在这方圆百里也是为数不多的大村。村距马邑郡城仅不足四十里地

而王朔家,就居住在黄石村村南。

少许,就到了家门口

王朔家的房子是用杂草和黄泥砌成的,泛黄的杂草和各种不用姿态的木屑铺成了厚厚的屋顶,整个黄石村都是几乎一样的房屋,南北这样胡乱的居住着。

王朔家远远谈不上好,只能算勉强可以遮风挡雨

王朔刚踏进屋门,便听见一声清脆新奇的的喊声

“大兄,你终于回来了”

王朔刚一进门便看见此时正在坐着针线活的母亲,当然还有拿着书简的弟弟

王朔家中甚是简陋,说是简陋不如说是寒酸更加合适点。真个屋内就一张桌子可以入眼,桌子正中央正放着一个麻油灯,左右分别坐着弟弟王康和母亲王氏。

可别小看这麻油灯,买这一个麻油灯可是花费了不少五铢。这五铢并非那白钱,是开皇年间所铸。单论购买力,可是甚强于这白钱。

想来若非康弟在读书,母亲也不会省的点这麻油灯。

想到这样,王朔不由得心疼母亲到:“母亲,今日我砍了足足三捆柴禾,今天运气不错,今天城内聚客栈林大掌柜全都要。而且比前日还多了五白钱,也采到了好几株野菇“。

说罢,王朔便从怀中掏出那十四枚白钱,从腰兜见取出来那三株野菇。

好家伙,这一个野菇足足有一个鸡蛋大小。至于这什么品类王朔也不太了解,反正能让母亲开心,迟到其他也是不错。

“朔儿,这野菇你是从那找来的,你是不是又去那后山那了”王氏看着自己儿子不由说到,其实儿子刚进门那会,王氏便看见了三株野菇,想到儿肯定又去那后山上,那后山在靠近黄石村山深出。

外山虽说只要一些枯树断支,不过也胜在安全不少。

这逆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0:07:2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