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是小小一个县令啊 第一章:微服私访

大明:我只是小小一个县令啊 华宏彰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5-1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明,紫禁城中,灯火通明。

无数蜡烛将养心殿照耀的亮如白昼。

养心殿内,弘治帝来回踱步,十分焦急。

如果是在平时,坐在下方的内阁三巨头定然会提醒皇上,注意仪态。

然而此时的他们,还坐在椅子上,没有陪着皇帝陛下一起打转,就已经是定力惊人了。

没办法,这一次实在是事关重大。

三天前,河南布政司上报,黄河决堤,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

当然,这不是重点,大明这么大,有天灾,不奇怪,没有天灾那才叫幸运。

只要准备好钱粮兵马,前往灾区赈灾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这次黄河决口的地段太不好了。

居然在永宁县附近。

要知道,永宁县可是整个大明的钱袋子。

弘治十年,全国税收五千三百六十七万两,其中有三千二百万两都是来自永宁县,占了一半还多。

弘治九年,全国税收四千七百六十二万两,其中有二千九百二十二万两来自永宁县。

弘治八年,永宁县税收两千五百万两。

可以说,永宁县是以一县之力给全国输血。

而弘治十一年,也就是今年,内阁给出的税收预估是五千五百五两。

这个数字不可谓不保守,按照惯例,光永宁县一年怎么也要增加三百万的税收。

各个衙门的预算自然宽松了许多。

近些年来。

常年不修的衙门——翻新了。

亘古不变的俸禄——涨薪了。

就连一向节俭的弘治皇帝也为太后新建了一座宫殿——国库不需要内敞补贴,花钱自然就能更自由一些了。

可以说今年的钱,该花的不该花的,全都已经花出去了。

可是现在说,银子收不上来了,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也难怪,整个大明王朝最核心的领导班子在这里等永宁县的回报。

在众人焦急且缺乏耐心的等待中,一名太监飞速跑入养心殿。

“急,急报,皇...皇上,永,永宁县....县急报。”

太监喘着粗气,想要邀功。

却被大太监萧敬一把抢过,直接送到弘治手里。

“哈哈哈!”

片刻之后,整个养心殿都响彻这弘治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仿佛有魔力一般,将连日来压在众人心头的大石头给卸掉了。

内阁三位大学士也全都送了一口气,皇上还能笑的出来,说明情况不会太糟糕,今年的俸禄应该能按时发下来。

虽然他们不是靠着俸禄生活,可是底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清流官员,可全靠着这个吃饭呢。

“来,你给大家念念。”

萧敬双手从皇上手中结果急报,赶紧展开,大声念出里面写的内容。

“锦衣卫镇抚使臣刘圭谨奏,圣喻令臣往河南,视永宁县诸事,已于六月初七日至永宁县。县中所见,繁华如昨,男女耕织,各安其份,士农工商,各司其职,虽处灾年,未见乱象。官有赈济之行,民有积善之心。府库钱粮充足,百姓人心安定。臣至时,已设粥棚十二,东南西北各三,早晚赈济。又有民间好善者,每日施粥。南北两郭,各设灾区,筑以木棚,兼之帐篷,以供灾民所居。以臣愚见,民虽流离,盖无温饱之虞。灾情如火,瞬息万变,明日再奏。臣刘圭叩首。弘治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听到萧敬把奏折念完,三位阁老同时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永宁县这个钱袋子非但没有出什么事,反而有余力出来赈济灾民。

不但如此,钦差刘圭更是把永宁县描绘的更人间天堂一样。

对此弘治皇帝是不信的,区区一个县,也就是会赚钱了一点,还能比朕的京城更繁华不成?

虽然,这个县的人口有点多——八百万。

虽然,这个县的治安有点好。

但区区一个发展了十年的城市,怎么能跟统治了大明百余年的国都相比较呢。

“这会不会有点过了?”

就这这时,谢迁不和时宜的站了出来。

既然李东阳和刘健不说话,那就让他来做这个讨人嫌的人吧。

他接着说道,“永宁县向来以富裕著称,若是想要收买一两个人,真的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瞬间就明白了谢迁话里的意思。

虽然奏折上写的天花乱坠的,可是难免有沆瀣一气、故意隐瞒的嫌疑。

历史上为了抱住乌纱帽,隐瞒灾情不报的可谓是比比皆是。

不要说别的朝代,就是本朝也不是一双手可以数的过来的。

“说实话,朕也有些担心。”从喜悦中冷静下来,弘治皇帝也不无担心的说道,“自从林逸上任以来,十年了,朕只知道,永宁县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只知道永宁县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多,如果不是有白花花的银子运进京城,朕都不知道这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大阁老都叹了一口气,他们也一直在京城辅助皇上,没有去过那个在所有人描绘中都是天国的永宁县。

“陛下,不如就借着这次机会,去一趟永宁县。”李东阳双手一弓,出列说道,“这次大灾也正好是一个机会。”

“可是。”弘治皇帝犹豫了。“出行一次耗费不小,又逢大灾之年,实在是.....”

骨子里弘治还是节俭的,这与大明一贯以来的财政状况是分不开的。

“陛下无需多虑。”李东阳笑着说道,“其实只要计划得当,南巡一次也花不了多少钱。”

“陛下只需一封南巡的圣旨,将目的地设在永宁县,命永宁县令建造行宫。这样以来不需要国库里花两银子,行宫就能建造完成,至于路上的花费。”

李东阳顿了顿说道,“就从内敞里出吧。”

虽然河南遭了灾,只要不花国库的银子,就不会激起全国上下的反对,更何况皇上亲自巡视灾区,主持赈灾工作,本身就是十分爱民的举动。

只要把花销的事情解决了,相信不会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

也不会有人敢跟皇帝和整个内阁对着干。

“此法甚好。”

刘公谋,李公断,李东阳提出了合适的想法,刘健也适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就这样,在整个大明最核心领导班子的一致同意下,一道皇上南巡的圣旨发往了永宁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14:22:3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