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在明朝种地那些年 1 鸡鸣寺夜谈(求鲜花评价)

历史:我在明朝种地那些年 盐如雨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3-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深夜。

鸡鸣寺。

永乐皇帝朱棣,正手捻着一枚棋子,看向对面蒲团中的老和尚。

“少师觉得,汉王如何?”

“阿弥陀佛。”

黑衣和尚姚广孝吟了声佛号,缓缓落下一子。

朱棣不喜太子,这在朝堂上并不是什么秘密。

太子朱高炽虽端重沉静,言行识度,但太过仁慈,不够杀伐果断。

而且身材肥胖,腿患隐疾。

容貌形象和英气勃发的汉王朱高煦,有着天壤之别。

也难怪朱棣心底一直都存有废黜太子的念头。

“皇上,汉王骁勇善战,实在是难得的一员猛将。”

姚广孝幽幽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朱棣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出了姚广孝话中的意思。

汉王是不错,能打仗,能领兵。

但要说到治国之才,那就鞭长莫及了。

朱棣肃容道:“北方的鞑靼、瓦剌常年骚扰我大明疆土,南边还有交趾每年都要闹出点动静。想要制服他们,以太子的秉性……难呐!”

说着,朱棣那双鹰隼般的眸子,涌上一层淡淡的暮气。

他看向已经垂垂老矣的姚广孝,叹息了一声:“我老啦。”

言下之意,只要我朱棣在位一日,天底下就没人敢动我大明江山。

但我走后,凭他朱高炽能行吗?

姚广孝自然明白朱棣的担忧。

大明外有强敌环伺,内部也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平静。

汉王跋扈好战,赵王狡诈聪慧。

两个人都守在京城不愿就藩,显然是觊觎太子之位。

将来一旦朱棣追随太祖皇帝而去,以汉王的秉性,再来一次靖难也不是不可能。

大明自太祖皇帝朱元璋立国至今,还不满五十年。

百姓刚刚过上安生日子,就盼着迎来治世的一天,天下太平。

而汉王好大喜功,他若登基为王,必然会征战不休。

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姚广孝再次捻起一子,沉声说道:“皇上认为若将来汉王登基为帝,太子一家可还有命活?”

朱棣沉吟着没说话。

姚广孝又道:“皇上既不喜太子,那太孙又当如何?”

说起自己的孙子朱瞻基,朱棣的眼睛瞬间亮了几分。

“瞻基从小聪慧过人,有胆识有谋略,就是缺了些历练。开春后我要亲征瓦剌,届时会让他跟着。”

姚广孝笑了笑:“既然皇上早有打算,那又何必再为太子之位烦忧。”

朱棣落下一子,表情有些苦涩。

“当年太祖皇帝是在马上打下的江山,我亦自幼跟着父皇四处征战。就说老二老三,刚会走路便被我扔在军营之中,如今哪一个不是领兵打仗的好手。

偏偏就数老大,不懂骑射,不会领兵,只好些口腹之欲,哪有我朱家子孙的半点风采。”

姚广孝微笑摇头。

“从古至今,国之根本皆在于民,而民之所求,不过是田里的几亩庄稼。西汉朝的文景之治,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皆施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仁政,才换来了太平盛世。”

朱棣把玩着棋子,接话道:“太平盛世就让儿孙们去享受吧,我这一辈子是无福消受了。”

“昨日边关又送来战报,一千鞑靼骑兵入我大明境内,一路强取豪夺,坑杀了不少百姓。我已经让夏元吉去各府征粮,到时候我亲自率军北征。”

闻言,姚广孝道:“皇上,北征一事不妨暂缓些时日。”

“为何?”

“近年来北方多地接连大旱,百姓们无粮可食,江浙一带的税粮如今都被征去救灾。此时北征,恐有不妥。”

说着,和尚手中的棋子顿了顿,继续道:“若能等到来年,北方的旱情或能有所缓解,到时候再行出征,方能万无一失。”

朱棣神色一动:“少师可是找到了应对灾情之法?”

“贫僧无能为力,但贫僧认识一人,或可解这天灾之祸。”

姚广孝微微一笑,向朱棣讲起了数月前的那次北平之行。

时值金秋,原本是丰收的季节。

但北方多地土地龟裂,水位下沉,农作物颗粒无收。

放眼望去皆是瘦骨嶙峋的百姓。

直到行至山东一个叫冠县的地方。

这里的百姓生活虽然穷困,可眼神清明,脸色红润,不像是饿肚子的模样。

等到了县衙附近,又看到知县和几名差役正在路边搭棚施粥,接济各地涌来的灾民。

姚广孝心生好奇,便叫住一名当地百姓询问。

那人说道:“原本我们这儿也受了灾,一个县的农户跑了一大半。可自打那位宋先生来到本县,教我们如何在旱地耕种,半年下来总算是有了些收成,不用再饿肚子。眼下知县老爷正带着他在给百姓们施粥呢。”

说着,指了指粥棚下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

姚广孝顺势望去。

嘈杂拥挤的粥棚里,独独有个瘦削的少年,始终一副温润含笑的模样。

他虽身着布衣,脸上有些许污迹,却有一种与眼下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姚广孝起了好奇之心,决定在此留宿一夜。

第二天清晨姚广孝便早早出门,打算亲自登门拜访,不料却在途中遇到了那位正在田间劳作的少年。

此时的少年,正弯腰仔细查验着田里的作物,姚广孝直等到他起身休息,才上前以讨碗水喝为由,主动攀谈起来。

闲谈之中姚广孝越聊越感到惊奇。

这少年虽小小年纪,言谈举止却十分沉稳。

对农耕之事更是了如指掌,甚至比那些在田间地头忙碌了一辈子的老农民还要娴熟。

有些知识,更是闻所未闻。

更重要的是,他能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此人虽一介布衣,但性情高洁,且能凭一己之力,让冠县百姓皆可暖衣饱食,皇上不妨见见此人,这等才能若是能为朝廷所用,将来我大明百姓何愁填不饱肚子。”

闻言,朱棣心中一动。

“若真如少师所言,我大明有如此才干之人,我也想见一见,他叫什么?”

“宋瑾。”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3 16:45:3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