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明:铁骑天下 第七章 世子风采,王府赐药

风起大明:铁骑天下 方雨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1-11-2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三人急匆匆的回到府中,发现院子里已经被管家清扫了一遍,小仪宣正在擦堂屋的桌几。

李斌指着大门右侧的房间匾额“正学”二字向茶行老板努努嘴道:“喏,你看罢,蜀王亲笔正学书屋,试问天下几人能得王爷赐匾褒扬?”

那掌柜的本就是官营茶行的主事,自然知道其中蕴含的深意,闻言忙不迭的点头道:“不错不错,确实是蜀王殿下的宝印,方大人果与王府关系密切。”

“哐”

一声啰响传来,听起来距离不算远了。

李斌赶紧领着这掌柜来到后院,一应茶具碗碟都已被二姐方仪岚清洗干净晾在台子上,李斌道:“这便是后院厨房,待会儿煮茶一应事务,均在此处,你且放下东西与我们一起出去接驾。”

说完便叫上方仪岚从后院走出,郑氏领着仪宣和方宏已经在等他们了。

“三哥,你们没买酒菜瓜果吗?”仪宣母亲和三哥回来什么也没有带,不禁问道。

“时间来不及了,再说王府一行百多十人,未必就需要我们招待,罢了,掌柜的也到了,我们一齐去接驾吧。”

郑氏见人齐了,便整理下仪容,这便领着李斌,方仪岚,方仪宣,方宏和茶行掌柜的大开门户,来到巷口迎驾。

“哐”

开道啰声响亮,已然收到了不远处,从巷子口往外看去,那世子一行已经从主街转向到了这边支路。

而这种排场,自然吸引了街上所有人的目光,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什么人物,能有这么大的排场,毕竟汉中府的大街上许多年不曾有这种动静了。

一时间所有的人也都跟着官兵往这边来,乌泱泱一大帮子人。

李斌一家看的咋舌,这排场真的不小,到了现在,那掌柜的也基本相信了这世子爷真的是冲方家来的。

官兵威武,披坚持锐,各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肃穆,不时用凛冽的目光扫视着周围人群,神色十分戒备。

忽然,中间保护的第一辆马车轿帘被拨开,露出了一个中年文士的面庞,头戴四方平定巾,一身干净的米色交领长衫,面容清朗,面容与李斌有几分相像,此时他挑开轿帘,往这边张望而来。

“娘,二姐,三哥你们快看,那是爹爹,爹爹回来了。”

方仪宣兴奋的指着尚有几十丈之隔的马车叫嚷着,方宏也道:“那是老爷和世子爷共乘的马车,老爷正往我们这边看呢。”

事实上李斌几人都已经看到了这一幕,李斌隔着老远目光紧紧盯着那个中年文士,心道:“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方孝孺吗?一个看起来文弱的读书人,称不上健壮的躯体里,蕴含着刚强的倔强与不屈,铿锵之音响彻历史长河的上空,硬骨头的代名词,理想士者的典范。”

李斌看向那方孝孺的时候,方孝孺也从影影绰绰的间隙中看到了这边的几人,当他的目光落到李斌的身上的时候,明显一怔,随即展颜笑了起来,嘴巴里说着什么,李斌听不清楚,但从那欣喜的神色中,他也能猜得出,多半是因为自己能苏醒前来接驾而开心。

李斌苦笑,心道:“这会子你看了开心,也不知道待会儿知道自己全无以前的记忆了,该是何等心情。”

这时候他看到方孝孺打下轿帘转过头去跟人说了什么,片刻后轿帘重新打开,方孝孺长身从缓慢行驶的马车上跳了下来,就往这里跑来,而就在方孝孺挑起轿帘的瞬间,他看到马车里探出了一个少年人的头颅,也往这里打量着。

李斌心知那一定是蜀王府的世子爷无疑了。

有余人潮攒动,世子一行走的并不快,方孝孺跳下马车,从前面众护卫的中间穿插跑了出来,此时前头的鸣锣开道的已经距离李斌几人不到三撒二三十丈的距离了。

方孝孺快步疾走,终是抢在了前头。

“三郎,三郎你竟然苏醒了过来,天可怜见,必是上天体念到了我们为人父母的不易,没有将我的三郎带走啊。”

方孝孺率先就来到了李斌的身边,拉起李斌的双手,语气中难言欣喜之情。

“爹爹、、、、”

李斌开口叫道,神色有些不自然,他其实并不习惯这种太过亲密地举动,虽然他能感受到来自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真心的热情。

“你没事就好,你没事就好。”

方孝孺眼眶微红,神色有些激动且开心,他连说两句,这才把目光看向一旁的夫人郑氏和两个女儿。

“爹爹”

“爹爹,我们可想你啦。”

仪宣俩姐妹见到方孝孺也很开心。

“乖,爹地也很想你们,来跟着爹爹见过世子。”

方孝孺拉过小女儿上前了两步,转身站在巷口的路中间。

那鸣锣开道的官人已经走到了身前,只听方孝孺伸出一只手拦停,高声道:“诸位止步,某携妻小家眷在此跪迎世子宝驾,后面巷口逼仄,不宜轿马并行入内,否则掉头颇为不便,还请诸位下马,步行入内。”

他挡在前面,那鸣锣开道的自然停止了前进,后面的护卫骑兵顿时勒停坐骑,整个车队便停在了这里。

当先一名将官策动马匹,往身后的世子马车行去,略作禀告,那世子马车的轿帘随即被人撩开,然后一个身着深青色贡缎对襟长衫,未束革带,佩环绶,着黑靴的少年人弯腰从轿厢里面钻了出来。

“命令,分列。”

见到世子从轿厢中出来,那先前禀报世子的军官忽然高声命令。

那前面四五十个骑兵顿时勒转马头,让出马车正中间一个道路来,这时李斌才算清楚的看清了数丈开外的这个世子。

贵气逼人。

这是李斌见到世子的第一印象,相比于电视剧里那些流量明星拉胯的模仿,这种直面皇室中人,所带来的感官震撼确实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少年世子比自己还要小上一岁,今年十三岁,身高不过一米五六左右,但是始一站在马车上,顿时如太阳一般耀眼,他身材笔直,一手背负,一手轻摊于胸前,手中攥着一串绿玉佛珠,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正往这边看来。

“好个蜀王府的世子,果真是天潢贵胄,光这份气质便如渊似峙,绝非那些拉胯的小鲜肉可以演绎出的。”

李斌只见这世子生的极为英俊,面容白皙,浓眉大眼,一头乌黑的头发并没有束起,只是在头顶扎了一个发桩,扎以发带,发带与其余的头发一齐垂在背后,看起来飘逸不凡,而他额前更是带着一道抹额,中嵌宝石,愈发显得英姿勃发贵气逼人。

他看向世子的时候,那世子爷在打量着他,两人目光隔空相遇,那世子嘴角噙笑,微微颔首致意。

李斌随即露出善意的微笑。

见世子出了轿厢,方孝孺拉着小女儿仪宣领着夫人和李斌几人迎了上去,那世子后面的马车上走下两名侍女,伸手将世子扶下马车。

“世子,这几人都是我的家眷,得闻世子要来,特来接驾。”

方孝孺说道。

“拜见世子爷、、、、”

方家一众异口同声行大礼参拜,李斌不懂礼数,只混在其中也没有张口,他见前后几人跪下,略一沉吟也没敢继续站着,在严刑峻法的明初,等级十分森严,他初来乍到,可没打算狂妄到面见世子都不下跪的地步,更何况以后见着地位更高的王爷和皇帝,那可是每见必跪的。

世子见状,忙上前两步扶住郑氏,拉起来道:“使不得使不得,我虽为世子,但奉先生为师,师母万不可折煞学生,诸位快起。”

郑氏应着世子扶起,温柔道:“世子之于蜀地,尤太孙之于大明,乃同储王,位尊爵崇,妾身等既见王储,如见蜀王殿下,依大明律,妾身等理应跪迎。”

李斌心中暗叹:不愧是方孝孺的夫人,看着柔弱温良,也是能在世子面前对答如流的。

果然世子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口中却道:“师母言重了,学生忝为先生弟子,在师母这里,还请师母和先生只拿学生与方世兄同样看待才是。”

李斌心中暗暗咋舌,这位世子的姿态放的相当的低,执弟子礼数甚恭,着实让他有些意外,要知道这可是皇帝朱元璋的亲孙子,蜀王的嫡长子,未来的蜀王,说是天潢贵胄一点也不为过,迄今为止,整个大明朝能比他更尊贵的也就只有皇帝朱元璋,太孙朱允炆和几个亲王了。

尤其是明初,藩王实封,权利大的吓人,不仅宰执封邑,而且提调诸军,就拿蜀王来讲,不仅统辖蜀地两川之政,更是拥左、中、右三护卫之兵,加上府兵,日常便拥兵两万余众,若有战,更能请旨,提调蜀地一切除却王府三护卫之余的其他所有卫所兵卒,节制兵力能超六万左右,绝对一等一的实权人物。

身为王府世子,未来的蜀王,其一身所系的干系岂能小得了?

这样的人物,如今在自家父母面前,谦恭甚巨,如何不让李斌暗自叹服。

母亲郑氏更是目露诧异,但是父亲方孝孺却是丝毫不感意外,面露自得欣慰之色。

“世兄可大安了?”

忽然世子问及李斌,李斌忙道:“大安了大安了。”

他回完话,似乎觉得不妥,目光瞥了一眼身边的几人,见这几人脸上都露出奇怪的表情。

“糟糕,难道是我说错话了?”

果然,父亲方孝孺轻斥道:“简直不懂礼数,世子关怀,应当先行词谢再恭辞回话,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重新回话。”

李斌心头顿时涌出一股不耐烦,他被斥的面色微变,心道:“我TM的又不是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哪里会这些咬文嚼字的劳什子东西,妈的,连说个话都这么麻烦。”

他阴着个脸,却是不说话就这么杵着。二姐在一旁偷偷碰了碰他的手,示意他不要这么让爹下不来台。但是李斌却是一点也不给面子,木桩似的就是眼观鼻,鼻观心,依旧不回话,气氛有点尴尬。

见他这么杵着,方孝孺面色微愠,正要继续责难,却是世子的声音道:“哎,先生莫要怪世兄,我不过随口问问,世兄伤的是头颅,又逢大病初愈,难免怔肿,脸色似还不大好,此番我正是奉了父王之命,专来探望世兄病情,如此不便耽搁,不若先去贵府,让赵医正为方世兄诊治一番才是。”

李斌听完,不觉有些脸热,刚刚自己被方孝孺劈头盖脸训斥,生了情绪,让场面有些微微尴尬,倒是这世子出言不仅替他找了理由,而且化解了尴尬,还把话题转移了别处,着实不一般。

果然,母亲郑氏闻言开口道:“瞧我这没眼色的,世子远道而来,倒让你在这凉风呼呼的大街上杵了这许久,实在罪过,还请世子移驾,进我们陋宅寒舍宽坐才是。”

世子笑道:“师母快别客气,我先前说了,只拿学生当儿子一般相处就是,这些客套以后快别说了,倒显得生分了,也怪我礼数不周,拜师四五年了,却是一次也不曾走到师父师母府上,着实不该,师母再如此礼遇,倒显得生分了。”

方孝孺开口道:“罢了,夫人,世子这孩子我还是有所了解的,他既然开口说不必客套,自是真心实意的,你也就莫要过分客套,此间风凉,我们还是先回去再说。”

说罢侧身让过,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忽然,李斌手腕一紧,只见世子挽过方孝孺的小臂,笑盈盈道:“世兄与我同行,替我引路如何?”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善意了,李斌闻言笑道:“荣幸之至。”

李斌目光扫过站在后面的那茶行掌柜,后者与其对视,眼中满是喜色。

说罢李斌和世子两人并行向前,方孝孺和郑氏面面相觑,随即跟在后面。

马蹄声渐起,那些护卫骑士纷纷夹策胯下坐骑,随侍在后。

许是马蹄声渐起,那世子忽然站住脚,以手拍额,笑道:“瞧我这记性。”

随后转头冲着后方道:“徐副使,此前逼仄,不便车马,尔领赵医正和左右侍女拿上礼品一应物事随我就行,其余将士可在此歇息。”

“末将领命。”

那先前往来军阵中的骑马将官闻言应命,而后策马后退,世子下完命令,便继续拉着李斌向前走去。

李斌回过头看了一眼那正在布置命令的将官,心道:“徐副使?明初军队以卫所编制,一卫五六千人,卫之最高长官便是指挥使,一卫副手便是指挥同知,俗称副使,从三品,这护卫世子的将官竟然是从三品的副使,这可了不得,要知道即便汉中府这样的中府知府也不过正四品的官阶,一个护卫将官便大过了整个汉中府的长官,果然是王府的手笔。”

他心中暗自惊异,面上却不露声色,领着世子穿过了巷子,来到大门前。

“方宅”二字匾额高悬门楼上。

大门洞开,世子和李斌携手进入院子里面,李斌趁机往后看去,只见紧跟在后的是方孝孺夫妇,其次是方仪岚拉着方仪宣。

后面便是管家方宏并着茶行掌柜,再后面便是两个侍女搀扶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再之后便是那徐护卫并两名下属拎着一些锦盒,大约是世子刚说起的礼物了。

这是个一进的小院落,仅比普通农家要气派一些,却是连一些乡绅士官的院子也比不得。

一进大门便是天井,直对着堂屋客厅,两侧东西厢房也是开间不长。

世子一进大门便松开了李斌的手,他的目光一下就被西厢房那间挂着“正学”匾额的房间吸引,道:“我只知成都府石马路先生下榻之处,有父王的一副题字,没想到这里竟也有一副,想来此间必是先生治学之处了?”

方孝孺上前道:“当初王爷赐下“正学”二字,确然只有一副,意做某家书屋之名,只是成都府那处书屋,只不过从我这书屋中移去一些书籍罢了,若论藏书之众,倒是远逊此处,故而我将王爷所赐之原字裱悬此间,而成都府那处“正学书屋”乃是拓王爷墨宝罢了。”

世子闻言抚掌笑道:“原是如此,我便说成都府那处匾额总有些不对劲,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原是拓片镌刻,到底有些不同,学生可能参观一下吗?”

方孝孺笑道:“我这书屋世子当然可以随意参观。”

说罢,亲自上前推开门,领着世子进去,李斌转头看向二姐方仪岚轻声道:“这会子耽搁,那灶上只怕有些凉了,你快带那掌柜的去后院准备茶水点心,待世子去了正堂,便奉了茶来。”

他这一说,母亲郑氏方才道:“对的对的,我倒给忘了,还是我去吧。”

李斌摇头道:“还是让二姐和小妹一齐去,我们家没有丫头使唤,奉茶时候二姐正合适不过。”

“好你个小弟,怎么说话的,我就是你当丫头使唤的吗?”

方仪岚嘴里不依,可脸上挂着笑容,一点也没有嗔怒的意思,反而有些欣喜,兔偷偷往书房望了一眼,拉着方仪宣便叫上那茶行掌柜的一齐往后院子里去。

说话这几句的功夫,世子却是已经和方孝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手里兀自捧着一本书线状书,只听世子道:“先生惯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读的都是经世致用的圣贤书,却不想也藏有《文心雕龙》这样的雅书,还是唐人所翻注,着实让学生意外。”

文心雕龙?李斌心中默念一遍,有些耳熟,但是没读过,想来必是念书时候听到过。

方孝孺关上了书房门户,道:“这实非我所珍藏,正如世子所说,我惯常主张学以致用,我等读书所为何?为争仕途乎?为附风雅乎?我以为,这只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读书首为立身之正,再图纾解民苦,此为读书之本,而为官为雅,不过是末,焉能本末倒置?一言以蔽之,我等读书便是如先贤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这一席话说的义正词严,郎朗有声,在院一众均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好个方孝孺,竟是这般胸有丘壑,无怪乎被称为士林领袖读书种子,这番理念放在几百年后的现代依然不过时,是后世万千读书人的究极目的,后世现代大力发展教育,学习科学,并提出科学是社会第一生产力,而这种理念的提出本身就代表了学以致用的表现。是最先进和永不过时的教育理念。可是能有如此理念的方孝孺,后来居然开起了历史的倒车,主张恢复周礼等古制,把朱允炆的江山霍霍没了呢?真是令人诧异。”

李斌心中感慨莫名,只听世子的声音传来,将他的注意力又拉了过去。

“先生高论,学生受教了。”

世子朱悦燫正色躬身道。

方孝孺关了房屋,对世子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世子往正堂客厅而去,他嘴里接着道。

“这《文心雕龙》偏于文学阐述,虽无致用之实,确然也是那一领域不可多得著述,我也拜读过,只是这书却是家祖当年搜罗而来,倒不是我自己的藏书,你身为王储,日后身负蜀地两川臣民的福祉,怡情翻读尚可,不可钻营此道,否则便落了下乘。”

世子闻言又是躬身行礼道:“学生记下了。”

说罢,世子将书递给侍女,然后便随着方孝孺往客厅而去,李斌自是跟着。

到了正堂,方孝孺邀世子朱悦燫落座,世子却笑道:“先生稍后,学生还有事待呈。”

说罢向院子里秉立的徐副使勾勾手,后者会意,立时领着下属将手里捧的礼品呈了上来。

世子道:“上月世兄初遭厄难,府上打发人来王府求助赵医正,彼时父王并不在成都府,而是因“南北榜”之事被皇祖召去了京师,这次正好回来,得闻世兄消息,便让学生顺带带了些王府往日存下的药材,忖着或能鼎助一二,还请先生笑纳。”

说完,那徐副使及其下属将四五个锦盒一一放到了正堂下的大桌上,只见那些锦盒包扎十分考究,显然不俗。

“这、、、、、王爷一番心意,方某一家心领,世子素知方某一贯恬淡,这些东西方某万万不敢愧领,还请世子回禀王爷,请勿怪罪才是。”

世子道:“先生莫要误会,父王素知先生清高,不敢以黄白之物沾染先生,只是听闻方世兄卧床久了,必损耗元气,想着这些药材在府中存的年限不小,恐生了虫霉,白白糟践了东西,所以让我随行带了几件,希望能对世兄的病情有所帮助,不信先生请看。”

说罢示意徐副使一一打开了锦盒,只见四五个锦盒里面,不是装着尺许长的人参,就是巴掌大雪莲花,还有儿臂壮的鹿茸,碗口大的灵芝,以及一瓷罐上标注着“藏红花”的瓷罐。

“嘶、、、真是财大气粗啊、、、、”

李斌目光一一看过那打开的四五个锦盒,顿时在心里一阵惨嚎。

这四五种全是药材不错,可无一不是名贵之物,即便在后世,这几种东西都是价值不菲,更何况还是这种品相的。

“这太贵重了,方某万万不敢收。”

方孝孺后退几步,连连摆手。

世子道:“先生莫要推辞,这些东西或于民间珍贵些,可是在王府并不算多出挑,府库驳杂,难免照顾不周,每年都有受了潮湿生了虫霉的,最后只能丢掉,这几件时间也长久了,虽然目前看倒好些,可是难保哪天不会遭了虫去、、、、、、”

他忽然话锋一转,又道:“难道是先生嫌弃学生拿了这些不受用的陈旧东西来搪塞先生不成?如此倒罢了,那学生回去换些品相好的新货,正巧这次父王去京师,皇爷爷知道母妃惯常犯头风病,又赐了些药材,都是各地上供的极品,品相绝非这些可比,都是一等一的稀罕物,我回去便让人送来既是。”

“好个厉害的世子,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既是变着相的让方孝孺推辞不过,言辞之中却又极是恭谨,这下不收也不成了。”

李斌暗自称赞,这明着比自己小一岁,实际真实小了自己十几岁的蜀王府世子,果真是了不得。

果然,方孝孺夫妇面面相觑,母亲郑氏莞尔一笑,道:“夫君,既是王爷和世子一片心意,你也就莫要坚持了,难不成真要逼得世子去换那御赐的宝药不成了?”

方孝孺苦笑着摇摇头道:“这些东西价值不菲,真要收下实在不成体统啊。”

世子见方孝孺话里已经松动了些,开口道:“先生所虑可是锦衣卫?先生放心,父王与先生同样醉心书文,连皇爷爷也曾笑称父亲为“蜀秀才”,父王与先生结交,是得了皇爷爷准的,况且学生说句不中听的话,以先生今时今日的官职,父王还远远达不到私交大臣的地步,而学生又是先生的弟子,这些药物也是给方世兄瞧病的东西,人之常情罢了,所以即便有天子耳目,传到了皇爷爷那儿,也不过是皇爷爷喜闻乐见的事情罢了,还请先生再莫要拒绝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5 17:54:3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