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 第三章:我想做城里人

新桃花源记 赵大山 都市言情 | 浪漫言情 更新时间:2021-08-1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虽然生在土窝里,长在苦水里,大山和自己的乡亲和祖辈不一样,他似乎注定不是一辈子土里刨食的人。

从小性格内向,但喜欢看书,村里没什么能看的东西,无论是书本报纸杂志还是计划生育宣传册,抓到什么读什么。

小时候家里和村里几乎没有任何能读的书,就把姐姐的课本拿来看。姐姐学习成绩中等,也考上了高中,但没上直接辍学了。除了重男轻女的观念,家里太需要劳动力了。姐姐不上学就可以帮助家里干活,还可以去村镇工厂打工,贴补家用。

家里出个文化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山的身上。

大山却差点连小学都上不了。

小学是义务教育,正常只要报名都可以上。大山妈妈带着大山去报名的时候,老师按惯例问了几个问题。

农村也没啥幼儿园学前教育啥的,老师不会问很复杂的问题。无非就是你几岁了,能否从一数到一百,喜不喜欢上学之类的。目的只有一个,看是不是一个傻子。

老师还算温和,但大山见到邻居和亲戚都不说话,这个陌生的老师坐在办工桌后面,戴着眼镜,穿着那个时代少有的正式服装中山装,像个大干部。

他见了陌生人就害怕,这会儿更是闭着嘴巴一言不发,连眼睛都不敢抬。老师问了几句看他不说话,怀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妈妈赶紧解释,有带着孩子来报名的邻居也帮着,说这孩子就是这样,除了自言自语,几乎不跟人说话,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老师将信将疑的收下了大山,心里已经有点不喜欢。

大山的小学是乡里的小学。因为大部分村比较小,孩子不够多,当地要求合村并校。山区的每个村都在不同的山谷里,学校只隔着一个山头。看起来不远,走起来要两个小时。

每天上学大山几乎天不亮就起床,跋山涉水。但当时不觉得辛苦,山里孩子平时每天也要翻山越岭,反而练出了一副铁脚板。上下学的路上还会顺路采点野菜,摘点野果,打个猪草,用弹弓打个麻雀啥的。

农村小学的老师大部分也是附近村里的人,属于民办教师。会组织学生去给村长乡长家里干活,也会在农忙时节让学生去给自己家里干活。

他去给老师家里干活的时候很卖力,比给自己家干活还卖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老师让给村长家里干活,大山却不愿意。不仅是跟村长家闹过矛盾,也本能的觉得这是一种拍马屁的行为。坚决不去。

老师组织大家给村长家捐鸡蛋,当然,老师不会那么赤裸裸拍马屁。捐鸡蛋的理由不是扶贫,是拥军。村长的二儿子当兵了,我们要向人民子弟兵、最可爱的人表达敬意。

只有大山不交鸡蛋,理由是家里老母鸡这几天没下蛋。真正原因是他没跟家里要鸡蛋,他舍不得,家里的鸡蛋从来不吃,都拿去卖钱了。

老师觉得很奇怪,也觉得很丢面子。批评他,他也不吭声,也不反驳,就是站着不动。

老师没办法,往他屁股上踹了一脚,觉得这个孩子脑子真的有问题。

当然农村小学的大部分老师还是尽职尽责的,大山后来遇到的老师也一样,有的老师更让大山终生感念。

农村教师确实比较穷,民办老师工资很低,还要照顾家里的责任田,让学生去帮忙也情有可原。那时的家长也觉得理所应当,并不会说什么。

老师的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农村的孩子比较野,不太好管。在那个年代,老师体罚学生并不奇怪,学校和家长都能接受。

大山的班主任就是如此,偶尔体罚也就罢了。还会让一个最厉害最强壮的男生当班长,来替他管其他学生。

班长就是村长的孙子,这个孙子唯一的管理手段也是打,谁不听老师的话他就打,谁不听他的话他也打。

他就是经常被打的那个,他性格懦弱,却有天生的正义感,对于班长的一些粗暴的做法会用沉默来反抗。他身体瘦小,家里最穷,还不服管,就成了挨打最多的那个。

他很倔强,挨打再多再狠也不求饶不喊疼,下次还是用沉默来对抗。班长在班里不敢胡来,就在上下学的路上和几个同学拦住大山,按在地上打。

一次两次,他还是不求饶,他们打得也越来越狠。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从家里拿了一把三棱刮刀藏在身上,再次被围住的时候一下子抽出刀,朝着对方的胸口。

班长吓了一跳,赶紧躲开,却不敢靠前,只是骂骂咧咧,说要下次再收拾他。大山以后每天上学书包里都带着这把刮刀,后来班长再也没找大山的麻烦。

大山就这样揣着一把刀上完了小学,升入了乡里的初中。

初中和小学差不多,同学也都是周围乡里的孩子。也有一些家里有钱有势,在当时算是先富起来了的那批人,其实差别不大。至少家庭背景都是农民,都是头顶高粱花子,脚下的泥还没有退去。

但乡里中学的老师不一样,他们是正式的有编制的老师,不是民办教师,身份也不再是农民。

还有乡里有从县里下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他们虽然偶尔也会下田,但带着眼镜,穿着干净的衣服,跟周围的农民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初中老师和技术员吃的是公家饭,拿的是工资,户口是市民。即使同样走在乡村的土路上,他们的姿态都会告诉别人,我们和你们不一样。

做一个市民,就是前世修来的福,就是这一辈子努力的目标。

初中毕业的时候,大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考高中,一种是小中专。

所谓小中专,就是当时的一种职业技术学校,比如师范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小中专非常具有诱惑力。因为具备几大优势,在当时秒杀高中甚至大学。

优势一:小中专毕业后就可以参加工作,早上班早挣钱。

优势二:小中专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算是铁饭碗。

优势三:农村娃考入小中专就可以转成市民户口。

包分配、铁饭碗,到今天都很有诱惑力。

市民户口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的人看惯了郊区农民拆迁补几套房的故事,以为农民都是有房有地的土豪。其实现在大多数农民也远不如市民富裕,当时农民市民的差距更大。

市民意味着商品粮意味着能当正式工人,而农民意味着一辈子土里刨食贫困劳累。

上高中虽然有机会考上大学,毕竟只是有机会而已。当年的大学升学率很低,能考上的是极少数。

所以,当时很多学习好的初中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都会选择考小中专,学习不太好的才会考高中。

知乎上有个帖子:为什么当年的小中专比现在的大学生还厉害?

大山有些犹豫,小中专虽好,但意味着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而大学,一直是他梦中的圣地,心目中的象牙塔。

大学就是天堂,那里有最美的风景,最多的图书,最渊博的老师,最漂亮的女生,还有未来无限可能的人生。

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吞吞吐吐表达了对上高中上大学的期望。

那天傍晚,本来就昏暗的房间里,父亲的脸庞更加黝黑:

“山子,爹不是不相信你能考上大学,可那是以后的事。再说了,上大学不也是图个正式工作嘛。早点工作,早点挣钱,我看挺好的。”

母亲刚下地干完活回来,喂完鸡喂完猪,准备给全家人做饭。她搓着粗糙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一下:

“山子,咱不是鲤鱼,跳不了龙门。咱就是蚯蚓,只能在土里钻来钻去。现在有机会变成国家的人,能当上市民,咱么家就指望你了。”

大山没说什么,默默吃饭。父母的回答本身在预料之中,这是现实的选择。

考上小中专,上学就有补助,一毕业就能工作挣钱,成为梦寐以求的城里人。城里人意味着体面的工作,丰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能给父母增光,能给家庭减轻负担甚至早点接济家庭。

上了小中专,就是市民了,就是干部了,就是国家的人了。村里人都会高看一眼,他可以居高临下看着村里人。即使富裕的村长,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农民。

看来学校也对大山寄予期望,考试之前,班主任突然找到赵大山,亲切而慈祥,这样的好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呢?

班主任把他让进办公室,还让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大山受宠若惊。

“大山呀,听说你想报考小中专?”

大山点点头。

老师还是笑眯眯的:

“不过小中专分数很高,不见得能考上。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呀。”

心里很奇怪,考试之前老师不是给学生打气,而是先泄气。

老师又让他把自己的户口本准考证等相关证件交一下,说是要办报志愿手续。他有点疑惑,为什么是老师亲自收这些证件,觉得老师这么关心自己,很是感动。

参加完考试,大山心里忐忑,一方面担心考不上,一方面担心考上了。担心考不上给家里增加负担,担心考上了自己的命运就定型了。

这天,同村的刘能仁跑到大山家,一进门就连说恭喜。刘能仁平时在县里开了小店做买卖,在村里也算是有头面的人物,平时从来不会登临这样的穷人家。

父母把刘能仁让进家门,他还是面带微笑,连说恭喜。说经过县教委的时候,看见县里放了榜,红纸黑字,写着大山的名字,大山考上了小中专。这是专程回来给老赵家通报的。

父母听了自然高兴,儿子上了中专,连平时看不起自己的人都专程登门。大山倒没有那么兴奋,只是疑惑,县里都张榜了,学校应该提前知道消息,不知道为啥学校没有通知他。

大山就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班主任一看见他,略显慌张。说明来意,说有人看见放榜了,他的名字在上面。

班主任沉默了一下,突然说:

“大山,那个不是你,那是乡长的小儿子。”

乡长的小儿子?他知道,跟他同年级不同班,学习非常一般。乡长也姓赵,但乡长的儿子叫赵佳仁,不叫赵大山。

班主任说,乡长的小儿子户口本上的名字就叫赵大山,因为嫌名字有点土,后来改了学名叫赵佳仁。

班主任看见他有点沮丧,就鼓励说:

“大山,不用难过。你的成绩不错,上县城的高中没问题。虽然上不了小中专,以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呢。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愧是语文老师。大山很失落,也没想太多。自己没考好,不能怨别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吧,谁知道呢?

回到家跟父母说了结果,父母没说什么。明显看到父母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多了几条,也听到了他们扭回头发出的轻声的叹息。

没考上小中专,意味着还要再上三年的学花三年的钱,意味着有可能考不上大学,意味着即使考上大学也要再花四年的时间和四年的钱。

大山只是把这件事归因于自己的实力不济、命运多舛。直到上高中以后,才从别的老师嘴里听说,其实当年榜上的赵大山就是自己。校长的小儿子也从来不叫赵大山,自己是被冒名顶替了。

想起了当初班主任要自己的户口本准考证时躲避自己的目光,告诉自己落榜时吞吞吐吐的样子。还有校长有一次在校园里看见自己,竟然关爱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当时还受宠若惊,心中激荡起一阵暖流。

他感到恶心和气愤,老师和校长早就串通好的。跑回家告诉父母,想要告状,至少要讨个说法。

父母却一点都不吃惊,说他们早就想到了,但不会告状。

乡长哪里是他们这样的家庭敢得罪的,乡长的大儿子在县里一个部门当领导,乡里县里的一些要害部门都有亲戚朋友,否则就不会这么轻易的完成冒名顶替的各个环节了。去告的话不仅告不成,还可能受到更多的打压。

老山叹了一口气,含着愧疚说:

“都怨你爹,咱家里穷,又没本事,只能被人欺负。”

这就是现实,穷人最残酷的不是现实,而是只能接受现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9:57: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