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在战国,史上最强嘴炮崛起 第三十八章 兵锋迫咸阳

从本章开始听

就在秦军和联军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赵国军队十几万人,以骑兵为主。

突然从九原攻入秦国,打得秦军措手不及。

古代战争主要兵种就是以战车为主力部队加上步兵和辅兵。

步兵和辅兵最重要的是粮草,本来就应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因为补给问题,也足以拖慢行军的速度。

但是赵国除外,赵国胡服骑射,加上常年和匈奴作战,

使得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和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有得一拼。

补给线这个东西对于匈奴骑兵来说基本没什么用,

对游牧民族来说到处都是草地,所以马匹草料什么的好办,

只要带上点干粮,然后赶着马就能溜出去好远。

再加上可以劫掠,所以使绕过函谷关,

从北部用骑兵突袭关中平原,直逼秦首都咸阳。

这个计划本来也不会这么顺利,

毕竟很多地方并不好走。

但在关键时刻。赵国的墨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大量的墨家门徒和赵军一起行动。

使得赵军如同多了一支杰出的工程兵部队,

他们沿途打听了各种捷径,辅助行军。

在实在难以通过的路段,修桥铺路。

墨家的能工巧匠,成了当时领先各国的舟桥部队。

赵军得到了墨家门徒的协助,行军速度在当时堪称是狂飙突进。

再加上古代通讯不便,各地传讯都要靠人。

赵军最快的时候,半个月内连下十二城。

溃败的秦军,连信都送不出去。

所以当咸阳得知赵军来袭的消息,赵军的前锋部队都已经距离咸阳城不远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秦王惊出了一身冷汗,

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要是平时,秦国也不需如此恐惧。

因为毕竟他们实力雄厚。赵国军队即便出奇兵打过来,也讨不到多少便宜。

但现在形势不一样,大量秦军驻守在函谷关一带,

和齐魏韩三国合纵联军对峙。

其他的秦军精锐又在武关一带,防着楚国人。

咸阳虽然有守军,但人数不多。

加上赵军一路南下攻城略地,接连攻克多地,

现在气势正盛。

秦国真是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了。

得知这一消息,齐魏韩合纵联军也是士气大盛。

孟尝君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围着函谷关已经很久没有进展了,

没想到这一个月,赵国人已经一路打到关中了。

只有姬子晋没有太过高兴,因为他深知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太久。

赵国骑兵无论是哪方面都其实和匈奴人的骑兵类似,来去如风,侵袭如火。

说穿了,赵国人那就是速度型选手。

一上来,就是狂风暴雨一顿抢攻。

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任你实力再强劲,

也会被这一通乱拳打得抬不起头来。

但秦国不同,他们可是实打实的力量型选手。

说穿了,他能挨你十几拳不倒,

但他打你一拳,都能要你半条命。

赵军这一顿抢攻,要是被他们挨过去了。

等秦国缓过来,必然抽调大军回援。

如果三国合纵部队这个时候还被堵在函谷关,

那赵军再悍,毕竟独力难支,也就没什么戏唱了。

所以唯今之计,必须要尽早攻破函谷关,

和赵军成掎角之势,直接威胁咸阳。

姬子晋立刻对孟尝君道,“相邦,赵军迫近咸阳,必然会使得秦国震动。

当下他们要么抽调武关的守军,

要么抽调函谷关的军队回援。

但现在我们和秦军对峙函谷关。

他们更大的可能,是抽调南方武关的秦军回援咸阳。”

孟尝君点点头,“子晋言之有理,确实如此。”

“如果那样就糟了。”姬子晋低声道,

“秦军如果不撤掉函谷关守军,我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函谷关。

而赵军面临秦国大军压迫,很有可能就此撤军。

那我们辛苦赢得的局面,恐怕也就维持不住了。”

孟尝君收起笑容,想了想,“子晋可有妙计?”

“我们可立刻令人散播谣言。

说楚国也将趁此机会攻秦,以报楚王被杀之仇。”姬子晋低声道。

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本来两国交情不浅。

秦国的太后,更是楚国人。

不过因为一件事,弄得双方撕破了脸。

因为秦国和楚国在武关会盟的过程中,秦王是突然食言把楚王给扣押了起来,

并且直接就押到了秦国做了人质。

这个事情在当时的影响非常恶劣,因为这次的会盟是秦王提出来的。

说白了你是东道主,人家是相信你才来的,

况且两个国君的外交交涉更加重要了。

谈判一直都两个国家最为严肃的事情,

这样的事件最为讲究的就是诚信了,尤其国家之间的外部交涉更是如此,

连残酷的战场上都不会选择杀掉对方派来协商的臣子,

可见这样的外交交涉对于两个国家来说是多么严肃的事情。

可是没有想到秦王却突然来了这么一手,楚王完全没有防备就直接中了陷阱。

这个事情就直接使得秦楚之间的关系彻底崩坏了,

要知道在春秋时代的秦楚两个国家是百年交好,

互相扶持来对抗晋国的。

现在已经算是彻底交恶了。

秦王以为把楚怀王给拿下了就可以让楚国来割地,

也会认为楚怀王在自己的手里有着更大的价值。

可是秦国没有想到,楚国很快就立了新王,

而这个被扣留的楚怀王也非常有骨气,

完全不肯退让,死活就是不割地。

时间一长了,楚国不选择迎回怀王,而秦国也不好开口白送他回去。

等于这个人质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了,那么秦王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

三年后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

反倒是秦国这一次彻底坏了人品。

诸侯提到秦国,都认为秦王人品太差,根本不能相信。

楚人更是认为是秦国害了他们的王,所以两国局势一度紧张。

后来秦国和楚国又几次相互攻伐。

所以才会在武关驻留大量秦军精锐,就是防着楚国。

姬子晋就是想要用秦楚之间的这层矛盾,牵制住秦国人。

让人散播谣言的目的,就是让秦国不敢从武关撤军回援,

那么他们就只能冒险从函谷关撤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14:38: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