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装死皇孙,开局和老朱结拜 第五章 朱允炆一定会削藩

从本章开始听

朱英心中一笑。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别扭,毕竟他也是皇长孙。

他失踪那年八岁。

生母元妃,思念长子成疾,日日悲痛,次年十一月去世。

皇统的顺位继承人,关系国本,丝毫不能马虎。

所以次年六岁的朱允炆被立为皇长孙。

侧妃吕氏,也同时被扶正为太子妃。

他们母子的位置像板上钉钉一样牢固。

朱英当然没有别的想法。

左右是不能回宫了。

不给弟弟朱允炆添乱了。

他对这个弟弟和朱标朱元璋的看法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望子成龙。

朱允炆被后世骂惨了。

因为做了一些荒唐昏庸的事。

背负了一些骂名。

他打仗打不过朱棣。

拿了一手王牌,却步步踩雷,从开战到结束,走了很多错路。

本来换条狗都赢的局面,硬是给打输了。

他登基以后,施政方针是没有错的。

甚至削藩都没有错。

只是削藩的顺序有点迷糊。

非要先挑软柿子捏,硬茬留在最后,怎么可能不反。

登基后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是真的打算好好为百姓做事的。

朱元璋性格硬霸,极度自信,不允许后世子孙更改自己的国策。

唯恐大明江山不能永继。

因为老朱觉得,他制定的国策可以让大明千年永存。

但后来证明了他其实过于自负了。

很多国策要改一改才好。

朱允炆一上来就改了好几个。

改的都是对的。

尤其取消几种酷刑。

提高了臣僚待遇,减轻了江南八府,尤其是苏州的重税。

苏州卖儿卖女情况普遍,再不减税有点民不聊生了。

但朱允炆确实有该骂的地方。

作为皇三代,治国手段不如皇二代的朱棣,更是远远不如皇一代的朱元璋。

光是被弄臣左右这一点就足够后世贬低几百年了。

加上朱棣登基后,五征漠北、七次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削藩迁都、天子守国门……

一系列壮举,太过耀眼。

朱允炆就成了萤火之光。

现在朱木士问起来,显然是朱标想让他问的。

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而且朱允炆作为现在的皇长孙,是他一个百姓能评价的吗。

只好说道:“他一个皇长孙,我能说什么。”

“这里没有外人,先生但说无妨,不瞒先生说,太子殿下恶疾缠身,情知命不久矣,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皇长孙朱允炆身上,唯恐他不能肩负起昌盛大明的重任。”

朱标叹了口气。他很想直接告诉朱英,他就是太子朱标。

但是就怕说了以后,两人的关系就不能像现在这么随意,现在朱英把他当成了太子身边的伴读。

一旦知道他是太子,可能就不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人生弥留之际他只想听些真话。

而在另一边,朱元璋还在想那句三年打垮北元。

因为这牵扯一个他纠结了很多年的问题。

北元不是不能打垮。

而是打垮的意义在哪里。

大明军队随时可以深入北元。

问题是北元太大了,摧毁他们的都城,北元王族逃窜,另起一地,有了新都城,再打再跑,永远如此。

除非把他们杀光,否则真是野火烧不尽。

当年在北境设置九大藩王,确实有蚕食北元的意思。

但是这么些年下来,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索性就变成了藩王守卫边疆。

甚至可以世世代代守卫下去。

朱英的话让他有了新的念头,如果要实现所谓的扩大十倍,那么第一个要打的就是北元。

北元不除,大明是不可能对别国开战的。

他现在很想当面问问朱英,有什么具体计划,能够三年打垮北元。

他没有,当年的李善长和刘伯温没有,现在的刘三吾也没有。

这个少年朱英凭什么敢说自己有。

本来被这个问题困扰住的朱元璋,忽然又听到屋里朱英说话了:“皇长孙这个问题,跟北元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打北元才能解决他的问题。”

朱元璋顿时精神一振。

看他能说出什么来,打北元怎么还跟皇长孙有关系了。

屋里。

朱标眉头一皱:“他跟北元有什么关系?”

朱英摆弄着手里的燧发枪:“很多事都是有迹可循的,太子殿下染恶疾,身体堪忧,一旦有什么不测,朱允炆就是大明第二个皇帝,他一旦当上皇帝,北元那边可就高兴了。”

朱标忙问:“先生何出此言?您觉得朱允炆是个昏君,北元巴不得他当皇帝?”

朱英道:“因为他当皇帝大明就会大乱,死对头当然高兴了。”

朱标和朱元璋同时揪心,面有忧色。

这个问题他们都想过。

尤其朱元璋,从朱标重病那天开始,蓝玉的人头就已经在他裤腰带上拴着了。

本来对于杀不杀蓝玉这个问题还有些顾虑,现在一个民间小先生都看出这个隐患,那他就毫不犹豫要杀掉蓝玉了。

杀了蓝玉,大明应该就不会大乱了。

朱标神色凝重的道:“先生指的是兄弟反目成仇?”

朱英看他一眼:“不是,朱允熥和蓝玉都是小疾,朱允炆登基后真正的大患是一群皇叔。太子薨逝,为了让皇孙顺利登基,皇上必杀蓝玉,杜绝朱允熥谋反的一切可能。

“但是皇上不可能杀了自己儿子,这些儿子才是朱允炆最大的敌人。”

朱标若有所思的道:“只要朱允炆不削藩,他那些皇叔未必会反吧?”

朱英道:“你说得对,问题是朱允炆一定会削藩。”

朱标摇头:“不可能,我亲口听太子教导过朱允炆,让他将来登基后不要削藩。”

朱英笑道:“朱允炆现在听太子和皇上的话,答应不削藩,但是一旦唯我独尊以后,太子和皇上的话就不重要了。而且皇上现在已经着手培养朱允炆的权力班子,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目前都已经成为他的亲信。

“朱允炆这个人极为尊师重道,把他们三个视为恩师,左膀右臂,未来也会言听计从。

“洪武十年,齐泰反对封藩。

“洪武十二年,黄子澄请奏削藩。

“洪武二十三年,方孝孺带着刑部尚书钱唐、兵部尚书左丞洪,当面跟皇上辩论削藩的必要性。

“这三个人是削藩的极力主张者,他们会大力怂恿朱允炆削藩,而且大概率是一登基就立刻削藩。

“我们且不说削藩对不对,但削藩肯定会有藩王造反。”

朱标抿着嘴,忧虑的道:“那先生觉得削藩对不对?”

朱英道:“削藩肯定是对的,皇上封藩本来就过于豪爽,不仅给了他们极大的自治权,还个个拥兵自重,比如现在的燕王和宁王,名义上是六万兵,但实际都有十万以上。皇上能镇住他们,因为他是他们老爹,但朱允炆一个侄子,凭什么让他们臣服。

“他们要服也是服太子朱标,但谁又能想到太子壮年重病。

“所以藩王们不服是肯定的,朱允炆削藩也是必须的。

“为了避免他们叔侄反目成仇,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1 7:56:3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