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躺平的我,被崇祯偷听心声 第五十一章 晋商八大家

从本章开始听

周文宗很着急,连夜就叫人报告了顺天府尹,工部尚书曹睿之。

1402年,攻占南京的朱棣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永乐,

北平改称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建顺天府。

1409年,北京建立五府六部官制,称为“行在”。

1417年春,开始营建北京都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

明成祖正式宣告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

所以,明朝管北京的人叫顺天府尹,顺天府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府尹地位特别显赫。

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shi长。

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

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

曹睿之,工部尚书,兼任顺天府尹,天启三年进士,出自太谷曹家,乃是山西晋商八大家之一。

太谷曹家与孔家,世代姻亲,关系贼铁,共同进退。

晋商一般指明清500多年间(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2年)的山西商人,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八大家最是出名,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

即祁县乔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侯家、祁县渠家、临汾亢家、介休范家和太谷孔家。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据史料统计,

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

晋商的由来,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不同于秦国的老农习性,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的三晋,

都极为重视商业活动,将商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国基础。

早期的山西商人,也是心怀家国天下的,比如汉朝的马邑大商人聂壹,向朝廷进献“马邑之谋”。

像隋唐的商人武士彟,从事木材生意,李渊在太原起兵后,

武氏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宋朝之后,晋商就开始走上歪路了,宋朝失去中原王朝传统的养马地,

需要从辽国进口大量的战马,而辽国也需要大量中原的手工业品。

山西地处边陲,而且自古就拥有成熟的互市榷场,

因此宋朝就在山西设置了大量的榷场,与辽人进行互市。

山西的商人通过宋辽的互市,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但是宋辽之间,时战时和,互市榷场也时常关闭。

山西进行边贸的商人,怎么能看着到嘴的肥肉丢掉了,

于是开始了大量不受官府管辖的走私贸易,由此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

晋商的大规模兴起,得益于明朝食盐专卖的“开中法”。

明朝规定,朝廷直接控制着食盐的生产和专卖权。

商贾想要获得食盐的贩卖权,必须凭借“盐引”,

食盐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在两淮,但是“盐引”却掌握在边地的军队手中。

要求商贾必须将边军需要的大量物资,比如粮草等,输送到边军手中,

换取“盐引”,然后才能在两淮购买食盐进行销售。

这样的制度出来以后,因为边地都集中在北方,运输路途的遥远,

已经边地的凶险,吓退了很多商人。

但是这队伍长期活跃于边地的山西商人完全不是问题,山西就是边地重镇。

山西商人凭借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投入到为明军提供军事物资的队伍中,

由此获得经验食盐这样的一本万利的生意。

山西商人控制了粮食转运和食盐经营两项大宗贸易,

明朝曾有流传,两淮的盐商十之八九都是山西商人。

山西商人以此为中心,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到明朝后期,

山西商人的触角伸到茶叶、纺织业、药材等各行各业。

因为经常为边军运输物资,晋商与边军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因此本该是帝国大门守护者的边军将士,开始为晋商出入边关,

进入蒙古各部和辽东提供了方便之门。

另外,晋商在两淮的势力扩张,使其可以投入大量的资源,

资助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明朝朝堂,成为他们走私牟利的保护伞。

终明一朝,有两大边患,一个是东南的倭寇,另一个就是北方的蒙古和后金的侵扰。

这里面都有两大国家内部的势力在支持,一个是东南海商,另一个就是晋商。

努尔哈赤的后金势力兴起之后,从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明朝一直都期望以经济封锁限制后金的发展。

但是因为晋商的存在,以张家口为基地,

通过蒙古向后金输送粮草等军事物资,甚至传递情报,协助后金击败明军。

皇太极时期,满清数次破长城而入,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掠夺了大量财宝物资,但是这些东西都无法支持满清进一步军事扩张,毕竟金银不能当饭吃。

这时以晋商为首的销赃团伙出现了,他们从满清手中获得掠夺自中原百姓的金银财物,

再从中原收集大量粮草军资,运入关外资助满清。

满清入关后,其野蛮人的习性,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用兵和南下统一战争,军事物资极其匮乏。

满清对晋商进行招抚,顺治赐以介休范家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为内务府“皇商”,为满清提供军事物资。

可以说满勤能够入住中原,离不开八大家的鼎力支持,

哦,不对,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他们成为了满清入侵的狗腿子,每一笔财富,都饱含汉人的鲜血。

满清军队南下之后,在江淮、四川犯下累累罪行,名为统一,实为掠夺。

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四川大屠杀”。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离不开他们的“忠君爱国”啊!

什么?你说一个国家的灭亡怎么能怪商人呢。

资本的力量是可怕的,特别是明末已经有资本主义的雏形了。

金钱开道,朝廷滚滚诸公都是他们的保护伞,

就像现在,别的不说,刑部尚书孔士聪,孔家的,工部尚书曹睿之,曹家的。

相当于,仗还没打,一半以上的人都站在人家那里了,怎么打?

前面将士拼命打,后面商人大官拼命卖,能打得赢,才是见鬼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0 13:19:5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