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靠打鸡血制霸天下 第35章 谁动了大明的奶酪

大明:我靠打鸡血制霸天下 天榜一笑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06-0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二天。

杨涟顶着个黑眼圈来找朱由校。

“皇上,臣,苦想一夜不得其法,还请皇上示下。”

大明文人,很铁、很有气节。

但智商真的堪忧。

去年众大臣们将去西宫要人,居然束手无策,还是王安站出来,一顿说说说,才说服了李选侍放人。

朱由校被抢出来了,有轿子,没轿夫。

十三位年均六十的大臣,抬起轿子就跑。

那场面,啼笑皆非。

“好吧,朕就告知你方法吧。”

“其实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氛围,要让人觉得纳税是光荣的,偷税是可耻的。”

“此事分三个步骤,第一为造势,让人在显眼的墙上刷上大字: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依法纳税,支持国防。”

“第二为透明化,四处张榜公布新税制,让人明白二十抽一,真的不高。”

“第三为赏罚分明,对积极纳税的有奖,公示表彰,树立牌坊以示功德;对抗税、漏税的,处十倍税金重罚,商人重利,两权相害取其轻,当然不愿受罚啦,自然会乖乖的纳税。”

组合拳?

一套组合拳下来,那些不纳税的将成为千夫所指。

受人唾弃。

大商贾为了不背负骂名,自然而然的纳税。

这比派人上门强征,的确强多了。

杨涟听后,豁然开朗。

“皇上英明,臣,受教了。”

朱由校眯眼一扫他的头顶,进度条,红色,数值95!

已升至众臣最高,果然是头铁!

皇船继续前行,经几日顺水而下,途经徐州、宿迁、淮安。

直抵扬州。

扬州是明代盐业重镇。

其本身并不产盐,盐来自两淮的晒、煮的海盐,因扬州有运河地利之便,山陕商人、徽商便齐聚扬州,使这里成为盐业的集散中心。

史载,高峰期大商户每年可赚白银上千万两,小商户也能年赚百万两。

富甲天下!

经济的繁荣,还催生了扬州瘦马。

所谓扬州瘦马,即有人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

“曹化淳,以东厂名义下个帖子,找个酒肆,让扬州的巨富们明日齐聚一堂,朕要见识一番。”

次日。

朱由校与杨涟、王安乔装而至。

一个翩翩公子,带着两个读书人模样的装扮。

一进酒楼,朱由校就觉得不对劲。

这酒楼辉煌霸气,能临江而望。

楼内的装饰也是雕梁画栋,灯火璀璨。

但这来参会的人,有点奇葩。

全都是一身布衣,甚至有的人身上还打着补丁。

朱由校不发一言的领着二人进入。

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

刚一落座,邻桌的一个富态的胖子就过来搭话。

“你是哪家的公子,怎么穿得如此张扬?”

“怎么了?”

“啧啧啧,小年轻,不知事呀,你这样的打扮还是快快离去吧。”

“为什么?”

“你不知道?这大明的祖制可是限制商贾之事,凡商贾之人只能穿布衣,你平时穿啥没人管,今天来的人听说是宫里的,你穿得这么华丽,那不是找事吗。”

“呵呵!”

朱由校明白了,原来这些布衣都是这些家伙临时找来穿上的。

“我不走,我看谁奈我何?”

胖子摇摇头,一脸同情的神色。

仿佛朱由校很快就要遭殃的样子。

片刻后。

“东厂督公到!”

一声高喝。

曹化淳身着官服闪亮出场。

到场的上百人肃然起身恭迎。

曹化淳面色凛然,不怒自威,一言不发的走上首席。

扬州知州拱手施礼。

“督公大人,按您的吩咐,扬州城有实力的商贾全已传到,还请督公大人训示。”

曹化淳眸光一扫。

嗯?

怎么回事?

不是说扬州城富甲天下吗,怎么来的人全穿成布衣,搞得跟码头上的苦役似的。

反倒是坐在一角的皇上,那一身白袍锦衣,倒成了最光鲜靓丽的。

曹化淳抬手虚按:“都入座吧!”

上百号人,不敢发出多一丝的声响,安静的落座。

曹化淳将双手举向左上方,一拱手:“奉圣上口谕...”

唰!

唰的一声,在场官员及所有穿布衣的人齐齐跪下,万分虔诚。

朱由校摇着扇子暗笑:这群人可真会装。

他当然没动。

反正在最角落,也没多少人看见。

而杨涟与王安则脸上很精彩,哪看不出,这帮人,太会拍马屁了。

曹化淳瞄了一眼朱由校的方向,见皇上面无表情。

只好继续。

“奉圣上口谕,盐乃国之命脉,自万历四十五年废盐引制改盐税,国库盐业收入从每年一千万两降至每年二百万两,是问为何,着东厂提督曹化淳查核此事,须广开言路,倾听盐商之意见,速速回报!”

圣谕宣读完。

大家也听明白了,就是来问意见的。

“姚知州,让他们都起来吧。”

“下官领命,都起来吧,坐好。”

当大家坐好之时,曹化淳继续发话。

“皇上说了,民间盐价为300文一斤,而朝廷所抽之税却折合每斤两文,此乃千古奇闻,且废除盐引制后,盐商无须送粮至边关换盐引,成本大降,为何民间食盐仍如此之贵?”

此言一出,在座的人全部冷汗淋漓。

他们当然知道了。

成本低了,售价却没降,是因为大家沆瀣一气的稳住高价,就是为了多赚钱。

而朝廷的税,是按引来收的,细算下来每斤是这么低。

但大家却不吱声,闷声发大财。

也就出现了大的盐商年赚千万两,小盐商年赚百万两,而朝廷却只收百万两税的局面。

其根源就两个字:垄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1:55: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