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靠打鸡血制霸天下 第32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我以我血荐轩辕

大明:我靠打鸡血制霸天下 天榜一笑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06-0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由校这两天忙着写文章。

因为只有天子的文章,才能引得天下士人的重视。

一遍一遍的写。

一遍一遍的不满意。

终于把一篇《万里长城永不倒,我以我血荐轩辕》写完后,才心满意足的停笔。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来表达对华夏民族的深爱。

文章里列举了英勇抗金的岳武穆,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

背着少帝跳海的陆秀夫,崖山投海而死的十万军民;

保卫京师的于谦,刚正不阿的海瑞,心中家国万丈的戚继光。

“精忠报国,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传承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

“在无数次外敌入侵,铁蹄践踏炎黄大地、面对杀戮的时候,我们毅然的选择反抗,纵然粉身碎骨,精忠的传承也没有断绝...”

“这种精神将如浩瀚星海,照亮人间。”

“万里长城永不倒,我以我血荐轩辕!”

张嫣一口气读完了朱由校的文章。

纵然是女儿身,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皇上,这文章写得真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能不好吗,费了好多脑细胞。

将以前好多看过的纪录片,都回忆了一遍。

不写也不行。

因为明末,汉奸太多了!

从现在起宣扬这种精忠报国的思想,相当于给他们打一下预防针。

像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祖大寿、洪承畴。

这些人,

朱由校必须找一个契机将他们整下去。

否则,

就是大明最大的祸害。

“王承恩,将这文章交给文震孟,让他印在下一期大明时报的头版,另,让翰林院的进士们这一期围绕精忠报国作文章。”

王承恩小心的收好文章,准备离去。

“等等,给翰林院带五千两银子过去,告诉文震孟,凡上报纸的文章,每篇二十两。”

“奴婢这就去办。”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赏之下同样会有好文笔。

忙完这事。

正想娱乐一下。

曹文诏来了。

“皇上,臣已交接完锦衣卫事宜,特来向皇上禀报。”

“哦,起来说话。”

“皇上,锦衣卫现共有千户三十四所,但千户下远超祖制的十名百户,有的甚至下辖三十余百户,而百户下又设多个总旗,远超两个总旗的编制,目前全大明共有在册锦衣卫十一万员。”

十一万,那对比嘉靖年间的十六万还是变少了。

“人数超编的事,朕知道,这是先祖嘉靖皇帝定下的,跟锦衣卫无关,说说人事。”

曹文诏正了一下身形。

“皇上,北镇抚司镇抚使刘侨,为人正直,不肯杀人;指挥佥事田尔耕为人阴险,臣认为,此二人为锦衣卫两个极端,一个太正,一个太阴,暂时只了解到这么多。”

田尔耕!

朱由校当然有印象了。

此人投靠魏忠贤,甘愿做其义子,是头号打手。

的确是坏透了的人。

“刘侨不杀人是对的,可避免冤假错案,刘侨留用,田尔耕的话,查下他有没犯过什么事,找个事把他撤了。”

“遵命。”

朱由校根据曹文诏提供的情况,仔细梳理了一下。

“曹文诏,锦衣卫太过臃肿,人员混杂,朕命你精简至八万人,将那些人浮于事的酒囊饭袋清理出去。”

“朕的锦衣卫必须是精锐之师,同时,京师的锦衣卫除镇抚司和暗探外,必须按卫所制下设五个千户所,满员五千六百人,战时能上阵杀敌。”

“其它地方的锦衣卫则以探为主,兵为辅,并加强对九边、各地方卫所的督军功能。”

这可是大动作呀。

对整个锦衣卫算是大整编。

“臣下遵旨。”

“时下,你尽快进行整编,将锦衣卫带成忠勇之师,这事关大明的根基稳定,你不可轻视。”

“臣下明白。”

朱由校眯眼扫了一眼他的头顶。

牛匹,忠诚度数值92!

绝对的忠心。

一挥手,让其退下。

曹文诏在历史上是狠人,以他的果断,相信很快就能将锦衣卫整顿得嗷嗷叫。

朱由校手中,就多了一把锋利的刀。

“有了锦衣卫,我就敢放开了手脚收商税了。”

也不知头铁杨涟那边怎么样了。

......

杨涟,现在是真的头大。

这征收商税的事,难度远超想象。

总不能像皇帝说的,杀个人头滚滚吧。

“总督大人,我们收整了盐税的税兵,招募了新的税吏,还在京师、应天府、苏、杭、扬州各地设了国税公署衙门,可是据下面来报,这商税不好收呀,抗税之事时而有之,甚至还出现了一个镇子的集体抗税。”

“若是好办的差事,皇上会让我杨涟来做吗,还赐我尚方宝剑,想必圣上一早就想清了这收商税颇难。”

“这...如何应对抗税,还请总督大人示下。”

“他们都是怎么抗税的?”

“都是读书人到衙门门口静坐,有的甚至绝食,说是与民争利,有违袓制,其他商户则跟着说大户不交,他们也不交。”

杨涟冷哼一声:“哼,这群读书读成呆子的人。”

思索良久。

“我这就去禀明皇上,整顿人马,本总督亲自去一趟江南。”

御书房。

朱由校接见完曹文诏。

想着杨涟的事办得如何了,而这杨涟就来求见了。

“皇上,江南苏、杭、扬三州已设立了国税公署,可时有抗税之事,臣请亲下江南督办商税之事,还请皇上恩准。”

朱由校摩挲着下巴。

“你去一趟是对的,苏杭扬三州的商贸商贾几乎占了大明的一半有余,只要这三州的商税能收上来,国税就相当于收上来了一半。”

片刻后,朱由校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去还不够,朕也亲自去一趟吧。”

杨涟大惊:“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2:42: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