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十二 高墙琉璃起风云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红杏尚书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4-1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明道元年,宫中又无端生起一场大火,烧毁了七八座大殿。许多州县上频繁闹出蝗害,洪涝,民间多有流言,无端祸灾,或是君主失德。

赵祯命人重新修葺那些被烧毁的宫殿,下罪己诏,拜太庙,以求心安。而刘娥对于朝政亦是越来越力不从心,朝中有诸多大臣甚至上奏多方灾害会起,乃是因为太后临朝,导致政失其本,损君主威。直言请太后归政的呼声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

而值此当头,京中街头巷尾骤起的流言更是叫人咋舌不已:狸猫换太子。

“你说什么?”赵祯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之人。

“陛下,刚刚过逝的李宸妃,确乃陛下生母。”吕夷简上前禀道。

赵祯站起身,一步步走了下来,走向那个跪在地上的人。

“你再将先前的话说一遍与朕听。”赵祯命令道。

那人面无表情,不曾抬头,声音沉着有力:“陛下,狸猫换太子一说,不过是民间的渔轮戏言,不必当真。经草民的调查和判断,李宸妃应该就是您的生母。”

赵祯只觉得浑身无力,一时晃了下没有站稳,地上那人忙站起身扶住他。

黄昏笼罩住整座皇城,日落西山而去。

刘娥将手中的茶杯猛地扔到了地上,拍案而起道:“吕大人,你是想要离间我们母子吗?居然找人查验李宸妃之事!你别忘了,你能有今日的宰相之位,靠的是谁。”

吕夷简面不改色道:“娘娘,恕臣直言,官家若以刘氏为念,也就没什么可说的。若不念刘氏宗情,臣惶恐,建议娘娘,为今之计,还是先宜主动厚葬李宸妃为善。”

刘娥怔住。

近来外面的风声她不是完全没有耳闻,心下没有介怀是不可能的。

关于李宸妃的病逝,坊间因为对‘狸猫换太子’这一传言的添油加醋,说得绘声绘色,甚至传出是被鸩酒毒死的猜想。不管真相如何,皇帝若知晓此事,于她于刘氏宗,绝非好事,甚至祸临也未可知。

聪敏如她,吕夷简点出这一点,她无话可说。

“所以臣这么做,既是为了扫清民间那些风言风语,堵上百姓的悠悠众口,也是替娘娘,洗去在官家心中的窦疑。于刘氏一宗,有利无害。”

刘氏强压怒火,说道:“宫中陈年秘事,竟然会外泄到百姓的口中,成为瓦舍戏本里的谈资。吕大人,本宫可真是意外的很哪。”

“娘娘,此事臣也无从知晓。只能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刘娥怒目而视,吕夷简却只是继续道:“好在流言如今已息,相信官家心中,也可释怀了。再说,一个好的君王最忌讳的,莫过于百姓口中的‘失德’二字。”

“你可真是只老狐狸,本宫真是小看你了。”

“臣不明白娘娘所指。”

“找人查明事情真相,给官家一颗定心丸,你功不可没。你在提醒本宫,官家若做要到不失德,必然不敢为难本宫,本宫也奈何不了你什么。是这个意思对吗?”

“臣仅仅是指官家的为君之道,皆在百姓眼中。娘娘切莫引作他想。”

“哼,来人,送吕大人出去!”

吕夷简忙道:“不敢再打扰娘娘休息,臣这就告退。”言毕自行起身离开,刘娥怒火攻心,斜倚在藤椅上顺气。

“玉瑶,玉瑶?”

半晌无人应话,刘娥这才注意到,今日一早不见玉瑶。

“来人。”

一宫娥在外面听见,忙小步跑了进来。

“玉瑶呢?”

“启禀娘娘,玉瑶姐姐一早被叫去皇后娘娘宫中,尚未回来。”

刘氏疑惑,“皇后叫玉瑶?知道什么事吗?”

宫娥禀道:“来叫的人没说。”

刘娥揉揉额角,“去,把她叫回来,就说本宫不舒服。”

“是。”宫娥领命而去。

一刻的功夫后,宫娥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

刘娥疑惑地看着她。

“启,启禀娘娘,玉瑶姐姐因为不小心冲撞了皇后娘娘,畏,畏罪自尽,跳井而死了。”

刘娥惊得从椅子站了起来,怀疑自己是否听错。

皇后的寝宫。

宫娥正小心地为郭蕊摘弄着头上的饰物,一不小心扯动到她的头发,郭蕊吃疼一下,不禁怒道:“笨手笨脚的,弄疼本宫了。”

侍女害怕地说道:“娘娘息怒,娘娘息怒。”言罢继续帮其卸下耳坠,却因为手抖更加扯疼了对方。

一个巴掌响亮地打在了宫娥的脸上,吧嗒吧嗒的眼泪扑簌簌直接掉落。宫娥跪下哭道:“娘娘息怒,娘娘息怒,小人错了。”

“哼,这点事都做不好,要你何用。”

她这边盛怒正要发作,外边却突然传来通报——

“太后娘娘到。”

郭蕊意外,“这么晚了,太后怎么过来了?”

刘娥一进门便看到跪在地上的宫人,脸上有些发肿,立时不悦道:“本宫讲过多少次了,收敛一下你那跋扈的脾气。”

郭蕊自恃得她的骄宠,上前嬉笑道:“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您怎么一过来就说儿臣啊。”说着便要去挽刘娥的手,却被刘娥挡开了。

“母,母后?”

刘娥严肃看她,“本宫问你,今日你把玉瑶叫过来,所谓何事?她什么地方冲撞你了?”

郭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没什么,只是听说她的女红活一向不错,宫里新进了几匹绸子,儿臣想让她给儿臣绣几件衣袍而已。她不小心将儿臣的香粉撞散到地上,儿臣不过数落了她几句罢了,怎么,这就跟您告状了?”

刘娥显然对她的话心存疑虑。

“母后,您何必这么看着儿臣。怎么,难道玉瑶不是这么说的?”郭蕊不解道。

刘娥不作声,目光凌厉而尖锐,郭蕊一时有些害怕。

“母,母后……”

须臾,刘娥侧头问向自己的宫娥。

“你是哪里听来的消息?”

宫娥怯声道:“禀娘娘,是,是来皇后娘娘的宫中时,路上撞见了官家遣来送糕点的宫人,一时相互问了几句,小人听了,没,没多想就先跑回去告诉您了。”

郭蕊一头雾水地看着她们。

刘娥却顿时心头一颤,闭起了双眼。

“母后您没事吧?是身子又不舒服了吗?”郭蕊担心道。

刘娥睁开眼,静静地看着她。

半晌,只道:“罢了,回宫。”

“母后这就回去了?”郭蕊追着她往前走了几步,却见刘娥回头,蓦地说道:“听说官家今晚又点了尚美人侍寝?他有多久没上这里来了?”

郭蕊瞬间如冷水灌顶,怔在那里。

“哼,你最好学乖点,外头的事情多听听。否则日后若没了本宫,你这个皇后的位置,未必能坐得住。”

刘娥留下这句话,甩一甩袖袍,满眼失望地走出了出去。

身后一丛宫人相随,没人敢出一声。

皇宫的森严总是无意中透露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威慑感。你并不能时刻判断出,此刻在哪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正在发生着什么。尤其是到了夜间,走在那高墙之下,总是容易叫人倍感不适。

一宫娥上前道:“娘娘,上轿撵吧。”

刘娥沉默地抬起头,望向空中那轮孤独的明月。

“好大的月亮。”她自喃道。

“娘娘,快中秋了。”

“中秋了啊……。”

众人站在她的身后,偷偷地抬头看了看夜空。

“多好啊,众星拱月。可惜,它太亮了,在它周围的星星,几乎没了身影。”

众人不敢看她。

“是啊,哪有星星比月亮还要亮的道理呢。本宫才是那颗星星啊。”

“娘娘,您怎么了?”适才的宫娥大着胆子问道。

不知不觉多年过去,刘娥发现,她终究是老了。而皇帝,终究长大了。

长夜漫漫。

不论是皇宫的另一边的君王,还是赶赴在各地备考的学子,亦或是贬谪在外的臣民,明月高升之时,都是各怀心思。

范仲淹独自坐在庭院之中,望着夜空出神,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从京城送来的信。

李氏见他闷闷不乐,不禁走过去问道:“夫君,怎么了?”

“王曾大人因为与吕夷简大人在朝堂上起了争执,被官家外放出京了。”

李氏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几个月后。

大宋朝史上第一位垂帘掌权的传奇太后刘娥,殡天了。

赵祯命为其办理好一切丧葬事宜,赐谥‘庄献皇太后’。

史有传言仁宗帝曾为确认生母宸妃是否死非正命,为其易梓宫之日,曾派兵先围刘氏宗族,既启棺,见玉色如生非鸩死相,乃罢兵收命。事不得其真假。

几日后,百官面圣,赵祯下令整顿官僚,朝中刘氏一脉悉数被撤职降远,逐出京城。开始选用一大批新人,或者说,是他看中的人。

河中府一带近日来各州县正在忙着兴修土木。

“范通判,你还别说,这告示一下去,还真有一批老夫子前来衙门打听。”知州秦海云刚同范仲淹从做工的地方参观回来,一前一后走在路上聊着天。

“河中一带百姓或剽悍鲁莽,或不辨《诗》《书》,不通《礼》《乐》,求学之人甚少,非地方之福。若不加以监管,只怕迟早要祸霸一方。所谓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且国家之患,莫大于缺乏人才。兴修学校,聘请人师,乃治患第一步。”

秦海云笑道:“不愧是应天书院出身,教书育人的道理总在第一步。”

范仲淹只道:“有赖大人愿意拨动斧资,否则欠一东风,万事皆休。”

“本官只是照你的意思,问朝廷打了个申请罢了。是否能改变这里的风气,还有待观察。毕竟这里的百姓,可是吓走过一波又一波的县衙老爷啊。”

“希文相信,学习之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秦海云大笑,不再多说什么,同他继续走着。

不多时,一官差骑马飞奔而来,二人不觉抬眼望过去,只听到那人在马上喊道:“圣上有谕,范仲淹接旨!”

二人面面相觑,马停跟前,范仲淹行礼候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卿忠君直谏,德行政立,今特擢为京中右司谏,升四品,即日赴京就职。钦此——。”

秦海云立时贺道:“恭喜范大人啊,恭喜恭喜。”

范仲淹仍愣在一边,不知是惊喜,还是错愕。官差提醒道:“范大人,还不速速领旨谢恩。”“臣,范仲淹谢君上隆恩。”

将消息带回家中时,李氏直呼叫好,抱起儿子在地上转了几圈。

“夫君,我就知道你不会被困入这穷山恶水之地太久。”

“夫人莫胡说。”

“我说的是事实罢了。这下好了,再回到京城,就又是一片天了。”

看她母子二人乐不可支,范仲淹不作声,心里莫名很平静。

翌日一早,秦海云便来为他们送行。

“多谢秦大人。”

秦海云摆下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祝君一路顺风。”

范仲淹拱手称谢。

三年后,秦海云受诏因治下修学建校,教化民风有功,迁官一级,此赖范之首功。

此番回京,再次路过忻州境地,心境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恭喜范兄,贺喜范兄啊。”

韩琦早早便在途中设下酒菜等他。

范仲淹见他一身私服,身后跟着几个小厮牵着一辆马车,笑着问道:“韩大人莫非也是来为希文践行吗?”

韩琦笑道:“是,也不是。”

“哦?”

随从嘴快,脱口应道:“范大人,这次升官儿的可不止您一个哟。我家主子也是奉命进京就职,在此恭候您多时了。”

范仲淹欣喜,看向韩琦,走近了道:“若真如此,真是太好了。恭喜韩大人。”

韩琦笑笑,“算不得什么大喜,不过是回到京城做个监左藏库的小职罢了,比不得范大人一跃四品。若大人不弃,途中愿随大人做个伴儿。”

“金麟岂是池中物,韩大人过谦了。”

二人大笑。

入京的前一晚,也早已有人得到消息。

又是一年春至,再看富弼时,他已经制科高中,是皇上钦点的知谏院正言。

“彦国等候大人,多时了。”

富弼站在城门口,见范仲淹的身影终于走下马车,心中不禁暗自欢喜。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9 13:35:4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