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想怎么把这件事传给李佑,他想了一番之后,心中有了决定。
赵云回到房间之中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密信。
然后他找到李道宗留在这里的护卫,让他务必把心送到李佑手中。
做完这一切之后,赵云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发现最近的敌人有些多,如果一直这样,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拿到密信的护卫,立刻快马加鞭,连夜赶往了长安城。
。。。。。。
第二天朝堂之上:
李二看着站在大殿之中的李佑,故作惊讶的问道。
“佑儿,你怎么回来了?”
李佑双手抱拳,拱了拱手道。
“回父皇,儿臣是回来复命的,昨天晚上由于回来的太晚,就没有进宫打扰父皇,请父皇见谅。”
李佑这句话说的相当漂亮,直接把昨天没第一时间汇报的罪过,一句话给化解了。
而听到李佑这句话的李二,只是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佑。
如果不是昨天秦琼把事情告诉他,他就真的相信李佑的话了。
不过此时是在朝堂之上,他自然不好说破。
“无碍,今天汇报一样行。”
“刚才听你说回来复命,难道宜阳的旱灾已经解决?”
随着李二这句话出口,本来寂静的朝堂之上,瞬间嗡的一声议论声响起。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旱灾?”
“……”
听着耳边的议论之声,李佑的心中暗暗想到,一群井底之蛙。
看着下面凌乱的场景,李二脸色一沉,冷冷的开口道。
“肃静!”
凌乱的场面,瞬间寂静下来,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场面儿静下来之后,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燕王在说大话,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缓解旱灾?”
“请陛下治燕王欺君之罪!”
孙颖达:“臣附议。”
“……”
紧接着又站出了四五位大臣,全部都附议长孙无忌所说。
面对这些人的话语,李佑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静静的听着他们说。
“燕王李佑,你可知罪?!”
“父皇,儿臣无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长孙大人说没有缓解灾情,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
面对李佑的质问,长孙无忌瞬间哑口无言,他确实没有亲眼所见,他所说的话都他凭空捏造的。
“陛下,臣没有亲眼所见,也没有道听途说,只是根据时间说的实际情况,还请陛下明察。”
长孙无忌这句话刚刚落下,如果公程咬金站了出来。
“陛下,长孙司空没有亲眼所见,臣却亲眼所见了,臣相信燕王。”
李二点了点头,然后又把目光看向了李道宗。
“江夏王,此次你可否全程跟着燕王?”
跪坐在一侧的李道宗,听到李二点自己的名字,连忙站起身来,恭敬的回道。
“回陛下,燕王此番行动,臣一直陪在身侧。”
听到这个回答,李二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回答朕,燕王回来复命,宜阳的旱灾是否得到缓解?”
“回陛下,宜阳旱灾确实得到缓解,这是臣亲眼所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臣也无法相信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妙的工具。”
李二听到李道宗的这番话,瞬间来了兴趣,他很想知道是什么工具,竟然被李道宗如此夸奖。
而且,昨天秦琼向他汇报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神奇的工具,当时被秦琼说的神乎其技。
本来他还有些不信,但是今天听到李道宗也如此说,李二有些相信了。
李二脸上闪过的那是好奇之色,被李佑清晰地扑捉到了。
于是,李佑适时的说道。
“父皇,儿臣在临行之前,曾与司空大人对赌。”
听到李佑的这句话,李二一副感兴趣的模样问道。
“对赌?怎么个赌法?”
“回父皇,当时是这样说的,如果儿臣能用木材缓解宜阳灾情。
司空大人愿奉献出所有木材,不收取一分一毫。
如若儿臣不能缓解灾情,儿臣则支付所有费用。”
“所以,儿臣为了让司空大人输的心服口服,决定让司空大人开开眼,见一见那个神奇的工具。”
听到李佑要拿出那个神奇的工具,李二的眼神猛然一亮,高兴地说道。
“准奏!”
长孙无忌听到准奏这两个字,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到了这种时刻,他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惨败了,如果没那个自信,李佑是绝不敢说出口。
李佑微微一笑,从衣袖之中拿出一个盘子大小的迷你水车。
“父皇可否取一盆水来?”
水很快被端了上来,紧接着李佑费了一番功夫,把这个迷你水车架在水盆之中。
“父皇可否移驾上前一步?”
其实不用李佑说,李二已经走了过来。
与此同时,其他大臣也纷纷围了过来。
看到所有人已经围过来,李佑用手轻轻拨动水车。
当水车转动的刹那,所有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因为这个原理十分的简单。
人群之中的孙颖达,在看到这一幕之后,突然激动的开口喊道。
“妙!妙啊!”
“真是福佑大唐,福佑大唐啊!”
随着孙颖达这句话出口,其他大臣接二连三的开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是神奇之物,福佑我大唐。”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