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始皇圣谕,银河边塞封关 秦官职设定,背景(1)

奉始皇圣谕,银河边塞封关 苏浩然然 玄幻奇幻 | 神话传说 更新时间:2020-11-2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共传三世,享国十五年。秦朝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秦国发展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即位后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天朝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前207年,秦亡。

中文名称

秦朝

国家领袖

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

国土面积

340万平方公里(前210年)[1]

简称

秦、大秦、秦帝国、大秦帝国

人口数量

2500万至3000万之间(前210年)[2]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咸阳

主要民族

华夏族

主要城市

邯郸、巨鹿、寿春、九原

官方语言

雅言

货币

秦半两

政治体制

君主制

历史贡献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政治形式

严刑峻法,君主专制

选官制度

军功爵、文法吏

地方制度

郡县制

学科

历史

英文名称

qindynasty

朝代的顺序

大秦帝国

历史朝代顺序表图

秦朝服饰

国号来由

秦朝疆域图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据《史记》记载,秦之先祖为先贤皋陶、伯翳(伯益),本为古部落首领少昊后裔,为“嬴”姓。至周穆王,宗主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先秦时代“姓”只是表示来源,多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称谓,“氏”则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称谓),嬴姓又盛,故“赵”也是秦的代名词之一。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而在秦始皇统一天朝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天朝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称。[3]

历史简介

秦国崛起

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孝公时期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4]卫人商鞅从魏国跑来,[5]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6]

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7][8][9]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国从一个东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为“天子致胙”,“诸侯毕贺”的军事强国。[10]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被治理得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闻战则喜,“乡邑大治”。[11]连周天子也送礼给孝公,封为“方伯”(一方诸侯领袖),各国纷纷前来祝贺,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富足的国家。[10][12]

商鞅主持的变法在各国中是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军功授爵制)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其后出现了尉缭子、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天朝统一的中心

大秦帝国

历史朝代顺序表图

秦朝服饰

战国七雄

历代王朝顺序

齐国

西周

天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秦国

参考资料

[1]宋岩

[2]路遇,腾泽之

[3]徐俊.《天朝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湖北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55-57.isbn7-5622-2277-0.

[4]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5]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6]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7]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8]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後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跶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索隐音悦。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

[9]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10]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11]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12]了解天朝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过程

[13]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14]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

[15]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

[16]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还攻代,虏代王嘉。

[17]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18]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19]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20]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21]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22]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於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於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2:56:2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