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仙童 第67章 宋朝鼎立 百废代兴

大宋仙童 张洞玄 军事历史 | 历史传记 更新时间:2020-11-2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在这时,被炸碎的棺材,自个复原。

众人被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什么事情?

距离韩通,谭小翠的死,已经一个多月了。

起初,韩奕不吃不喝,抱着韩世信和傅小慧大哭,每每被恶梦惊醒,哭着要韩通伯伯和韩婶婶,说什么也不依,只是哇哇大哭。

韩奕哭了也哭了,再怎么哭,韩通伯伯,韩婶婶也不会醒转,活生生站在面前,在他面前出现,这些事发生的太突然了。

韩奕受到很大影响,直到半年后,才恢复正常。

自始至终不忘韩通,谭小翠的死,立誓要为他们报仇,要报仇就要拼命读书,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报血海深仇。

根据史书记载:

显德六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北上,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至宁州,【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

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辽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同月,以瓦桥关设置雄州、益津关设置霸州。【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在瓦桥关北破辽骑兵数百人,攻下固安县。

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五月丙午日,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诸将均认为不可,柴荣不听。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回师。

显德六年六月,【昭义节度使】李筠攻克北汉辽州,擒获其刺史张丕旦。同月,柴荣回到开封,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封长子柴宗训为梁王。

同年六月十九日,柴荣因病在开封万岁殿驾崩,终年三十九岁,在位六年。

八月,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十一月,葬于新郑陵上村的庆陵。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

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次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

众人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

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道:“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

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

诸将士都应声“诺”。

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

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也是就是韩奕的父亲,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

这时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

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之后,下诏改封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遂以“宋”为国号,仍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朝”“北宋”。

宋太祖嗣位初年,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

中秋将至,八月十三日辰时,韩奕正满五岁年纪。

这一年,天灾盛行,连并战争。

北汉主刘筠,借为周氏讨逆之辞,率兵伐宋。

战局已定,势如水火,攻城占地,兵戈四起。正值宋汉相争,南汉对峙;其间南唐未灭,后蜀,辽国掘起。南方三镇还未攻破,宋廷还在战火之中。汴梁城的城堞早在战火中被摧毁,这时夜暗池黑,疏星淬溅。

只见城堞古木,松涧山林,城镇村庄,还在萧条之中。仙祠宫观,清静山河,被烽烟覆盖。十里之地,荆草丛生,道路萧条。

此年,河北,河东,永信,两浙,淮南,江南,荆湖等地,水旱天灾,粮食无收。饥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烽烟依旧,战火连天。

宋太祖赵匡胤取禅让制,在陈桥发动兵变,捏造黄袍加身谎言,逼迫梁王退位,命彦昇杀韩通,篡夺得周氏政权,自己做了皇帝,可谓卑鄙之极。

正史虽未明说,从中可看出端倪。

此年初登帝位,大赦天下。

追宗考祖,用兵部尚书张昭言,立四亲庙,尊高祖眺为僖祖文献皇帝,曾祖珽为顺祖惠元皇帝,祖敬为翼祖简恭皇帝,妣皆为皇后,父弘殷为宣祖昭武皇帝,每岁五享,祠堂推食荐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

其弟赵光义,为宋太宗,此后册封诸将,大小官员。礼祀典仪过后,建国赵宋,定都汴梁,年号建隆,史称北宋。

宋朝鼎立,百废代兴。

此日早朝,在崇元殿,宋太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赈灾一事,众说纷纭。

只听隐隐净鞭三下响,只见层层文武两班齐,众臣礼毕。

这时殿头官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在班部丛中,宰相傅仁中,越班启奏,说道:“目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多矣。开封,青州,应天,太原,江宁,兴元各府,灾民众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徭役,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傅仁中奏毕。

宋太祖回道:“爱卿所言既是,朕即命户部督办。”看了看殿下,礼部官员,问道:“韩爱卿?追封先父?祭祀宗庙准备好了吧?”

礼部尚书韩世信,越班启奏:“回陛下,全已备好。”

宋太祖回道:“开国定朝,应遵循礼法,卿主持礼部,有何建言?”

韩世信想了想,看了傅仁中一眼,回道:“臣赞同丞相所言,现各国纷争,不顾百姓死活,要在乱世立国,首重礼乐之制,体恤贫苦大众,只要免去薄税赈好灾,大力发展工业农商,百姓有了定居之所,局势自会好转。”

韩世信说完。

宋太祖应允。

奸臣薛宜冷冷一笑,看了他一眼,出班启奏:“陛下,臣以为应扩充军队,只有兵强马壮,能争善战,才能国泰民安。”

看了韩世信一眼,带着轻蔑眼神,满是讥讽,问道:“韩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九州未定,统一才是大事,其它只能放一放了。”

冷冷一笑,问道:“韩大人一向是管礼部的?怎么也学着为民请命了?”

薛宜这一说,众文武各自注视,议论纷纷,知道又有好戏瞧了,各个静了声。

俩人素来不合,时常在朝堂争吵,针锋相对。

韩世信一听这话,那里还忍得住,见其冷笑着脸,就当场恼怒,狠狠瞪了薛宜一眼,反问:“薛大人?你一个武将?怎么也来插手我们文官事了?”用这句话,回敬薛宜,暗含讽刺,带笑说完。

薛宜只是冷笑着,被气个半死,也没再说话,在一旁瞪眼看着韩世信,把老脸一沉,心想:“好个韩世信,我参你一句,竟然咬起我舌头来了,等找到你的把柄,我不狠狠参你一本,我就不姓薛了。”

咬紧牙关,注视韩世信,神情恶毒。

宋太祖知道二臣不合,常口舍相争,并从中插话:“爱卿不必争吵,同殿为官,当得和气才是。”

韩世信与薛宜连声称是,各自退了一步和众臣站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注视着,谁也不服谁。

宋太祖看着百官,接着说道:“今年天灾比任何一年都要严重,战事吃紧,北汉,南唐交兵,粮草成急,这赈灾一事,众卿有何看法?”

宋太祖说完。

只见赵光义,赵普,范质,王溥,石守信、王审琦,窦仪等大臣出班,一一言奏,大多关于战事和各地灾情,边关防务,新建祖祠宗庙,各州政务,官员选派,新编律法,交代完毕,就此退了朝。

韩世信看了看薛宜,只是气“哼”一声,转头和傅仁中跟着众文武,出了崇元殿。

俩人说说笑笑,过了几道宫门,才和众官分道,自去了礼部。

他心里气闷,傅仁中知他受了薛宜气,也不说谁错,只道:“世信啊?薛宜这人是这般性格,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韩世信只是苦笑,也是无奈,回道:“我怎和他一般见识,你也知道我脾气,刚才我只随便说了几句,他就没完没了,明摆着欺负人吗?好像我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傅仁中也没在说,进了礼部和韩世信招呼其余礼部官员,开始整理前朝文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1:10:1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