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封天下 华佗生卒年代考

三国之我封天下 夜魔狼 军事历史 | 三国梦想 更新时间:2009-04-0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作者:孙成斋张金良范军转贴自: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华佗是我国古代最具建树的医学家。有关其生卒年代,因受文献资料的限制,而成为悬案:许多医史学家根据各自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年代,但因彼此差距太大,使读者无所适从。有鉴于此,近2年来,我们以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为基本资料,在通读的前提下,确定与华佗有关的人和事,提取关键性素材,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偶有所得。现报告如下。1死亡年代

关于华佗死于许县(昌)监狱的时间,各家意见较为接近,即公元208年以前几年内,姑且定为208年。1.1根据

《三国志》(简称《志》)方技传第二十九中,虽未注明死亡时间,但有“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的记载。1.2考证

仓舒为曹操的环夫人所生,名冲字仓舒,聪颖过人,世传“称象”的故事,是他五、六时想出的办法。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生,建安十三年(208年)因病夭殇。因此可以肯定华佗死于208年以前。文中用“及后”,而未能肯定几年后,故有人有采用207年,即仓舒死前一年,亦为不谬,但208年以前应可当作不争的时间。

2出生年代

华佗生出时间争论较大,按《志》和《后汉书》(简称《书》)提供的资料又互相矛盾,故采用由死亡年代溯推出生年代的方法。2.1百岁说

2.1.1根据

《书》的记述是:“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跬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志》的记述是:“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硅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2.1.2考证

无论是范晔“年且百岁……时人以为仙”或陈寿“时人以为年且百岁……”的描述,都有听传闻兼有夸张溢美之意,尤其范哗在陈寿所著《志》的基础上,又加了“时人以为仙”句,使华佗,的年龄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陈寿写《志》时距华佗死亡68年。时值晋武帝泰始10年,而范晔写《书》时为224年后(432——445年间)的事,时值南朝宋文帝元嘉17年。所以陈寿写的更准确些。他仅说当时人认为华佗年近百岁而容貌如同壮年,并没有肯定华佗就是百’岁。而范晔又进一步加工成,华佗年龄已为百岁且有壮容,人们认为他可能是神仙。两种写法前者写虚后者变成了写实。所以可以认为,华佗并不是活到近百岁时才被曹操杀害。间接支持这一结论的可以列举以下数则。

①沛相陈硅推荐华佗做孝廉。《志》、《书》中对陈跬没有单独作传,仅在记述其他人时提及。但陈跬的叔父陈球却有详细记载。陈球的父亲陈衅,任广汉太守,祖籍下邳淮浦。陈球于阳嘉中(132—136年)举孝廉,稍迁繁阳令,因平乱有功,迁零陵太守,后治魏郡、南阳,熹平元年(172年)以后征拜延尉,177年任永乐少府,私下与司徒刘合谋除宦官,陈球的小妻之父程璜告发,“灵帝大怒,策免合,球与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书》卷五十六)陈球的弟弟,即陈跬的父亲不知名,后陈跬为沛相。按汉灵帝的在位21年中,是“党锢”之祸最严重的,株连而死、徙、废、禁者,每次多达干人以上。故此时的陈跬决不可能出任沛相的,第2次“党锢”之祸直到灵帝中平元年(184年)3月,因黄巾起义大潮迅起,直接危及朝延时,朝延才大赦党人。借助镇压黄巾起义,遂有自188年始的州牧割据。此时陈氏家族系下邳一带的望族,陈球的儿子陈蹈任吴太守,陈琮任汝阴(今阜阳)太守。在陈氏的这个大家族中,陈跬所治为自己的老家,曹操于建安三年(198年)九月东征吕布,克彭城,围下邳,经3个月的激战,擒杀吕布和陈宫,陈氏家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故陈寿曾这样记述“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壁秩中二千石,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内应。”(《志》卷七-张邈传)袁术与陈跬俱为公族子孙,少年时共交游,曾写信给陈跬,要求陈跬帮助他反汉成大事。并把陈跬的二儿陈应押做人质,但遭到拒绝。袁术称帝,兴平二年(195年)冬,献帝在曹阳被打败。199年6月袁术兵败,走投无路,病死于寿春,此时的陈跬均在职上。(《志》魏书六-袁术传)兴平元年(194年)是曹操复攻陶谦,至东海,张邈、陈宫叛曹迎吕布的时候,此时正是陈跬在沛国到任了一段时间,表面仍忠于汉室,但实质上与曹操已有相当的私

交,并为曹操敢于毅然用兵进攻吕布创造条件。把属于他治下好医生荐孝廉,包括后来推荐给曹操当侍医,这是当时行政长官的任务。

②关于察孝廉、辟官的考证。察、举、辟、征是两汉选拔人才的方法。汉末的动乱打破了以前的察举制度,到魏时又部分地恢复了。

孝廉,即孝顺而廉洁者。是始于西汉武帝元光(前134年),至东汉仍然实行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同时推荐秀才(东汉为避刘秀讳称茂才)。孝廉近乎现代的一种荣誉性称谓,由京都尹、郡太守、王国相具体实施。东汉早期规定,人口20万中每年举孝廉1人。(《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被推荐的人,可以比较顺利的在县乡、州郡中谋职,有门道的亦可在京城某些部门谋职,但一般为小吏。永和五年(140年)东汉人口统计结果,全国总人口在4920万,其中人口200万的有2个郡,100万以上的有10个郡(《书》、《志》第十九~二十三郡国)。可以说是一泱泱大国,人才并不缺乏。人们为了逐角孝廉、秀才,就出现了不公正和腐败现象,故时民谣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评讥时政的。范哗曾评曰:“时权富子弟多以为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书卷》六十一黄琬传)。这可能是年青时的华佗举孝廉不就的原因。

与之相近的是辟官。所谓“辟”乃是一种征用制度。东汉中央设有三公、吏、民、客、二千石、中都官六曹,其中的吏曹就是管选举的机构。魏晋以后由曹逐渐变为部。曹操的丞相府设立东曹、西曹,东曹主管二千石以下政、军官员的任免,西曹主管丞相府内官员的任免。对华佗的荐和辟是以汉廷的名义,与曹操的“山头”无关。东汉置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查《书》、《志》可见,辟用新官时太尉所为者居多。太尉“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太尉下设“长史一人,署诸曹事”。下设东、西、户、奏、辞、法、尉、决、贼、兵、金、仓十二曹,相当于现在国务下设的各部一样。故太尉辟官是很常见的了。(《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应该说明的是,东汉末代皇帝献帝在位32年,人建安(196——219年)的25年内,是州牧割据相互攻战最厉害的时期,汉室已衰微到不能自保的程度,包括曹操在内的政治势力,既不愿抛开忠君的面具,但处处又想置其于死地,正象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的策文谓:“朕以下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献帝确实的感受到自己被军阀们当成了旗帜下边的装饰物“缀旒”,这再也恰当不过了。国中大乱,百姓遭殃,此时的举孝廉、秀才等正常的治国活动完全停止。直到魏黄初二年(221年)正月曹丕初次颁命各郡、国,人口满10万的,每年推荐孝廉1人,如有非常优秀者,可不受户口限制(《志》魏书二-文帝纪第二)。此时的天朝人口降至2000万,曹操于建安七年(202年)回到本醮县后的感想是:“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佗被推荐做孝廉或辟官的大概时间,是在灵帝刘宏末年和献帝刘协在位初年的事,即中平到初平(184—194)年间的事。辟华佗为官时,正是宦官专权、百官不平、董卓势炽、州牧侧目的非常时刻,华佗被辟不就是可以想象的。

华佗曾被推荐为孝廉,推荐他的是沛王国相陈跬。被推荐孝廉的华佗,若208年100岁,则推荐时为194年,即时年已86岁,我想这不仅是不可能的,如属实则是滑稽了。我曾仔细地以列表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东汉、三国(魏、蜀、吴)660名立传者中记载较清楚的61名曾被察孝廉、举秀(茂)才者,绝大多数是年少时举孝廉,初为小吏,逐渐升迁,可以说没有一个是超过40岁的。如曹操系熹平三年(174年)20岁时,举孝廉,为郎,出任洛阳北部尉。重臣苟yu,27岁举孝廉。《三国志》作者陈寿举孝廉较

晚是有原因的,陈寿233年生,297年去世。少年时在蜀国任郎,265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时,作为三朝臣的陈寿因父丧在家养病时让侍婢进药,遭非议而累年不用,后经司空张华保举才得以举孝廉,目的是为陈寿进入晋庭建立通道,就这样年仅32岁。可以这样推测,华佗一介布衣,到徐州等地投师学习,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虽有才华,但门第低,无从通官道,直到陈硅发现并推荐他当孝廉时,华佗的年龄也不应超过40岁,即大约生于154年(恒帝永寿二年)以后。

③太尉黄琬也曾要征召任用他。黄琬字子琰,祖父黄琼初为魏郡太守,少失父,随祖父生活,生于138年,狱死于190年,年52。任左转议郎时陷“朋党”而遭禁锢,被闲弃20年,至光和末年(183年)经太尉杨赐推荐征用拜为议郎,后屡迁任,至189年董卓秉政,征为司徒,迁太尉(《书》卷六十一),举荐华佗,此时黄琬的年龄为48岁,华佗的年龄为35岁以下,按“百岁说”华佗则为81岁。无论华佗怎样晓养性之术,81岁的人再辟为小吏,岂不贻笑千古?善于评论的陈寿不会不在华佗传后对81岁的老翁举孝廉而不加评论的。

2.2半百说

如果以上推论是合乎情理的,还有一些记载可以佐证这种推论是站得住脚的。

2.2.1根据之一

《书》卷八十二下曾这样写道“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甚酸,可以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如佗语,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在在写到华佗的为人及秉性时,“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返。”《志》二十九甲是这咩写道的“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迄期不返。”

考证这里有两个较重要的问题,一是说明华佗至少有一个儿子。时为“小儿”未成年,二是华佗已是50岁以上的人,不然何以称“翁”。如果此时华佗年且百岁时还有“小儿”在,这不符合一般的生理现象。几与华佗同时代的曹操有妾11个,生子25个,共寿命尚且65岁。第二个问题是,华佗到临入狱前原配在而且健。若华佗为百岁的垂垂老者,妻子双全,且甘冒“虚诈”之罪,说明华佗非癫即狂,不仅悖于常理,而且至今也难以找到这样美满的家庭。用白话讲就是:丈夫活到了一百岁,老伴活到近百岁,还有老生的小儿子,且使得丈夫甘冒杀头之祸也要守在家里,而不为领袖服务。

2.2.2根据之二《志》魏书二十九写道:“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此病后三期当发……时佗不在,如言而死。”“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又“荀或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

考证陈登,字元龙,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知识渊博,在广陵一带很有威名,25岁时任东阳县长。其父陈跬任沛国相,有四子,陈登为长子。父子5人尤其陈登,从表面上看忠于汉室治沛、广,实际是阴为曹操做内应,为消灭袁、吕而拼生死。陈登于建安三年(198)年因牵制吕布有功而被曹操封为广陵太守,晋伏波将军,即于201年病死,时年39岁(《志》卷七,魏书七)。作为曹操爱将的英年早逝,对当时的朝野不仅会产生很大震动,而且因华佗预言的准确而使得曹操于201年召到身边让华佗专门为自己治病,说明曹操此时已患头风病,也说明华佗不会是耄耋之人,否则何以能“常在左右”呢?曹操善于罗织人才是出了名的,投靠的也好,降来的也好,无论文武人才,凡有用者皆收留之,但全部分析曹操此时麾下的文武官员,乃至看相的、算命的,没有一个不是年富力强的。按百岁说,华佗此时应为93岁。按半百说此时为47岁,即华佗是在曹操身边工作了7年后而被杀害的。而此时曹操也恰恰是47岁,该年正是曹操破袁绍败刘备,曹操军事活动辉煌的高峰阶段(《志》卷一-魏书一)。按常理,他也不会把91岁的老翁放在身边做保健医生的!

荀或字文若,为荀绲主子,颖川颍阳(今许昌南)人。永汉元年(189年)年举孝廉,时27岁。先从袁绍,后度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投曹操,时29岁。他很有政治眼光,得到曹操重用,曹操把他和刘邦的张良相比,参与军机大事,曹操的许多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参考了荀yu的意见而决定的,不仅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且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荀或的长子,于建安17年(212年),因为不同意曹操接受“进爵国公,九赐备物,以彰殊勋”,得罪了曹操,十月被杀于南征孙权的途中停留地寿春,时年50岁(《志》卷十-魏书中),当荀yu华佗讲慨时,很注意策略,此时年龄为46岁,仅比华佗、曹操分别小5、6岁,可以说三人都是同代人,也可以说都是老乡,他为人精细,善计谋,说情时列举了华佗技术好,能治病救人等长处,但并没有说他老迈年高,这本是平常人都可说的话,荀或不应该忘却的吧!

2.2.3根据之三《志》卷二十九中有“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考证吴普是华佗的弟子,《志》和《书》中没有单独立传,仅在叙述华佗时附带作了介绍。因为华佗的徒弟活到90多岁,尚且能行医,于是为华佗百岁说也增加了份量,故有必要对吴普90岁一事进行研究。首先作者没有交待活到何时为90岁,因为是以第三人称转述的,姑且可以理解为作者即陈寿写《志》前的某一段时间。

为此我们只得引用不是正史的资料。《后汉书-华佗传》注写道“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

查魏明帝曹睿,凡太和(7年)、青龙(5年)、景初(3年)三个年号,在位15年,即227——240年,按下限计算可说吴普240年时90,华佗208年狱死时吴普为58岁,也就是说54岁的老师带了个58岁的徒弟;如果按上限算,吴普在华佗狱死时为71岁,即徒71岁师54岁,似与师必大于徒的常理相悖。试想我国古代百工之人,师徒关系是传道授业,从无严格的年龄限制,能者为师即源于此。在华佗的弟子中较公认的有吴普、樊阿、李当之,《志》、《书》中排列顺序也以吴普在前,文字记录最多,可见吴普是大

弟子,带头的,是华佗施行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助手,年龄大于师傅情理可容。

3讨论与结论

在研究华佗生卒年代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志》和《书)的作者作为历史的人,与其他上层人物的道教思想及其由此而形成的宇宙观,是造成华佗记述出现矛昏的重要原因:“黄老之学”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极大,从黄巾起义的农民队伍,到宫庭的显贵们,道教影响无孔不入。追求长生成仙的思想,从西、东两汉的每位皇帝到三国的曹操、孙权都是如此。陈寿、范晔在记述华佗时均把医巫列入方技传的条目内,范哗基本上采用了陈寿记述的全部内容,许多地方前后顺序作了变动,新加的评述更苛,或更加神

化。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于古人,但研究问题必须注意可能影响正确的判断。如《书》卷八十二下,在记述华佗后接着写道“汉世异术之士甚众,虽云不经,而亦有不可诬,故简其美者列于传末:冷寿光、唐虞、鲁女生三人者,皆与华佗同时”。用传说式的口气把冷寿光、鲁女生写成150岁以上的怪人。对华佗的记述总体是客观的、公正的,但一些关键问题上如“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使原本是一个民间郎中的华佗头上,莫明其妙的出现了活神仙的光环,影响了后世研究者的视线,造成了千年来无休止的争论。

为了方便,我将本人对《志》和《书》华佗传中和华佗生卒有关人物大事年表的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174年20岁举孝廉,201年因患头风,并召华佗,208年下令处死华佗,220年病死,享年65岁。

黄琬,生于138年,162年因党锢坐免,183年再征用,189年迁太尉,辟用华佗,190年狱死,年52岁。

陈硅,生卒年月不详,约190~199年任沛相,194年举华佗为孝廉。

陈登,父陈跬,162年生,187年任东阳县长,198年任广陵太守,伏波将军,并请华佗治疗寄生虫病,201年英年早逝,时39岁。

荀或,162年生,189年27岁举孝廉,29岁(191年)投曹操,208年华佗被监禁曾向曹操求情,被拒绝,212年被曹操杀死,年50岁。

吴普,华佗的大弟子,生卒年代不可考,华佗狱死时,其年龄可能为58—71岁,他的年龄比华佗大4—13岁。

华佗,生于154年(桓帝永兴2年),35岁(189年)被太尉黄琬辟用10岁(194年)沛相陈硅举他为孝廉,都未到任,44岁(198年)为广陵太守陈登看病。47岁1201年)被曹操召去专门为其治病,在曹操身边吸务7年,于208年54岁时骸死于许县(昌)。

#审核:ugitass 时间:11 8 2019 9:25PM#发布:ugitass 时间:11 8 2019 9:25PM#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8 4:49:3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