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唐人 第二十二章 星辰书房,承乾学艺

在世唐人 邪王府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0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承乾见到穆星辰时,穆星辰正在花园晨练,看到老师在做着一些奇怪的动作,李承乾也没打扰,默默地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一套太极打完,穆星辰直接前去洗漱,然后向书房走去。李承乾全程跟着,也不问,更没有半点不耐烦。

“进来吧,这是我的书房。以后你可以随时进来,里面的东西,你都可以看。不过注意,不要弄坏了,大多都是孤本了。”

穆星辰走向书架,随意的抽出一本《道德经》,然后回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对,就是沙发。

“多谢老师。”李承乾先是一愣,随后马上行礼。

“既然你都叫我一声老师了,我就要尽到作为一个师长的责任。”

穆星辰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另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教你之前,我想要知道你想做一个什么的人,或者你自己内心里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李承乾想了想:“回老师话,学生想做一个名流千古,万世敬仰的人。”

穆星辰点点头,内心一副果然如此:“还是孩子,没遭过社会的毒打。”

“那好,你想学什么?是排兵布阵,兵法谋略,还是治理民事,造福万民?亦或者其他的?”

李承乾陷入沉思,不一会儿抬起头,眼神坚定的说:“老师,学生想学治理民事,造福万民的本事。还请老师不吝赐教。”

“哦,我还以为你要学习排兵布阵,兵法谋略呢,毕竟你这个年纪不是喜欢骑马射箭,排兵布阵吗?”穆星辰嘴角微微上扬。

若是李承乾选择排兵布阵,兵法谋略,那么穆星辰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大唐不缺开疆拓土的将军,缺的是先生这样能够造福万民,让百姓富起来的人,学生不才,愿意向先生学习造福万民的法子,哪怕学到十之一二,让大唐人冬能御寒,夏可果腹,病着有出医。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长有所事,晚有所学,学生变心满意足了。”

“好,既然你有此觉悟,我就教你,绝不私藏。别说十之一二,就算是十成十,我也教给你。”

“听说你从小便熟读《诗》《礼》等,今日我就问你一个问题。”

李承乾欣喜:“老师请讲。”

“这民贫始于何?民富始于何?民恶始于何?这三个问题你先研究着。这段时间你就跟在我身边,多看,多学,多问。”

“是,老师,学生知晓。”

“嗯,你自己看看吧,不要打扰我,我睡会儿,困死了。”

说完,穆星辰将厚厚的《道德经》罩住眼睛,昏昏睡去。

李承乾微微躬身,向后退了几步,然后看向成排的书架。

“这是全本的《周易》?还有《春秋》,就连皇宫都没有的《黄帝内经》都有。”

李承乾看着书架上书名,不由得目瞪口呆,上面好多书皇宫都没有,比如那个什么《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可是汉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之一,和《易经》《老子》《论语》《庄子》同名的。它们不仅是道德根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没想到却在这里见到。

越是往前走,李承乾越是心惊,当他看到《齐民要术》被单独高高的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时,不由的有些诧异。

《齐民要术》这书皇宫也有,不过早就变成灰尘的聚集地了。怎么先生这里会将它作为最重要的一册放在这里。

旁边还有一几册没有见过的一同放在一起。《天工开物》,《水经注》,《农桑辑要》等。

虽然不明白,李承乾还是没问,继续向前走去,当他看到《天下水陆路程》,《货殖》,《商贾便览》这些他见都没见过的书时,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个不起眼的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放着一些没有见过的书。《论科学与技术》,《论科学与工程》,《论科学与未来》等。

没有去看,继续向前,前面就是穆星辰巨大的书桌,一半凌乱不堪,一半又格外整齐。一支没见过的鹅毛笔放在笔架上。

《对比古今经济》,《对比古今民事》,《对比古今疆域》,《对比古今军武》。四册厚厚的书被放在穆星辰的书桌上,散发出浓墨的香味。

旁边还有一册像是没有完工的,轻轻翻开书皮,《论钱币改革的必要性和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书放回原位,回头看向自己刚才路过的地方,李承乾差点惊呼,雀跃。这里,才是学习的天堂,不同于国子监那些只会教六艺等东西的地方。

重新回到书架,抽出那册在皇宫都没人看的《齐民要术》,李承乾坐在一旁精精有味的看了起来。

……

穆星辰醒来时,午时已经过了,影进来给他准备洗漱,洗漱完毕,看向李承乾。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皇宫内库埋没了它?”

“是的,老师。但学生不明白,此书是利国利民的好书,为何会埋没在皇宫。”

“这很简单,无非是没有人懂,亦或者是觉得没有必要推行。”

李承乾红着脸:“不,父皇觉不会是这种人。”

“没说是他,但责任却是他的,或者说是你皇爷爷,以及以前的皇帝。”顿了一下。

“但凡以前的帝王能够认真推行这部旷世之作,皇位也就轮不到你家来坐了。”

“民以食为天,当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王朝的衰落也就是必然的。不要以为将军就是皇权最大的威胁,其实百姓才是皇权需要关注的地方。”

“一切的愚民政策都是一时之策,上不了大雅之堂。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精神上有所寄托,天下才会太平,王朝才会万世不倒。”

李承乾若有所思:“请问老师,何为精神寄托?”

“所谓精神寄托,其实就是信仰的一种。当然,信仰也是精神寄托的其中之一。作为现在的大唐来说,信仰,是最好的药方。”

“只有让百姓都信任你李家,觉得你们李家能够将他们带上一条康庄大道,让他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这才是根本。”

“做到如此,你李家天下共主的位置,不说能够万世不倒,百世却是有可能的。”

“至于原因,就不和你解释了,说了你也不懂。”想想后世人民步伐跟着党,富裕生活不会少。

“走吧,今日带你去一个地方,让你看看《齐民要术》中的一些东西。”

……

穆星辰带着李承乾向西市走去,一路走走看看,让久居深宫的李承乾犹如囚鸟出笼,鱼入大海。

李承乾绷着兴奋的小脸:“老师,父皇说大唐的百姓很富有,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

“狗屁,你父皇说的只局限于长安洛阳等地,你可知道河北常年大旱。你可知道蜀中有物无市?你可知道岭南为什么那么多地方还不归心?你可知道边疆边民要时常提防他国攻来?”

“你父皇虽然号称转战全国,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也一样对这天下知之甚少。全靠那文绉绉的奏折?”

“你可知道我泉州一地的情况?要不是我放口,只要我活着,你李家一辈子都不会收到每年的赋税你信吗?”

“要知道,前年泉州税收四十万贯,去年税收五十万贯,今年一下子增加到近七十万贯。这钱,我不松口,你李家就干看着。”

“泉州为何会如此富裕?”

“首先你要知道税收的来源,税收来源于当地的百姓,只有让百姓都能吃上饭了,才能谈税收。然后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的安排发展计划,这样一步一步的来。百姓收入多了,税收也就多了。”

“还有,你知道泉州什么税最多吗?是商税,商税占了泉州总税收的十之六七,最多再过五年,泉州就可以做到农无税”

李承乾毕竟还小,虽然从小在皇家耳熟目染,但有的东西听是没办法理解的。

“那老师为什么要压着两年的税收不上交国库呢?”

“不是压着,是因为除了点小状况,海疆,也是国土,不容有失。你现在也不懂。”

大唐没有人知道后世子孙为了那么一座在地图上都看不到的小岛,付出多大的代价,更是需要好几代人才能将争端平息。

“老师,我听说九州商行是大唐最大的商行,是真的吗?”

“确切的说,是整个世界上最大的商行,没有之一。”

“每年赚的钱不少吧。”

“差不多有你皇爷爷在位时的所有国库收入的五倍吧,但是还是很穷。”

“老师很需要钱?我还有两千贯,明日我叫皇宫送过来。”小屁孩不知道武德元年到武德九年国库有多少税收,五倍又是多少。以为他的两千贯就很多了。

“呵呵,那是你的钱,留着娶老婆吧。我需要的钱,是大量的钱,数不清的钱。说了你也不懂,好好学着点吧。”微微一笑,穆星辰踏步向前。

我的盛世,不容得半点差池。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8:38:4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