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之重 第3章 继承人之争

王权之重 仁臣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浩国京城阳春,浩国为四国之一,东朝、西域、北朔、南浩。拥有阳春这样恢弘壮阔而富有历史沉淀的都城是有原因的。

四国之前本是大纪王朝的天下,纪朝历经衰落后再次崛起并益发强大,眼看下一个盛世将临、威服宇内时。却横遭国内当时的龙、白、朱、武四大家族联手发动政变,把纪朝天下四分。其中武家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南边领土和当时的纪朝都城阳春,成立新国号称浩国,并沿用至今。所以在朝、域、朔、浩四国之中,就数浩国的京城占地最大,人口最多,最繁华最宏伟也是最古老的。

此时的浩国京城还沉溺在元宵佳节的余韵中,街道上甚至还有没来得及收拾的灯笼。酒肆茶楼还在传唱着,各大才子歌颂元宵节时的华美诗词与其中的趣事,其中就有大才子邱修远的新词和艳福。

当太子遇袭的信息传进京城时,很多人都直接蒙了。甚至不敢信消息是真的,没多久太子已死的消息接踵而至,更是把人们仅剩的希望给扑灭了。

随着消息的不胫而走,喜庆的京城顿时变成了寒冬没去。本是喧闹的大街、附庸风雅的酒肆茶楼也是噤若寒蝉,没有人再敢说起元宵节的趣事、诗词,也没有人敢谈论太子遇袭被杀之事。

因为是人都知道京城将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为了不波及己身。还是管好自己为重,毕竟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皇城的钟声也接着响起,召集群臣商议。顿时京城各级官员凡是够资格上殿的,不管在干什么,只要听到钟声都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驾车赶往早朝前殿。

很快各级官员都在前殿前面的台阶上聚集齐备,在等皇帝驾临时,官员们也是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地在各通有无和一会的对策。每位官员的声音虽然不大,人多了还是显得混杂。直到太监高呼皇帝驾到才快速静下来一片肃穆,并站回自己的位子上随着队列进前殿议事。

随着司礼官洪亮的声音,众朝臣行礼恭迎着皇帝,见一位珠冠华服的中年男子龙行虎步地朝着龙椅走去,上座后山呼朝拜。

皇帝一点都没有久坐不动之人的臃肿,他胸脯宽阔,器宇轩昂、自带俯瞰万民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再加上他身上未消的铁血气,反倒像伏尸百万的将军。也没有一点刚接到儿子已死时的悲伤,双眼有神锐利、看着下面的朝臣。甚至50多岁的年纪更为其增添了几分上位者的特有的威严。

等朝臣起来后,皇帝直奔主题的道:“想必众卿家已经知道,这次紧急召你们商议的事情了吧?”说完环视了一遍下面的众臣。

众臣立刻齐拜安慰道:“请陛下节哀,以保护龙体为重!”

皇帝不领情的道:“我召集你们前来不是来听你们废话的,你们有什么看法就说。”

皇帝话音刚落,宰相就拱手出列道:“陛下,太子不幸遇袭仙逝,已是事实。”其深知皇帝不喜空话,更重实用所以接着又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追查凶手以慰太子之灵才是正事。在我国京畿之地,竟敢有匪人以骑兵于半道截杀太子,可见此人的猖狂和暗中拥有的势力之大,如果不趁此机会将其铲除,再让其隐入地下将会后患无穷。”

“再者。还请陛下下令彻查,京都巡防营、京都卫军、总捕衙门……等防卫京城治安的部门。他们就算与太子遇袭无关,也有监管不力之责。竟然让如此之多又极其危险的人进入京城并组织截杀,实在是难辞其咎。”

被宰相这样一说马上就有人站不住了,毕竟这样一查势必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不止这些部门的官员会获罪,就连以前的事情也会被翻出来的。连累甚广。

立刻有人出来反驳道:“宰相所言有理,可微臣不敢苟同宰相的做法。一次彻查如此之多的部门,需要大量的人力跟时间。这样势必会影响追查截杀太子的凶手进度,而且还有些部门将是这次侦查的主力,陛下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到时候再根据情况处理,如果没有查出凶手可以重严处理。”

……

一时朝臣分成了三派:一派请求现在就开始严查的:毕竟谁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参与此次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再给他们自己查自己就是给他们抹除痕迹的机会,会查出来就怪了。这批人主要是没有“污点”的人和跟被查部门有旧的人落井下石,也认定这样的大案一定有内鬼才对,不可能之前毫无风声。

另一派是:给这些部门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派的人不是当事人就是跟被查部门有联系的。他们大部分人不是认为可以查出这件事的真相或是幕后黑手,而是要时间抹除自己之前的污点。毕竟,敢做出这种大案的人要不就是不怕你查,要不就是肯定你是查不出来的。

还有一批是:两不相帮,就是和稀泥的。既不想得罪人也没有被尾巴可被抓的。

所以前殿上两派官员都在主张自己方案的合理性和对方方案的不利之处,两不相让吵的不相上下。

看着下面越来越混乱的朝局,皇帝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等看清各位官员的立场后,很是愤怒地站起身剁了一下脚,也没有多大的声音本该被嘈杂的声音掩盖的。可是下面的声音一下就停了下来,顿时鸦雀无声。

“看来是太久没有整治官员了,在朕的面前都能吵成这样。现在是要你们拿出对策的时候,不是叫你们像市井之徒一样争吵的时候。”

天威震怒,一时所以的官员都跪在了地上,连头都不敢提一下。其中有一个臃肿的中年人虽然看着有点笨拙,却表现的甚是平静,刚刚也没有加入争吵。这人就是皇帝现存唯一的兄弟恭亲王,比皇帝整整小了20多岁,现在30多岁。

也是因为这样恭亲王才得以存活,毕竟在皇帝登基时恭亲王才8岁,没有威胁也就没有危险,。虽然挂着亲王的头衔平时却不怎么管事,但是、现在皇帝现存唯一的儿子死了,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恭亲王,也是最大的怀疑对象。

可现在看他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也不像有如此心机的人。恭亲王好像也注意到皇帝的注视,微微抬起头苦笑了笑,可是还没有笑出就被皇帝锐利的眼神给吓得把头低的更下了。

“虽然宰相说的很有理,但是其他大臣所奏也是事实。那就让他们暂留原位戴罪立功。”皇帝还没有说完,宰相就又准备出来请愿了。但是被皇帝用手下压暗示宰相先不要说话后,才道:“但是、宰相所虑也不无道理,那就请宰相安排人员在旁协助并监督查案。如果没有查出凶手就罪加一等从严处理。众卿家觉得多长的时间较为合适,二个月够了吗?”

也就这样定下宰相主持彻查此事。

宰相听后是安心下来了,可是其他人就不满意了。二个月查这么大的一个案子时间还是太紧了,哪怕不紧也要说紧的,毕竟谁会嫌弃时间再长一些。所以有臣子准备出列请奏,皇帝也是知道他们的一些想法的并且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容他人置喙。

所以当这位大臣刚刚拱起手时,皇帝就帝威全开冷冷地询问道:“胡爱卿、你是有什么要说的吗?”

这位胡姓马上就是一个激灵就站回去了,愣了一会才又站出来战战兢兢回道:“回陛下、没有,臣没有话要说。”说完皇帝也没有让他进列,就让他站在队列外,让其他人看看以儆效尤。

皇帝又是扫视了一遍见没有人不识大体就笑着道:“好吧,既然你们都没有话要说,那就两个月,两个月查不出从严处理。那没事就退潮吧。”

皇帝说完一挥衣袖就要走时,听见的不是拜别而是又有人上奏道:“回陛下,臣还有事要启奏。”等皇帝回过身,御史大夫更是直接跪倒在地才继续道:“虽然太子刚去就提这个很不合礼法,但是臣为了国家安稳不得不说。”

一听这开场白和跪下请奏,众臣就已经知道这位御史大夫要说什么了,这也是很多人要说而不敢说的事。

“太子仙逝国之储君之位就空缺出来了,本来是不必急于再立储君的。可是我浩国不幸,陛下三子个个人中龙凤,却先后为国捐躯,现先太子之后已无人选可立。而储君之位关系到一国稳定、民心的安抚、国体的延续,不可不察也。因此老臣特此请奏陛下明确皇储之备选,以此公告天下使民心归附。”说完御史大夫连上半身都扒在地上老泪纵横,呜呜声如丧考妣,迟迟没有抬起头了,直到皇帝下令才偷偷拭去泪水抬起红肿的眼。

不知是大臣们被御史大夫所渲染还是虚情假意,竟然还有人跟着偷偷悲伤起来,甚至漏出呜呜声。

“陈老爱卿,你不必为此担心。”宽慰一句陈老大人后,皇帝看着下面做作的大臣们霸气的回道:“谁说朕会后继无人,太子不久前就留下一子,现已在宫中抚养。在不行朕再努力努力不久之后还是会有子嗣的。”

本来听见皇帝的安慰已经平复不少的御史大夫,顿时又拉下了本就松弛的老脸。再次跪了下来哭道:“陛下、不是臣有不轨之心,臣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也不是臣要逼迫陛下,而是皇孙实在年幼,如何担待得起一国之重责。望陛下三思。”

“那以陈老之言,谁合适呢?”皇帝说出这话时一身帝皇威严和为君之前的杀气毕漏,整个前殿都像被冰封一样人人背后冷汗直冒,且不敢动一下,怕这条嗜杀魔龙盯上自己。

见御史大夫没有回应,其他人也被自己盯住了,皇帝才慢慢地收回自己的气场缓和气氛再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尽管说出来,朕也不是听不进忠言的人。”

还是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是已经有人开始蠢蠢欲动了,左顾右盼的就像要退出一个代表一样。所以皇帝决定再加把火。“好了,朕也知道皇孙他还小,但是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你们谁有主意就说,朕特准不治任何人的罪,现在不说之后谁再说什么就没有特例的了。”

然后转头看了一眼恭亲王问道:“那皇弟你可有什么人选吗?”

这时没有人敢看着皇帝,可是皇帝却是将他们的变化和小动作都看到一清二楚。

恭亲王听后扑通一声就跪倒地上诺诺的道:“臣弟没有人选、连诸位大臣都想不出来,一贯愚钝的臣弟怎么可能有办法呢。皇兄还是询问各位大臣吧。”半哀求半无奈的又把话题给踢回给朝臣了。

等了一会虽然没有人出列请奏,可是气氛明显变了。变得拱手抬头欲言又止,低头思虑止言又欲语。所有的人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可就是没有人敢说出来。

但是皇帝已经看到他要的结果了,也就没有再为难朝臣,笑着走下台阶把还在跪着头触地的御史大夫扶了起来。很是欣慰的道:“陈老爱卿你做的很好,我朝就是缺少像你这样忠言不畏死敢于说出真话的人。可惜了,这样的人太少了。”

再让御史大夫好好保重身体之后就往回走,再次登上台阶后又道:“谁说朕会后继无人,朕年少时也有过风流趣事,有一个私生子。既然你们都认为要有个继承人的话,那我就找他回了便是。”见大臣们又要说什么怀疑的话,皇帝用手压了压,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会说怕有人冒充是不是。但是你们放心这个孩子从还在娘胎时,朕就派人过去照看了,不会错的。”

“还是说你们认为朕会欺骗你们。”

“臣不敢。恭喜陛下,又得传人。”

“既然这样那就散了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21:15:2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