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三千黑骑 第11章 土地改革

三国:开局三千黑骑 邪月不带刀 军事历史 | 三国梦想 更新时间:2020-06-0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修趁着送刘宜的功夫跟了出来,偷偷拉着刘宜说:“都督,不该接下朱虚县的!”

刘宜惊奇道:“有什么不妥吗?”

王修说道:“朱虚县是个烂摊子,在北海国内,闹蚁贼闹得最凶的就是朱虚县,从七年前就不消停,反反复复多次,直至去年张饶起事,境内大多数人都跟着造反,而现在的朱虚,几乎是十室九空。

都督去任朱虚令,不但政绩全无,怕是年终稽考一个下等是跑不了的。”

看出来,王修是很为刘宜着想,觉得他年少,官场经验少,被这帮积年老吏给忽悠了,接手这个谁也不愿意接手的糜烂地,着实吃了个暗亏。

要不说孔融给地盘给的这么痛快呢,原来还有这等隐情,原来孔融这个老家伙也不老实啊,真是白救了他两次了!

还是王修赤城,实言相告,这等人才才值得收入麾下呢。

刘宜对王修拱手谢过:“多谢王主簿提醒!”

其实他从王修话里,倒也听出了另外的含义,朱虚没多少人了,几乎是白地一块,这不正利于自己实施新政吗?要是一堆三老四少的天天指手画脚,自己计划的新政还怎么实施?

另外,张饶带来的这些百姓中有很多朱虚人,让他们建设自己家乡岂不是更加上心卖力?

说此地人心不稳,动辄造反,那是没让百姓吃饱,百姓吃饱了没事干才不会造反呢,只有饿肚子的人才会为了粮食造反。

至于官员考评?谁稀罕啊,以后刘宜是考评别人的人,还在乎个朝廷的考评......

孔融府内室,王子法谏言道:明公,不该把朱虚令给刘宜这狡诈小儿,我看此子日后必成祸患!

刘孔慈道:“明公,你这是养虎为患,刚去个张饶又来个刘宜,那十几万蚁贼恐怕要灭而复生的。”

左成祖却说:“明公,我看这刘宜倒是慈悲心肠,想那十几万蚁贼裹挟过的百姓要来何用?用来造反?那张饶尚且屡战屡败,刘宜要他何益?

应该就是单纯的想救下这些百姓罢了,至于接了朱虚令,恐怕也是受到这十几万百姓的羁绊罢了。”

刘义逊道:“成祖所言极是,但明公也不得不防!”

孔融道:“诸公所言个个在理,不过,这十数万百姓却不能不管,暂且让刘宜安置也好,静观其变吧!”

刘孔慈道:“我有一策,可保周全!”

孔融道:“哦?速速讲来!”

“可派子法去朱虚任县丞,一来督促,二来监视,量那刘宜小儿不敢造次。”

“好!此计甚妙!”

张饶这只黄巾军就是三国中曹操青州军的前身,青州兵曾经战胜过关羽张飞率领的丹阳精兵,也在危难关头舍弃曹操自行退败,也曾有过战时劫掠的不齿记录,而其最有名的还不是征战,而是屯田,关于这点,孔融“上马为贼下马为民”的论断,倒是看的很清楚。

刘宜并不想把他们全盘拿过来用来征战,而是让他们力主屯田,对其中部分精锐进行整编、改造,成为以后新式军队的一部分。

这帮人有劣根,关键时候还掉链子,全指望他们,恐怕成不了事。

当下,朱虚已经收入囊中,有了这十几万军民,可以安心的开发朱虚,先从经济上打好基础,徐图缓进,慢慢扩充地盘,在这乱世开创一个新的世界。

朱虚是北海国属县,在北海国的西南边,处于山东丘陵地带,青州境内的多条河流发源或流经此地,山多,树多,河流多,只有耕地少,正所谓三山二水一分田,地理条件极其恶劣,显然不是个成就霸业的地方。

但有坏处就有好处,这样的地方别人不惦记,可以偷摸发展。

到朱虚的几天里,刘宜做了几件事。

其一是统计人口,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目前偌大的朱虚县,原生人口不足三万,换到二十一世纪,都不如几个小区人口多。

其二是丈量土地,把现有的土地重新丈量一遍,厘清归属、登记造册,以别于日后拓荒出来的土地。

抢在冬耕之前完成了上述两项措施,北海及周边各县支援的粮食、种子、农具、耕牛也在邴原和王修的合作下慢慢聚拢。

刘宜将十数万百姓打散,在巨洋水两岸依次建立100多个村落,化流民为村民,每10村设一里,里长由县里委派,村长由村民自行选举。

村民们自己互助搭设民居,围绕村子开垦农田。

之后,刘宜颁布朱虚县第一条新政,土地条例。

条例规定,所有朱虚县境内的民众都有义务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半归私有,一半归公有,公田收成的6成归县里,私田收成1成归县里,其余的归种植户。

私田收成如果超过公田2成,将没收私田。

土地不得私下买卖。

之后又发布第二条新政,民兵条例。

各村挑选民兵,村一级的由民兵队长统领,里一级的由里啬夫统领,定期训练,不为征战,只求自保。

民兵训练成绩优异者可进入县团练,成为职业军人。

当然这些举措,刘宜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具体工作都是孔融给委派的主簿邴原带领着原有或现招的属吏在干,邴原是土生土长的朱虚人,对这里无论是人是事都非常熟悉。

这些天下来,刘宜发现邴原真称得上是个干吏,民事行政处理的有条不紊,只是这人不爱说话,所以除了政事外还没有多少私交,刘宜正琢磨着寻找个机会试探一下邴原,看看有没有可能收为麾下。

虽然不参与具体工作,刘宜还是很尽职的视察开荒,第一天他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时代的开荒是先用火烧掉植被,然后用犁翻土,松散土壤后就成了所谓的生地,可以进行下一步种植了。

问题不在这个过程,而是使用工具上,这时候的犁是长直辕犁,翻土不深不说,起土困难、转弯掉角也很费力。

刘宜拉过邴原来跟他说了下关于曲辕犁的想法,并简单的画了个图。

真正的曲辕犁刘宜没见过,但是前世看网文,不少作者都提到这个东西,于是查询过图纸,构造不是很复杂。

邴原半信半疑的找木匠、铁匠,一晚上功夫就做个试验品,第二天套上牛试验一番,效果惊人!

不但节省了人力牛力,还提高了效率,翻土也更深了。

又经过有经验的工匠进一步改造,曲辕犁基本完善,在农垦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农人为了感谢提出这个构想的刘宜,管这种犁叫做都督犁。

除了都督犁,刘宜还建议在巨洋水上搭设水车,用来浇灌田地。

对这类贡献,刘宜本人却丝毫没当回事,基本上是说完就忘了,邴原却没有忘记把曲辕犁和自动水车的功劳都记载刘宜的头上。

放下屠刀的张饶恢复了本名张康。

修剪了胡须、换上儒衫后的张康,竟然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这些日子一门心思扑在流民安置上,人也越发黑瘦。

自从诈死后,刘宜就严令不得泄露张饶身份,认识张饶的亲近部属当然不会主动泄露,而外围的原黄巾军人员认识张饶的并不多。

之后又对须发、衣着做了些改变,所以很少人知道张康原来身份,人们都知道刘县令身边有个张康先生,任职功曹,对流民安置非常上心,却不知道这位就是曾经震动朝野的黄巾军巨擘张饶。

纪灵就很是尴尬了,当初刘宜招揽他,他逃命似的跑了,之后慢慢发现,刘宜竟然是一尊大神,真是后悔当初没有第一时间追随,现在刘宜虽然对他客气,可是黑不提白不提招揽的事,看着大好前景,自己又不舍得离开,就这么臊眉耷眼的跟着。

刘宜也是个秒人,纪灵你不是不愿意加入吗,那好,我去哪里都带着你,然而任嘛都不说,就这么臊着你!

倒是班冬儿跟他有些熟了,经常开个玩笑。

就在这朱虚县大张旗鼓、百废待兴的时候,孔融掺的沙子来了!

朱虚县县丞王子法正式就任。

刘宜这下乐了,嘴角都乐的快咧到耳朵根子上了.....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4:26: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