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三国之无限掠夺 黄巾起义

网游三国之无限掠夺 主宰洪荒 科幻网游 | 虚拟网游 更新时间:2020-04-1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会,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1],救助人民,又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2]”。张角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拥护[1],而当下朝廷,人民则早已失去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1];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的新天下。

起义经过编辑

起义爆发

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3],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4],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5]。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6]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官军镇压

黄巾起义前期形势图

黄巾起义前期形势图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于3月戊申日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7],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8](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而另一方面又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9],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庚子日,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于4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又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10]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义军反击

5月,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曹操率军救援。不过援军未到时,皇甫嵩已心生一计,在傍晚时分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以鼓助战,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军,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数万人,汉军大胜[11]。

太平道主要活动区域

太平道主要活动区域

6月,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战斗,斩杀了张曼成。黄巾军便改以赵弘为帅,以十多万人占据宛城。而皇甫嵩与朱儁军继续进击汝南、陈国的黄巾,追击波才到阳翟,最后在西华大败彭脱[12],余军想逃到宛城,但孙坚登城先入,众人蚁附般推进,大破敌军,成功讨平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另一方面,卢植数战间大破张角,斩杀万多人。

张角唯有撤到广宗,卢植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制造云梯,将可攻下城池。正值灵帝派左丰视察军情,有人劝卢植贿赂左丰,但卢植不肯,左丰便向灵帝诬告卢植作战不力。灵帝大怒,用囚车徵卢植回京。京师唯有下诏再重新调整:皇甫嵩北上东郡;朱隽则攻南阳的赵弘;而以董卓代替卢植。而同样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变,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攻打郡县[13],但未受到汉室重视。

败亡冀北

黄巾起义后期形势图

黄巾起义后期形势图

朱儁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共一万八千兵围攻赵弘,但6月至8月也不能攻克[14],京师有奏议徵朱隽回师,幸而张温上表说情,灵帝才不行。但朱儁仍急攻赵弘,赵弘被杀,由韩忠代替。朱儁又因兵少不敌,便扩大防围、建筑阵垒,堆砌土山观望城内。朱儁军鸣鼓攻打西南,黄巾军被引开,朱儁则亲率五千精兵掩杀东北,偷袭敌人后方,攻入城池,韩忠唯有退保内城。

黄巾军受挫,士气低迷,向汉军乞降。张超、徐璆和秦颉都认为可以接受,但朱儁认为如接受的话,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错误观念,便不接受并急攻敌军,可是数战也不能攻克,朱儁登上土山观望黄巾军,明白黄巾军没有退路,而尽力一战,所以未能攻克。朱儁便解开围军,韩忠果然出战,被朱儁大破,朱儁向北追击韩忠数十里,斩杀万多人,韩忠投降,秦颉一向与韩忠不和,便将他杀死。这举动反令黄巾军不安,又推孙夏为帅屯兵宛中城。朱隽再次急攻[15],于11月癸巳日,孙夏败走,汉军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斩杀孙夏及万多人,黄巾军解散,平定宛城一带。公元185年春天,班师回京。

另一方面,皇甫嵩于8月到达东郡仓亭,大破、生擒卜己,斩杀七千多人。[16]而董卓进攻张角不成功,无功而还,便在乙巳日要求皇甫嵩继续北上。[17]不过,张角已经病死,在10月于广宗便和张梁战斗,张梁军犟,于首战不能攻克。在明日,皇甫嵩闭营与士兵休息,另一方面派人观察敌军举动,黄巾军战意稍为松懈,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时份突袭敌阵,战至下午,成功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三万多人,于逃走到河堤时溺死的也有五万多人,焚烧车辎三万多辆,虏获人数甚多。而张角则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11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黄巾之乱平息。

黄巾军,是天朝东汉末年钜鹿人张角所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军队,于甲子年184年产生起义,此黄巾之乱规模为天朝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由于起义军头裹黄巾,故作黄巾军,引发的起义不到一年就被东汉王朝所镇压。由于历史影响力较大,历史上都把黄巾起义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

中文名黄巾军外文名Yellow-TurbanArmy年代东汉末年事件黄巾起义起义时间公元184年起义领袖张角、张宝、张梁等宗教信仰太平道

目录

1组织简介

2文献记载

3太平道

4主要将领

正史人物

虚构人物

特殊人物

5经历简介

6历史意义

组织简介编辑

黄巾军就是一只将黄布裹在头上的军队,百姓称他们为神兵天将。到处流传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和标语。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领袖为创立“太平道”的张氏三兄弟。大哥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而三弟张梁称“人公将军”。将领共有三十六方渠帅,张牛角,褚飞燕(张燕)以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张曼成、波才等部,率领着各个山头的黄巾军数十万...因为黄巾军中多为流民、山贼出身,衣食无靠,生死不知,加上对大贤良师张角的个人崇拜,使得黄巾军作战异常凶猛,初时声势浩大,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取得了很大胜利,后因首领张角病死军中,黄巾逐渐势弱,各部黄巾互相各自为战,未能协调配合;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逐渐被朝廷逐个剿灭,直到张燕率最后的黄巾军——黑山军投靠曹操,黄巾军才被完全剿灭。[1]

文献记载编辑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1]

太平道编辑

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民生活困苦。有见及此,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後,沿徒挤得水洩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万多人。

张角在民间活动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泰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反抗汉室之声日盛,不过信众中不乏豪强、官员、宦官等,所以汉室并未多加理会。[2]

主要将领编辑

注:包括白波军、黑山军等[2]

正史人物

张角:黄巾军领袖,太平道教主,自称“大贤良师”,于汉灵帝时期于各地传道,经十余年发展拥有教徒数十万。起兵后自称“天公将军”,后为卢植所败,困守广宗,数月后病卒于城内。[3-4]

张宝:黄巾军领袖,张角之弟,自称“大医”,起兵后自称“地公将军”,率军据守下曲阳县城,城破被诛。[5]

张梁:黄巾军领袖,张角之弟,自称“大医”,起兵后自称“人公将军”,随张角同守广宗城,城破被诛。[6]

马元义:太平道渠帅,起事前往返雒阳,联络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后案发被捕,车裂而死。[7]

张曼成:荆州南阳郡黄巾军渠帅,自称“神上使”。攻杀南阳太守褚贡,率数万人屯兵宛城,后为新任南阳太守秦颉剿灭。[8]

波才:豫州颍川郡黄巾军渠帅,曾率军击败朱儁,后为皇甫嵩所破,波才退守阳翟,城破被诛,颍川黄巾灭。[9]

彭脱:豫州汝南郡黄巾军渠帅,汝南太守赵谦初为黄巾所败,后皇甫嵩、朱儁破彭脱于西华县,汝南黄巾灭。[10]

卜巳、张伯、梁仲宁:兖州黄巾军渠帅,皇甫嵩率军于仓亭击败黄巾军,护军司马傅燮生擒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11]

赵弘:荆州南阳郡黄巾渠帅,率军据守宛城,后为朱俊攻破外城而斩杀。[12]

韩忠:荆州南阳郡黄巾渠帅,于赵弘死后困守内城,投降而不得,为朱俊设计诱出并生擒,后为南阳太守秦颉所杀。[13]

孙夏:荆州南阳郡黄巾渠帅,韩忠投降后为秦颉所杀,南阳黄巾余部心不自安,又拥孙夏为渠帅,据守宛城。后城破突围,朱俊率军追至西鄂县精山,南阳黄巾遂平。[14]

唐周:太平道教徒,张角弟子,于起事前夕向东汉政府告密,揭发太平道密谋起兵反汉,致使渠帅马元义等人被捕。《后汉纪》作“(兖州)济阴人唐客”。[15]

王度:原为兖州东郡东阿县丞,趁乱加入黄巾军,后为程昱所败。[16]

张牛角:黑山黄巾军首领,随黄巾起事,自称将军,与褚飞燕合兵一处并被为首领,攻打瘿陶时中射身亡,临死前命部下推举褚飞燕为首领,褚飞燕因此改姓为张。[17]

张燕:黑山黄巾军首领,本姓褚,号为飞燕。随黄巾起事,聚众万余人,与张牛角合军,牛角死后改姓张。随后张燕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队伍规模逐渐壮大至百万,号称黑山军。朝廷无力剿灭,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天下讨伐董卓时张燕亦率军会盟。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时,张燕派兵协助,为袁绍击败。袁绍后剿灭境内黑山军,并联合吕布与张燕主力在常山激战,双方互有胜负。袁绍攻打公孙瓒,张燕与公孙续率军救援,最终公孙瓒兵败,公孙续被杀。官渡之战时张燕率军投降曹操,拜为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死后其子张方袭爵。[18][19-21]

孙轻、王当:黑山黄巾军将领,张燕聚众起事后,率众响应张燕。[18]

杜长:黑山黄巾军将领,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时,张燕遣杜长率军援助公孙瓒,被袁绍击败。[21]

于毒:黑山黄巾军首领,与白绕、眭固攻略魏郡、东郡等地,为曹操击退。次年又趁曹操出兵顿丘,再次进犯东郡东武阳,为曹操以围魏救赵之策迫退。后随张燕破邺城,杀太守栗成。袁绍引军入朝歌讨伐于毒,大破并斩杀于毒及冀州牧壶寿。[22][23]

白绕:黑山黄巾军首领,攻打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取胜,袁绍遣曹操增援,曹操于濮阳击破白饶。[22]

眭固:黑山黄巾军首领,与于毒等攻略魏郡、东郡等地,为曹操击败而投奔张杨。曹操攻吕布时张杨欲率军营救,被其部下杨丑杀害,而杨丑又为眭固所杀。眭固率张杨部下屯军射犬,欲投奔袁绍。曹操遣史涣、曹仁讨伐,眭固于犬城被史涣斩杀,余众投降,曹操因此吞并河内。[24-26]

陶升:黑山黄巾军将领,原为内黄小吏,闻魏郡兵变而起事,自称平汉将军。于毒等攻陷邺城时,独自率部众反叛,闭守州门,并车载袁绍家眷送至斥丘,袁绍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27]

张白骑:黑山黄巾军首领,于弘农起兵叛乱,为马腾遣庞德所破。杜畿为河东太守时,张白骑也曾率军攻打东垣。真名疑是张晟。[28-30]

郭泰:白波黄巾军首领,起兵于并州西河郡白波谷,聚众十余万人攻打太原、河东,汉廷不能讨灭。后为赵谦、李傕所破,郭泰逃入黑山,最终为袁绍所败。《英雄记》又作“郭大贤”。[31-32]

杨奉:白波黄巾军首领,与郭泰起兵于白波谷,白波军败后归降李傕。后背叛李傕,参与东归事,受封车骑将军。曹操将刘协迁都许县,杨奉与韩暹反叛,为曹操所败而投奔袁术。后又叛袁术投奔刘备,为刘备诈杀。疑为“杨凤”。[33-35]

韩暹:白波黄巾军将领,刘协东归时,杨奉引为援军参与东归事,受封大将军、领司隶校尉,曹操将刘协迁都许县,韩暹投奔杨奉。杨奉死后欲北归并州,被杼秋地方将领张宣截杀。[36-37]

胡才、李乐:白波黄巾军将领,刘协东归时,杨奉引为援军,后放弃参与东归事,胡才为仇家所杀,李乐病死。[38]

马相、赵祗:益州黄巾军渠帅,起兵于益州绵竹,先后攻破广汉、蜀郡、犍为、巴郡等地,杀害政府官员。后马相自称天子,不久为贾龙所败。[39]

王饶、赵播:益州黄巾军渠帅,与马相等人一起起兵,率军攻克广汉郡雒县,杀益州刺史郤俭。[40]

张饶:青州黄巾军渠帅,公孙瓒击败青州黄巾军后,率众二十万从冀州返回,击败北海相孔融。《后汉纪》作““张余”。[41-42]

管亥:青州黄巾军渠帅,率军侵略北海,围孔融于都昌。孔融遣太史慈前往平原求援,刘备率军击退管亥。[43-44]

管承:青州黄巾军渠帅,割据北海淳于一带,聚众三千余家,后为乐进、李典所破,逃往海岛。曹操从何夔计,遣郡丞黄珍往,为陈成败,管承等于是请降。[45-47]

吴霸:豫州汝南郡黄巾军渠帅,后为李通率军生擒。[48]

刘辟:豫州汝南郡黄巾军渠帅,黄巾之乱后先后归附袁术、孙坚,后投降曹操。官渡之战时于汝南反叛,响应袁绍,袁绍遣刘备相助攻掠许下,后为曹仁所破。[49-50]

何仪、黄邵、何曼:豫州颍川郡黄巾军渠帅,黄巾之乱后先后归附袁术、孙坚,后为曹操率军讨伐,黄邵夜袭曹营,反为于禁所杀,何仪、何曼投降。[51]

陈败、万秉:扬州吴郡黄巾军渠帅,后为朱治率军讨伐而剿灭。[52]

吴桓:扬州会稽郡黄巾军渠帅,后与会稽郡吏留赞交战,为留赞阵斩。[53]

徐和、司马俱:青州济南、乐安郡黄巾军渠帅,曾起兵作乱,攻杀济南王刘赟,后为曹操遣夏侯渊讨平。[54]

陈宝:扬州吴郡黄巾贼,欲强暴民女吕荣,吕荣不从而被杀,是日狂风骤起,陈宝恐惧叩头,厚葬而去。[55]

虚构人物

程远志:幽州黄巾渠帅,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迎战,程远志为关羽所杀。

邓茂:幽州黄巾渠帅,随主将程远志统兵五万进犯涿郡,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迎战,邓茂为张飞所杀。

高升:张宝副将,朱隽率军攻张宝于阳曲,高升出战时被张飞所杀。

严政:张宝副将,朱隽率军攻张宝于阳曲,严政见战势不利,刺杀张宝,献首投降。

孙仲:荆州黄巾渠帅,和韩忠、赵弘一同占据宛城,被朱隽击败,孙仲于逃跑时被刘备射杀。

杜远:黄巾余党,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以劫掠为生。关羽过五关时,杜远劫得刘备两位夫人,廖化劝其放回,杜远不从,被廖化杀死。

卞喜:黄巾余党,后归顺曹操,镇守汜水关,关羽过五关时欲设计埋伏,为关羽所杀。

裴元绍:黄巾余党,原为张角部将,因欲夺赵云之马而被赵云所杀。

周仓:黄巾余党,原为张宝部将,后投关羽,关羽死后,周仓于麦城自杀。

特殊人物

张闿:演义中原为黄巾军,后投降陶谦。正史中为陶谦的手下都尉,奉命护卫曹操之父曹嵩,因见钱起歹念,杀死曹嵩,夺去财宝逃往淮南投奔袁术,并担任刺杀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的任务。

龚都:演义中龚都与刘辟均为汝南黄巾军渠帅,后被夏侯渊所杀。正史中记载为汝南贼,未注明是黄巾军,另《武帝纪》写作共都,曾击败来犯的蔡阳。

廖化:演义中廖化初为黄巾军,因世乱流落江湖,与杜远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正史中廖化并无参与黄巾事记载。

经历简介编辑

张角

张角[2]

黄巾领袖张角(?~184)为太平道的首领,太平道为道教一支,奉黄帝、老子为教祖。张角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熹平五年(176年),司徒杨赐曾上书灵帝,请求诛杀太平道的渠帅,以免酿成后患。可见太平道已引起统治阶级严重注意。以后张角加紧部署起义,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鼓舞农民起来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

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太平道大方马元义多次往来京师,物色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光和七年(184,甲子年)初,张角命令马元义调动荆、扬等地徒众数万人向邺集中,约定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张角弟子唐周上书告密,马元义被捕,惨遭车裂。洛阳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杀的达千余人。灵帝随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起义领袖。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三十六方“一时俱起”。灵帝慌忙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派何进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营镇守洛阳,在洛阳附近增置八关都尉。又派遣皇甫嵩、朱儁、卢植等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并解除党锢,赦免党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黄巾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统治阶级因而诬称之为“蚁贼”。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取得了很大胜利。张曼成率领的南阳黄巾攻克郡城,杀太守褚贡。波才率领的颍川黄巾打败右中郎将朱儁,并将左中郎将皇甫嵩围困在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汝南黄巾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巨鹿附近的农民俘虏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张角率领冀州黄巾攻下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北中郎将卢植引兵反扑,未能得逞。灵帝改派东中郎将董卓进攻张角,同样遭到失败。与此同时,在黄巾军的鼓舞下,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他们有的打着黄巾军的旗帜,有的自立名号。如汉中五斗米道首领巴郡人张修领导的起义,被统治阶级诬称为“米贼”。在冀州一带,分散的农民军更是不可胜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武陵蛮、板蛮等少数族也纷纷起义,同汉族人民共同汇合成反抗封建统治的洪流。

黄巾军在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如起义军各自为战,未能协调配合;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使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各地豪强地主利用宗族关系,组织地主武装与起义农民为敌,也增加了黄巾军的许多困难。东汉王朝为了确保京城洛阳的安全,首先进攻颍川黄巾。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因缺乏作战经验,依草结营,被皇甫嵩乘夜纵火偷袭,曹操、朱儁又协同进攻,使数万起义农民惨遭屠杀。陈国、汝南和东郡的黄巾军也相继失败。之后朱儁领兵进攻南阳黄巾军。双方争夺宛城,战斗十分激烈,黄巾军三次失而复得,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但由于未能主动出击,丧失许多有利战机,加以首领韩忠动摇,使宛城终于失守。突围的黄巾军向精山(今河南南阳北)转移,被官军追击,大部牺牲。冀州黄巾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壮烈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张宝也随即兵败于下曲阳而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

历史意义编辑

黄巾军

黄巾军

张角为首的黄巾军主力被镇压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中平五年,黄巾余部郭大等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聚众起义,攻打太原、河东等郡。同年,青、徐黄巾余部再起;益州马相、赵领导农民起义,也自号黄巾,旬月之间,攻破广汉,巴郡、犍为数郡,杀益州刺史郗俭。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战斗力也很强。他们长期在青、徐、兖、冀四州流动作战,给当地的封建割据势力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后来青州黄巾虽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但徐和、司马俱和管承领导的黄巾军仍分别在济南、乐安、长广等地活动。济南黄巾一直坚持到建安十二年(207),还攻杀了济南王刘赟。冀州的农民军有博陵张牛角,常山褚飞燕(张燕)以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部。这些名号大都反映了起义首领的某些特点。他们经常活动在常山、赵国、中山、上党、河内一带,多者两三万人,少者六七千人。后来张燕联络各支农民军,众至百万,号黑山军。东汉朝廷无法用武力清剿。于是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以图瓦解起义军。曹操平定冀州时,张燕率众投降。余部在此之前也先后为曹操和袁绍所镇压。

黄巾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从灵帝中平元年到献帝建安中叶,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斗争。黄巾起义事先经过长期准备,组织比较严密。它公开宣布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显著的进步。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他们先后都被残酷镇压。黄巾余将也对后来的三国发展有很大助力,并促进了群雄割锯的局面。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3 17:15:1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